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民主重要內容,就無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先鋒隊內資產階級分子的無產階級專政。
(1)無產階級民主根本不是所謂的無政府主義。無政府主義是取消一切權威、反對一切鎮壓,無產階級民主是工人階級全體成員對先鋒隊內部資產階級分子的鎮壓,是無產階級專政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和取消一切鎮壓的所謂的無政府主義沒有任何關系。
(2)不打破條條框框、沒有真正的無產階級民主,也不可能釣到大魚,實現不了對先鋒隊內變質力量的專政。完全的包辦代替的代價就是官官相護、不了了之,先鋒隊內的變質力量可以輕而易舉收買官僚(通俗來講的就是“你們查別人,誰查你們?”),但是無法“收買”汪洋大海一樣的群眾,傾家蕩產“收買”群眾也不符合走資派利益。所以必須搞無產階級民主,不能給無產階級太多束縛手腳的條條框框,這是對先鋒隊內腐化變質分子進行無產階級專政的需要。
(3)權威不是絕對的東西,而是相對的東西,恩格斯的《論權威》講過這個。恩格斯說權威不是絕對的壞,但是沒有否認權威也有壞處。無產階級民主不僅沒有廢除相對權威,而且樹立的是無產階級的權威,打擊一小撮包辦的“絕對權威”,并打擊權威本身帶來的腐朽因素(例如掌握政治經濟管理權的干部犯錯誤或背叛無產階級、欺壓群眾而不受制約),進行的是無產階級對先鋒隊內變質的分子的鎮壓,給先鋒隊保留的是有利于無產階級當家做主的相對權威,這和取消一切鎮壓無政府主義沒任何關系。
(4)那個自由人的聯合體,后面那個聯合體不是學院派歪曲解讀的包辦代替,而是結合一起、共同站在一個陣營,和上邊對下邊絕對權威的包辦也沒有任何關系。學院派腐朽知識分子自己歪曲了“聯合”的意思。自由人的聯合不需要包辦代替,需要的是無產階級的自覺和共同的階級立場。
(5)真正的、徹底的、廣泛的民主,兩層含義,一個是無產階級整體的當家作主,而不是一小股力量以不受制約的絕對權威,是整體的無產階級為捍衛無產階級政權、打擊先鋒隊內部的資產階級分子——相對于先鋒隊,無產階級整體當然是大規模的、廣泛的。真正、徹底、廣泛的無產階級民主也是無產階級行使專政權力的重要方式。
(6)真正、徹底、廣泛的民主的另一層含義,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一切的前提下,無產階級給貧下中農以監督社隊干部的民主權利——社隊干部有相對權威,而不能有絕對權威。如果社隊干部不受監督制約的話,其內部居功自傲、自以為是、脫離群眾、腐化變質的資產階級分子就會利用其手中的權力囤積糧食、克扣工分、克扣木柴等資源、搞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復辟(筆者認識的親歷者深有感觸)。所以要有真正、徹底、廣泛的民主對干部的監督,保證工分不被克扣、糧食不被貪污、木柴等村民生活必需品不被克扣,保證人剝削人的勢力不要在鄉村復辟——這種無產階級領導一切前提下的民主也是前所未有的真實而徹底的民主。
(7)生產逐漸社會化、集中化,不代表集中沒有腐朽因素。與其說帝國主義相對于資本主義是“進步”,不如像列寧說的那樣——帝國主義是腐朽的資本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這種“集中”不是什么好東西,而是資本主義走向腐朽的重要標志。所以集中不是沒有缺點的,集中帶來的腐朽因素也是必須要打擊和制約的(而且集中作為手段,從來不是什么根本,對無產階級來說,只有階級利益才是根本。如果鼓吹“集中”是根本手段的話,那就是剝奪無產階級的監督權、當家做主權,那就是反無產階級的)。
(8)派各種宣傳組織不是去強調片面集中、片面強調強制、片面“回歸”集中,而是為了更好的實現無產階級民主,實現真正的無產階級的全面聯合,方便無產階級更好的聯合起來,去監督先鋒隊、揭露和打擊先鋒隊內部變質分子,不是用強制手段剝奪沒收無產階級的監督權。
資產階級法權是有腐朽因素的,限制資產階級法權是正確而且必要的。
(9)資產階級法權,也就是資產階級權利,列寧在《國家與革命》說的很清楚,就是包括資本主義私有制和按勞分配。那么反對資產階級法權擴大,限制資產階級法權,也就是反對人和人之間差距擴大、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復辟,這是完全正確的。特別是七十年代新中國還存在小生產的情況下(馬克思、列寧所設想的在社會主義社會資產階級法權在所有制范圍內已經不存在了,全部生產資料已經歸整個社會所有,我們還沒有走到這一步。根據當時新中國生產力水平條件,實事求是的我們并沒有“割資本主義尾巴”。全國糧食等經濟作物,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集體經濟生產的……還保留著少量的社員自留地和家庭副業,個體商販占百分之零點二,還有人數占百分之零點八的個體手工業)。必須限制資產階級法權。
(10)按勞分配,八級工資制,背后體現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社會分工。這種社會分工是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土壤,可以產生資本主義性質的腐朽上層建筑因素,例如個人主義、官僚主義的因素。有社會分工,有三六九等,功勞高的,地位高的,就會有相當一部分腐化變質,居功自傲,自以為是,脫離群眾,官僚主義,因為在這種社會分工條件下,他們頭腦里同時存在著資產階級性質的個人利益、個人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會有相當一部分人,頭腦中的個人利益戰勝無產階級革命精神,變質為貪污腐敗分子,或者修正主義者,貪污腐敗、官僚主義的劉青山和張子善,想當元帥的上將、想當大將的上將……“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評級時”,這些就是典型。
(11)認為毛主席沒有官僚主義,就說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官僚主義復辟土壤,這是不對的。封建社會還有魏征、房玄齡、戴胄、狄仁杰、寇準、包拯、海瑞、于成龍、岳飛這樣的清官呢,還有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為民減壓的漢高帝、漢文帝、唐太宗、雍正帝、朱元璋呢,這就能證明封建社會沒有貪官誕生的土壤嗎?我認為不能因為封建社會有清官和明君,就可以證明封建社會沒有貪官和暴君誕生的土壤。
(12)同樣在社會主義社會,有毛主席那樣大公無私的人,但是也有官僚主義者,也有腐化變質的官僚資產階級分子。就因為有毛主席那樣無私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就要否認社會主義社會內部分工就有官僚資產階級、腐化變質分子誕生的社會土壤嗎?我認為是不能的。毛主席頭腦里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因素戰勝了頭腦中的個人主義因素,但是相當一部分人的個人主義因素戰勝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因素。
“聽說,去年評級的時候,就有些人鬧得不像樣子,痛哭流涕……總而言之,爭名譽,爭地位,比較薪水,比較吃穿,比較享受,這么一種思想出來了。為了個人利益而絕食,而流淚,這也算是一種內部的矛盾……我們現在有些同志,他們也是男兒(也許還有女兒),他們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評級時。”——毛澤東
毛主席的這句話,就駁斥了那些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關系不存在官僚主義土壤的謬論。
(13)社會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階段,是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包含著資本主義非進步因素和共產主義進步因素的相互斗爭。作為非進步因素,相對于共產主義進步因素,按勞分配、資產階級權利是必須居于次要的、被限制的地位的。在保存按勞分配這樣作為非進步因素的資產階級權利甚至堅持按勞分配在社會分配范圍內還占據主要地位同時,是要逐漸發展作為進步因素的按需分配、發展共產主義因素、逐漸實現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過渡、按需分配取代按勞分配的。
(14)毛主席對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因素和小資產階級的平均主義區分的非常清楚,也從來沒有犯過小資產階級平均主義錯誤。農村存在的30%左右的供給制,也不是平均主義,而是按需分配——不是不顧實際情況的搶大家糧食之后不顧群眾需求的均分,不是人人都給同樣的藥、同樣多的糧食、同樣大小的房子、同樣的工具,而是根據農民的生存需要,進行生存需求的福利保障,例如糧食供給、住房供給、教育供給、水利工程修筑工具供給、醫療供給……都是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無償支援,這些無償支援堅持了按需分配,和平均主義是根本不同的,而且客觀上大大促進了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進程、提升了農民的身體和文化素質以及生活水平。
(15)在不徹底取消按勞分配的前提下,根據城鄉特別是農村實際情況,為保障人口生存、推動社會主義農村現代化事業,是有必要發展按需分配因素的。農村公社實行的供給制,也不是什么平均主義,農村供給的物資是為了照顧農村的老幼病殘等等難以進行勞動的群體生存的需要,為了整個農村集體的勞動人民共同的生存保障。農村供給的來源,是農村勞動人口共同生產出來的專門服務于農村集體公益事業的資源,而農村集體福利也是包括勞動者和老幼病殘在內全體人民利益共享、共同受益的。對勞動人口并非無償。
正如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講的:“用來應付不幸事故、自然災害等的后備基金或保險基金”,“用來滿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學校、保健設施等。同現代社會比起來,這一部分一開始就會顯著地增加,并隨著新社會的發展而日益增長”,“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等等設立的基金,總之,就是現在屬于所謂官辦濟貧事業的部分。”這些完全都是必需的。北歐等等資本主義國家尚且有福利保障,社會主義國家難道就不應該有嗎?!
(16)而且,鄉村的公社制度恰恰也是按勞分配為主的。體現了政治掛帥同時也沒有廢除按勞分配。有位作為親歷者的同志說的非常好:“農民干活也有定量,插秧割麥你偷懶,比別人少干,隊長和社員都反對,一定會扣你的工分。大家互相監督,你偷得了懶嗎?哪一個愿意養懶漢?胡謅前三十年搞集體主義是吃大鍋飯養懶漢,純屬無恥的歪曲!”還有一位同志說的也非常好:“社員與社員之間,是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得多的社員一年可有400多工,而干得少的只有200-300工;生產隊干好干壞不一樣,好的生產隊,每工的單價可以達到1.00元以上,不好的隊,工值可能只有0.2-0.3元。同樣的一個強勞力,同樣的工分,在好的隊你可以一年收入400多元,而不好的隊可能只有100多元甚至幾十元的收入”。這也足以駁斥污蔑公社實行“平均主義”的謬論。
寫出十六條,供每一個熱愛毛主席的同志參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