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境城鄉發展院寫作研究生班,湖北武漢430000)
摘要:本文從階級立場與社會發展的視角,探討了非物質生產(體育競技、文化藝術、社會科學)的存在意義、現狀與未來發展。在現代生產力高度發展的背景下,體育競技、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等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目前這些領域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如體育競技的商業化和階級異化,文化藝術受到階級利益影響的問題,以及社會科學在服務中存在的偏差。對于未來,作者展望了這些領域的發展趨勢,提出了從為剝削階級服務轉向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舉措,并強調了摒棄狹隘民族主義、祛魅體育競技、文化藝術的光環化等措施的重要性。通過深入分析和前瞻性思考,本文為促進社會進步和維護人民利益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非物質生產;階級立場;社會發展;人民利益;前瞻性思考;
————————————————
引言
在二十一世紀,由于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1]與第二產業(加工制造業)[2]的發展已實現了質的飛躍,具體表現在糧食價格較為低廉且儲備較為充足[3]、國人基本解決了一直以來的溫飽重大難題[4]、科技發展速度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峰[5],如人工智能在生產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在未來大有取代人工生產,徹底解放生產力與勞動力的趨勢[6, 7],“未來的人民幾乎不用從事物質生產,AI就完全可以養活人類”;Sora(人工智能文生視頻大模型)、人工智能生成圖片等工具在將來可能給條件有限的普通人也帶來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8-11];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很多大學本科生也具備了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一區、二區、TOP期刊的條件與資源[12-14]。綜上所述,生產力的發展將有望在未來徹底解放勞動力,并通過改變生產關系從而改變社會地位差距,營造一個馬克思主義下的平等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同時,由于生產力的提高,市場呈現出對勞動力需求減弱[15]、大量企業裁員[16-18]、“慢就業”[19]、“靈活就業”[20]等現象;有部分國家一方面呈現追求所謂“鐵飯碗”[21]的“考公考編熱”[22],一方面存在“形式主義”[23]、“996”[24]控制勞動者時間以維持現有階級秩序的現象;有部分國家的勞動者則在工會或其他左翼團體的領導下[25],罷工游行等反剝削手段效果顯著,呈現出勞動者勞動時間減少的現象[26, 27]。
由于物質生產力層面的飛躍可能將帶來社會層面的巨變,因此,研究非物質生產(體育競技、文化藝術、社會科學)的存在意義、現狀與未來發展,以迎合、輔助、甚至推動社會進步與人類發展則顯得至關重要。
體育競技與文化藝術作為人類獨有的娛樂方式,是滿足人類特有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方式,承載著人類發展過程中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未來,人們可能甚至無需將精力放在物質生產上,此時,體育競技與文化藝術這類興趣愛好則對人民的日常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
社會科學作為人類特有的行為研究與管理手段,對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迎合新階段的社會進步與人類發展需求,進一步研究并探索社會科學的改革創新則顯得至關重要。
本研究將從階級立場與社會發展的角度,分析并闡述非物質生產(體育競技、文化藝術、社會科學)的存在意義、現狀并提出對其的未來發展展望。
存在意義
非物質生產作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媒介,在形式多樣的藝術、文學、音樂和戲劇等文化活動中,承載著人類文明的記憶與未來的可能性。這些活動不僅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形式,更在不斷創造新的藝術語言和審美價值,不斷豐富和更新著人類的精神內涵,使人們的精神世界得以更加充實與飽滿。同時,體育競技活動也在為個體的身心健康提供著重要支持。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與免疫力,還能有效緩解現代社會壓力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此外,體育競技活動還培養了個體的團隊合作精神,為其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融入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社會層面上,文化藝術活動和體育競技成為緩解社會緊張氣氛、增強社會凝聚力的有力工具。良好的文化氛圍和體育運動文化為社會帶來了和諧與穩定的氛圍,有助于減少社會矛盾和沖突,為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體育運動的普及也會為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身心健康的個體更有可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從而為社會的各個領域做出更為積極的貢獻。
此外,文化藝術活動和體育競技不僅促進了社會的凝聚力和團結意識,更為人們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觀念。通過共同參與和欣賞這些活動,人們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共同體。在知識傳播和社會發展方面,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歷史、哲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深入研究,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社會現象和問題,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社會科學的發展也提高了社會管理和治理水平,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持。
勞動人民是社會進步與歷史發展的推動者[28],無產階級的勞動人民是社會與國家的主人[29],因此,非物質生產本應是為無產階級勞動人民服務的,非物質生產的存在意義就是造福人民。
綜上所述,文化藝術與體育競技最根本的存在意義是取悅人民,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讓人民獲得幸福與快樂,并呵護人民的身心健康;社會科學的存在意義則是推動社會的發展。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造福人民”。
現狀
3.1. 體育競技的現狀
體育競技本就是“非物質生產”,其初心就是健康身心[30],但在現在的體育圈,運動員為了取得成績(盡管它無法直接為人民帶來任何的物質層面的產出),他們要通過壓榨自身健康的方式[31]來獲得所謂的“突破”,更有甚者則服用具有副作用的藥物[32],除了承受身體上的傷害,心理層面的壓力也不容忽視[33]。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不僅沒有為社會產生更多的物質資源,讓社會缺失了一部分勞動力并耗費了一些物質資源,還讓自己承受傷病與精神壓力。這種競技方式已經完全背離了體育的初心。
體育精神本是體育競技的核心價值之一,但目前被階級異化的體育競技則為了從人民身上榨取利益(社會中的物質資源的獲取依靠的是無產階級人民的勞動)而用盡了手段。作弊[34]、“盤外招”(陰招)、假賽[35]、黑裁[36]等手段讓體育競技儼然成為上層階級的利益分配游戲。
除了運用卑劣的手段,從古至今,剝削階級十分擅長利用狹隘的“民族主義”[37],通過制造矛盾與刻意宣傳來將被剝削階級異化為手中的棋子,將體育競技的意義拔高到違背現實的異常高度,實現自己的階級利益,同時也異化了體育本身。“讓他苦練十年的跳繩,或者苦練十以內的加減法,然后比速度,這樣能有多大的意義呢?哦!他成了跳繩世界第一人,成了世界上十以內算數最快的人,成了玩翻花繩最厲害的人,他是世界冠軍了,是國家所謂的驕傲,那又有多大的意義呢?用所謂的‘成績’證明了自己在既得利益階級制定的游戲規則中的‘強大’,那又能有多大的意義呢?”
此外,體育競技正在逐漸演變成剝削階級維護現有階級秩序的工具。體育的體制化[38]則是該現象的明顯表現之一、足球成為“貴族運動”[39]、等級制度嚴明[40]、像武術套路這類主要依靠裁判評分的項目存在“門閥制度”的嫌疑、體育項目經費的使用(如器械采購、活動舉辦)也像工程項目一樣存在吃回扣的嫌疑。
3.2. 文化藝術的現狀
文化藝術在階級利益層面的目的則更加明顯。
作為“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陜西省青年文學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作家賈平凹之女”的賈淺淺,其“富有爭議的作品”卻受某些“業內人士”的莫名“好評”[41, 42],這一怪象值得人民深思。而作為沒有資源的普通人,則大多“從母校畢業后的工作就是教以后的小孩如何考母校”,成為維持現有階級秩序的零部件。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文藝已經成為上層階級進行利益分配和階級延續的工具。通過“業內專家”的權威背書來實現“新權威的再生產”,更有甚者連作品可能都并非由自己完成。
此外,文化藝術在宣傳層面也是階級目的明顯。用文化藝術宣傳來為上層階級擁有的特權“正名”,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指的就是他們上層階級,他們彼此之間存在利益勾結,具備“和而不同”的客觀條件;而作為底層人民的“小人”,他們的生存空間被剝削階級壓縮,他們在沒有反抗條件時,為了自己的生計不得不與階級同胞內斗,就連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學生們也依然要為了考試去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與周圍的同學內卷那些與現實生產相脫離,未來生產中可能根本用不上的“考點”。這群高高在上的虛偽“君子”,把辛苦和責任全部拋給基層工作者,自己則“高高掛起”,輕輕松松、毫無負擔地表現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并把基層工作者辛苦解決矛盾問題的工作成果占為己有,營造出自己和善又有能力,并讓那群“小人”顯得粗魯又無能,功勞都是領導的,錯誤都是員工的,領導們都是高素質高能力的,下屬們都是能力尚且不足的。但事實上,“工人們沒有‘素質’,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沒有素質,而是因為他們是工人,所以他們沒有素質。”
在封建社會,大量封建禮教存在的意義也是為了維護原有的階級秩序,如《二十四孝》中的“賣身葬父”,通過“愚孝”文化控制底層百姓,“讓活人為死人當奴隸”,讓底層百姓始終遵守剝削階級所制定的對自己有利的規則。這也是魯迅先生當初極力批判封建禮教的重要原因之一[43]。此外,“酒桌文化”本質上也是既得利益者用于篩選下屬,維持現有階級秩序的手段。
在國際層面,拋開廣受爭議的諾貝爾和平獎不談[44],諾貝爾文學獎也是帶有明顯的政治因素。陳先義的《蘇聯五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得主情況述評》中說到:“蘇聯五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對蘇聯亡黨亡國的過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3.3. 社會科學的現狀
社會科學,名字中雖然帶有“科學”二字,但作為一種非物質生產,其明顯帶有階級利益層面的目的。“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他誕生的目的就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其在階級社會下“法治”表現是受到階級因素的局限的,正如過去的革命基本不存在“合法性”這種說法一樣,因為革命就是要打倒過去的統治階級、特權階級。倫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維持現有的階級秩序,如血緣論與家族觀念,其為了維持現有的階級秩序可能還會阻礙科技與生產力的發展。比如,生產力的進步會改變社會生產關系,會讓社會越來越平等,此時原有的剝削階級就會喪失本來的特權,因此,剝削階級此時便會阻礙社會的進步以維護自身原有的特權;基因編輯技術會打破血緣論與家族觀念,破壞剝削階級原有的“特權再生產”的階級秩序。此外,人文社科中觸及上層階級利益的研究論文幾乎就發表不了。而反觀某些文章,完全不敢說也不敢想,用大量形式性的空話套話、與現實生產相脫節的“正確廢話”、膚淺表面的語言與思想,來維持現有的階級秩序與利益分配形式。在這些文章中,有的甚至不如受“規訓”后的AI有深度與思想,寫得還不如AI回答的有啟發性、批判性與可行性。主席所言的“為人民服務”則絕不是安撫人民的“政治正確”的口號,而是因為公職人員本就是靠普通勞動人民養活的,公職人員本就有義務為人民服務,而不是以上級領導的姿態“管理”人民。
聯合國本質上也是國際政治的利益分配平臺,雖然它打著“科學”的旗號,但本質上做的卻是國際政治層面上的階級利益分配,為了實現階級利益分配的目的,甚至也可能會提出阻礙科學正常發展的議案[45-47]。(當然,利益集團內部也不是只存在一種派系,它至少也是能成左右兩派的,就像解放戰爭時期的國民黨也不是僅存在蔣介石一派。)
3.4. 非物質生產的現狀
在階級社會,非物質生產的根本目的并不是造福無產階級勞動人民,而是為既得利益統治階級服務。
未來發展
4.1. 體育競技的未來發展
體育競技將從為剝削階級服務轉變為為人民服務。運動員不必花費過多的時間精力去內卷與物質生產關系不大的“比賽成績”、不必承擔傷病與精神壓力、不必為了成績透支自己的身體、不必為了獲勝而違背體育精神;運動員們可以保留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把體育競技當成一項愛好而非工作、可以自由而全面地發展學習。
體育競技不必一定要“卷”,“村超”[48]、“村BA”[49]一樣具有不錯的觀賞性,且成本更低,節省的經費可以在社會中得到更好地利用,讓每一位愛好體育的普通人都能擁有充實而豐富的競技經歷,人們不必執著于意義不大的輸贏,讓人民更好地從體育精神中獲得成長,在體育鍛煉中獲得快樂。
我們大可摒棄掉狹隘的民族主義,讓體育變得更加純粹自然;我們可以對體育競技進行祛魅,讓體育回歸真實的樣貌;我們大可去除體育的光環,打破其中的等級思想,讓每一位普通人更平等地去參與并享受它。
4.2. 文化藝術的未來發展
文化藝術將從為剝削階級服務轉變為為人民服務。藝術文化也將重新回歸其真實的模樣——為人民帶來快樂。對其進行祛魅、去光環化、打破權威,讓人民自由平等地享受文化藝術帶來的快樂。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民進行文化藝術創作的方式將變得更加豐富,門檻變低將為普通人帶來更多的機會與可能。
4.3. 社會科學的未來發展
過去的“八股文”[50],這類為剝削階級服務、以維護現有階級秩序為目的、與實際生產相脫節、浪費人民時間與精力、阻礙社會發展的教育與考試必將被拋棄。在未來那個沒有階級的社會,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都將以最快的速度發展,科學將完全轉變為為人民服務的工具。當科學擺脫剝削階級的政治束縛后,社會資源將以最合理的分配方式用于生產、社會發展和造福人民。
4.4. 非物質生產的未來發展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關系的改變,社會將變得越來越平等,非物質生產不再以“階級再生產”為目的,它將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成為人民的寶貴財富。
總結
本文從階級立場與社會發展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非物質生產(體育競技、文化藝術、社會科學)的存在意義、現狀與未來發展。在引言部分,作者指出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帶來的社會變革,以及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體育競技、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等非物質生產領域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在存在意義部分,作者闡述了非物質生產對滿足人類精神需求、促進社會凝聚力和團結意識的重要性。體育競技、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的發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為社會的穩定和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現狀部分,作者針對體育競技、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體育競技的商業化、作弊現象以及階級異化等問題,反映了其背離了初心。文化藝術受到階級利益的影響,成為階級利益分配和維護的工具。而社會科學在服務于階級利益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問題。
在未來發展部分,作者展望了體育競技、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的未來發展趨勢。強調了將這些領域從服務于剝削階級轉變為服務于人民的重要性。提出了摒棄狹隘民族主義、祛魅體育競技、文化藝術的光環化、推動社會科學全面發展等具體措施,以實現非物質生產為人民服務的目標。
總的來說,本文通過對非物質生產的深入分析,為促進社會進步、維護人民利益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建議。
致謝與后記
感謝劉繼明老師、Mary老師、小佐老師的指導與幫助,感謝各位同志、各位同學的支持與陪伴,望同志們在今后都能不斷積攢能量,為這個世界和無產階級人民帶來更多的可能。
論文寫完后,本人也深知文章內容可能還有很多不足,也許觀點“片面”或“偏激”?可能實踐經歷仍然有限?但我認為,這些“不足”也許并不是那么重要,因為我們同志寫文并不是為了用所謂的“正確”、“獨特”、“深刻”來“證明自己強大”,并不是為了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權威,我們寫文的目的只是為了打倒階級壓迫與剝削。對于這篇文章,我既希望能給反抗剝削壓迫的同志們提供一些思路、一些啟發,同時也是對自己近幾年實踐探索的一部分總結。也請既得利益者不要為了轉移矛盾而“揣著明白裝糊涂”般地“批判”,你們知道我的話是什么意思,也知道我這是為了方便讀者理解而選擇的說法,我也知道你們為什么害怕“起訴莫言”這類威脅到你們階級利益的社會試驗。當然,其實也沒什么太多的對錯,只是大家站的立場和目標不同。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讓人民能獲取更全面的信息,而現在信息傳播的話語權還被既得利益者壟斷著,因此此類信息大多都是片面、膚淺、為既得利益服務的。而我們則希望能打破這一現狀。
在階級社會,無論你的地位有多高,永遠都會有人能騎在你的頭上。從最長遠、最“高級”的利益目標出發,為了讓我們每一位勞動者都能最有尊嚴地生活,我們渴望改變、渴望進步。我相信,我們所做的這些社會試驗、我們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極具進步意義的。
我們歡迎并愿意虛心接受同志們的建議與批判,批判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中國從奴隸社會(夏商周,約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到封建社會經歷了近一千五百年,從封建社會到鴉片戰爭(1840年)經歷了兩千多年,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實踐至今也不足千年,我們要勇于實踐,勇于批判,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努力實現我們的共產主義理想,我們要打破為剝削階級、特權階級、既得利益階級服務的舊世界,創造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自由發展的新世界。
可能在不久的未來,人工智能將解放生產力與勞動力,完全滿足人類的物質需求,打破現有的剝削制度,構建出全新的生產關系;基因編程技術與基因組計劃將打破特權階級血統論,打破剝削階級的階級再生產,因此,我認為偉大的共產主義在未來必將實現。
具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不過五六千年,當我們依靠前瞻性的眼光,站在未來人民的角度,我們就能發現,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樣的“精英”放在未來視角下的人類歷史中也只不過是“滄海之一粟”,而勞動人民才是歷史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根本推動者,辯證唯物史觀也必將勝利,特權階級主張的“精英論”必將被拋棄,因為這些所謂的“精英”大多依靠的是知識、技術與資源的階級壟斷。“教會徒弟,餓死的從來都不是師父,而是既得利益者手中的特權。”我們真正應該善待的是廣大勞動人民,而非那一小撮既得利益“精英”。科學家的科研經費中,沒有一分錢不是從人民的手上取得的;既得利益者手中的超額利潤,每一分錢都是從人民身上榨取的。而在消滅特權后的共產主義社會,知識、技術、配方等信息的完全公開將會極大程度地提高社會的發展速度。破除資源壟斷,實現按需分配,工程技術與科學研究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電子游戲,成為人民的新娛樂方式,這既能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與成就感,又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李爽,黃曉娟,葉長文等. 科技創新賦能第一產業[N]. 新華日報,2023-03-22(001).DOI:10.28872/n.cnki.nxhrb.2023.001711.
邵鋼.數字經濟為第二產業賦能增效[J].奮斗,2023(10):57-59.DOI:10.16634/j.cnki.cn23-1001/d.2023.10.016.
張友友,李義振,杜璽璽.世界糧食供需、價格問題及安全評價分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3(01):104-112.DOI:10.16112/j.cnki.53-1160/c.2023.01.343.
劉燕娟,孫敏堅,張璐. 攜手攀登雜交水稻研究科學新高峰 更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解決全球溫飽問題[N]. 湖南日報,2023-10-12(001).DOI:10.28360/n.cnki.nhnbr.2023.005978.
劉垠. 陳剛:高能物理發展速度折射中國科技巨變[N]. 科技日報,2022-08-12(005).DOI:10.28502/n.cnki.nkjrb.2022.004356.
酈全民.人工智能在生產力中的角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55(05):6-12+170.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23.05.002.
肖峰,赫軍營.新質生產力:智能時代生產力發展的新向度[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54(06):37-44.DOI:10.13764/j.cnki.ncds.2023.06.003.
Taylor C. Moran. Racial Technological Bias And The White, Feminine Voice Of Ai Vas[J], Communication and Critical/ Cultural Studies, 2021, 18(1): 19-36.DOI:10.1145/3449206
Cami Rincón, Os Keyes, Corinne Cath. Speaking from Experience: Trans/Non-Binary Requirements for Voice-Activated AI.[C],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2021, 5(CSCW1): 1-27.DOI:10.1080/14791420.2020.1820059
Celeste Mason, Frank Steinicke. Person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Virtual Agents for Motion Training in Social Settings[C], IEEE Conference on Virtual Reality and 3D User Interfaces, 2022: 319-322.DOI:10.1109/VRW55335.2022.00072
Rui Kang, Pei-Luen P. Rau. VIARS: An Intelligent Voice Agent to Prevent Inappropriate Content Display for Restricted Users[J],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2021, 33(6): 657-669.DOI:10.1093/iwc/iwac019
Ruiqi Y, Ju L, Xinjing X, Jingjing L, Chaoyue W, Changlin L, Haoran S, Zhequan Z, Shouan X, Ruijin Y, et al.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of K5La(MoO4)4:Sm3+red phosphor with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and color purity for white LEDs[J],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024, 267.DOI:10.1016/j.jlumin.2023.120366
Ju L, Zishuo W, Xinjing X, Jiaming L, Ruiqi Y, Chaoyue W, Ran Z, Ruijin Y, Shouan X, Yanwei J, et al. Structur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Cd2MgTeO6:Dy3+, Na+ phosphor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w-LEDs and personal identification[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4.DOI:10.1016/j.jallcom.2024.173620
Yuxin L, Changlin L, Jiayun K, Haoran S, Li Z, Ruiqi Y, Yufan S, Chaoyue W, Jingjing L, Gongguo Z, Ruijin Y, et al. Thermally stable novel double perovskite orange-red emitting Sr2InTaO6: Sm3+phosphors with high CRI for WLEDs[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23, 49(11): 17488-17496.DOI:10.1016/j.ceramint.2023.02.116
Mario Bossler, Martin Popp. Labor Demand on a Tight Leash[J], semanticscholar, 2023.DOI:10.48550/arXiv.2203.05593.
陸如意. 多家海外光伏企業關廠裁員 行業洗牌持續[N]. 第一財經日報,2024-01-29(A09).DOI:10.28207/n.cnki.ndycj.2024.000385.
曲忠芳. 美國科技企業裁員潮再起 AI成“背后推手”?[N]. 中國經營報,2024-02-05(C01).DOI:10.38300/n.cnki.nzgjy.2024.000218.
廖冰清. 經濟不確定性持續 歐美企業加大裁員力度[N]. 經濟參考報,2024-02-09(004).DOI:10.28419/n.cnki.njjck.2024.000499.
鄭曉明,王丹.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的成因與治理策略[J].社會科學戰線,2019,(03):276-280.
李廣平,陳佳穎,姚堯等.基于文本挖掘的靈活就業政策變遷、現實困境及對策建議[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24,41(01):94-111.DOI:10.16471/j.cnki.11-2822/c.2024.1.007.
張震. 《人民日報》關于“鐵飯碗”報道的話語分析[D].華中農業大學,2022.DOI:10.27158/d.cnki.ghznu.2022.001863.
陳冰.考公考編熱的背后[J].新民周刊,2023(26):6-7.
歐陽金雨.“減負”重在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層層加碼[N].湖南日報,2024-02-27(002).
錢葉芳,徐順鐵.“996類工作制”與休息權立法——資本與法律的博弈[J].浙江學刊,2019(04):56-67.DOI:10.16235/j.cnki.33-1005/c.2019.04.007.
孟泉,曹學兵.工會何以復興?——西方工會復興研究的主要議題、學術爭論及啟示[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9,36(03):101-116.DOI:10.16471/j.cnki.11-2822/c.2019.03.008.
孟泉.我國罷工工人利益轉化機制研究——立足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的思考[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2,(01):14-18.DOI:10.16471/j.cnki.11-2822/c.2012.01.008.
劉麗.由西方各國大罷工引發的西方福利法治國形成成因的思考[C]//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湘潭大學法學院;,2008:7.
Kevin R Carriere. Workers’ rights are human rights: organizing the psychology of labor movements[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020, 35: 60-64.DOI:10.1016/j.copsyc.2020.03.009
Yiannis Kokosalakis. Bolshevik Bargaining In Soviet Industry: Communists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Interwar Soviet Union*[J],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2021, 93(2): 324-362.DOI:10.1086/714151
陶勇,代春玲.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關系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06):141-143.DOI:10.15930/j.cnki.wtxb.2004.06.041.
Adam Runacres, Kelly A. Mackintosh, Melitta A. McNarry. Health Consequences of an Elite Sporting Career: Long-Term Detriment or Long-Term Gain? A Meta-Analysis of 165,000 Former Athletes[J], Sports Medicine, 2020, 51(2): 289-301.DOI:10.1007/s40279-020-01379-5
譚進,畢新奇,楊幼之.興奮劑的種類、毒性和副作用[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2(03):88-92.
李元浩. 抑郁癥漸成“體壇之殤”[N]. 工人日報,2021-09-08(008).DOI:10.28277/n.cnki.ngrrb.2021.004298.
詹姆士·布朗,孫宏達.基因興奮劑:WADA該如何應對未來體育中的“作弊行為”?[J].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9,6(03):36-51.DOI:10.19563/j.cnki.sdfx.2019.03.004.
劉福元.監管主體與對位罰則——電子競技場域中假賽懲處的機制建構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1,55(06):45-51.DOI:10.15930/j.cnki.wtxb.2021.06.006.
陳柏堅.影響競技體操裁判公正執法因素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04):82-84.DOI:10.13830/j.cnki.cn44-1129/g8.2005.04.024.
張淑娟.批判與反思:對狹隘民族主義的再認識[J].學術界,2016(12):96-106+323.
潘前.我國優秀運動員培養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革目標、原則、措施[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06):36-40.DOI:10.16099/j.cnki.jsus.2006.06.008.
薛浩,鄭國華.理性批判與價值重構:中國足球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8,52(04):18-23.DOI:10.15930/j.cnki.wtxb.2018.04.003.
汪俊祺,余篤玄,柯谷鑫.影響高校體育民主與平等師生關系觀形成的等級觀念思考[J].四川體育科學,2005(04):114-116.
張清華.“像朝圣者望著恒河”——關于賈淺淺的詩集《第一百個夜晚》[J].南方文壇,2018(06):91-95.DOI:10.14065/j.cnki.nfwt.2018.06.022.
張清華.“像朝圣者望著恒河”——序賈淺淺詩集[J].文藝爭鳴,2020(08):109-112.
周虹云.封建禮教制度下的女性悲歌——魯迅小說中女性悲劇命運根源探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82-85.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2.05.008.
王振華.從態度系統考量奧巴馬獲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引發的爭議[J].當代外語研究,2010(03):7-11+46+61.
Ardi Imseis. On membership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State of Palestine: A critical account[J], Leid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21, 34(4): 855-878.DOI:10.1017/S0922156521000418
Gulnaz Anjum, Adam S. Chilton, Zahid Usman. United Nations Endorsement And Support For Human Rights: An Experiment On Women'S Rights In Pakistan[J],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021, 58(3): 462-478.DOI:10.1177/0022343320912839
Jelena Cupa?, Irem Ebetürk. The Personal Is Global Political: The Antifeminist Backlash In The United Nations[J],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0, 22(4): 702-714.DOI:10.1177/1369148120948733
曹嬡嬡,歐陽勝勇. 貴州“村超”何以火爆出圈?[N]. 南方日報,2023-06-19(A07).DOI:10.28597/n.cnki.nnfrb.2023.003381.
吳秉澤,王新偉. “村超”“村BA”火爆出圈的密碼[N]. 經濟日報,2023-08-10(012).DOI:10.28425/n.cnki.njjrb.2023.005616.
黃強.批判與攀比——明清小說與八股文關系之一瞥[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04):1-6.DOI:10.15977/j.cnki.cn32-1555/g4.2002.04.00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