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夏日的大街上,強烈的陽光熱辣辣的注視著天下的一切,所有的人和我一樣本能的躲藏在樹蔭之下,享受著清涼。古城的大街筆直的伸展著,抬頭望去這一路綠蔭也沒有盡頭。哦,十年了,整整十年了,我突然想起,這些樹在這里種了整整十年了,不經意間長大了。還記得這些樹剛剛種下的時候,第一個夏天,艷陽高照在孤零零的沒有幾片樹葉的樹上和行人的時候,我在想什么時候它才能給人們帶來陰涼呢?
我決定走著回去,好好的享受一下綠樹的陰涼,也看看它們。這條路是十年以前修的,在原本的路兩邊拓寬了一些,原來的行道樹還在路的中間,只不過不在為行人遮風擋雨了,那些中國槐我想種了最少有半個世紀了吧?現在依然枝繁葉茂。而現在人行道上的樹叫什么名字,我還真不知道。我走近每一棵樹,都把它撫摸一下,真快!最粗的樹直徑大概有三十多公分了,樹冠能覆蓋方圓四十多平方米的面積,這兩行樹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綠蔭走廊。
感謝前輩們,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這愜意的漫步?我是勞動人民,知道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當你在黑暗中開啟一盞燈,當你口渴時喝著甜美的水時,你應該知道,在那大山的深處有人在修水庫,在那千米的地下有人在挖煤,在千里的線路上有人默默在巡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當思物質維艱。這是對自己的尊重,對地球母親的尊重。十多年前,我的工作是三班倒,午夜十二點前后穿梭在古城的大街上,夏日的夜晚經常看到園林工人用灑水車向路邊的國槐上噴灑藥水,我才知道為什么以前國槐樹上很多的,那些討厭的“吊死鬼”(害蟲)不見了。
一路上走著、看著、思考著、享受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古城的城墻邊,城墻外是美麗的環城公園,是人們勞作之余來休閑的好地方。乍暖還寒的時候,滿園黃色的迎春花預示著春日的到來;五月時的槐香,令人不自覺的深深呼吸,想讓這花香永駐心田;雪花飛舞的時刻,這里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是孩子們打雪仗的好地方,一聲聲歡笑仿佛會永遠定格在這里。令人感懷最深的應該是秋天了,這里種了好多高大的銀杏樹,站在高大的銀杏樹下抬頭仰望秋日的天高云淡,會有一種心胸廣闊、壯志凌云的感覺。六百年的古城墻、高高的藍天、淡淡的白云、筆直聳立的大樹、鋪滿金黃色葉子的小徑,詩情畫意,油然而生。聽說重慶市把銀杏樹作為行道樹種在大街上,我想秋日的山城也一定非常美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木還是容易樹的,人卻極為難得。不過偉人畢竟是偉人,他用艱苦的勞動、用于群眾結合的方式教育了一代人,為人民服務的基因深深地植入了他們的血液。他們會像行道樹一樣,默默地奉獻著,為祖國,為人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