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對馬克思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一種共同體到底為人的自由發(fā)展提供了怎樣的條件。這是馬克思探索共同體乃至表達“共同體”思想的獨特之處。
2024-03-12
秦龍
互動:27
近日網上參加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討論會,其中談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觀點。大家知道,發(fā)展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之一。學習討論中要聯系實際,其中必然涉及到對“發(fā)展是硬道理”思想的認識。筆者發(fā)言中,簡要談了對“發(fā)展是硬道理”的幾點粗淺認識。 第一,“發(fā)展是硬道理”是歪曲污蔑毛澤東時代經濟建設成就的基礎上提出
2024-03-11
互動:538
重新審視聞一多40年代的政治轉向,會發(fā)現經濟危機下施行的政策影響了聞一多對政局、階級與主義的看法。
2024-03-11
豐景
互動:21
列寧“市場問題”批判,為新時代“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學理支撐和實踐遵循。
2024-03-11
辛菲
互動:13
馬克思的新世界觀作為一種“改變世界”的理論,既內蘊了對現存世界超越的公共理想目標,同時也意味著對各種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公共性”品格所作的批判性超越。
2024-03-11
賈英健
互動:12
馬克思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中國人是極端痛恨鴉片的,所以我們容易感覺這句話就是在說宗教是洪水猛獸,宗教是毒害人的,實際上,在馬克思生活時代的歐洲,鴉片是一種慣用的鎮(zhèn)痛藥,這里更傾向于說是一種苦痛生活的鎮(zhèn)靜劑。 英國進行工業(yè)革命的維多利亞時代,農民遭受了最深重的迫害 農民活得實在太苦了,英國農民,土地被資本家和貴族聯手奪走,用重刑逼迫他們進入城市,法國的農民直到
2024-03-10
互動:82
今天(3月5日)是導師斯大林同志逝世71周年,我們將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fā),來闡述斯大林同志歷史上的一些功與過。既作紀念也希望對當下具有指導意義。 編者按:1.斯大林同志毋庸置疑是一位在共產主義路上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同志,這是我們每一位馬列毛主義者應該學習的。雖然斯大林同志犯過錯誤,但是這些錯誤存在歷史局限性,這些錯誤我們馬列毛主義者也要學習,杜絕類似錯誤的再次發(fā)生
2024-03-10
互動:45
首先祝女性朋友們,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快樂。“婦女能頂半邊天”,“半邊天”也內含著婦女只有自立自強,不依附于男性,才有能力頂起“半邊天”。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原本是為了紀念投身婦女平等和解放事業(yè)運動的女性們,是一個加強婦女組織力、凝聚力,團結婦女們爭取自身權力的節(jié)日,帶有鮮明的革命色彩。但在市場經濟里,被資產階級曲解和包裝為,增加資
2024-03-09
互動:53
黑死病、饑荒、農奴斗爭......到了中世紀晚期,封建經濟注定要面臨一場持續(xù)了一個多世紀的積累危機。封建經濟不能自我再生產,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可能從中演變出來,因為自給自足和新的高工資制度允許“人民擁有財富”卻“排除了資本主義財富的可能性”。正是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歐洲統(tǒng)治階級發(fā)動了一場持續(xù)了3個世紀的全球攻勢——“資本主義原始
2024-03-09
互動:17
近日,就公有制企業(yè)的一些問題一一包括對公有制的理解問題,勞權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問題,企業(yè)在市場中的淘汰問題,公有資產(國有資產)所有權和勞動者的勞動所有權的結合問題,關于國有勞營模式問題,公有制與勞動力商品化的意義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1,對公有制能不能理解為人人有份? 問題: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就是不允許個人擁生產資料,對吧?那生產資料公有制就不能理解為人人有份,應該理解為人人
2024-03-08
互動:21
一、“路線決定一切”科學論斷產生的客觀背景 毛主席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作為毛澤東黨建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他在馬克思主義政黨史上第一次科學地闡明了黨的建設同黨的政治路線的關系”。在他壯年時期創(chuàng)立的黨建理論,就有關于路線決定一切的初步認識。 任何理論都不是憑空產生的。毛澤東黨建理論的創(chuàng)立,離不開當時中國復雜的實際情況。 中國是半殖
2024-03-07
互動:169
“無政府的”多元論 “如果有人在這里加以歪曲,說經濟因素是唯一決定性因素,那他就是把這個命題變成毫無內容的、抽象的、荒誕無稽的空話。”——恩格斯《給約·布洛赫的回信》 唯生產力論只看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卻忘了人的社會性,他們把生產力從一個有機的社會歷史形態(tài)中剝離出來,卻無視了具體的生產關系。很明顯,唯生產力論將生產力
2024-03-07
互動:24
在各種紀念活動和紀念文章中一種主要的錯誤傾向是不能事實求是地評價和認識紀念客體,由此必然導致對紀念客體的價值意義的錯誤認識。
2024-03-06
郝貴生
互動:177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基本經驗說明,能不能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的興衰存亡。因此,對于一切矢志于為社會主義而奮斗的人們來說,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正確解決如何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的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024-03-05
互動:25
資本主義即指示:資本滲透到一切領域,并統(tǒng)治一切領域。它以商品兩儀為起“元”規(guī)定,以此引出元亨利貞的易者運動。所謂: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
2024-03-04
許光偉
互動:49
在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論斷的基礎上,有必要進一步厘清,究竟何種唯物主義會導向社會主義政治思想?自由主義者的唯物主義觀念,往往缺少歷史和實踐的維度,這意味著他們的唯物主義是對市民社會現實的合法性的承認。
2024-03-04
謝天
互動:11
馬克思在《法蘭西階級斗爭》和《霧月十八日》中首次推進了唯物史觀具體化的理論歷程,他通過深化對生產方式內在矛盾在特定條件下的外部表現形式、把政治斗爭史的研究提升到政治發(fā)展之歷史規(guī)律的層面等問題的探討來完成這一理論工作。
2024-03-04
唐正東
互動:12
深入理解和把握馬克思傳統(tǒng)文化觀,應立足馬克思哲學立場的“兩次轉變”,剖析其“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所有制關系批判”的演變邏輯,把握其“建基于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活著的歷史文化遺產——應對世界歷史潮流的民族文化基礎”的核心要義。
2024-03-04
弓昭民
互動:11
近段時間以來想停更一段時間,因為不知道怎的,無論寫什么文章,平臺的推薦展現量都非常低迷,想休息一段時間。但近幾天里看到一個叫“李孔岳”的視頻,又忍不住想說幾句。他的這個視頻我沒有看他的具體內容,不過,單看他的視頻標題就可以看出它是一個最大的謊言,他的這個視頻標題叫“解決共富的最佳手段,就是走市場經濟,窮人收益最大”。一看標題就知道是十足的謊言。
2024-03-03
互動:125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向何處去”成為俄國思想界激烈爭論的焦點問題。自由主義民粹派主張俄國不經過資本主義,而是通過完善俄國村社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2024-03-03
王進芬 杜倩雯
互動:23
一提到共產主義,即使是很贊同馬列主義的人,也不免地覺得這是一個很遙遠和抽象的名詞。雖然嘴上也說我相信它,但是心里總是免不了的悲觀起來,覺得即使可以實現吧,那也一定是在很遙遠的將來,幾百年或者上千年,想到這里不免氣餒起來。 一個事情如果動不動就是幾百年以后,甚至上千年,那它就失去了現實的指導意義,轉而變成了一種純粹的精神幻象,就像宗教塑造的“天堂”一樣,只起
2024-03-03
互動:39
中國歷史“停滯論”在西方學術界由來已久,并隨著時代變遷而呈現不同的面貌。一些中國學者在探討中國文明的連續(xù)性、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持續(xù)等問題時,也未能將“連續(xù)”與“停滯”作明確區(qū)分。實際上,中國歷史“停滯論”與“西方中心論”互為表里,為列強的殖民擴張?zhí)峁├碚撝С帧H缃裰袊鴼v史“停滯論”依然潛藏于一些人的思想中,沖擊、影響著我們的民族自信。
2024-03-02
趙慶云
互動:52
社會主義是“國家資本主義”嗎?(一) 國家資本主義的兩種原意 長久以來,蘇聯的“斯大林模式”一直為國內外的托洛茨基主義者所批判。英國托洛茨基主義者約翰·莫利紐克斯認為資本主義的本質不在于私有財產,國家所有制的建立不代表社會主義的建立,而只是一種國家資本主義。與傳統(tǒng)的托洛茨基主義者不同,當代的許多托洛茨基主義者甚至拒絕承認蘇聯是一
2024-03-02
互動:60
在理論層面上,幾年來私有化思潮泛濫,更是五花八門。這里只能點評一下。在中國這樣一個憲法規(guī)定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居然容許有人公開打出“人間正道私有化”的旗號,在新華書店公開長期發(fā)行其著作《國企改革繞不開私有化》,宣揚國企改革的“核心在于國有制改為私有制”。可以說中國的言論出版自由已經達到空前未有的程度。在這種氣氛下,有人公開鼓吹民(私
2024-03-02
互動:36
資本在社會主義下的定位 自由市場和民選體制,并不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資本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其體制設計和演化的先決條件。因此,資本必須凌駕于政治權力之上。然而資本來自不同行業(yè)和集團,那么資本主義政府的主要任務自然成為充當他們談判、分贓、妥協的平臺,因此才采納民選制度、因此才要求絕對自由市場、因此才強調三權分立、因此才美化權力制衡、因此才吹捧多元社會、因此
2024-03-01
互動:8
主流經濟學家們兜售的依靠非公有制經濟、“按要素分配”和“三次分配”等理論與政策主張都是與此格格不入的、錯誤的,必須摒棄。
2024-03-01
屈炳祥
互動:51
在喜氣洋洋的的春節(jié)期間,我們湖省委發(fā)出了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的號召。我這個湖南人,感到仿佛春風拂面,心情非常舒暢。 我思想上有一個困惑,很長時間未得到任何“老師解惑”,希望能在這次“解放思想大討論”中遇到高明的老師給我指點迷津。我的困惑就是:要不要從“不爭論‘姓資’‘姓社’”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
2024-02-29
互動:109
中國經濟改革的底線意識!什么是經濟改革的制度底線?改革不能突破制度底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任何突破制度底線的所謂“改革”不能稱之為改革,而是“顏色革命”。因此,改革決非無止境、無邊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改革,如果缺少制度的底線意識和邊界約束,那將自掘墳墓,不僅可以亡黨,而且可以亡國。中國經濟改革的制度底線是什么?
2024-02-29
互動:179
最近,一個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署名為“價值是個嘚”的文章——《為反駁“剝削論”鼓掌》。此文主題十分集中,就是妄圖徹底否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早就科學揭示的資本家階級對工人階級存在剝削關系的基本原理。文章說,老師講“企業(yè)老板剝削員工的剩余價值”,學生卻接連反問老師,問得老師“無言以對”、“目瞪口呆”、&ldqu
2024-02-29
互動:66
債務關系是生產關系的一部分,從宏觀上看,保護它的是一整套的上層建筑,但是落實到具體的人,那保護它的就是一個個具體的人。 為什么很多地方上的工程款很難要,就是因為保護這個債務關系的那個人出了問題,于是這個債務關系就不再受到保護了。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跟那個人有啥關系,又不是給他一個人干的。 這里面當然是有關系的,尤其是很多地級市的這種項目,你沒有點背景和灰色手段是
2024-02-28
互動:31
為什么我國經濟會下行呢? 因為我國發(fā)生了生產過剩的危機。 那為什么我國會發(fā)生生產過剩的危機呢?我國有14億人口,是全球最大的市場,為什么也會發(fā)生生產過剩的危機呢? 用茅于軾的話來說,就是因為我國的消費太低,投資太高。 為什么我國會形成低消費高投資的格局呢?因為我們的改革發(fā)生方向性的錯誤。 我國有14億人口,其中有9億多勞動者。勞動者的利益要求,表現為勞動所有
2024-02-28
互動:64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一改前人清一色唯心史觀的狀況,形成了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統(tǒng)一。 而隨著唯物史觀的產生,對之認知上的內在矛盾也形成了:即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史觀與非馬克思主義的機械唯物史觀的對立統(tǒng)一。 機械唯物史觀的認知核心是:經濟決定政治(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政治反作用于經濟(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生產關系反作用
2024-02-28
互動:10
借助對文化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范式轉換的分析,形成從人類學、社會學、文學理論、語言哲學和符號學的不同介入視角所彰顯的“文化”意義,探尋“文化”豐富而復雜的內涵。在“結構—文化主義”范式的轉換中,以“內容”與“結構”、“事實”與“形式”的交互關系,思考社會結構與文化事件的張力關系,達至對人的符號化世界的文化批判路徑。
2024-02-27
馬援
互動:16
資本與國家關系的這種演變邏輯預示著資本統(tǒng)治的日益成熟及走向衰亡。
2024-02-26
武海寶
互動:12
在階級利益固化的社會中,社會地位這種東西是相對穩(wěn)定的,一個人在社會中的階級地位是日趨固化的,而且向著種姓制度發(fā)展的趨勢,非革命之力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右派就是一小撮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右派政客,貪官污吏,官僚,買辦,資本家,富豪,房地產奸商以及雇傭的磚家叫獸反動文人,這些竊取立法,司法,行政,媒體社會公器,霸占大部分公權力的改割的既得利益集團,占總人口0.1%,社會財富2:8分配中
2024-02-25
互動:330
抓住基礎理論和基本理論,著眼于特點和發(fā)展,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要點所在。
2024-02-25
鐘建民
互動:14
近日,湖南省委關于在處級以上單位開展“解放思想的大討論”在網上產生了很大的反響。從網絡大V到普通民眾都非常關注這一輿情,充分說明了人們對國家發(fā)展的普遍關心。筆者也想借此機會談一點個人的膚淺看法。 談到湖南省委開展的關于“解放思想的大討論”這一問題,個人認為,必須弄清楚這樣幾個問題: 一、解放思想,一定要同“真理標準”的討論
2024-02-24
互動:129
20世紀20年代,在盧卡奇早期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危機概念表達了社會生活中更深層次的不和諧
2024-02-24
卡沃拉科斯
互動:9
【原編者按】本文主要內容以《社會主義是中國改革永不褪色的旗幟》為題發(fā)表在《鳳凰周刊》2005年第32期;以《改革不能丟掉人民的利益》為題收入《張文木戰(zhàn)略文集》第10卷,有修訂。現經作者授權轉發(fā),以饗讀者。 中國的改革要有適合中國國情的標準,這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標準,人民的標準。 社會主義改革的主體不能改為改革的客體,改革的主力不能改為改革的對象。我們知道改革
2024-02-24
互動:116
讀王峰明教授:《不存在只雇傭勞動而不剝削的“資本”》對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國有資本”和“集體資本”的觀點進行了有力的批駁: 【認為不是雇傭勞動的國有企業(yè)和集體企業(yè),不是“資本”與雇傭勞動的生產關系,當然也是沒有剝削的生產關系,說他們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是錯誤的。】 批駁有理有據,很有
2024-02-23
互動:78
欣聞盧先生進京,不知真?zhèn)危嘞惨鄳n。關注先生許久,從先生講《資本論》《通論》,到《韓昌黎文集》,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如沐春風,甘之如飴。先生為國謀大計,百姓幸甚。唯憂侯門難入,真理能否落地,尚難有定數,反對之聲已甚囂塵上。我們不排斥反對意見,唯恐真理不辨不明。送給反對盧先生觀點諸君之“八連問”,為晉京盡綿薄之力。 第一,你們有沒有人民立場?立場決定觀點和方法。盧先
2024-02-23
互動:337
搞了一本《就業(yè),利息與貨幣通論》讀,這本書是我多年以前的經濟學啟蒙者薩繆爾森力推的著作,他的本質呢,還是西方經濟學供需關系那一套,以勞動價值論的觀點來批評他,是小畢一直想做的。 凱恩斯指出了傳統(tǒng)經濟學的兩個定論,也就是就業(yè)理論的基本假設前提: 1.工資等于勞動的邊際產品 2.就業(yè)數量既定時,工資效用等于該就業(yè)數量時的邊際負效用 啥意思呢?邊際產品,即多增加一單位
2024-02-23
互動:23
自文明以降,人類一直在不斷改革中前進。作為中國文化之源的《周易》,第49卦便是“革”卦。“革”卦何為?曰:“革去故也。”(《周易·雜卦傳》)不通則革。毛主席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在1949年取得決定意義的成功,正應此象。生生之德是天地之高德,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周易·系辭》)而&ld
2024-02-23
互動:281
毛澤東主義體系的幾乎所有命題都是圍繞核心命題(即根本宗旨)而展開的,這就是“為人民服務”,更確切地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為人民服務的涵義 核心命題即根本宗旨:為人民服務。[1] 為人民服務,主要是為工農兵服務,為他們謀利益,為此必須打倒人民的主要敵人。這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涵義,也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2] 二、為什么要為
2024-02-23
互動:69
任何對西方經濟學體系的不切實際的幻想都必須放棄!
2024-02-22
丁堡駿
互動:53
近年來,一些媒體把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一詞出現的頻率作為新聞題材,甚至把“改革”至高無上化,并且聲稱:改革就是動力,改革還是一項永不停止、永遠沒有盡頭的工作。 這些媒體制造出來的“改革”的輿論導向,已經使“改革”成為迷信和宗教式崇拜。 改革不是宗教,也不應該成為宗教。因此,改革不能宗教化。 將改革至高無上化、宗教
2024-02-22
互動:114
中國進入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建設理論方面,從結束計劃經濟到開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經濟建設理論和實踐的一個突破。同時,我國憲法也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是,在經濟學界,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打著解放思想的旗號,不顧中國國情,把西方的經濟學理論視為圭臬,不加分析的全盤照搬,并以步步為營的方式,引向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方向。從開始去掉“
2024-02-21
互動:59
決不能把價值增殖和雇傭勞動與資本剝削割裂開來。只追求價值增殖或只雇傭勞動而不剝削的所謂“公有資本”概念并不成立。
2024-02-21
王峰明
互動:32
侯外廬以十年譯讀《資本論》所積累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厚素養(yǎng),致力于中國古代社會史和思想史研究,使他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頗具個性。侯外廬闡釋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十分典型地彰顯了侯外廬史學在社會史研究方面“自樹獨見”、理論自信、材料辨析、“理論延長”、世界史視野等特點,與今日中國歷史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學術目標多有契合。
2024-02-20
張越
互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