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觀就是世界觀。世界觀的對立不僅表現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而且表現為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在人類認識史上,對于世界是不是運動、變化、發展的,怎樣發展的這個問題,從來就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形成了兩種對立的宇宙觀。一種是形而上學的宇宙觀,一種是辯證法的宇宙觀。列寧指出:對于發展有兩種基本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發展是減少和增加,是重復”,另一種觀點“認為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統一物之分為兩個互相排斥的對立面以及它們之間的互相關聯)。”列寧說的兩種發展觀就是兩種根本對立的宇宙觀。
形而上學的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所謂孤立的,就是否認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成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所謂靜止的,就是否認事物的運動、發展,把事物看成是靜止不動、永遠不變的。如果有變化,也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沒有質變,沒有飛躍。所謂片面的,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問題,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看不到事物的各個方面,只見局部,不見整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毛主席指出:“形而上學家認為,世界上各種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從它們一開始存在的時候就是如此。后來的變化,不過是數量上的擴大或縮小。他們認為一種事物永遠只能反復地產生為同樣的事物,而不能變化為另一種不同的事物。” 按照這種觀點,在這個世界上,地主壓迫農民,資本家剝削工人,帝國主義侵略殖民地,這種事情一經發生,就要永遠不變地存在下去,如果有變化,只不過是工人、農民受壓迫、受剝削或者多一點,或者少一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不是受這個帝國主義的侵略,就是受那個帝國主義的侵略,反正壓迫者總歸是壓迫者,被壓迫者總歸是被壓迫者,這種情況不會改變,工人農民不會翻身,被壓迫民族和人民永遠都不會解放。十分明顯,這種形而上學的宇宙觀是維護剝削階級的反動統治、反對人民起來革命的十足的反動理論!
同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相反,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就是用聯系的、發展的和全面的觀點去看世界。唯物辯證法認為,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一切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既然客觀事物存在著矛盾,復雜的事物還存在著許多矛盾,因此,看問題要從各方面去看,不能只從單方面去看,既要看到它的正面,又要看到它的反面,既要看到這一事物的本身,又要看到它和周圍事物的聯系。總而言之,只有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避免片面性。
唯物辯證法同形而上學的對立,歸結到一點,就是承認矛盾還是否認矛盾,是堅持一分為二,還是“合二為一”。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存在著矛盾,即“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又分裂為兩個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對立的方面,這種矛盾著的對立面又統一,又斗爭決定著事物的生命,推動著事物的發展。沒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唯物辯證法承認矛盾就必然承認事物的普遍聯系。因為聯系就是矛盾。事物的內部聯系就是事物內部矛盾各方面的關系;一事物和他事物的聯系,就是一事物和他事物的矛盾關系。承認矛盾就必然承認發展。因為發展是由事物的矛盾斗爭所引起的,矛盾雙方斗爭的結果,一方克服一方,一方戰勝一方,事物就發生性質的變化。承認矛盾也就必然要求全面的看問題,了解矛盾各方面的特點。
形而上學否認矛盾,認為事物是“合二而一”的。這就必然會把事物看成是鐵板一塊,事物內部不能包含互相對立的成分,矛盾不是事物所固有的,而是人們的思維陷入錯誤時的表現,按照他們的說法:“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話。” 形而上學否認矛盾,就必然否認聯系,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孤立存在的。否認矛盾,也就找不到事物發展的原因,其結果必然把發展的原因歸結為外力的推動,歸結為“神”的力量,走向唯心主義。否認矛盾,也就看不到事物內部新舊兩個方面的斗爭所引起的質變,而把發展看成只是量的增加或減少。否認矛盾,也就必然只從單方面去看問題從而陷入片面性的錯誤。由此可見,承認不承認矛盾,承認不承認一分為二,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最后的分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