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版 - 推薦文章 每天下午六點更新
[文藝新生] 獻給加沙:七個猶太孩子

《七個猶太孩子》是Caryl Churchill對2009年加沙狀況的回答。她于當時寫下此劇。劇中沒有孩子出現。講話者是成年人,父母,如果你愿意,也可是與孩子有關的其他人。這些話可以任何你喜歡的方式分給角色。隨著時間和孩子的變化,每個小場景中的角色也不同。演員數量不定。
[歷史視野] 試析1946-1949年國民政府反通貨膨脹政策失敗的原因

國民政府不能正本清源,無法控制國家財政需求,停止增發紙幣,同時也無意發展生產,增加社會總供給,而是依賴美國援助,抓住由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和匯率上的表面現象,追求一種表面、暫時的反通貨膨脹效果。通過拋售大量黃金和外匯、進口大批美貨來穩定物價和匯率,這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治標辦法。國民政府沒有從整體上、全局上作通盤籌劃,制訂出系統的反通貨膨脹的計劃、政策和措施,而是舍本逐末,枝節應付、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各個政策和措施之間缺乏有機的相互聯系,甚至相互矛盾和沖突,無法協調一致,造成相互掣肘和破壞,必然導致失敗的結果。
[文藝新生] 工業時代的鐵與花

維持資本主義世界安全運行的欲望的永動機,帶動著世界不停的運轉,并無聲的殺滅敢于突破這種運轉的一切力量,而在成都東區音樂公園,俺能感受到的就是這種無聲的殺滅。殺滅的對象就是千百萬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無產階級兄弟。
當社會主義的原則與精神不被現在的人接受時,用資本主義的方式包裝出社會主義的殘骸,供人鑒賞,那么,它其實也不是什么社會主義了,它就是殘骸,就是遺跡。因此,它也絕不是所謂“一種尷尬的存在”,它是一種必須存在的談資。那些青年人不正需要它么?
所謂的“工業遺址的再利用”并不是工業區的再興起,而是,社會主義老工業基地的最徹底的淪陷,從物質到精神的徹底淪陷,以至被羞辱。不過,當俺在公園里面晃蕩的時候,恍惚之間,它似乎在向我昭示著它曾經在這里存活。它并不是說它死了,而是,它換了地方,換了載體,然而,它自己卻是一以貫之的。它依然在吶喊、在奮斗、在拼殺。多少人倒下了,又有多少人繼續向前。
[文藝新生] 孫恒:孩子,今夜我要為你們歌唱-獻給畢節流浪兒

16日清晨,貴州省畢節市一處垃圾箱內,發現5名10歲左右男孩的遺體。初步查明,這些流浪孩子因為在垃圾箱內生火取暖而中毒身亡。這個類似現代版“賣火柴小女孩”的故事,讓無數人的心為之一凜。
19日晚上,孫恒連夜創作了歌曲《孩子,今夜我要為你們歌唱》——獻給貴州畢節五位遇難的孩子們,并制作成MV在網上發布。他也希望通過這首歌向全社會呼吁:不要再冷漠!
[歷史視野] 解密:《毛澤東選集》究竟是誰寫的?

筆者1950年就開始參加中共中央檔案的管理工作,1960年后專門負責保管毛澤東手稿。
《毛澤東選集》第一至四卷,是由毛澤東親自主持編輯的,它收入了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主要著作。這些著作,對探索中國革命道路,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創建新中國,產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響,也充分體現了毛澤東思想。
檔案是歷史的見證,而歷史不容篡改!
[歷史視野] 古巴導彈危機:美國對核戰爭玩俄式“輪盤賭”

關于導彈危機的兩個最關鍵的問題與如何開始和如何結束有關系。它由肯尼迪針對古巴的恐怖襲擊和威脅1962年入侵開始。結果是(肯尼迪)總統拒絕蘇聯對任何有理性的人看來似乎是公正的建議,但是那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它損害美國有權單方面在任何地方部署部署核導彈的根本原則,指向中國或俄國或任何其他國家,在它們的邊界上部署;與此有聯系的原則是古巴沒有權利擁有用于自己防衛,反對他們看來一場迫在眉睫的美國的入侵的武器。
這種理論如今是官方反對伊朗的主要的指責。伊朗可能是一個反對美國和以色列的一次打擊的說服的力量。這種話題在導彈危機期間也是考慮的一部分。在內部的談話中,肯尼迪兄弟表示他們害怕在古巴的導彈可能成為對一次委內瑞拉的入侵的一股說服的力量,當時曾經考慮過這種情況。因此,“(入侵)豬灣是一項正確的決定”,這是肯尼迪的結論。
1962年由于赫魯曉夫決定接受肯尼迪霸權主義的要求,做到避免了戰爭。但是我們不能認為類似的準則會永遠存在。到現在為止沒有發生核戰爭幾乎是一個奇跡。比任何時候都有更多的理由聽取60年前貝特蘭•拉塞爾和阿爾伯特•埃因斯坦提出的警告:進退兩難是“未成熟的、可怕的和無法回避的”:“人類種族行將結束嗎;或是人類應當放棄戰爭?”
[歷史視野] 南斯拉夫教訓:“全盤西化”釀人間悲劇

一個國家的命運就在于關鍵的幾步不能走錯,南斯拉夫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南斯拉夫在鐵托時代結束后迅速迎來民主化浪潮,在接受西方政治話語后,各共和國推出一個比一個更為激進的政治改革方案,這直接導致南斯拉夫的分裂。而西方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獲得獨立。其后,南斯拉夫境內的戰爭就像多米諾骨牌,一場接一場發生,最終導致了20多萬人喪生、無數人致殘、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創下了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最大的人間悲劇。
[文藝新生] 文藝評論綜合:《東方紅》,一座不可磨滅的藝術燈塔

《東方紅》歌舞劇這一建國后的文藝經典,實際上是奠定了中國現代文化的藝術特點為紅色底色的重要基礎。經過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奮斗,在理想和信仰的帶領下,中國人民走到了今天,革命的,激*情的,正義的,道義的精神力量是我們中國人民義無反顧的支持共產黨取得政權的根本原因。因此要保持我們的紅色政權永不褪色,永遠忠于人民,就必須要有紅色文化和紅色文藝的熏陶,就必須要使我們這個民族底色——紅色,永葆青春!
《東方紅》這一經典的藝術成就,也與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分不開。舊中國的文藝舞臺上,是沒有普通人民群眾的位置的,把普通群眾的情感和生產,把普通士兵的戰斗和生活搬上文藝舞臺就是起源于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過程中,最終在延安正式確定了一個政治方針來指導共產黨領導下的文藝為誰服務的方向問題,于是普通群眾第一次在中國歷史上以一個正面的、積極的、主人的地位登上了文藝舞臺成為了中國文化在那個時代的主流。正是人民群眾成為文藝創作的主流,成為文藝舞臺的主要形象,才造就了大批的優秀文藝工作者的出現,他們自己出身于群眾中同時他們的創作又立足于群眾中,與群眾有強烈的共鳴,正是在這樣的藝術創作的氛圍中才產生了大量的優秀文藝作品,因此《東方紅》也是毛澤東思想的藝術結晶。
改開三十年過去了,文藝創作幾乎慘不忍睹,不要談經典,就是稱得上優秀的文藝作品都少。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文藝作品幾乎沒有,好不容易弄了個諾貝爾文學獎,還是通過夸張得近乎歪曲的方式猛揭自己的社會陰暗面才創作出了外國人青睞的作品。這種當孫子似的文藝創作和過去那個紅色年代做主人的文藝創作,充分的說明了我們面臨的現實政治狀況和文藝狀況何等的卑劣!沒有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失去了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的創作原則,沒有公有制基礎下的科學社會主義制度的保障,《東方紅》,我們拿什么來繼承你?
[歷史視野] 俄再版《聯共 (布)黨史簡明教程》的背景及啟示

普京總統先后在2001年、 2003年的幾次公開場合對當時俄羅斯歷史教育和教材領域的亂象提出批評,指示俄教育部、科學院以及包括史學界在內的社會團體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2003年11月25日,俄教育部部長弗•菲利波夫在克里姆林宮一次會議上宣布,俄羅斯教育部已做出決定,將對所有的歷史教材進行審查。今后推薦的教材要符合新的歷史教學標準,擇優采用。這位教育部長提出,今后的歷史教科書“將杜絕那些歪曲歷史的虛假的自由主義”。
歪曲、丑化甚至詛咒本民族的歷史的民族,很難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俄羅斯有識之士終于切身感受到了在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時期歷史亂象的深刻教訓:一些人瞄準的是列寧、斯大林,打中的是共產黨;打擊的是蘇共,倒下的卻還有國家-蘇聯。一些曾經將矛頭指向本國歷史的人,如今對此感嘆悔之晚矣。重新撿拾歷史的碎片來整合俄羅斯歷史的記憶,以求燃起振興俄羅斯的希望,這正是普京當局在歷史教育領域的良苦用心所在。
[歷史視野] 國民黨海軍:“一 二八”事件中的騎墻派

發生在1932 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是日本繼上一年借“九一八”事變吞并中國東北后又在上海挑起的局部侵略戰爭,當時侵華日軍第一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少將曾狂妄地揚言“四小時內占領上海”。面對強敵,駐守上海的中國第十九路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的率領下奮起反擊,贏得國內民眾的贊譽。然而作為中國武裝力量一部分的國民黨中央海軍卻在整個戰役中未發一彈,甚至與仇敵簽署“互不進攻”協議,在中國現代史上留下了又一頁可恥的“不抵抗”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