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以私有制為基礎的企業必須作為獨立的資產實體存在和發展;以公有制為基礎的企業必須作為獨立的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私有制企業要建立產權制度,公有制企業要建立勞權制度是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存在和發展的客觀要求。
2024-12-31
鐘建民
互動:39
毛澤東思想不能丟 ——烏有之鄉范景剛給某地群眾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周年活動的賀詞 首先,為您們相聚人民節,紀念毛主席而向您們表示崇高的敬意!12月26日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誕辰紀念日,將這一天當作人民節來過,是先進的中國人民從自在走向自覺的一個標志。因為毛主席的思想教導我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國家和社
2024-12-30
互動:283
毛主席誕辰131周年
反腐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向一切舊社會、舊制度、舊意識、全部剝削階級法權進行斗爭的繼續。這是一場偉大的斗爭!這場斗爭,將從官場腐敗層面開始,蕩滌過去革命斗爭過程殘存下來的一切污泥濁水,掃除結郁人民心中的塊壘,驅散社會主義道路上遮眼數十年的陰霾。這一場自我革命,一定能夠取得巨大勝利!
2024-12-30
向東
互動:106
一分為二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是馬列毛主義者最有力的理論武器之一。通過一分為二,就能夠識破種種反動階級的形而上學,而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事物就是矛盾,通過一分為二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夠把握事物的根本性質,從而找到改造事物的根本方法。當前我們就是要用一分為二的革命辯證法思想。 作者通過對立統一規律中一分為二的方法來分析出事物的根本矛盾,就如同在資產階級
2024-12-30
互動:46
商品,是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都必須接觸的東西。 現代社會的人,似乎處處置身于商品的世界中。而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就是從商品的分析開始的。 馬克思所以從商品的分析開始,來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 商品首先表現為兩重性:即使用價值
2024-12-30
互動:36
齊澤克對整個后現代主義運動的反思,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實質上也基于針對普遍性之失落背后的政治問題的敏銳的察覺,即后現代主義理論對馬克思的階級斗爭背后所蘊含的大寫之歷史的反對。
2024-12-29
齊澤克
互動:49
在討論到按勞分配問題時,【BaoMa007】說:“股份公司首先是按勞分配,足額支付員工工資。剩下的才是按資分配。” 股份公司存在按勞分配嗎? 如果是按照公司法建立的正常的股份公司,是不存在按勞分配的。而且,股份制不存在按勞分配,反而是最典型的按資分配的企業形式。 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以來,股份制的存在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從改革開放以來,也已經有了四十多年
2024-12-29
互動:36
近一年多來,網絡上“左”、右之爭愈演愈烈,唇槍舌戰,有時甚至幾乎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些人“極左”、“左棍”掛在嘴邊成為了口頭禪,于是乎,反擊者自然回擊為“極右”、“右棍”,就這樣針鋒相對,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式的互攻模式。 這樣的互相攻擊只能是帶來一種相互傷害,有些人根本就沒有搞清楚什么是左,什么是右,純粹是對與自
2024-12-28
互動:106
近兩日在群友的討論中談到了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滅亡,探討了蘇聯等國走向滅亡的原因。很顯然,要正確認識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走向滅亡的原因,就必然了解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知識。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明確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概念。 在《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概念及路線圖》一文中談到:《共產黨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之作,也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綱領性文章。基于馬克思恩格
2024-12-27
互動:51
自從上世紀70年代對封建孔教的全面清算已過了50余年。可是,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有許多人不了解儒家思想體系,不知道新舊儒家之分,沒有認識到“儒學”是作為一種統治階級炮制出來的意識形態的本質,只知道用所謂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類空洞的折中主義式的話術掩飾自己的‘無知’。 那么,何為儒學? “儒學是春秋時諸子百家之一
2024-12-27
互動:35
1973年7月17日,毛主席會見楊振寧,從莊子的物質無限可分的相對性談起,談到中國古代其他三個典故,惠施的“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的動靜相對性,以及天下中央在“燕之北,越之南”的位置相對性;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抽象與具體的相對性。 “我經常吹這些,你們大概不愿意聽。” 談話縱橫捭闔,最后談到: “我那一篇文章,叫《矛盾論》,其
2024-12-26
互動:42
毛主席誕辰131周年
“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所沒有的東西”,《共產黨宣言》中的這句話被左翼自由主義者們曲解為了“民族虛無主義”,因為歸根結底民族問題應該從屬于階級問題,脫離階級斗爭的視域談論民族問題恰恰是小資產階級分離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話術。 我們在這里不談論階級斗爭與“階級主義”的區別,而是要將民族主義的問題從被西方馬克思主義談論爛
2024-12-25
互動:25
生產關系的三要素是這樣的一個辯證關系,所有制與分配方式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或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所有制與分配方式,若我們將它們孤立的看待,那要么是跑到唯心主義去,要么是跑到機會主義去。它們三要素的關系,前者決定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無產階級專政后直接改造所有制與分配方式,從而改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又決定了資產階級等歷史的反動階級必然要為了自己的
2024-12-24
互動:41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點并無問題,但是如果認識不到在某些情況下生產關系能夠反過來決定生產力的話那便是不了解辯證關系了。在相同的生產力的情況下,越是先進的生產關系越是能夠加快生產力的發展,無論是蘇聯亦或者是社會主義時期的東大都證明了這一點。 如今,在談到過去的社會主義建設出現的種種問題的時候,就會有人說“完全就是生產力太落后了,撐不起社會主義;生產力決定
2024-12-24
互動:50
今天我們說馬克思主義中的辯證法以及為什么在當代社會仍然充滿批判性以及革命性。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論,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敢于批判的、引領變革的。 但很多人對辯證法的思維沒有理解或者根本沒有這種思維,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我們來對號入座一下: 1.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 在面對復雜問題時,看不到中間過渡狀態與多元可能。比如在面對傳統
2024-12-24
互動:18
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譜系中,革命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革命的理論,是反抗的理論,是批判的理論,是科學的理論,是人民的理論,是行動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是建設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性和革命性高度結合在一起的理論。沒有革命,就沒有馬克思主義。不講革命,就不是講馬克思主義。
2024-12-23
張巨成
互動:68
說明:華生原文節錄自2018年12月8日國家發展與政策研究院院長華生教授在中國企業家高峰論壇上的演講,【】內為作者紫虬的評論。 什么是社會主義,我們還并沒有搞得很清楚。——鄧小平【“多年來,存在一個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理解問題。……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在變化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沒有搞清楚。&rdquo
2024-12-21
互動:76
近年來,波音公司制造的飛機產品事故不斷,導致波音公司市值大幅度下滑,營收也迅速減少,而虧損則迅速成倍攀升。 2024年8月8日,前雷神公司CEO凱利·奧特伯格正式接任波音CEO一職,“技術流派”的凱利開始了他對波音大刀闊斧的改革。 上任后不久,凱利就宣布了一項涉及約17000名員工的裁員計劃,大量印度裔高管首當其沖,凱利要徹底終結波音的“印度病”。
2024-12-20
互動:38
從1848年3月18日《共產黨宣言》發表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76年。 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后、社會主義實踐也已經有了百年歷史的今天,在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踐中遭受挫折、走向滅亡的今天,在我們已經進行了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后的今天,我們再簡單地重復“消滅私有制”,已經遠遠不夠了。 如果說在馬克思恩格斯的那個年代無產階級運動的側重點和主要任務在于“打破
2024-12-20
互動:70
今天我們來談談非常常見的一個社會現象:喜好崇拜英雄或者偶像。 英雄崇拜現象極為常見,無論是古希臘英雄史詩還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中,又或者現代金融體系下的商業傳奇等等。 英雄憑其卓越品質與非凡功績受大眾敬仰。 但一旦崇拜變成了迷信,就很容易滋生盲目追隨與極端思想。 讓人們會放棄自身的理性判斷,無條件地將英雄神化,視其言行皆為絕對真理,不容置疑。 所以英
2024-12-19
互動:23
在討論集體生產與分戶單干時,有一部分人認為單干優于集體,其理由就是因為集體生產時,社員是為集體、公家干,而分到戶之后則是為個人、為自己干。 但我們如果把社員一定期間內個人的工分累計量除以同一時期生產隊工分總量,就得到每個社員的工分比,這個工分比,就體現了社員在集體生產成果的分配中所占的比例。由此看出,生產隊的集體經營其實性質上與分戶單干是一樣,體現的是個體所有
2024-12-19
互動:49
第16版 理論周刊·文史 北京日報 | 2024年12月16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9月27日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更多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戰略是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劃。科學家如果缺少戰略意識,所謂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
2024-12-17
互動:56
第三講 闡發真理的本質與檢驗真理的客觀標準 任何一種學說包括自然科學、哲學的發展過程中,都有許多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和學說。每一種學說、學派都認為自己的觀點、學說是“真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證明自己的“真理”的正確性。但以往的學說特別是哲學家們都沒有真正提出究竟什么是真理?究竟怎樣檢驗真理?他們實際上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真理
2024-12-17
互動:84
在當今全球化浪潮洶涌澎湃,各種思潮相互碰撞交融的時代背景下,重新審視馬克思主義對人的論斷,我們不禁要問:馬克思主義對人的論斷難道不是普世真理? 今天我們從個體的視角以馬克思主義視角來看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看看這些論斷還適用當今社會嗎? 01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馬克思指出,一個人并非孤立地存在于世界,而是處于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之中。 比如一
2024-12-17
互動:27
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和交叉,在研究學問和解決實際問題中是經常的;問題涉及面越廣、越復雜,就越需要多方面的專家協同攻關。比如我們的研究會要組織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要成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學科分會,就得有各方面的行家共同努力。
2024-12-16
錢學森
互動:76
隨著游戲行業的深入發展,各種類型的游戲層出不窮,游戲產業發展迅速,游戲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近些年,在諸多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始考慮一些問題:游戲是否是一種勞動?為何在游戲中我們會感到疲憊和勞累?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游戲的誕生和發展的初衷一定是作為滿足人們享樂和放松消費的工具和手段,就像實況足球是為了滿足一大批足球愛好者為在休閑時間能夠掌上感受到
2024-12-16
互動:30
頭條上看到一個帖子,有一位網友談到“談論人民公社,往往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人民公社是種落后的制度,被歷史淘汰是必然;一種是人民公社很先進,被小農意識的農民‘毀了’”(今日頭條:貓貓呵呵原創,2023-6-7)。 那人民公社到底是先進的制度還是落后的制度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人民公社是體現何種權利要求的制度。 一,人民公社是體現何種權利要求
2024-12-16
互動:36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對毛主席那一代先輩的態度理應是喝水不忘挖井人。 縱觀歷史,是毛主席將我們普通老百姓拔高到了以前從來沒有到過的高度之上。 孔圣人也沒有做到過。 他說人民萬歲! 他說人民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他說是人民創造了歷史! 他說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他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他說卑賤者才是最聰明! 他說底層造反有理! 不是說民眾沒有力量
2024-12-15
互動:121
在前面的文章中談到,“要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首要的問題就是要弄清社會主義生產力區別于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要求。如果你連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基本特點和發展要求都不知道,天天喊著發展生產力,那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真問題。” 在《從社會生產力認識社會主義生產力性質和特點》一文中,我們從生產力到社會生產力,再到社會主義生產力,由抽象到具體,明確了社會主
2024-12-14
互動:31
今天我們來看看馬克思認為國家必然會消亡的這一觀點。 要想了解這一觀點,我們首先需要對國家這一概念進行了解,然后針對國家在歷史觀中的發展路徑以及未來的演化規律中分析。 首先,國家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個籠統的感知,卻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01 那么我們先來看看國家的定義。 ‌國家的定義‌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理解。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
2024-12-14
互動:32
筆者最近寫了一篇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文章《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概念的起源和發展談社會主義的本質》。中心是強調社會主義是一種經濟和政治制度。其核心和本質在經濟關系方面首先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在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基礎上,社會主義的政治本質是無產階級專政、意識形態的本質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意識占主導地位,批判了當今社會流行的單純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角度界定&ldq
2024-12-13
互動:150
中國對外開放的本質是什么? 應該反過來講,是外國對中國開放合作,毛主席時代并沒有搞閉關鎖國。 為什么西方外國會對中國開放合作? 因為西方帶頭大哥美國跟中國開放合作。 為什么美國要跟中國開放合作? 因為我們與美國在朝鮮戰爭做過一場,美國見識到中國人的能力和骨氣;接著在越南戰爭又做了一場,讓美國陷入戰爭泥潭;國際上美國與蘇聯爭霸非常吃力,急需中國幫忙;后期毛主
2024-12-13
互動:140
社會生產的根本問題是以誰為生產主體?體現誰的利益要求的問題。離開生產主體來談所有制和分配方式,是毫無意義的。 理解按勞分配,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認識勞動所有者這個社會生產的主體,從而才能認清按勞分配作為勞動所有者利益要求的基本性質。離開了勞動所有者這個主體,離開了勞動所有權這個基本權利要求,談公有制和按勞分配都是毫無意義的。 是不是確立勞動所有者的主體地
2024-12-13
互動:43
我們知道,階級和階級斗爭是人類自進入文明(指有文字記載)時期以來最重要的社會現象。但是,就整個人類歷史來講,階級并不是從來就有的,將來也不會永遠存在。階級的存在是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的。在人類的早期(原始社會時期),沒有產生階級的可能。因為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很低,必須集體勞動,平均分配,才能維持整個社會成員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剩余產品,沒有剝削的可能
2024-12-12
互動:39
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各種保守或抽象的世界主義及其世界秩序觀的基礎上,在考察資本主義時代市民社會與世界歷史的互通性時形成了對世界歷史的物質性、結構性認識,實現了認識世界秩序的方法論變革。
2024-12-11
孫代堯 王鐘薇
互動:52
能用語言談論的鬼神,都是一種意識形態。 有沒有鬼神這個東西,科學考據不了,假如有一天科學考據了,比如說風水,如果科學發現風水實際上是某種用溫度濕度和地域條件的綜合,那么此時風水就脫離出鬼神話語的體系,變成一種科學,如果鬼神等超自然力量被用科學考據了,那么它便立刻失去了鬼神的性質。 鬼神就像胚胎,一旦被名為科學的接生婆接生,就立刻失去了胚胎的本質,變成了供人思維的現
2024-12-11
互動:37
1.初心是什么? 就是堅持主義和思想,走社會主義道路,要解放受剝削、受壓迫和受束縛的人民。 2.為什么強調初心? 因為有人忘了,缺了才需要強調。 3.為什么會忘了? 因為社會出現了以利為導向的風氣。 4.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風氣? 因為說大鍋飯養懶漢,于是集體合作到各自拼搏,經濟基礎有所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風氣就是上層建筑的一種。 而且有一些策略出現異
2024-12-11
互動:225
改開以來,為什么會形成資本中性論的觀念呢? 一個基本原因是,許多人根本就分不清姓資姓社的問題。 在十月革命之后,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一蘇聯,人們很自然地把蘇聯當作社會主義的模板。但是,在1991年前后,東歐演變,蘇聯解體之后,許多人一下了動搖了原有的社會主義觀念,覺得什么是資本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誰也說不清楚。 但既然科學社會主義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那
2024-12-11
互動:110
中國近代是被動地卷入現代化浪潮的。
2024-12-10
張允熠
互動:89
1907年1月14日,“鑒湖女俠”秋瑾創辦《中國女報》并撰文呼吁革命與女性解放。在革命先烈秋瑾女士的詩詞作品中,常能見到她對“男女不平等”這一社會問題的表態,如“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硬語盤空,言辭慷慨,可見一斑。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彼
2024-12-10
互動:18
在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中,離不開對國家存在的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之間關系的論述。公有制經濟既包括國有制,也就是過去所稱為的全民所有制,也包括社會主義勞動群眾的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經濟基本是由國家主導和管理的。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是由勞動群眾自主組織起來,同時也是在黨的領導下所進行的經濟活動與經濟行為的一種經濟體形式。一般說來,兩種公有制形式是
2024-12-10
互動:17
一言以蔽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產生到發展的歷史,是“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的過程,是“文明”偽裝下不斷掠奪自然、工人和其他民族國家的過程。
2024-12-10
趙光輝 田明鑫
互動:60
毛澤東在戰爭實踐中形成的戰爭觀揭示了戰爭根源、本質及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戰爭觀中國化的創新性理論成果。
2024-12-09
杜利娜 胡雅悅
互動:58
今天聊聊后馬克思時代資本主義社會發生了什么樣的改變。 首先,后馬克思時代它并非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的終結,而是指在馬克思所處時代之后,資本主義持續發展且與馬克思所剖析的形態有了諸多演變的時期。 所以我們來看看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01 經濟結構 從經濟結構來看,馬克思時代的資本主義以工業生產為主導,工廠是資本積累的主要場所。 但是,后馬克思時代見證了產
2024-12-09
互動:17
今日看到了《想不明白,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走集體化道路為什么還這么難!》(今日頭條:2024-01-16 20:12·吳中顧念城)一文。 文章談到:“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走集體化道路完全正確。特別是之前疫情期間使我們的絕大多數人認識到了集體化,公有制的巨大優越性。從我們國家整體看,集體化優越性更能說明問題。例如,我們的電力普惠,國家花費巨額資金,把電力設施推進到老少邊地區,使
2024-12-09
互動:60
盧荻老師反思了中國的革命經驗,認為存在擁抱現實的西方和擁抱西方的理想兩種現代化史觀,中國的革命與現代化的理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024-12-09
盧荻
互動:65
今天我們來看看馬克思主義中的歷史唯物史觀,它到底在講什么事情?或者我們怎么理解唯物史觀這一點。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明了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 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提煉出一個觀點: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客觀過程。 所以,我們來代入困惑考慮一下:它到底是不是一個客觀過程?客觀過程的定義是什么?是否有
2024-12-08
互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