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毛主席在哲學上的一大發明,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一種通俗、準確、科學的表述。
這個道理已經被人們普遍接受。
但是,接受,卻并不等于已經正確理解,尤其并不等于已經能夠正確把握。我感到,這個命題其中所包含的道理,還值得從認識論的角度再給予探討和說明。
首先,要弄清楚這里講的“實際”,是指的什么,也就是說這個“實際”包含哪些內容。
我認為,這里的“實際”,大體說來,主要包括兩層意義,一層意義是指的事物現存的狀況,現存的事物的各種外在表現;再一層意義是指事物的內在的必然的聯系。比較而言,后一層意義是“實際”的更重要更深刻的內容。
對于“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際”,我認為應該注意做這樣的全面的理解,尤其不能忽略了對后一層意義的理解。
這也就是說,對于“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際”,絕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只是從現存事物的表面的現象出發,如果這樣認識、這樣把握“一切從實際出發”,那是不可能真正達到正確認識事物、正確掌握事物的運動發展規律的,這顯然不符合毛主席提出的“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本意,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本意。那會必然地滑向錯誤的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的認識論。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應該對“一切從實際出發”,做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科學解釋。
這里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點就在于,要想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就必須遵循正確認識、正確把握“實際”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科學思想方法。
這個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思想方法,只能是毛主席倡導的實踐論。
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一個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的認識過程,才能夠真正認識、真正把握“實際”。
可以說,“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認識路線,就是“實踐—認識”的認識路線,是毛主席的“實踐論”的一種表述形式,和實踐論具有同樣的認識論意義,二者是統一的一致的。
這就是說,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一切從實踐出發,就是堅持毛主席提出的實踐論的認識路線,也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
這是就“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際”作為認識客體的必須的正確的理解。
如果對“一切從實際出發”做進一步的探討,還有一個對認識主體提出要求的問題。
能不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僅要求認識主體必須投入“實踐—認識”這樣一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活動的過程,而且要求認識主體必須要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客觀世界的思想方法,包括特別是還必須要有正確的階級立場。
舉一個簡單的大家熟知的例子。
這就是先叫“包產到戶”,后叫“聯產責任制”的問題。
黨的各級領導,從毛主席到其他黨的領導人,一直到基層的領導干部,都對農村、農民做過調查研究,都在遵循了“實踐—認識”的認識路線,但是,最后得出的看法和結論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毛主席從實際出發得出的結論是:農村應該堅持走農業集體化的道路,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形式;有些人從實際出發得出的結論是:農村應該放棄原來的集體化的道路,“改革”“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形式為“聯產責任制”的向個人所有制過渡的所有制形式。
看起來都是“從實際出發”,都做了調查研究,都去進行了實踐,但是最后的認識的結果,也就是對“實際”的認識和把握,卻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對立的。
問題出在哪里呢?
問題出在認識主體的身上。這種認識主體的差別說起來是比較復雜的,是有相當多的相當復雜的因素構成的,但是,如果撇開諸多的復雜性,說到底,就是因為毛主席的階級立場和世界觀決定了,他是要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是反對搞修正主義,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的;而某些人的階級立場和世界觀決定了,他們是不想,也不能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他們相信修正主義,相信資本主義,相信只有走資本主義道路,才能解決中國的農業問題。
當然,這是說到底、說到最終的本質上是這個樣子的。實際生活中,這種不同和對立的表現形式,是非常復雜的。對于這種事物的復雜性,必須包括在我們的認識過程中,只是因為我們這里是從認識論的高度去研究作為認識主體在貫徹“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認識論原則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沒有必要對這樣一個具體問題就主觀認識方面的局限做詳盡的論述。
我們舉這個例子的目的,僅僅是想告訴人們,能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還與作為認識主體的人們的主觀世界的狀況密不可分。
這就把人們主觀世界改造的重要性,從是否能夠正確認識、正確把握“一切從實際出發”,也就是否能夠正確認識、正確把握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這樣一個高度提了出來。
這就是我要提出的,要想正確認識、正確把握“一切從實際出發”這個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方法,所應該注意解決的主、客觀兩個方面的重要問題。
我之所以針對“一切從實際出發”這個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思想方法提出這樣的問題,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針對性的。我想,我的這種善意,是不是具有這種積極意義,同志們可以自己去照照鏡子。
2022年7月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