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
1、資產階級可以自由的、任意的剝削無產階級,可以是上四休三、可以996也可以每天12小時全年無休。唯一不變的是對無產階級勞動的剝削,在這其中資產階級只會搶奪占有勞動,而只有無產階級在創造生產價值。老板資本家一開始就是反動的,是工人們養著一群寄生蟲而不是資本家給工人發工資。因此無產階級要將自己的勞動成果、生產資料再奪回來,自己控制自己的勞動。
2、只要勞動還是雇傭的,那么就必定存在剝削,并且剝削必定要日益加深;如不這樣,資本主義就無法完成再生產,就不能維系下去。開工不足根本不影響剝削加深,開工不足就意味著你四天要干五天的活,只拿四天的工資。而開工不足是什么造成的呢?本來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造成的,資產階級又要生產更多商品又要壓低工人工資,工人們消費不起,資本家手里的商品自然也就賣不出去,面臨破產,就只有繼續壓低工人工資,結果經濟危機更加嚴重。資本家“良心”與否根本是偽命題,只要雇傭制的客觀事實還存在一天,資本主義的罪惡就還要存在一天。
最近日本政府提出一個公務員上四休三的政策,這個上四休三的政策具體來說是從每周5天每天8小到每周4天每天10小時,在多休一天的同時將月薪也按工時打一個折扣,也就是說總工時不變的情況還要減薪。因此這個事在東大也引起了不小的討論,但并沒有誰羨慕這個政策。人們借著這個話頭調侃東大早就實行上四休三的工作制度了,只不過是上四周休三天。為什么打工人想休息休息就這么難呢?活照干錢少拿,這種赤裸裸的剝削是很容易識破的。活少干錢少拿,這符合人們的生活常識。那多給錢多干活,要求你加班的同時也給付你加班費,這種兩不相欠的“自愿加班”是不是剝削呢?今天不自愿加班明天就不用上班了,資本家為什么總執著于讓工人加班?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弄明白剩余價值,也就是資本家的利潤是如何形成的。正如任何人不管用什么辦法都不可能搶奪一個不存在的東西,生產和占有是兩個環節,在資本家剝削之前,剩余價值必須已經被創造出來了。那么剩余價值是怎么來的呢?商品價值體現的是人類勞動本身,是一般人類勞動的耗費。(《資本論》)剩余價值照其定義當然就是剩余勞動、剩余產品,是去掉這個耗費之后剩下的超額部分。工廠主買了20斤小麥雇傭一個工人一天做成了10斤面包(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假設商品都是按其價值出售的),工廠主賣掉面包的收入等于他購買小麥加上支付的工資,收入等于生產費用了,沒有剩余價值產生,沒有一個子掉進他的錢包。
有人說剩余價值也就是資本家的利潤,是資本家通過低買高賣,把面包賣出超過生產費用的價格,通過他的經商智慧創造的。那么他就沒有剝削過工人,他的財富完全是對他個人努力和智慧的賞賜。有人說資本家的利潤是剝削工人得來的,是不發足工資欠支付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讓工人“虧本”餓肚子干活,是從工人的嘴里克扣出來的。這兩種說法歸根結果都是認為剩余價值是資本家創造的,并希望哪天資本家誠信經營、良心發現,就不再有剩余價值不再有剝削。
雖然這兩種情況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履見不鮮了,但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不是兩個人而是階級社會中的兩個社會群體。因此只要我們把問題提高到社會的角度來看,資本家創造剩余價值就是很明顯的謬論了。在第一種里,某個資本家的確可以用500塊賺到500萬塊,但是資本家A通過經商手段也好直接脅迫搶劫也好從資本家B手里拿到錢,這只不過是在已創造出來的價值中進行重新分配而已,整個資產階級的財富完全沒有增加一個子。第二種也是一樣,某個資本家當然完全不在乎他雇傭的工人是否能生活下去,但是資產階級卻必須保證市場上還有勞動力可以購買,因此從較長時間跨度來看,資產階級必須償付無產階級及其子女的生活費用,剩余價值并非從“口糧”里來。
資本家之間的買賣流通并不創造而只是分配剩余價值,那么第一個得到剩余價值的資本家一定找到了一個特殊的物品,他買下占有了這個商品,而這個商品在他出售掉之前“自行”增值了。也就是說這個商品能夠創造超出他本身的價值,那么這個商品只有其本身就是價值的源泉才能做到這樣。這個商品就是工人出賣給資本家的人類勞動力。
勞動力一天的維持費和勞動力一天的耗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量。前者決定它的交換價值,后者構成它的使用價值。維持一個工人24小時的生活只需要半個工作日這種情況并不妨礙工人勞動一整天。——<<資本論>>
為了更直觀的理解,我們拿農業工人生產大米來舉例。假設一個農業工人生活一天需要吃掉5斤大米,而他工作5小時就可以生產出5斤大米,也就是說他每天只要使用5小時的勞動力就足夠補償生產一整天勞動力所需的耗費。但是他跟資本家訂立雇傭關系而把自己的勞動力暫時賣掉了,資本家付給工人5斤大米的工資,工人勞動力的使用權和使用價值現在歸資本家所有了,而資本家絕不會買下了一天勞動力卻只使用5小時,他正要從這里謀財。如果他要求一天工作12小時,那么去掉生產這一天勞動力的耗費,一天勞動力生產的價值就產生了7小時的剩余價值,而這完全是工人為得到5斤大米過生活而給資本家所做的無償勞動。工作日愈延長工人越加班勞動持續的時間越久,產生的剩余價值就越多,這是在生產環節中發生的客觀事實,無論誰來占有它都不影響這點。沒有資本家,工人一樣創造剩余價值創造利潤,而且還可以自己占有使用。但沒有工人的勞動,剩余價值就無從談起,資本家就一無是處。工人所創造的卻被資本家無償占有了,這就是剝削。
這時有人認為工人可以跟老板談判,爭取平分剩余價值,畢竟如果工人罷工了,那么資本家也得不到剩余價值。我們且不說為什么不消滅身上的寄生蟲而反過來要和他談判平分營養。只要私有制還存在,只要生產資料還歸資產階級壟斷,除了自己的勞動力就一無所有的無產者就只有在得到資本家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勞動,也就是只有得到資產階級的允許才能生存。對于資本家來說,同工人競爭,只是利潤問題,對工人來說,則是生存問題。——馬克思
資本家絞盡腦汁用盡一切手段延長工作日要求工人加班,因為這是他錢包鼓脹的源泉。在經濟上行、生產充足時當然要求每天都是工作日每個工作日都加班,而在生產不充足時一樣會要求在每個工作日加班。因為剝削剩余價值的方式并不因工作日是幾天就變化,而是在延長工作日中占有無償勞動。不管是上四周休三天還是上四天休三天,不管是給休息還是不休息,只是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的手段。
在危機時期,生產中斷,“開工不足”,每周只開工幾天。這當然不影響延長工作日的欲望。營業越不振,就越要從已有的營業中取得更大的利潤。開工的時間越少,就越要使剩余勞動時間延長。——<<資本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