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內生機制與應對策略

羅紅杰 · 2024-07-03 · 來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應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對其有效識別是基本前提,“破立結合”是關鍵之舉。

  摘  要:近年來,以虛構、解構、重構歷史為手段,以虛無歷史為目的的歷史虛無主義呈現出軟性化敘事癥候。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一般通過生活化議題設置、感性化話語表達、隱性化圖像滲透、沉浸式影音嵌入等方式,以期實現歷史虛無主義隱而不顯的價值滲透和理念傳播。就其內在機理而言,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依循“潛隱—吸引”“消費—觸動”“詢喚—異化”的生發機制,在潛移默化中誤導人們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應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對其有效識別是基本前提,“破立結合”是關鍵之舉。

  關鍵詞:歷史虛無主義  軟性敘事  價值觀異化


  一、問題的提出

  歷史虛無主義是以虛構、解構、重構歷史為手段,以虛無歷史為目的的危害極大的錯誤思潮。它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嚴重政治后果”。歷史虛無主義對匯聚黨心民心、凝聚社會共識、增進歷史自信、強化政治認同具有嚴重的阻滯和破壞效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專家學者、主流媒體等對歷史虛無主義進行了多重維度的揭露和批判,普遍加深了民眾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認知和判斷。但是,近年來,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數字化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已成為普遍現實,為歷史虛無主義新變體、新敘事提供了新的條件和土壤。歷史虛無主義的敘事策略和傳播方式也呈現出從“硬性”向“軟性”、從“顯性”到“隱性”的轉變傾向。

  從宏大敘事到微觀戲說。鑒于對歷史虛無主義批判和揭露力度的增強以及人們對歷史虛無主義知識面的擴增,別有用心的歷史虛無主義者開始從宏大敘事轉向微觀戲說。一是從宏大歷史話題的曲解和虛構逐步轉向“個性化”的敘說演繹。過往,歷史虛無主義者對改革開放偉大決策及其顯著成就等進行無知的否定和質疑;對毛澤東、鄧小平等黨的領袖進行惡意曲解和抹黑,并通過學術會議、科研論壇等形式散播其觀點。現在,歷史虛無主義者則通過所謂的“個人回憶”“親身經歷”的個體史、回憶錄等戲說黨的革命人物,曲解黨的奮斗歷史,并冠名為“揭秘真相”“解密事實”。二是從對歷史主題主線的虛無到對歷史瑣碎細節的虛構。黨的歷史上存在多條敘事的主題主線,曲解、質疑黨的歷史成就和歷史結論是歷史虛無主義的慣常做法。諸如通過對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解構、顛覆,否認黨的百年歷史成就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現今,歷史虛無主義者開始以歷史牽涉的細節、相關的小事為著力點,由局部到整體、由邊緣到中心的漸進式曲解、剪切,進而達到虛無歷史的目的。

  從歷史構境到具身展演。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助推下,歷史虛無主義者開始由單一的歷史戲謔轉向利用多元方式對歷史進行再加工、再創作,并通過自身“才藝”對其進行展演,再利用短視頻等自媒體渠道進行擴散、傳播。一是從抽象詭辯的歷史虛無到直觀可感的歷史剪裁。抽象詭辯是歷史虛無主義者解構歷史的基本途徑。過往,歷史虛無主義者借助哲學思辨的方式,對歷史事實進行思維加工,特別引用西方所謂“專家”言論進行印證,進而得出違背歷史真相的詭辯結論。現在,他們借助普遍存在的媒介敘事渠道,通過短視頻等將剪切、拼貼的碎片化史料進行加工組合,并采用抒情式口吻進行訴說、演繹。二是從“考古”歷史到“新編”歷史。“考古”歷史是歷史虛無主義者通過對陳舊、古老的野史材料進行加工整理,進而對歷史進行虛無的一種手段。而現在,他們更多通過“訪談、筆談、回憶錄”等新穎的形式虛無歷史,這種方式也更能觸及人們的接受心理。還有通過電影、電視、展覽等視聽敘事方式,隱藏歷史虛無主義的動機。

  歷史虛無主義,無論是從“顯性”的宏大敘事到“隱性”的微觀戲說,還是從“硬性”的歷史構境到“柔性”的具身展演,轉變邏輯背后都普遍性存在著軟性化的敘事癥候。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方式的衍變并不能掩蓋歷史虛無主義持存唯心史觀的錯誤立場,并沒有削弱歷史虛無主義曲解歷史、擾亂人心的不良目的。相反,軟性化的敘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誤信歷史虛無主義的可能性,增添了我們識別歷史虛無主義的難度。為此,有必要深入探究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多重樣態及其內在機理。

  二、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多重樣態

  現實生活中,歷史虛無主義悄然隱匿于不同傳播載體之中,呈現出不同的敘事樣態。雖然其面貌發生了改變,但其內在的虛假本質和不良動機未發生變化,對凝聚社會共識、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生成歷史自信,具有潛在的破壞作用。

  (一)生活化議題設置

  無論是對歷史虛無主義來說,還是對其他的社會思潮而言,議題設置都是其對外傳播、擴散與滲透的重要途徑。歷史虛無主義者“將某個議題或者話題置于公眾議程,在公眾中建立這種顯著性,使之成為公眾關注、思考甚至可能采取行動的焦點”,并通過軟性化的敘事手法將歷史虛無主義的觀點和理念融入設置的議題之中,以引起公眾的普遍關注和討論,甚至可能會引起更大范圍的輿情極化。

  歷史虛無主義生活化的議題設置主要圍繞以下幾類主題:一是對特定的歷史問題進行生活化設置。本身具有爭議性的歷史問題容易引發人們的討論,同時也容易觸發人們獵奇的社會心理。在具體的議題設置中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添加一些生活化的刺激元素等構造一個完整的歷史虛無主義敘事議題。二是對歷史人物進行生活化設置。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是民族的脊梁,值得緬懷,不容褻瀆。歷史虛無主義者通過設置生活化的相關議題,罔顧事實、褻瀆英雄。譬如,“火燒邱少云違背生理學”等“標題黨”“博眼球”的議題設置,就是期望通過非理性、矛盾式的生活化討論議題博取關注,也在無形中消解了民族英雄的偉岸形象。三是對特殊歷史節點進行生活化設置。人們對特殊的時間具有特殊的記憶和特殊的感情,歷史虛無主義就是切中人們具身化的心理特點,在特殊的時間節點設置議題。如在長征勝利87周年之際,在一些媒體平臺出現了長征勝利是蔣介石“放水”故意為之的話題,并對相關細節描繪得“有聲有色”“有理有據”。對于這些生活化的議題,人們很容易陷入其中,難辨真偽,無形之中消解對真實歷史的認知,侵蝕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感性化話語表達

  話語是人們認知世界、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也是擊中人心、觸及靈魂的無形力量。歷史虛無主義者著力話語向度,轉向感性化敘事的表達。感性化話語易于讓群眾接受,便于隱匿滲透,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躲避主流意識形態的沖擊和批判。

  其一,歷史虛無主義話語藝術化。將歷史虛無主義以藝術化的話語表達出來,是其軟性化敘事途徑之一。通常它們會通過文學作品、文藝形式表達承載歷史虛無主義的觀點和理念,并通過藝術留白、美學加工等形式對其進行再創造,來契合人們的接受心理、審美需求。比如,利用藝術化的話語對秦檜進行美化,為其人設洗白、對其罪名開脫。其二,歷史虛無主義話語大眾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話語表達更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也更易于在人們生活中傳播。歷史虛無主義利用生活化的話語方式解構歷史、曲解歷史。這種話語方式“把對歷史的分析和評價融入日常生活中,利用人們的認知習慣和日常生活體驗來質疑歷史人物和正統史實”。人們對于日常生活中的話語表達具有天然的親和性和可接受性,甚至能感染其他人接受并推動二次傳播。其三,歷史虛無主義話語網絡化。網絡化話語已成為青少年習慣性的表達方式,也成為歷史虛無主義軟性化敘事著力的突破口。青少年一代是網絡的“原住民”,同時對知識的認知,對思潮的認識程度還不高,這就為歷史虛無主義提供了可乘之機。利用“網言網語”對歷史虛無主義進行話語包裝,并通過多種網絡交流渠道進行傳播。在網絡空間中,部分青年樂此不疲的對其進行傳播和擴散,也無形之中將歷史虛無主義滲透到了青年群體之中。其四,歷史虛無主義話語柔性化。柔性化的話語表達就是指將歷史虛無主義言說得若隱若現、委婉通幽,“言其內而意在外”。這種話語表達具有隱匿性、誘導性,更能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需求。他們將歷史虛無主義隱匿于話語字面之外,并留出遐想空間和線索“引導接受主體在解讀字面信息的語意時‘自發’形成虛無歷史的言外之意”。

  (三)隱性化圖像滲透

  圖像是軟性化敘事的有效方式,也是歷史虛無主義附著的重要載體。當今時代是一個“讀圖時代”,圖像的視覺沖擊力搶占了文字言說的原初吸引力,更適應于現代社會的節奏,也更能滿足人們現代性的文化需求。歷史虛無主義按照以往文字言說方式進行傳播的生存空間日益被擠壓,開始尋求圖像為附著體的新路徑。

  歷史虛無主義將自身隱匿于圖像之中,在人們“讀圖”“斗圖”的消費過程中實現價值輸出和滲透。圖像隱喻具有一定的敘事優勢。就圖像蘊含的歷史虛無主義隱喻空間而言,一方面,圖像拓展了歷史虛無主義想象空間,相比文字書寫的單向度線性傳播路徑,圖像敘事具備了立體式的想象空間。“歷史虛無主義正是利用這樣的敘事結構故意給信息接收者留白,‘你懂得’寓意就是圖像化空間敘事結構的展現。”另一方面,圖像拓展了歷史虛無主義刻畫空間,圖像可以實現不斷的拼貼組合,且圖像制作的門檻和成本較低。這樣就可以衍生出各種承載歷史虛無主義的圖像景觀。就歷史虛無主義切中受眾的視覺需求而言,“一圖勝千言”是民眾對視覺需求的真實描繪。圖像既能夠承載歷史虛無主義的隱喻目的,也能夠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和情感需要。圖像易于切中人們的視覺需求,在視覺消費中達成既有目的。“由于它們通過圖像作用于情感,從而已經并將繼續對表述與價值系統施加深遠影響。”歷史虛無主義隱性化圖像滲透一般通過拼貼、勾連、剪切等手法虛構歷史、編排歷史。一種是對民族英雄和革命人物的圖像進行再加工,丑化、調侃、戲謔歷史人物。比如,把魯迅的肖像制作成惡搞形態的表情包,在網絡內大肆擴散,久而久之會消解魯迅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一種是對歷史細節的圖片進行剪切、拼湊、組合,形成新的“虛假照片”,以期達到混淆視聽,虛無歷史的目的。例如,把革命領袖日常的食譜、菜單等圖像進行剪切,附帶作風不正的文字線索,試圖詆毀領袖形象。

  (四)沉浸式影音嵌入

  影音敘事是歷史虛無主義在現代信息技術加持下對外傳播和滲透的一種方式,影音嵌入構成了其軟性化敘事的重要途徑。相比于圖像,影音具有更為強烈的視聽沖擊力。歷史虛無主義影音敘事能夠達到沉浸式效果,在受眾享受“視聽”在場體驗中實現自身的軟性滲透。

  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音嵌入一般是通過影視劇、短視頻、音樂、戲劇等視聽文化將自身理念和觀點嵌入其中,在人們對其消費過程中達致隱而不顯的預期目的。其一,通過影視劇嵌入歷史虛無主義。電影和電視劇是人們日常娛樂消費的必需品,歷史虛無主義就是看中了影視劇的巨大受眾市場,故想方設法將自身融入其中。譬如,一些歷史素材的抗日劇,為迎合人們的視聽需求,利用戲謔的藝術手法解構歷史,結果就出現很多“雷人”的“抗日神劇”,嚴重偏離歷史史實。其二,通過短視頻嵌入歷史虛無主義。隨著技術的迭代更新,抖音、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成為人們生活娛樂的重要媒介。愈加廣泛的群體成為短視頻的消費者,同時也是短視頻的生產者。加之短視頻的生產成本和技術要求較低,歷史虛無主義易于嵌入其中。同時,受眾一旦消費歷史虛無主義相關的作品,在智能算法的精準推送下會陷入“信息繭房”之中。其三,通過音樂、戲劇嵌入歷史虛無主義。音樂、戲劇也是視聽文化的一種,深受不同群體的青睞和喜愛。“他者”通過一定形式的改編將歷史虛無主義的價值理念融入音樂、戲劇之中,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歷史虛無主義的軟性滲透。除此之外,游戲也是歷史虛無主義青睞的對象。現在很多游戲的故事主線是根據特定歷史改編而成的,但在游戲里面歷史人物的人設、故事的走向被隨意曲解、顛覆。譬如,風靡一時的手游王者榮耀里面的荊軻、韓信、劉邦等歷史人物和真實的歷史人物完全不同,青少年在沉浸式玩游戲過程中逐漸形成錯誤的歷史認知。

  三、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內生機制

  隨著對歷史虛無主義批判力度的強化、批判范圍的拓展,人們對歷史虛無主義以及所造成危害的認知也逐漸提高,“顯性”歷史虛無主義存在空間不斷被擠壓,如“過街老鼠”無所遁形。但是,歷史虛無主義喬裝打扮、更換門庭,通過軟性化的敘事方式和隱性方法搶占主流意識形態的陣地。就表面事實而言,歷史虛無主義利用軟性化的傳播介質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將其隱藏其中引起足夠的關注度;緊接著通過消費、體驗等方式增加歷史虛無主義的曝光,對受眾群體進行不斷詢喚,持續加深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虛假認識;最后,隨著長期、反復的接觸和認知,受眾群體在情感、態度上會逐漸發生變化,進而導致價值觀、歷史觀異化,也就達到了歷史虛無主義認同的目的。就深層次的機理而言,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依循“潛隱—吸引”“消費—觸動”“詢喚—異化”的生發機制,潛移默化地實現著錯誤價值理念的滲透。

  (一)“潛隱—吸引”機制

  歷史虛無主義將自身隱藏在軟性化的敘事介質之中,喬裝打扮,借外在敘事介質之勢增強自身的吸引力。在這個過程中,歷史虛無主義找尋的軟性化敘事介質具有兩個鮮明特征:一是容易附著,也就是說歷史虛無主義能夠將自身融入其中、附著其上;二是具有吸引力,是指這個軟性化的敘事介質本身要能夠吸引大眾消費(無論是可看、可聽抑或是可感的介質)。相比歷史虛無主義“硬性”傳播,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更加隱蔽,也更懂得迎合人們現代性的感性需求。其一,就容易附著的鮮明特征而言,當然這也是歷史虛無主義找尋承載自身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條件。過往,歷史虛無主義一般通過文字言說、紙質媒介等方式進行擴散和滲透。但是以往的形式、樣態很多已經被大眾熟知,很難有存活的空間。為此,歷史虛無主義開始觸及圖像、音樂、影視敘事介質,以期能夠附著其上、隱藏其中。其二,就吸引力的特征而言,這是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核心環節。歷史虛無主義能夠附著其上是前提,提升注意力、吸引力是關鍵。軟性化的議題設置、圖像隱喻、影視滲透等“可聽”“可看”“可討論”的敘事形式提升了歷史虛無主義的吸引力,增加了歷史虛無主義的曝光率。“注意力本身就是財富”,對于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也是一樣,有了吸引力就意味著有了潛在的接受對象。相比起抽象思辨的文字符號,有趣的視聽體驗更能夠滿足人們的現代化需求。在快節奏的現代化進程中,人們普遍樂意接受有趣、直觀的事物,這是伴隨現代化發展呈現出的現代性癥候。

  (二)“消費—觸動”機制

  在經過“潛隱—吸引”運作之后,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借助包裝修飾之后的形象增加“出鏡率”“曝光度”,讓潛在的受眾群體對其進行消費,進而觸動受眾者的接受心理、牽動受眾者的情感投入。歷史虛無主義將自身融入“有形”的系統符號之中,憑借在感官上的刺激效用切合人們的視聽體驗,進而觸及人們深層次的接受心理。接受心理學認為,人們對于事物的認知需要一個接收到接受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歷史虛無主義軟性化敘事就是將扭曲的歷史觀點、顛覆的歷史認知、荒謬的歷史理念附著于人們喜聞樂見的視覺化、圖像化、柔性化的載體之中,在人們對其日常的消費和接觸中,實現“接收”到“接受”的心理轉變。歷史虛無主義在“消費—觸動”的運行機理中,“消費”扮演著關鍵角色。“消費”不僅僅是指誘導受眾購買隱藏歷史虛無主義的商品,更多的是為受眾者提供免費的、有趣的物品、話題甚至場景。比如,書籍中的插畫、影視劇里的故事和場景等。歷史虛無主義極盡所能對其進行藝術包裝、文學修飾甚至創設不同情境、制造在場體驗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好玩欲望,誘導受眾對其消費。比如,現在流行的劇本殺,可以潛在地將歷史虛無主義的理念融入其中,并使人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接受”所承載的虛假意識。在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中“觸動”受眾心理和情感是重要環節。按照價值理念“心理—情感—價值觀”漸進塑形的發生次序,心理觸動和情感刺激會加速某種價值觀念的形成。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一般需要經過偶然注意—強烈吸引—無意識消費—情感卷入的心理歷程。無論是基于心理認同,還是情感共鳴,一旦觸動受眾者的接受心理,就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

  (三)“詢喚—異化”機制

  借用阿爾都塞使個體成為主體的“詢喚”概念,歷史虛無主義的“詢喚”是實現其接受和認同的重要環節。歷史虛無主義通過“潛隱—吸引—消費—觸動”不斷反復的過程,促使受眾者接受并認同這種價值理念,直至異化為歷史虛無主義者(主體)。詢喚的過程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也是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受眾者(個體)也在不斷詢喚中,無意識中成了“意識形態的動物”,開始“自覺”地去影響其他人。“自覺”則是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邏輯終點,也是新一輪“詢喚”的邏輯起點。人們對歷史虛無主義“自發”的行為是具有盲目性、無預見性的無意識行為,往往是在外在感官刺激下發生的,這也是“潛隱—吸引”內生機理導致的。正如列寧所言,“‘自發因素’實質上無非是自覺性的萌芽狀態”。感官沖擊在一定程度上會引發人們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自發”行為。人們對歷史虛無主義“自覺”的行為是在情感認同基礎之上,做出有計劃有目的的習慣性行為。軟性敘事的根本目的在于歷史虛無主義價值觀和歷史觀的接受和認同,也就是“異化”的過程。歷史虛無主義無論是“硬性”的、“直觀”的,還是“軟性”的,它都是為了否定歷史事實、消解主流價值、割裂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最終引致人們價值觀和歷史觀的異化。例如,有人把“狼牙山五壯士”繪聲繪色地刻畫成“散兵流寇”;將汪精衛藝術化為“詩詞家”“美男子”;將民族英雄丁汝昌繪畫成投降派,并通過軟性化的敘事手法賦予其故事性、娛樂性,經過不斷地“詢喚”,受眾者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會逐漸“異化”。

  四、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應對策略

  歷史虛無主義總是在尋求“深入人心”的發展空間,軟性化的敘事載體成為其對外傳播和滲透的隱匿途徑。思想陣地主流意識形態不去占領,其他錯誤社會思潮就會去占領。應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有效識別是前提,破立并舉是關鍵。

  (一)有效識別:強化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辨識和研判

  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滲透和傳播具有隱匿性、迷惑性、誘導性,所以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有效識別和研判是基本前提。人們對于“硬性”歷史虛無主義基本套路的認知顯著提升,但隨著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轉向,要強化對其衍生手法和介質樣態的識別和研判。

  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青睞于人們日常生活中傳播介質,善于切中受眾的感性需求,將其附著于這些介質之上,進而潛移默化地對外滲透和傳播。就其本質而言,歷史虛無主義無論是直抒胸臆的表達,還是軟性化的敘事,其根本目的都在于破壞黨的領導根基、消解社會共識、削弱民主團結力量,背后還存在資本主義力量的操縱。我們要對歷史虛無主義及其衍生形態的本質和危害有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具體而言,就是要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基本樣態強化研判。其一,議題審查。無論是通過什么渠道發布的議題,都要經過專業的審查。這就要求各大網絡平臺,特別是微博、微信、抖音等信息交流平臺要設置審查關卡,盡量在議題的源頭上阻滯歷史虛無主義的隱性傳播。其二,話語研判。歷史虛無主義軟性化的話語隱匿性強,在識別難度上明顯增加。要熟悉歷史虛無主義話語轉化的特點,把握其話語敘事的規律,特別要重點關注藝術話語、生活話語和網絡話語,修煉精準識別其話語表達的“火眼金睛”。其三,圖像識別。“圖像狂歡”在“讀圖時代”屢見不鮮。人們在消費和享受圖像帶來的歡愉時,也要能夠識別和判斷圖像的“善與惡”。對于圖像的生產和消費都要注意尺度和限度,特別是對于歷史人物的肖像使用和制作要有科學判斷、準確使用。一是不制作隱喻歷史虛無主義的圖像;二是不轉發可能擴散歷史虛無主義的圖像。其四,影音監管。現在對于電影、電視劇、音樂及戲劇等視聽文化的監管越來越嚴格,但是依然存在歷史虛無主義嵌入的可能。特別對一些國外引進電影的審核與監管要進一步加強。對音樂的歌詞,戲劇的內容要嚴格把關。一些游戲的開發和制作也要對其劇情內容以及人物設定進行歷史勘定、監察,確保符合歷史事實。

  (二)理性批判:有針對性批揭和證偽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

  在有效識別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基礎之上,要對其進行深刻的駁斥和批判,揭露其內在實質和虛假面相。“破立并舉”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途徑,也是應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關鍵之舉。“破”就是要加強對歷史虛無主義本身的批判和駁斥,加強對軟性化偽裝的歷史虛無主義揭露和證偽。

  一是要“破”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內在實質。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就是借軟性化的介質,行虛無歷史的目的,本質上還屬于錯誤的社會思潮。歷史虛無主義從根本上違背歷史發展規律,曲解歷史事實和真相,否定唯物史觀,試圖通過部分的、瑣碎的、個別的歷史片段“還原”歷史、“重評”歷史。所謂“破”就是要“破”其實質、“破”其根源,透過軟性化的迷霧去揭露和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根”,讓其丑惡、虛假的嘴臉曝光在陽光之下。二是要“破”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隱喻機理。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就是切中了人們感性化的心理需求,善于洞察人們的思想動態和情緒變化,將歷史虛無主義的觀點和理念隱性融入到軟性化的敘事介質之中,潛移默化地實現歷史虛無主義隱而不顯的滲透和傳播。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一般隱喻機理是通過“感官沖擊—心理觸動—情感同化”的內生邏輯,進而逐步實現其既有的目的。所以,我們要洞察和明晰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隱喻機理和發生機制,有效地識別其虛假的偽裝,及時地跳出其編織的陷阱。三是要“破”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典型案例。除了要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的實質和機理進行揭批之外,同時還要對其典型的案例理直氣壯地證偽。比如,對于網絡上設置的“火燒邱少云違背生理學”熱點議題,中國軍網及時刊登了題為《打仗時,軍人從來不管什么“生理學”》的批判性文章,對其“無腦”言論進行及時駁斥和證偽。我們就是要對于這些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案例,通過官方媒體、報紙雜志、自媒體平臺等多種渠道及時發聲,對其進行有理有據的駁斥。

  (三)積極建構:主動加強主流意識形態軟性敘事的正向建構

  應對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除了著力于“破”的工作之外,還要圍繞“立”的方面主動作為、積極建構。軟性化的敘事介質以及軟性化的敘事手段能夠被歷史虛無主義所裹挾,也能夠為主流意識形態所利用。我們要主動加強主流意識形態軟性敘事的積極建構,促使主導意識形態、主流價值觀念,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等蔚然成風。

  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感性活動觀。歷史虛無主義無論是通過軟性敘事還是通過“硬性”傳播,其本質上是一種錯誤的社會思潮,是一種唯心史觀。它就是在歷史唯心主義指導下歪曲歷史、剪裁歷史、解構歷史、顛覆歷史,最終達到虛無歷史的目的。所謂“正本清源”,就是要在根源上樹立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堅持大歷史觀,善于用歷史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正如習近平強調的,只有真正弄懂了馬克思主義,“才能更好識別各種唯心主義觀點、更好抵御各種歷史虛無主義謬論”。同時,我們也要樹立科學的感性活動觀。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主要是通過創設各種感性體驗,去迎合人們的感性心理,以達到預設的目的。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敘事之所以能夠“成效明顯”,“關鍵原因在于民眾未能察覺其對‘感性活動’的偷換和歪曲,被虛假感性活動觀所蒙蔽”。所以,我們要積極引導民眾樹立科學的感性活動觀,營造豐富多彩的正向感官體驗,在多彩的感官實踐中吸收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建立主流意識形態的軟性敘事體系。軟性化的敘事介質是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意識形態對外傳播的有力抓手。主流意識形態主動作為,搶占軟性化敘事相關的陣地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社會思潮的生存空間。宏觀層次,黨和國家要重視軟性化敘事平臺的建設,積極打造數字化、可視化的主流文化傳播矩陣。當前,短視頻、公眾號、微博等全媒體介質已成為集圖像、文字、視頻、音樂等多位一體的軟性化敘事平臺,我們要在政策、機制、保障等方面主動作為,積極建構起主流意識形態的軟性化傳播體系。中觀層次,高校、媒體平臺等思想宣傳主體要積極提升軟性化敘事能力。利用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探知受眾群體軟性化的需求,在各自領域探索主流意識形態軟性敘事的規律,主動去引領學生、民眾等群體的價值觀念。微觀層次,大眾個體要積極提升軟性化敘事素養。對于受眾的個體而言,要提升自身軟性消費的素養。對于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軟性敘事能夠有效判斷和識別,不消費、不生產、不擴散。對于主流意識形態軟性敘事應積極響應、主動參與、有效建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系列日本系列精品 | 婷婷六月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