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格森引發“美國之春”
11月24日晚美國公布弗格森槍擊案白人警察免遭起訴以來,美國爆發了幾十年來最大的抗議浪潮。目前已有170個城市的民眾參與游行示威,有人稱之為“美國之春”。然而如此洶涌的民意得到的回答卻是荷槍實彈的軍警發射的催淚彈。這無疑再一次體現了美國嚴重的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的問題,也促使我們思考美國的“人權”去哪兒了?“民主自由”是誰在享受著?司法究竟對誰是有利的?“美國之春”仍再繼續,但它會成為美國民眾的春天嗎?[詳細] -
-
-
馬航MH17墜機事件
7月17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一架載有298人的波音777客機在烏克蘭靠近俄羅斯邊界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墜機案中,馬航17為何反常改道?烏克蘭為何在事發后立馬提出種種指向俄羅斯、卻破綻百出的證據?美國為何煽風點火、離間歐俄?正值烏克蘭民兵組織反擊、金磚銀行成立、美國制裁俄羅斯不力之際,MH-17離奇墜機背后有怎樣的驚天陰謀?[詳細] -
-
-
越南親美買辦挑唆反華
越南國內親美買辦勢力(以其總理為代表),打扮成民族主義的樣子,煽動起越南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破壞中越關系,將越共一步步推向美國,不斷瓦解越共的執政根基。此次發大規模騷亂的深層次根源,是越南國內勞資矛盾深重的大背景,即越南“革新”之后的新自由主義改革在國內造成的嚴重貧富分化與社會分裂。然而,某些媒體的有意引導,勞資矛盾被買辦當局引導成民族矛盾,反而更有利于形成親美反中的地緣政治格局。[詳細] -
-
-
我們該如何紀念曼德拉?
曼德拉去世,中國媒體對其溢美之詞鋪天蓋地,它們想用一句“普世價值”就完成對其人的魅力塑造。然而,現在仍處于南非社會貧富縣殊和階級壓迫下的南非窮人肯定是不會認同的。 曼德拉在他擔任總統期間以及他的后繼者們,不曾國有化任何事物,反而繼續私有化好些公共服務。曼德拉和他所領導的非國大,似乎在后種族隔離時期的民族和解過程中,跟唯利是圖的資本財團也“和解”了。在決定意義上,為南非黑人和印度人最終帶來和平與平等的,恰恰是長期的暴力和非暴力抵抗,而不是相互諒解的寬容精神。曼德拉在全球的光輝,也正是他根本沒有打破世界權力秩序的標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