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1.論資排輩、人情世故是資產階級們分化無產階級、維護他們的等級制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他們唆使無產階級去搞論資排輩、去搞人情世故,可是到頭來他們自己是完全不需要論資排輩(局長兒子第一天上任比十幾年的老工人職位高,奇怪么?)、搞人情世故的(人情世故是用來捧地位高的人,以及防止矛盾尖銳化搞得人造反用的,在資本主義社會,只有下對上才用搞人情世故,上對下除非危及性命,否則根本用不著搞人情世故!)
無產階級要革命,在革命隊伍中就必須要祛除這二者,不搞資歷論、不搞人情世故,錯了就是錯了,直面自己的錯誤,努力改正!
2、斗私批修要天天講必須要是正確思想領導,而絕非是資歷領導,資歷再老思想不對,從革命變到不革命就是要讓他滾蛋,泛左翼們不懂得這一點,他們總是拿著自己那可憐兮兮的融工經驗來說事,但要他成功是一萬個不可能,那么就不能讓這樣的人登臺亮相,免得影響其他人。干革命來不得半點馬虎,更來不得半點虛榮心,古往今來能夠取得成功的,必然是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并經常做自我批評的人,只有不想成功的人才會目中無人,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不聽人勸的霸王終究是要敗給了聽人勸的亭長。
斯大林同志指出:“老布爾什維克所以受到尊敬,并不是因為他們老,而是因為他們同時又是永遠年輕而不衰老的革命者。”應該這樣子看待的,一個同志的資歷,能夠證明他之前的貢獻,但是不能保證他以后的進步,更不能躺在資歷本上,教員同志說過,要為人民立新功,這是新老革命者,新老布爾什維克都要時刻去做的,如果說要躺在功勞本上享受自己之前革命資歷帶來的便利,不去進取,那么就不能算得上是布爾什維克,不能算上是一個同志。
那么,新同志由新變老,老同志也要又老又新,小資產階級的熱情是泛左翼組織能夠建立的原因,但也是使得泛左翼組織最后滅亡的原因之一,從小資產階級熱情發展起革命的自覺性,這是需要探索的問題。如果不能真正從小資產階級熱情下的“同志”變成真正的革命自覺性掛帥的同志,那么就難避免取消斗爭的綱領,被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所腐蝕,要么享受月薪八千塊錢探索日新月異賽博都市的自甘墮落,要么成為“改良工會”(資本主義改良工具)的一部分,形“左”實右,和資產階級合作絞殺無產階級。
以上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事實上,整個無產階級運動盡管不可避免的承受以上情況帶來的惡果,但是我們并不是說以人性論怠惰等等的形而上觀點去看待這一現象的產生,即此,把準備熄滅的搖搖欲墜的火炬重新澆一把油是應該去做的,對于身邊同志的漠不關心并不是正確的態度。
那么,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去做什么?在這里簡單列舉幾個常見的方法與其剖析。
其一,自我批評。
馬克思早就說過,自我批評是鞏固無產階級革命的一種方法。斯大林同志是這樣子說的:“自我批評是一種教育黨的干部和整個工人階級懂得革命地發展這一思想的特殊方法。”之所以再次強調這一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口號是希望讀者們重新審視這一社會主義運動鞏固的方式。“自我批評的目的在于揭露并消滅我們的錯誤和弱點。”尖銳的揭露和問題的消除是必須的情況,正如不會有人對自己受傷的傷口熟視無睹,自我批評正是痛苦地把身體發膿的一部分剖開,把膿液擠出來,把腐爛的組織切除掉。很可惜的是,在物理層面的組織切除可能還有麻藥來麻痹這一件事情,而精神上的自我批評確實沒有自我麻痹的方法的,如果在精神上自我麻痹,歷史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過去一切滅亡了的革命政黨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它們驕傲自大,不善于看到自己力量的所在,怕說出自己的弱點。”列寧是這樣子指出的。我們能看到的更多的機會主義分子,不正是因為自我揭露和披露過少,對于革命的保留太多的原因嗎?
自我批評不是空泛的口號,不是說“對于,我不對,下次不會再犯。”的簡單自稱,事實上,大多數的泛左翼重復的再犯某些錯誤——“沉迷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下的娛樂”(這個是可以總結的,事實上,有時候一天從早上十點能玩到凌晨一,兩點的情況也不少見。)基本上是這個情況:“我知道不對,但是我不想改。”的原因。從理論落實到實踐,是從小資產階級革命熱情進一步到革命自覺性的必然,要把革命的原則性當作是紅線來要求自己。
其二,人際關系處理。
我們要說,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是處理革命工作時不得不面對的一部分,總會有同志和自己熟悉,在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情緒,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們要指出,旗幟鮮明地堅持政治掛帥,是必須的!處理革命工作中的人際關系,不能以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情緒占上風——“因為是熟人、同鄉、同學、知心朋友、親愛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對,也不同他們作原則上的爭論,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親熱。或者輕描淡寫地說一頓,不作徹底解決,保持一團和氣。結果是有害于團體,也有害于個人。這是第一種。”這就是毛主義論自由主義的其中第一種情況。
以自由主義來處理革命工作,不堅持政治掛帥,不講革命原則,形成的所謂團體只能說是“黑幫”,基于小資產階級個人情緒的“朋友圈”,有同志愛屋及烏,忍不了和自己關系好的同志被批評,或者說和自己關系好的同志就算犯了錯了也因為個人感情高拿(有時候可能是不拿)輕放,這些都是當代馬列毛主義運動中總結的教訓,是不能重蹈覆轍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