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掀起了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該文說:
【“四人幫”出于篡黨奪權的反革命需要,鼓吹種種唯心論的先驗論,反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例如,他們炮制“天才論”,捏造文藝、教育等各條戰線的“黑線專政”論,偽造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必然變成走資派的“規律”,胡謅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的經濟基礎”的謬論,虛構儒法斗爭繼續到現在的無稽之談,等等。】
▲ 《人民日報》1978年5月12日轉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文章說,“‘四人幫’胡謅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的經濟基礎’的謬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意思是說: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是真理。
鄧小平在1985年3月7日講話《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鄧選》第三卷)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這個真理能否經得住實踐的檢驗呢?
筆者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進行了整理。
各類企業法人單位數量:
從表中可以看到,國有控股企業占比1.1%,集體控股占比0.6%,二者之和為1.7%。
私人控股企業數量為3149萬個,占全部企業比例為95.93%。
為直觀起見,作圖如下(藍色為國有控股,橘色為集體控股,灰色為私人控股):
這3149萬個企業的老板以及股東們,是不是新興資產階級?由讀者自己去判斷。
這3149萬個企業的老板以及股東們,是屬于個別資本家?還是形成了一個新興資產階級?請讀者朋友們自己去判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有的人可能會說,單純比數量沒有意義。
那我們看看其他數據。
根據中國政府網(https://www.gov.cn)2022年7月8日轉載《經濟日報》報道《過去10年數量翻兩番,社會貢獻不斷增大——民營經濟創新創造活力迸發》:
【我國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未來必將持續發展壯大。】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7/08/content_5699854.htm
“我國民營經濟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
這“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人口,在民營企業打工有沒有被剝削?還是由讀者們自己去判斷。
有的人會說,企業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那么到底是資本家養活工人?還是工人養活資本家?相信讀者會有自己的判斷。
根據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布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2014年中國的財富分配如下:
(注,底端25%包括在底端50%之中)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全國共有家庭戶494157423戶,集體戶28531842戶,家庭戶人口為1292809300人,集體戶人口為11896942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
按照《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數據,最頂端5%的家庭占有總財富的51.2%。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全國共有家庭戶494157423戶”,5%就是2470萬戶,這2470萬戶屬不屬于新興資產階級?這個還是由讀者們自己家判斷。
2470萬戶,是個別還是一個新興資產階級?
這個由讀者們自己家判斷。
經過實踐的檢驗,“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這個真理到底是不是真理?請讀者朋友們自己判斷。
經過實踐的檢驗,“‘四人幫’胡謅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的經濟基礎’的謬論”,到底是不是“胡謅”?是不是“謬論”?請讀者朋友們自己去判斷。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