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了群友轉發的《理論介紹|馬克思產權理論:理論內涵、應用場景與代表論文 》(原創 學術鴿 學術鴿 2025年03月24日 12:00 湖北 )文章。
群友做了介紹:“以產權的基本范疇分析為基礎,從研究產權和產權制度的微觀運行機制,到產權制度在宏觀層面的發展規律,一個完整的產權理論系統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產權的基本范疇分析,主要包括財產權利的本質、特點;財產權利主客體的分類及財產關系對社會結構的影響;第二個層次,在微觀層面即企業層面,產權及產權制度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及運行機制;第三個層次,國家和法律對財產關系的調節機制;第四個層次,在宏觀層面,產權制度的發展規律。”
群友進一步說:“@鐘建民?請看這篇文章!你的產權與勞權對立論,可以休矣!”“有產權和產權制度,沒有勞權和勞權制度。”
據《理論介紹|馬克思產權理論:理論內涵、應用場景與代表論文 》一文介紹,“《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研究》對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分析了馬克思產權范疇的基本內涵,考察了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勾勒了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的基本框架,并運用這一框架對資本主義產權制度和社會主義產權制度進行了具體研究。全書共6章,具體內容包括產權概念辨析、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的基本框架、資本主義產權制度、社會主義產權制度等。”
文章認為“產權理論是政治經濟學的核心理論。”
一
產權理論是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核心理論,但恰恰不是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因為工人階級的政治經濟學是勞動的政治經濟學,而不是財產的政治經濟學。
文章說到“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都強調所有制問題是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的發展程度怎樣’”。
難道強調所有制問題就是強調的產權,而不是消滅產權?
1,在《共產黨宣言》的第一部分,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過去一切階級在爭得統治之后,總是使整體社會服從于它們發財致富的條件,企圖以此為鞏固它們已經獲得的生活地位。無產者只有消滅自己的現存的占有方式,從而消滅全部現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無產者沒有什么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也就是說,無產階級所以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不是為了取得產權,而是必須消滅以私有制為基礎的、體現產權的一切制度!
2,在《共產黨宣言》的第二部分,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共產主義并不是要消滅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所有制”,“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私有制消滅了,在同一種公有制面前,人人都是權利相同的所有者,在這個場合還存在所謂的產權嗎?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不是闡明產權的理論,而是消滅產權的理論。
3,“在資產階級社會里,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滿足工人生活的一種手段。”“在資產階級社會里,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而資產階級卻把消滅這種關系說成是消滅個性和自由!它說對了。的確,正是要消滅資產者的個性、獨立性和自由。”獨立的、個性的、自由的資產者被消滅了,這體現資產者的資產所有權或產權要求還會存在?
4,“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是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很顯然,這里所說的利用占有的社會產品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正是資產階級的法權,也就是所謂的產權,而共產主義或科學社會主義正是要消滅這種產權!
從這里可以看出,馬克思的理論不是什么產權理論,而是消滅產權的理論。
5,在著名的《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馬克思明確指出:按勞分配的“內容和形式都改變了,因為在改變了的環境下,除了自己的勞動,誰也不能提供任何東西,另一方面,除了自己的勞動,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財產。至于消費資料在各個生產者中間的分配,那末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生產者的權利是和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勞動——量為計量”。
這是馬克思給我們指明了在社會主義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勞動者是以勞動所有者的身份出現的,他們的特點是一方面具有自己的勞動,另一方面是具有滿足消費需要的利益要求。因此,用自己的勞動投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就是他們最基本的生產方式。而勞動者的權利則與他們為社會提供的勞動量來決定。因此,勞動者的權利要求表現為勞動所有權,而不是什么產權或資產所有權。
二
馬克思的理論是什么理論?
誰都知道,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就是剩余價值理論,而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則是勞動價值論。那么,勞動價值理論又是一種什么性質的理論呢?
就社會生產而言,我們可以區分為生產勞動和生產資料兩個方面,生產勞動的主體我們稱之為勞動者,而生產資料的主體我們稱為資產者。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者與資產者是處于對立狀態的。這種對立必然也表現為經濟學理論的基本立場與基本觀點的區別:
從勞動者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看來,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者的勞動形成的,商品的使用價值由勞動者的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則由勞動者的抽象勞動形成。我們把這種從勞動者的基本立場出發的、堅持勞動所有的基本觀點的經濟學理論,稱之為勞權理論;很顯然,馬克思的《資本論》所以被人們稱之為“工人階級的圣經”,就因為馬克思的理論體現了“勞動所有”的勞動者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就因為馬克思的理論從根本上體現了勞動者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因此,馬克思的理論,如果一定要從權利屬性來區分的話,只能稱之為勞權理論,而不是產權理論;
從資產者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來看,商品的價值是生產資料資本化的結果,是資本的產物。因此,“誰投資誰所有”是天經地義的。為此,不論是資產階級還是在理論上的代言人,都要反復強調資產所有者的權利要求--即“誰投資誰所有”或“誰投資誰受益”的基本要求。這就是所謂的資產所有權,所謂產權就是這種權利的簡稱。所以,資產階級的經濟理論是以產權的討論為核心的,資產所有者的經濟理論大多屬于產權理論。
如果不懂這種基本立場與基本觀點的區別,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我們常常說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這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就是要堅持馬克思在經濟學上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在這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階級性要求,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的要求。只有同時堅持這兩個方面的要求,才能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在這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什么?那就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性質上是體現勞動者利益要求的經濟理論,她是從勞動者的基本立場出發,用勞動所有的基本觀點來看待社會產品的形成與市場經濟的存在和發展的。在這里,作為主體的是勞動者,而勞動者的利益要求,表現為勞動所有權,可以可以簡稱為勞權。從這一角度看,馬克思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本質上是勞權理論,而不是什么產權理論。
三 在“三個代表”之中,有一個代表就是要代表大多數人利益。在我國,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所謂的大多數人的利益也就是勞動者的利益。我國8-9億多勞動者,它絕對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體,如果不能體現勞動者的利益要求,所謂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在。因此,“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其內涵就是要建立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者權利要求的基本制度。由此可見,“三個代表”的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是一致的。它的理論屬性也是勞權理論,而不是什么產權理論。
四
鄧小平的“本質論”把社會主義概括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這里,前兩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指明了社會主義作為新興的生產方式與其它生產方式的共同點。自原始社會之后的每一種生產方式,在其開始時都具有“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功能和作用,例如我國的封建社會,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在其作為新興的生產方式出現之時,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而后三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則體現了社會主義區別于其它生產方式的根本區別。社會主義本質論作為一個整體,它的亮點不在于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而在于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因為我們要真正認識社會主義,關鍵不是認識它和其它社會的共同點,而是在于認識它與其它社會的特殊點。
“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涵義又是什么呢?第一,它說明社會主義生產的主體是勞動所有者,因為只有勞動所有者才存在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利益要求;第二它說明勞動者的利益要求表現為勞動所有權--“消滅剝削”從勞動者的角度來看就是要體現“誰勞動誰所有”的權利要求,就是要建立“多勞多得,搽按勞分配”的基本制度,一句話,就是要體現勞動所有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則是勞動者利益要求的進一步體現。完整地理解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她的核心內容實際上也就是要建立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基本制度,從而滿足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特殊要求,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所以說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就因為鄧小平理論本質也是屬于勞權理論,是闡述和說明勞動者利益要求,表達勞動所有權的理論。
五
在我國經濟學界,自稱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事實上是不多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對馬克思的理論鉆研得很深,化了很多精力,但是,由于他們不能從勞動者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出發來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因而并沒有成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在改革之前,馬克思主義是我國居于主導地位的理論,許多研究馬克思主義的不能成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因為他們受到傳統產權觀念的束縛,主要原因在于能力不足與方法不對;改革之后,特別是允許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改革之后,在理論界必然形成各種經濟成份利益要求的代表,因而出現公開的反馬克思主義者,這在各種論壇和媒體中不難發現--或者是為私營企業者的要求而呼吁,或者是為腐敗階層或掌管公有制企業而想轉變為暴發戶的新貴而找到理論根據;還有一部分則或者是為了飯碗,或者是為了職稱,或者是為了迎合潮流,則采用了打著馬克思的旗幟歪曲馬克思的理論的方式。
但是,不論怎樣,當他們提出某種理論觀點或改革主張時,我們只有看一看他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是真是假就立刻分明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