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工本主導的市場經濟才是人民經濟

鐘之說 · 2024-05-07 · 來源:鐘建民的理論思考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工本主導的市場經濟,在生產主體、企業性質、市場主體及運行規律上已經不同于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而我們一再說到的人民經濟,正是這種以滿足廣大勞動者利益要求為核心的市場經濟。

  今日,瀏覽頭條時,看到了《陳劍:市場經濟天然就是人民經濟》(今日頭條:2024-05-04 20:46·管理是超級生產力轉載;原創 陳劍觀察 常態發展 2022-10-08 00:29 發表于安徽)一文。文章內容包括:引言:對“人民”的認識;一、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經濟;二、為人的自由發展提供廣泛活動空間;三、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得到較為充分釋放;四、有利于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釋放;五、有利于市場主體權利平等實現;六、政府必須是有為政府、公共服務型政府;七、政府必須為弱勢群體伸張正義;八、政府必須接受人民監督。

  作者在這里是市場經濟,而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如果沒有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又怎么可能是人民經濟呢?

  一,陳文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和一個基本問題。

  讀完文章,我覺得作者與某個經濟學家鼓吹《《市場經濟的最大受益者是蕓蕓眾生》的錯誤一樣,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那就是傳統的市場經濟是以資本經營方式為主導的,而資本的經營方式就是兩極分化的生產方式,這是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的胎里病,也是傳統市場經濟遭到批判的要害所在。從一個企業而言,是幾十個人、幾百個人、甚至成千上萬的人為一個老板或一些股東打工;就企業與企業之間而言,就是中小企業為大企業的老板或股東打工;就國際上而言,就是國內企業給跨國企業打工。于是,社會財富逐漸地、不斷向少數人手中,多數人成為無產階級甚至負產階級。在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里,“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因此,以資本經營為主導的市場經濟,絕大多數人只是資本家或股東滿足其盈利最大化要求的工具,在資產者與勞動者之間哪有平等可言?

  作者忽略的另一個基本問題,就是現實的商品經濟是不是人民經濟,取決于它是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還是工本主導的市場經濟,而不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的區別問題。四、五十年之前,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但我國農村一對夫婦兩個勞動力可以把三、四、五個孩子負擔到成家立業而沒有太大的壓力,我國七、八億人口的基數,年均增加人口達到1600萬;如今在生產力發展了四、五十年后的今天,一對夫婦兩個勞動力即使打工也只能勉強供養一個孩子,甚至買房、婚嫁還需要父母來貼補;如今14億的人口基數卻呈現負增長。這種變化顯然是由于從人為本的工本主導經濟體制演變為資本主導經濟的必然結果。在工本主導的經濟體制中,生產資料只是擴大、豐富和滿足人民生活的手段而已,而在資本主導的經濟體制中,廣大勞動者只是滿足少數老板或股東發財致富的手段而已。因此,是不是人民經濟,主要是由工本為主導的經濟還是資本主導的經濟所決定的。

  二,是不是人民經濟要看能不能、有沒有提高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會經濟性質是不是人民經濟的一個根本區別就是,經濟的發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為什么會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并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的經濟危機呢?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采用產權制度的資本生產方式,確立的是少數資產者的生產主體地位,體現的是資產對資產增殖的要求。在建立產權制度的企業,追求的是盈利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而盈利是老板和股東的收益,廣大勞動者的工資或人工費用是成本,是企業經營最小化的目標。因此,企業越是經營得好,勞動者的工資收入相對就越少。勞動者的收入與企業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呈現出反比關系。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經分析了“為什么中國GDP不斷增長,而老百姓掙的錢越來越少?”的問題。他認為是“中國GDP增長了,為啥老百姓掙的錢越來越少?根本問題是我們的增長模式有問題。從投入方面看,資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勞動的比重越來越低。結果在分配上,資本的收入就越來越高,而勞動的收入越來越低。”“而資本又是普通老百姓根本擁有不了的”。

  為什么“從投入方面看,資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勞動的比重越來越低。結果在分配上,資本的收入就越來越高,而勞動的收入越來越低”呢?因為我國進行的是產權改革,建立的是產權制度,形成的是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產權改革的結果,一方面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增長采用了追求資產增殖的方式,這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形成了高投資低消費的格局;另一方面,產權改革除了大力發展私營經濟之外,還把鄉鎮企業、大集體企業和中小型國有企業都私有化了,而私有化的結果就是兩極分化,讓少數人發財,多數人走向貧困。據統計,到2005年,民營經濟(或私營經濟)占我國GDP的比重達到了65%,超過了公有制經濟,經過20多年的改革,使我國經濟實現了公有制為主體到私有制為主體的轉變,而從1983年到2005年,我國勞動報酬占GDP的比例為由原來的56.5%下降到36.7%,連續22年下降。這些統計數據清楚地告訴我們,正是所謂的產權改革導致我們勞動者收入隨經濟總量增長不斷下降的趨勢。我國有十三四億人口,勞動者的比例達到了70%左右,勞動者報酬占GDP比例不斷下降,也就意味著我國90%以上的人口的消費水平是相對下降的。這正是我國長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經濟發展只能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根源所在。從國有企業到私營企業,從集體企業到個體企業,原本在公企的職工實現了身份轉換,從名義上的主人轉變為雇傭勞動者,其待遇也必然降低了;私營企業是以老板的盈利的最大化為目的的,職工的工資待遇能低自然是盡量低,勞動者的收入自然不可能象公有制企業那樣,隨著企業的發展有所增長的。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勞動者的報酬水平不是向上走,而是向下行。不僅如此,還有房改醫改教改,又使勞動者有限的勞動收入被二次掠奪,使得老百姓的消費水平進一步降低。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卻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危機,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我國的改革忽略了市場經濟的社會屬性,忽略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兩個主體地位的基本要求,一句話,忽略了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屬性。

  三,什么是最廣泛的權利平等的經濟?勞動所有權和最多數人最大幸福原則。

  “市場經濟是人民經濟,意味著是權利平等的經濟,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特權的經濟(陳文)”。這是非常正確的。那么,什么是最廣泛的人的權利呢?洛克在他的《政府論》中提出,本來外在自然為一切人共同占有,但是只要勞動者“摻進他的勞動”,譬如將樹上的果實采摘下來,就可以歸其所有,“從而排斥了其他人的共同權利”。這就是“誰勞動誰所有”的“勞動的所有權”思想。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說:“人有權把他的意志體現在每一個物象(Sache)中,因而使該物象成為我的東西,人有權實現他的實體性目的,因為物象本身不具有這種目的,而是從我意志中獲得它的規定和靈魂的。這就是人對所有物象據為己有的絕對權利。”黑格爾揭示了勞動所有權的存在論基礎(韓立新:《勞動所有權與正義——以馬克思的“領有規律的轉變”理論為核心》,2023-10-30 · 來源:馬克思主義)。功利主義者邊沁在他的《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一書中,提出了任何正確的行動和政治方針都必須做到產生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并且將痛苦縮減到最少,甚至在必要情況下可以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這就是著名的“最大的幸福原則”(百度百科:《杰里米·邊沁的經歷與主要觀點一一最大多數人最大幸福的原則》)。既然我們要建立人民經濟,權利平等的經濟,那我們就必須執行兩個基本原則:第一是要建立勞動所有權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第二也只有建立勞動所有權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才有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因此,我們需要的是廣泛建立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勞權經濟,而不是進行什么產權,建立產權經濟。當我們真正形成了體現8、9億勞動者的勞動所有權時,那我國99%的人口會感受到權利平等帶來的好處。

  四,為什么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兩個主體才能真正建立人民經濟?

  在《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是這樣說明了社會主義所有制:“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資本論》第一卷第832頁)。在這里,馬克思明確地給我們指明了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第二,是在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基礎上;第三,是重新立個人所有制。在這里告訴我們,1,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不是重新恢復封建社會的小私有制形式;2,社會主義所有制一種個人所有制;3,社會生產是由生產資料和生產勞動兩個方面構成的。既然社會主義這種個人所有制是以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為基礎的。那這里的個人所有制,就是生產勞動的個人所有制。

  那么,在實現生產資料公共所有的條件下如何來體現個人所有呢?

  人所共知,社會主義要實現按勞分配。按勞分配和按資分配一樣,它不也是一種體現個人利益要求的一種分配方式?

  按資分配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進行生產成果的分配;難道按勞分配不同樣是按照“誰勞動誰受益”的原則進行生產成果的分配?按資分配是體現每個人在資產投入方面的湖邊,難道按勞分配不是體現每個人在勞動投入方面的差別?按資分配本質上就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體現,按勞分配難道不是生產勞動個體所有制的區別?

  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馬克思詳細分析了在公有制條件下的勞動者的行為方式:那就是用自己為社會提供的勞動換取相應份額的消費價值。

  從社會主義實踐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企業,如果它所建立的是勞權制度,那么,這種企業形式所體現的確是勞動者的個體所有制:

  以土地為公有制的承包戶,按照“補償消耗的、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余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模式進行分配。這種個體經營形式,以土地為公有制的基礎上的個體經營方式,它所體現的恰恰是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利用公有的土地,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消費品或消費價值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生產隊是集體經營方式。由于是集體勞動,因此生產隊采用工分制,在生產過程展開的同時對勞動者投入生產過程中的勞動量進行計量;到年終時根據勞動者的工分累計總量占集體工分總量的比例,來進行生產隊成果的分配。在這里,以工分為形式的按勞分配制度,較好地體現了勞動者勞動投入的個體性質,滿足了勞動者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利益要求。

  有一種說法,認為“生產隊的優勢者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比如:假設大家沒有私心,一心為公;假設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假設大家都各盡所有……”。這種看法完全不符合實際。生產隊為什么要采用工分制來進行勞動投入的差別反映并進行產品分配?因為它的假設是每個社員都是以生活個體性為基礎的,一方面他有與別人不同的消費需要;另一方面他又有與別人不同的勞動投入能力,作為勞動人,其行為方式即是用自己的勞動投入取得相對應的消費品或消費價值。因此,能不能反映社員投入勞動量的差別并在產品分配上反映出來,決定著社員能不能發揮勞動潛力。正因為如此,才有工分制度的采用,才有社員大會和隊委會領導下的管理體制。

  如果你真正理解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思想,如果你真正弄懂了馬克思的“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涵義,那你就應該知道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就是要體現個人利益要求的生產方式。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都是體現個人利益要求的生產方式,區別在于,資本主義所體現的是資產者的個人所有制,是體現少數人利益要求的個人所有制,而社會主義所體現的是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是體現絕大多數人利益要求的個人所有制;資本主義所體現的是資產所有的個人所有制,而社會主義所體現的是勞動所有的個人所有制。

  從根本上來說,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比,不過是要求你把自己的消費水平建立在自己勞動投入的基礎之上,建立在自己的勞動貢獻的基礎之上。在多人共同勞動的情況下,通過勞動投入或勞動貢獻的計量方式來確定你在集體生產中的投入數量或貢獻的差別,從而在勞動付出與分配所得之間建立聯系。

  當公有制企業實現了按勞分配之后,每個勞動者的個人收入都是集體收益的一部分,個人的收益水平的提高,與企業的發展水平,從而與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會處于同步發展的狀態,這也就從根本上避免了那種“GDP不斷增長,而老百姓掙的錢越來越少?”的現象。

  五,為什么人民經濟實質上是工本主導的市場經濟?

  當我們真正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而且是實現了按勞分配的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市場經濟,那么,每個企業成員的收益都直接與企業的收益多少相聯系,從而使廣大勞動者的收益狀態與國家的經濟發展處于一致的同步發展狀態。而真正落實了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的兩個主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就真正地水到渠成。

  我們知道,一個生產者要進行生產,他是需要有兩“本”的。一是要有本領;一是要有本錢。

  在簡單的商品生產中,生產者既有自己的生產資料,也有自己的勞動能力。因此,他是用自己的本領和本錢相結合進行生產,取得收益,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是一種小私有制的生產方式。

  但是,這種小生產方式,被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打敗了,消滅了。發生在16-18世紀的英國的圈地運動,就是資本主義所有制取代小農經濟最典型的實例。領主用暴力或欺詐手段強占農民的公用地和他們的份地,用柵欄、籬笆、濠溝圈圍起來,變成領主私有的大牧場或大農場,迫使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雇工。這就是典型的資本主義所有制產生的過程:一方面,領主成為資本家并得到原始積累;另一方面,廣大農民淪為雇傭勞動者。于是產生了一方面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歸資本家所有,另一方面勞動者只占有自己的勞動力的資本主義所有制。也就是說,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形成,變成了一些人具有投入生產的充足的本錢,而絕大多數人卻只有自己的勞動能力。

  隨著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出現,勞動者只能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生活資料,因而勞動力成為商品,這時占有生產資料的所有者,他的本錢也就在雇傭勞動的條件下成為了資本。

  資本是什么呢?通俗的理解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那資產所有者的價值怎么才能帶來剩余價值呢?那就是利用占有的資產(貨幣)投入,不斷地吸取勞動者的剩余勞動。因此,資本只能理解為一種運動。我們把這種運動方式叫做資本經營方式,也叫做剩余價值生產方式。勞動者在市場上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與資方或老板談好出賣勞動力的價格一一工資,然后勞動者進入企業按照資方或老板的安排進行勞動,資方或企業按期支付工資。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的價值是處于預先固定的狀態,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就表現為資產價值量的變化。作為資本經營的企業,追求的是盈利(老板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因而作為勞動者收入的工資及其它人工費用是企業經營的最小化目標。

  誰都知道,在1917年的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產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一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在建國后通過各種途徑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

  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第一個變化是什么?人格化的資產者被消滅了,沒有了資本家,沒有了老板。因此,公有制企業的第一個特點是只有人格化的勞動者,沒有人格化的資產者。勞動者成為了唯一的生產主體。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第二個變化是什么?那就是勞動者具有了生產資料公共所有者的身份。勞動者與生產資料不再是分離狀態。每個勞動者都可以與其它勞動者聯合起來,利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通過勞動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要。但是,這里的勞動者他只是公共的生產資料所有者,他必須在不損害公有資產的前提下來使用公有資產;其次,由于公有制本身也消除了人們在資產占有方面的差別,因此,這里的勞動者的利益要求,表現在勞動所有方面,表現為勞動所有權。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生產者的權利是與勞動成比例的(見《哥達綱領批判》一書)。

  那么,在生產資料公有制條件下的勞動者,他的行為方式是怎樣的呢?

  那就是與其它勞動者聯合起來,利用公有的生產資料,通過勞動來滿足自己的消費需要。聯合起來的勞動者,在不損害公有資產或在公有資產保值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勞動來獲得自己的消費資料或消費價值。這時的勞動者,作為生產者,他任什么取得消費資料或消費價值呢?只能是憑借勞動投入多少或勞動成果的大小,一句話,那就是能夠形成消費價值的工作能力,或者說是勞動價值化能力。

  工本是什么?就是能夠帶來消費價值的勞動投入能力。勞動如何才能形成消費價值呢?同樣需要把工本理解為一種運動,即勞動投入并與公有資產結合形成新的的商品,取得消費價值,從而形成新的勞動能力,重新投入生產過程,再次形成新的商品和消費價值,如此不斷循環。工本運動同樣是一種價值自我增殖運動,只是,這是形成價值增殖的源泉是作為生產主體的勞動者的勞動投入,而形成的價值也不再是剩余價值,而是消費價值和公共需要的價值。工本經營的企業的目標是消費價值的最大化,即能夠滿足勞動者消費需要的價值量最大化,與此相應的是公共資產消耗的最小化。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是工本生產方式,因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就是工本主導的市場經濟。

  我國有14億人口,有八、九億勞動者。如果我們真正建立了以按勞分配的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市場經濟,那么,每個勞動者都是工本所有者,都可以憑借勞動投入參與生產成果的分配,從而使全體勞動者的生活消費水平與國家經濟發展休戚與共、利害相關,這一方面會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則可以在充分發揮全國人民生產積極性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這才是真正的、具有人民經濟內涵的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就是公有制與按勞分配的基本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的公有制經濟,其生產主體已經不再是資本所有者,而是工本所有者了,以滿足勞動者利益要求為生產目的的生產方式,也不再是剩余價值生產方式,而已經是一種消費價值生產方式。因此,工本主導的市場經濟,在生產主體、企業性質、市場主體及運行規律上已經不同于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而我們一再說到的人民經濟,正是這種以滿足廣大勞動者利益要求為核心的市場經濟。

  一個問題是是不是市場經濟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什么樣的市場經濟問題。在這里必須搞明白體現生產方式性質和特點的資本經濟與工本經濟的性質區別。如果連這種基本區別都搞不清,卻硬要把制造兩極分化的資本經濟貼上人民經濟的標簽,豈不荒謬?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蝸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3.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4. 烏克蘭逃兵
  5.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aⅴ久久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五月婷婷久久字幕 | 亚洲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