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資本主義的教育模式里,普遍學生選擇的專業第一考慮是未來能不能賺錢,或者能不能在社會上混個飯吃。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愛好去進行學習和發展,除了教育上,在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中,我們看到的普遍現象,實際上都在給無產階級不斷地貼上商品和價格的砝碼,這就是“實用主義”在現實的投影
實用主義是什么?是一種主觀唯心的觀念,常打著“有用”即“真理”來進行看待問題,以“實用”來判斷事物的對錯與好壞,至于思想、理論、還有客觀規律,都不重要,而看待這個東西對自己是否有用,有用的即是“真理”、沒用的可以忽視,反復于此,就形成了一種忽略遠視、即便利、急近功利等,當然,具體的一點的就是在學校中領導層層設立的“獎狀”,固定的“教育考試”,固定的“篩選標準”,倡導學生們只能以此渠道來通過篩選,并積極倡導內卷,這不僅固定了學生的思維,也把思考給局限在這個模式里。
實用主義的背景
實用主義的可追溯于19世紀末的美國,起源于哈佛大學的“形而上學”俱樂部,俱樂部的成員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里倡行著實用主義的思想,通過詹姆士和杜威等人的活動,實用主義的發展成為了美國影響最大的哲學流派之一,早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實用主義論在美國資產階級哲學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從而被美國統治階級加以利用,除了在美國,英國也出現了以席勒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思想浪潮。由于現帝國主義國家的各自爭霸市場,美國也曾經對歐洲國家做過一些“顏色革命”,但美國的統治階級向來都是與列強又斗爭又勾結,而這種主觀唯心類思想的傳播也讓老百姓們陷于蒙蔽和誤導之中。
這證明了實用主義有著深刻的意識形態,與之性質相同的則是個人主義,兩者其實從性質上來看,實用主義的基礎也就是來自于個人主義的思想,以強調著自我支配的政治,以一個人為中心并唯心的看待世界、思考世界,同樣也展現著小資產階級性質的“自由”。但這種思想的產生也離不開實際的經歷和體驗,資本主義發展的社會,所展現出來的是資本的集中和壟斷,這些日益縮圈的因素,使得階級分化的現象更為明顯,這也促進了實用思想的傳播,在前面的簡要的特征描述中,也無時不刻展現出了實用主義的利己性質,并不斷推崇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下的人性論調。
從哪里體現出其中的錯誤性?
從“自由”方面開始探討,我們知道,自由一詞本身是有階級性的,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下,資產階級的的自由是剝削自由,在個人主義所推崇的自由在階級社會下,無產階級是自由不得的,無產階級要為了工作掙錢,要時刻備受著資本家的剝削,那么這種“自由”到底何談而起呢?而馬克思主義所認識的自由,是代表著全體人民的自由,而不是資產階級那樣少數的自由,在自私這一點,也就更為突其思想的反動性,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要是模糊了社會的階級性質和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的影響,不考慮把人置身于當前資本主義社會所處的社會關系中去考察,而是抽象地得出靜止的人性論,就會被資產階級等反動統治者們加以利用,這樣的結果,難道不正是資產階級,在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時所愿意看到的嗎?
當然,實用主義者并不會承認自己是實用主義,他們可以反用馬列毛主義的理論來包裝自己,比如會強調“實踐”和“行動”,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做表皮,模糊了實踐的主體到底是什么 ,同時,也在教科書這樣寫,故意偏離本意,造成了這種理論的扭曲、并且誤導群眾,把自己的“有用”說成“實踐”,變成“有用即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哲學拒絕對事物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并否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正因為他們實實在在地站在反動階級的立場,要把自己打扮成“真理”的樣子,然而真理也具有“階級性”, 帝國主義國家去侵略和殖民其他地方,對統治階級自身有用,但對人民群眾來說是真理嗎?;馬列毛主義的斗爭理論,被統治階級及其走狗加以排斥和污蔑,不也證實了“真理”的階級性嗎?
馬克思主義認為 : 只有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標準,并判斷和驗證其是否是真理,而非主觀上的定論 。在實踐的前面加個“社會”兩個字,即是“社會實踐”,就會發現他跟原來的意思早已是天差地別,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因為“社會實踐”已經旗幟鮮明的指出了實踐的主體,也就是找準哪個階級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是無產階級老百姓的實踐?還是資產階級的少數人的實踐?無產階級的革命歷史上用證明告訴了我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人類的歷史離不開物質的生產,從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上來看,都是建立在勞動群眾所創造的物質基礎上的,勞動人民在物質生產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是生產實踐的主體和創造者,勞動群眾除了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更是其他發展領域下所奠基的基礎, 這包括在了科學、藝術、文化等等方面上都是不可否認的鐵證。
這些加以包裝的實用主義者們,無非就是要模糊和掩蓋無產階級的實踐,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當然,革命的理論也要從社會的實踐中斗爭出來的,前輩們的革命經驗也需要做出一定的借鑒,并服務于社會實踐,但他們眼里,這些革命的真理也不過是嘴上說說,嘴上掛著片面的“實踐”,而立場就是模糊的,機會主義者口中兩三句的“實踐”是證明不了什么的,同時我們必須注重的是無產階級群眾的實踐,而不是資產階級下的實踐。 也有許多受此影響的學生和百姓們,也都被這個觀念深刻的洗腦了,因為他們還在社會中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壓迫,深受此觀念的影響也是必然的,但也同樣離不開資本主義制度下造就的影響,這同時也就證明了:光指向這種錯誤的意識形態還不夠,還要從中深挖到這種思想的根源,也就是整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私有制,和上層建筑中資產階級專政帶來的影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