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田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2-04-01
點擊:12214
評論:15
鮮花:213
在1978年之后,官學兩界的“黨史造謠學”學家們異口同聲地咬定:中國計劃經濟的建立是抄襲“蘇聯模式”或者“斯大林模式”的結果。但是,從一些建國初期主管經濟的高官回憶和傳記中間,只能看出來過度集中的經濟管理模式是從落實“平抑物價”這個非常具體的政策目標開始的,為此,1950年3月頒布了“統一財經”的各項政策,由此地方和企業對于人財物的配置權過多地集中于中央。
作者:刀鋒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2-03-28
點擊:8866
評論:24
鮮花:331
在建國最初的幾十年中,工農差別、城鄉差別是存在的,但是以毛澤東為領導的中央政府為了消除這兩大差別,以自身作則在努力消除差別,甚至以統一工資標準的形式采取倒掛補貼,補貼那些在鄉鎮在農村的勞動人民。當時的中央政府所推行的是,越艱苦的地方越艱難的工作越困難的環境,所得的工資越高。仍然依照毛澤東時代執行的收入透明化,每一個生活水平與收入水平嚴重不符的黨政軍領導干部,是不是都會赤裸裸的站在人民面前?
作者:安德烈耶娃
來源:環球視野
更新時間:2012-03-01
點擊:18999
評論:48
鮮花:623
1988年,列寧格勒工學院女教師尼娜•安德烈耶娃給《蘇維埃俄羅斯報》所寫的這封信《我不能放棄原則》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深刻地揭露了蘇聯改革過程當中的社會弊病。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給蘇聯社會,特別是青年學生帶來了思想上的混亂、政治方向迷失、意識形態的錯亂,她說:“在今天,尤其尖銳的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作用和地位問題。那些偽裝成道德和精神“凈化”的追求時髦的文章作者們,模糊了社會意識形態、公開性和鼓勵非社會主義的多元化之間的界限,而正是這條界限規定了我們在大眾思想領域進行改革的底線。原則不是贈送給我們的禮物,而是在祖國歷史的關鍵轉折點上我們曾經所捍衛的。”
作者:郭松民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2-02-23
點擊:13644
評論:82
鮮花:915
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70多年了,“民國”成為歷史也已經60多年,何以張藝謀對民國上層精英蔣、汪等人的“范兒”還能揣摩得如此精準?并能夠用一種雖然庸俗但卻極為華麗的方式表現出來?我想,大的背景應該是中國選擇了“接軌”之路后,在文化上的再次被殖民化,喪失了對自身力量的自信。而一旦喪失了自信,便只有“慰安”和“逃跑”兩種選擇了。所以《金陵十三釵》的隆重上演與其說是代表了中國文化的繁榮,不如說是彰顯了當代中國文化的病態。這提醒我們,到了重建我們的文化自信的時候了。惟愿面對咄咄逼人的日本軍國主義時的毫無自信,只有絕望和哀求;以及面對英美帝國主義時,哀哀以告,作楚楚可憐狀以希圖得到憐憫和同情的“民國范兒”永遠不要再現于中國!
作者:李克勤(jixuie)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2-01-16
點擊:3285
評論:12
鮮花:280
毛主席親自領導的我國合作醫療事業,在老人家親自扶持培養了一大批赤腳醫生以后,成了名符其實的一套完整的農村醫療體系,這是人類的壯舉,被稱為真正的“中國模式”,這一模式是國際公認的,完全是中國的,也就是民族的,也是科學的,更是大眾的,所以我們說這是毛澤東的赤腳醫生文化這一文化早已享譽全球。1975年有一部電影《春苗》在神州大地家喻戶曉,作為新生事物的“赤腳醫生”可謂人人皆知。后來這部影片停映了,影片主角田春苗的原型王桂珍受到審查。十分有意思的是,這之后有三件事情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發生了,第一件是《春苗》的主題歌
作者:河清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2-01-06
點擊:37554
評論:203
鮮花:1923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歌頌美國的好萊塢大片
作者:老田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12-27
點擊:15056
評論:66
鮮花:616
“黨史造謠學”在對歷史事件分析中,僅僅關注最高決策層的偏好,而刻意排斥當權派出于自身利益和意愿形成的“政策過濾機制”和社會結構的作用。如以反右擴大化運動為例,若沒有結合當權派自身利益和意愿而產生的過濾機制,以及一種最底層的官民互動之間形成的特殊社會結構——由“壞干部+假積極”組成的“政治集會主義同盟”,而只是關注反右運動是毛澤東決策的,那么就無法準確理解反右運動如何擴大化的、以及反右擴大化的后果又究竟是怎樣的。
作者:郭建波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12-25
點擊:13251
評論:29
鮮花:387
一些黨史專家充當資本吹鼓手,制造陰謀史學,想通過對歷史的否定來否定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對九九密電的懷疑不過是陰謀史學的一個縮影。本文圍繞長征過草地開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同張國燾關于南下還是北上,東進還是西退問題的爭論,九九密電的真實性分析和歷史背景,黨中央同張國燾另立中央分裂紅軍行為的斗爭等一系列重大歷史問題,進行了詳盡而扎實的分析,還原真實的歷史。通過對歷史經驗和教訓的總結,認識到正確路線的確立是無產階級政黨成熟的重要標志;必須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犯錯誤的干部,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必須建設一支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忠誠于黨的事業,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高級領導干部隊伍;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置于黨中央的絕對領導之下。張國燾的叛變也說明了改造革命者世界觀的重要。
作者:春華秋實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12-23
點擊:19603
評論:57
鮮花:274
韓國經濟的起飛,依靠法西斯獨裁統治(而并非通常認為的民主)對國民的掠奪,得益于在東西方陣營對峙中的特殊地位,美國的保護及資金援助。即便如此,韓國人也不會罵自己的父輩愚昧無知,在那樣的壓迫之下還不知道維護自己的人權。而朝鮮是戰后獨數一數二的福利國家,在經濟貧乏的情況下,國家居然提供全民福利(包括農民),這對財富快速積累是不利的。然而,可能更重要的是朝鮮在后期的地緣政治環境沒有韓國優越。朝鮮面對的是虎視眈眈的美韓聯軍。但是卻不敢保證蘇聯會如此無私地幫自己打仗。
作者:雙石
來源:烏有之鄉
更新時間:2011-12-12
點擊:29316
評論:78
鮮花:1315
《炎黃春秋》2009年第7期刊出莊重老先生的署名文章《誰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的作者》并向毛澤東先生索要版權后,受到了有關人士的廣泛置疑和批評,《炎黃春秋》2010年第7期又刊出了莊重老先生的《淮海戰役日記摘抄》。一個純屬偶然的機會,筆者(雙石)得到了一份莊重老先生親筆所書的《淮海戰役日記》原件影印件。這本《淮海戰役日記》原件的真實性是無可懷疑的,也是莊重老先生多次捧出來的向人展示過的。這份日記原件的相當內容,與《炎黃春秋》刊出的那個《淮海戰役日記摘抄》(以下簡稱《日記摘抄》),嚴重不洽甚至截然相悖——《日記摘抄》甚至還有不少改 寫或增寫的內容。這,已經大大逾越了歷史文獻出版修訂的范疇,是內容更改,而不是文字潤色,直接就可定義為“篡改”或“作偽”。如果當事人或其他人要以此 作為證據使用的話,那至少是有“制造和提供偽證”之嫌的。筆者將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著作權相關的1948年12月17日、18日日記原件與《日記摘抄》中的相關內容作了對比判讀,本文以表格對比兩者的不同。
顯示數:
1
…
36
37
38
39
40
41
42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