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工人合作社創辦指南:馬克思主義的視角

公民伯里克利 · 2024-10-27 · 來源:叁零柒計劃|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合作社的歷史由來已久,其早先在歐洲并不是社會主義運動的產物,它是從中世紀的行會經由工業革命和啟蒙運動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社會轉型造就的。這場轉型中,參與社會主義運動的企業主提出了烏托邦社會主義的藍圖。自那時以來,合作社就成為了承載社會主義理念的最為現實又最為烏托邦的載體。

  原編者按

  合作社的歷史由來已久,其早先在歐洲并不是社會主義運動的產物,它是從中世紀的行會經由工業革命和啟蒙運動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社會轉型造就的。這場轉型中,參與社會主義運動的企業主提出了烏托邦社會主義的藍圖。自那時以來,合作社就成為了承載社會主義理念的最為現實又最為烏托邦的載體。

  因而合作社的目標一方面是積極地適應現代社會和工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它又力圖廢止由資本主義追求利潤最大化造成的社會災難。兩個目標之間存在的必然張力,導致在資本主義的歷史下建立起合作社成為了一場“現實主義的烏托邦”。

  然而,這一議題真如我們日常聽及得那樣遙不可及嗎?諸如西班牙蒙德拉貢、阿根廷“人民的酒店”之類的嘗試,如何成為可復制和繁殖的?建立起一個經濟學上自我持存的合作社,并進一步串聯為一個合作社網絡是何以可能的?如果你對“異端經濟實踐”感興趣,并也懷揣這些疑問的話,或許這篇投稿能為你的探索提供更豐富的靈感。


  ·目錄·

  創辦指南

  ?   引言:合作社的意義

  ?   合作社的目標

  ?   合作社的效率問題

  ?   如何實現「合作社的三項原則」

  01

  引言:合作社的意義

  「共同所有按勞分配民主管理」,這三條是原則合作社最核心的特征。1844年的英國羅雪戴爾鎮,28名貧困的紡織工人將各自的資金聚集起來,共同成立一家消費合作社-﹣羅雪戴爾平等先鋒社。這家合作社的成立,標志著現代意義上的合作社正式誕生。而「共同所有、按勞分配、民主管理」這三項原則自此也就成了「合作制」最為核心的原則。因此,現代意義上的合作社并不是所謂任何「合作傳統」的產物。「合作社」是啟蒙精神與現代工業生產的孩子。它意味著將平等與自治的原則貫徹在現代化生產之中。而也正因如此,馬克思認為「合作制」是對于資本主義所有制的積極揚棄,一如「股份制」是對它的消極揚棄。雖然馬克思對于資本主義社會之中合作社的未來是悲觀的,但他相信這是一種資本主義經濟之中的進步因素,也相信在社會革命之后合作社將互煥發的新生。

  據此,我們不妨說:市場經濟之中的合作社,是遠方的共產主義飄落在當下的碎片。

  而在當下,不論是在日益衰朽的西方民主國家,還是在其他的社會,合作社似乎都是斗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它意味著積極的生產因素在微觀上的實現,甚至可以說:它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而只有當有了這種基層的實現,宏大的社會運動才能算是有了著落。甚至我們不妨說,倘若沒有在社會層面上合作社的運動,那么社會革命即使發生了,也多半會走入蘇聯的老路,沒有基層經濟民主與合作制的社會主義國家,終會成為官僚的貴族共和國。

  因此,在這一小段對于合作社的正名之后,我們將著重來談一下:如何創辦一家合作社。這些指導更多是純粹理論的分析,而尚未充分有效的結合當前的實際。但我確信這些必要的理論框架是切中肯綮的。這一系列現實主義的指南,毫無疑問是必要的。畢竟合作社的創立總不能只靠著一腔道德熱情。因此,這篇文章更多是關于那些現實的困境:關于一個合作社如何在市場之中生存下來、如何堅持自己的原則并發展壯大。

  02

  合作社的目標

  我們不妨抽象的來探討一個問題,合作社作為一個組織如何才能存在?

  答案似乎是簡單明了的。一個組織的存在,需要完成兩個基本的目標

  倫理目標:這是一個組織存在的目的,它不可以背叛自己的初衷,否則組織就失敗了。

  現實目標:這個組織必須在現有的社會環境中生存。換言之,它需要適應環境。

  這似乎是一種典型的目的理性的構造,在其中工具與手段缺一不可。我們既不能幼稚的堅守理想的原則,而不顧現實的殘酷;也不能在一味追求的生存,忘記了最終的合作精神。因此,這兩個目標最終都必須實現。而具體的合作社上,這兩個目標體現為:

  倫理目標:確保組織符合合作社三原則:「共同所有、按勞分配、民主管理」

  現實目標:在市場經濟之中,實現它的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

  接下來的兩個部分,我們分別來仔細談一談這兩個維度。不過,秉持著務實的原則,我們先從現實目標來談起:一個合作社如何在市場中生存。

  03

  合作社的效率問題

  合作社終歸不是一個道德烏托邦,必須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這個原則是現代合作社與歐文等人所創辦的新和諧公社最大的差異。換言之,只有當合作社的效率可以勝過雇傭制企業之時,我們才可以確信:它是先進的。

  但吊詭的是:大多數的主流經濟學理論﹣﹣不論是新古典主義還是新制度主義﹣﹣都會強調合作社的效率是低于資本主義企業的。在這里,我們需要識破一種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意識形態,這種主流經濟學的意識形態阻止我們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效率

  一言以蔽之,資本主義企業的經濟目標最大化體現為「利潤的最大化」,而合作社企業的經濟目標最大化體現為「員工工資的最大化」。但這兩者其實都沒有體現出一種現實主義維度上,市場經濟之中企業效率的標準。事實上,市場本身并不在意企業之中生產剩余歸資本家還是勞動者所有,它只在意企業是否能夠實現他它自身的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換言之,分配完生產剩余﹣﹣也就是利潤與工資﹣﹣之后,企業必須有正的盈余去擴大投資。只有如此,企業才能獲得市場競爭力。

  因此,合作社并不需要關心利潤率問題﹣﹣合作社企業不存在利潤。它只需要關心自己是否能夠實現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

  那么,合作社可以實現它的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條件是什么呢?我們可以直接看下面的兩個公式:

  1.簡單再生產的條件:(產出一工資)/投入>貸款利率

  2.擴大再生產的條件:(產出一工資一投資)/投入>貸款利率

  我們分別來簡單解釋一下這兩個不等式的結構,我們可以將這里的產出視為一種生產剩余,而作為一家共同平等所有的企業,這家企業不需要存在利潤分配,只需要給每一個社員發放工資。我們先設想一個最理想的狀況:合作社找到了一筆天使投資,也許是一群同志們共同湊起來的資金,也可以如同蒙德拉貢合作社那樣,是由工人們自己自掏腰包的經費。那么此時合作社至少要保證自己的產出能夠付得了社員的工資。如果一個合作社經營不善,可能會出現連工資都發不出來的情況。那么久而久之,這家合作社肯定支撐不了很久。而倘若合作社在發完工資之后可以有盈余,那么這家合作社就可以在市場的搏殺之中生存下來。

  但現實的情況也許更加殘酷。或許創始人與工人們都掏不出錢,以至于合作社創立初期是并沒有資金的。合作社的社員只能夠向市場去借款來獲得初始投入,而借款存在著利息。那么合作社生存的條件就更加嚴苛了:它需要保證自己扣除工資之后的產出率能夠大于利息率。換言之,合作社在付完工人工資之后,還需要給貸款人上交利息。而如果合作社依然不至于虧損,那么毫無疑問,這家合作社也就在市場經濟之中站穩了腳跟。此時,合作社也就實現了它的簡單再生產。

  但僅此而已的話,合作社也就永遠只是一個孤立無援的社會所有制天堂。但社會主義的理想終歸是要擴展到整個社會。因此,我們也就需要合作社的擴大再生產。而這也就意味著,初始的合作社必須為其他合作社的創始提供啟動資金。換言之,這也就要求合作社必須能夠掏得出投資的經費之后,依然能夠保證不等式的成立。即:「產出」減去「工資與投資」除以投入必須大于「貸款利率」。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合作就可以逐漸擴張變成一個合作社的網絡,而這所帶來的改善與希望無疑是大得多的。

  而要想實現這兩點,我們只得提高合作社的產出,也就是合作社的生產效率。對此:

  合作社存在優勢主要體現為:

  ①更低的離職率

  ②更充分的員工教育

  ③更為和諧的生產過程

  ④更為靈敏的生產創新

  合作主要體現為:

  ①相對更高的社員協商成本

  ②相對更高初級教育投入

  這些問題自然極其重要,但在本文中我們先不贅述。以上就是合作社創辦者所必須追求的「現實目的」。只有實現了市場經濟之中的簡單再生產,合作社才不會變成一個需要外部輸血的資金無底洞;而只有實現了擴大生產,合作社才能成為一種新的希望。而下面讓我們來談一談這個希望:合作社不能背叛什么倫理原則

  04

  如何實現「合作社的三項原則」

  合作社歸根結底是一種不完整的社會所有制,創立者的愿景也許是改善一方工人的命運,或許是建立民主計劃經濟的基礎,或許是更為遠大的社會革命。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對于其基本原則的堅守上:「共同所有、按勞分配、民主管理」。而這也就是說:若創立者為了利潤而犧牲了這些原則,也就意味著合作社的徹底失敗。

  那么三項原則究竟意味著什么呢?我們首先來談「共同所有」。這其實意味著兩個要點:

  自外部﹣﹣也就是資本主義的法律規定來看﹣﹣合作社是一個股權平分的共同持有結構

  自內部﹣﹣也就是合作社的成員視角來說﹣﹣合作社并不歸任何一人所有,而是共同財產

  而要想實現這樣的原則,合作社的股權結構中就不可以出現「大股東」。「存在大股東」不僅意味著合作社淪為了一個「員工話語權稍微多一點的資本主義企業」,更意味著合作社的社員最終會喪失自己的影響力。最終,合作社會墮落成一個資本主義企業。在現有的資本主義秩序之中,遵守這一條原則是困難的,因為這樣的限制導致了合作社格外難似拿到外部投資。任何意義上的入股投資變得不可能,因為這意味著對方的控股。這就意味著合作社主要只有三種可能的融資方式

  員工自籌:這也許體現為社員自己帶資金入股,也可以體現為將社工工資之中的一小部分自動扣除,轉入股份

  貸款投資:這是傳統工業資本主義融資的方式,貸款人并沒有公司的控制權,但這也意味著合作社背上了沉重的還款負擔

  債權投資:這意味著合作社發行自身的債券或者是優先股,這種融資方式同樣意味著提供資金者無權干涉公司管理,但實際資金提供者已經擁有了影響公司決策的非正式權力

  毫無疑問,對于一個渴望堅持其共同所有理想的合作者而言,第種策略也就是員工自為優先、貸款投資次之、債權投資最次。

  而說完了「共同所有」這一原則之后,我們來分析下一個原則也就是「按勞分配」。自外部看來,合作社是一家平均股權的資本主義公司;而在合作社內部而言,其實已經不存在股權的概念了。社員擁有的與其說是股份,不如說是合作社的公民權。這個公民權給予了他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也給予了他擁有平等的決策影響力。因此,合作社社員并不會得到他股份的分紅,而是會得到他的勞動報酬。而這也就意味著:員工之間工資收入差距的平等化。

  就理論來看,按勞分配并不是按照人力資本的產出分配,而是按照勞動者所付出的「犧牲與努力」來分配。這也就意味著理論上來說,一名勤懇干活的清潔工會比一名懶惰的經理獲得更高的收入。毫無疑問,在合作社創立之初這樣的原則是沒辦法被完全落實,因為倘若合作社給技術人員過低的工資,他們會直接跳槽跑路。根據機會成本的原理,市場上同類職位的工資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了合作社內部該成員的工資。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向收入不平等屈服。有研究表明,西班牙的蒙德拉貢合作社之中高級技術人員的收入水平,很多時候低于同等工種的平均收入水平。但是這些成員的離職率更低,并且對于工作的滿意度更高,畢竟合作社所提供的不只是工資,更是一個穩定、團結而溫馨的工作環境。更有一些人會抱著理想追求來到此地。簡言之,一個提供良好工作環境、穩定收入、乃至員工福利的合作社,有機會可以用更低的價格雇傭到技術人員。那么這個收入差距該如何劃定呢,蒙德拉貢的經驗之談是一比三;而在南斯拉夫的工廠之中體現為一比二。不過在當前的市場之中,這個差距肯定會一定程度的拉大,但也許不應當超過一比五:我們應當盡可能給體力勞動者更高的工資,而略微下調技術人員的工資。而從長期來看,合作社內部的職業教育可以抹平體力勞動者與技術人員之間的差異。屆時,二者的崗位可以適時輪換,工資也可以平均化。但就草創階段而言,我們姑且不在本文探討過多相關問題。

  具體的「按勞分配工資」發放方式可以參考以下兩種方法:

  用「員工彼此互評」的方法,通過打分制來衡量他人眼中一個工人努力與犧牲的程度(漢內爾《民主經濟計劃》之中所提供的策略)

  用「分檔制」與其他更為細膩客觀的按勞分配算法進行分配,例如 Zachariah 算法(科克肖特在《走向新社會主義》之中提出的策略)

  而到了第三個原則,其實我們才來到了合作社建立的深水區:「民主管理」。民主管理說來容易,但做起來也許困難重重。我們首先要提出一下「民主程度的衡量標準」。我們可以用「參與」、「平等」與「協商」這三個指標來衡量一個組織運轉之中的民主程度。

  也就是說,當一個組織之中的成員①有高度的參政熱情與能力、②彼此之間的政治影響力相對平等,并且②最終的決策結果是通過協商一致而非簡單多數而得到的。

  那么,我們可以說這個組織是高度民主的。因此,我們并不能簡單地認為:在合作社內部建立了「職工代表大會」與「選舉的工人委員會」,工人的民主管理就成功了。這樣一個設計良好的制度,很可能最終事與愿違:一些技術骨干反復被選舉成工人委員,最終大多數工人對于工廠事務高度冷淡,甚至在自己選舉出來的工人委員面前戰戰兢兢起來﹣﹣南斯拉夫的自治工廠與蒙德拉貢合作社之中,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這種困境可以被規則為兩個原因①社員能力之間的差異②社員尚未適應民主文化。而在合作社創立之初,面對大多數工人對于共同治理的了解依然不夠充分,更對民主運作的一系列基本的技巧與素養無從所知。因此我們不可能要求合作社建立之初就實現高質量的民主。但最終,實現充分的工人自我治理乃至于管理層的輪崗制,毫無疑問是合作社「民主管理原則」最終的目標。只有這樣,才可避免少數工人貴族背棄合作理念,讓一個理想主義的行動以悲劇結尾。

  那么對此,我們可以依據「參與、平等、協商」三維度,提出合作社創立之初在民主管理上經常出現的問題

  參與冷感:大多數工人對于工廠事務不關心,拒絕想成為工人委員;在一百人的職工代表大會上,三五個人發言,十幾個人出席。

  工人貴族:一部分的技術骨干以及專業管理層擁有其他普通員工無從獲知的核心信息以及關系網絡,普通工人代表在他們面前不敢說話,說了也沒用。

  協商失敗:工人們之間對于合作社事務存在重大利益分歧,每次表決都是針尖對麥芒,無法達成共識,總有工人想鬧分家。

  而這些問題,總歸需要工人的「自我管理實踐」以及「理念教育」來逐漸克服。而倘若這些無法克服,那么合作社注定走不長久。

  05

  合作社之后?

  而如果一家合作社實現了自身的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同時確保的三原則得到了有效的實現,那么這一家合作社毫無疑問是成功的。甚至我們可以大膽的說:參觀這家合作社的人,會在此一瞥共產主義的樣子。但只創立一家合作社是不夠的。工聯主義也終歸也是走不長久的。即使我們在這里不談合作社的政治使命,我們也要清楚:一系列通過「市場」彼此相連的工人合作社,終歸無法克服資本主義的因素。殘酷的市場競爭以及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只會消磨社員的民主意志,更會誘惑社員私有化這間工廠。

  因此,合作社的經濟使命是接入到一個民主經濟計劃的網絡之中。這個網絡也許并不一定體現了一種宏觀的經濟制度。它也許只是一個合作社之間的網絡核算平臺:合作社將自己的投入產出關系計算出一個技術矩陣/投入產出計劃,并將這個模型打包上交給平臺。平臺會將眾多合作社的計劃一同核算彼此迭代,最終達到一個優化的結果。這個結果會成為合作社一年的生產計劃。而最終這個平臺會交由合作社的代表共同治理,我們便以說:這個「合作社一聯合」是資本主義秩序之中的星星之火。

  而倘若這樣的合作社網絡得以建立。那么,不論未來為我們降下何物,這個「合作社一聯合」都將是我們這些舊時代的人留給新社會最好的禮物。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井岡山觀心|蘇修越修的“人民軍隊”還是人民軍隊嗎?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他不是群眾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公厕 | 久综合在线观看精品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制服丝袜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