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王峰 楊昊杰 | 抗戰時期黨以《共產黨人》加強政治建設的實踐探索與歷史經驗

王峰 楊昊杰 · 2024-04-29 · 來源:湘大毛研中心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抗戰時期,黨創辦《共產黨人》雜志,通過刊發黨內重要文件決議、中央領導人署名文章、根據地建設實踐經驗、黨員干部違規違紀處理決定等學習教育材料,為黨的政治建設提供政策依據、理論指導、實踐經驗和警示案例,提高了政治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作者簡介:王峰,北京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昊杰,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干部

  文章來源:《中州學刊》2024年第4期

  摘要: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通過對黨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政治目標以及政治紀律等進行宣傳動員教育,增強廣大黨員的政治意識,自覺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凝聚起實現黨的歷史任務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黨加強政治建設的重要手段。抗戰時期,黨創辦《共產黨人》雜志,通過刊發黨內重要文件決議、中央領導人署名文章、根據地建設實踐經驗、黨員干部違規違紀處理決定等學習教育材料,為黨的政治建設提供政策依據、理論指導、實踐經驗和警示案例,提高了政治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黨以《共產黨人》雜志加強政治建設的實踐探索,為新時代黨以媒體加強政治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關鍵詞:

  《共產黨人》;政治建設;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

  宣傳教育是黨加強政治建設的重要手段,旨在通過對黨的政治綱領、政治路線、政治目標以及政治紀律等進行宣傳動員,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政治意識,自覺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凝聚起實現歷史使命的強大精神動力。抗日戰爭時期,為解決黨在迅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思想混亂、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等問題,彌補大批新黨員、新干部革命經驗不足和對中國歷史、社會、革命等狀況還知之甚少的差距,應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內的投降危險、分裂危險和倒退危險,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政治領導能力,1939年10月,黨在延安創辦《共產黨人》雜志,決定通過刊發黨內重要決議、中央領導人署名文章、根據地建設實踐經驗、黨員干部違規違紀處理決定等學習材料,以宣傳教育的方式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增強黨在復雜的斗爭環境中的政治能力。截至1941年8月停刊,《共產黨人》雜志先后出版了19期共196篇相關文章,對以宣傳教育的方式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為新時代黨通過黨報黨刊、廣播電視、圖書電子出版物、互聯網等以媒體加強政治建設提供了歷史借鑒。

  一、《共產黨人》雜志是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而創辦

  1938年秋,黨在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務,決定在全黨主要高級干部中掀起學習活動,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重點研究黨的理論和中國國情,把黨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上升為科學理論, 使黨的理論建設和思想建設出現新的面貌。《共產黨人》雜志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創辦的。

  1.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成為一項緊迫任務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以后,黨實現了從一個在政治上不被承認、軍事上遭受圍剿的黨,向領導武裝力量在抗日前線同敵人進行斗爭、在全國具有重要政治影響力的大黨的轉變,黨面臨的革命形勢和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加強黨的建設,清除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的影響,維護黨的團結與集中統一領導,使黨成為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強領導核心,成為這一時期黨的建設的首要任務。

  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關于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提出通過增強黨的政治影響力來提升黨的政治領導力的要求,強調“大量的十百倍的發展黨員,成為黨目前迫切與嚴重的任務”。按照中央的要求,各根據地采取多種方式發展壯大黨的隊伍,使黨組織和黨員數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全面抗戰開始時,山西省只有黨員360余人,到1939年春,僅晉西北的黨員就達10000余人;1939年9月,晉東南的黨員也由根據地初創時的1000余人增加到30000余人;到1938年底,晉西南的黨員已發展到11000余人。1937年9月河南省委重新建立時,全省只有黨員150余人,到1938年10月已發展到8000余人(不包括豫北)。上海的黨員1938年2月有300人,到1939年10月已發展到2300人。然而,短時間內黨員數量的激增和黨的組織規模的壯大,帶來了黨的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問題。“許多普通抗日分子或黨的暫時同路人,也加入了黨。異己分子,投機分子,以及奸細,也乘機混入了黨。使黨的組織之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作用和黨的組織之鞏固程度大大受到損害。”“大批的新黨員、新干部還沒有足夠的革命經驗。他們對于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還不懂得或懂得不多。他們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之完全的統一的理解,還相距很遠。”與此同時,國民黨頑固派掀起了瘋狂的反共宣傳,詆毀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及其革命道路的合理性,污蔑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在抗戰中的積極作用。這些反共言論歸納起來,主要包括“有了三民主義還要不要共產主義”“中國革命應由共產黨來領導還是由國民黨來領導”“抗戰勝利后是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還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等問題。由于這些問題是以理論的面目出現的,對黨內理論水平不高的同志和全國人民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甚至部分黨員產生了嚴重錯誤的認識。例如,王明提出的“一切經過統一戰線”右傾投降主義觀點,便是各種錯誤認識的主要代表。因此,加強對黨員的宣傳教育,糾正錯誤思想認識,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成為一個急迫而又嚴重的政治任務。

  2.宣傳教育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方式

  宣傳教育是黨的重要功能,目的在于通過解釋、說服、鼓動等形式去影響黨員的心理,形成對黨的理想信念與路線方針的政治認同,并在此基礎上推動實現黨的目標任務。針對抗戰時期部分黨員存在的各種錯誤認識,黨決定通過宣傳教育的方式,加強理論武裝,以理論上的清醒筑牢政治上的堅定。

  在黨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教員、場所和教材三個必要條件。從1936年起,黨雖然開辦了諸如馬列學院、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等學校,提供了開展黨內思想政治教育的場所,但編訂權威的學習材料還沒有得到有效保障。基于開展宣傳教育的緊迫需要,《論持久戰》在《解放》周刊發表后,隨即被印成單行本在根據地的干部中進行發放,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作用,增強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信心和決心。毛澤東指出,在全面抗戰的背景下,“我們的任務,是領導一個幾萬萬人口的大民族,進行空前的偉大的斗爭。所以,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的任務,對于我們,是一個亟待解決并須著重地致力才能解決的大問題”。“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理解,集中十八年的經驗和當前的新鮮經驗傳達到全黨,使黨鐵一樣地鞏固起來,而避免歷史上曾經犯過的錯誤——這就是我們的任務。”在這里,毛澤東向全黨提出了“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的任務”和“集中十八年的經驗和當前的新鮮經驗傳達到全黨”的要求,但是,不管是“研究”馬克思主義,還是“傳達”黨的斗爭經驗和現實經驗,都需要借助宣傳教育的方法來實現。黨的歷史也已經證明,如果沒有對黨的政治路線、政治策略、政治紀律等內容開展有效宣傳教育,黨員干部就不會了解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更不會在此基礎上保持與黨中央高度的團結與統一。正如毛澤東所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并加速我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工作。”因此,將黨的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編輯整理,作為教材在根據地各黨組織中廣泛發行傳播,為黨的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指導,成為黨內學習教學活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3.黨報黨刊是開展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

  黨報黨刊是黨進行宣傳教育的主要媒介,創建符合實際的報刊是黨進行有效宣傳教育的前提條件。面對黨內外復雜嚴峻的斗爭形勢和任務,黨決定創辦《共產黨人》雜志,通過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水平,增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實效性。

  193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頒布《中央政治局關于鞏固黨的決定》,制定了7項鞏固黨的建設的具體措施。其中,第3項明確規定要發揮黨內教育的重要作用,即:“加強黨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階級教育與黨的教育,使黨員認識馬列主義與三民主義,民族統一戰線與階級斗爭,民族立場與階級立場的正確關系。糾正各種左傾或右傾的不正確觀點。各級黨部必須根據具體環境與黨員政治文化程度,采取各種方式來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教育工作。”因此,以宣傳教育形式涵養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立場觀點,糾正黨內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認識,堅定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領導,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執行,成為黨在頒布《中央政治局關于鞏固黨的決定》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1939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創辦《共產黨人》雜志。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明確指出,創辦這樣一個雜志,是為了“幫助建設一個全國模范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塞維克的中國共產黨”,這個任務“不是一般黨報所能勝任的,必須有專門的黨報,這就是《共產黨人》出版的原因”。從《共產黨人》雜志的功能定位來看,它出版的目的一方面是幫助黨員開展學習,培養適應新形勢的思想意識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是為黨的建設提供思想陣地和理論指導。其中,“全國模范的”是對雜志的發行范圍和傳播效果提出的要求,必須能夠覆蓋絕大多數抗日根據地,有組織地在國統區進行宣傳學習;“廣大群眾性的”意味著刊發的文章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群眾性、有代表性;“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則是對雜志內容的深度、廣度、理論性和現實性提出了要求,內容必須涵蓋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等黨的建設各個方面。據參與創辦《共產黨人》雜志的李維漢回憶稱:“《共產黨人》的出版,不但同延安的干部教育以至整個黨的干部教育密切相關,而且是我黨建設中的一件大事。”

  二、黨創辦《共產黨人》開展政治建設的主要方式

  圍繞“幫助建設一個全國模范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塞維克的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共產黨人》雜志刊發了大量關于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提高黨員干部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文章,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正確認識中國革命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而堅決斗爭。

  1.以宣傳黨的政治路線為根本宗旨

  政治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政治路線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黨自身的生存發展以及黨所領導事業的興衰成敗。黨在洛川會議上明確指出,爭取抗戰勝利的關鍵在于堅持全民族抗戰的路線,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民眾和武裝力量應該站在斗爭的最前線,并使自己成為全國抗戰的核心。因此,批判黨內教條主義的錯誤思想路線,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正確思想路線,成為解決黨內錯誤思想認識、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圍繞堅持黨的政治路線的問題,《共產黨人》雜志重點批判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錯誤路線,強調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意義,奠定了黨從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實現團結統一的堅實基礎。《共產黨人》創刊號上刊發毛澤東的《〈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開宗明義地指出,“統一戰線問題,武裝斗爭問題,黨的建設問題,是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的三個基本問題,正確的理解了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就等于正確的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因為“統一戰線與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與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毛澤東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武裝斗爭與黨的建設的相互關系的論述,為廣大黨員干部廓清錯誤思想認識、堅持正確政治路線提供了理論指導。創刊號刊發的《中央政治局關于鞏固黨的決定》《鞏固黨與戰區的群眾工作》等文章,圍繞黨在復雜的斗爭環境中如何堅持政治路線的問題,詳細闡釋了加強黨的建設與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關系,明確提出了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階級教育和黨的教育的要求。除創刊號重點闡述堅持黨的政治路線的重要意義外,第4、5期連載了毛澤東等人撰寫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詳細系統地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前途,特別是提出“每個共產黨員須知,整個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是包括民主革命與社會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過程,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過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個革命過程。民主革命是社會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認清民主革命與社會革命的區別,同時又認清二者的聯系,才能正確的領導中國革命”的觀點,科學歸納了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及中國共產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為廣大黨員干部指明了革命的斗爭方向。《共產黨人》雜志編輯部在刊發這篇文章時,特別強調這篇文章要作為教材供各學校、各訓練班教學授課及在職干部自修學習使用。這說明,從理論上闡釋清楚堅持黨的政治路線的內涵與意義,對堅定理想信念,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具有極端重要作用。總之,縱觀《共產黨人》雜志刊發的相關文章,不管是《開展群眾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中央關于吸收知識份子的決定》《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為中共十九周年而作》等為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提供理論指導的文章,還是《支部怎樣領導群眾斗爭?——大后方一個支部領導群眾斗爭具體的經驗教訓》《更多的關心群眾的切身問題》《一個學生群眾斗爭中的經驗》等為各級黨組織貫徹黨的政治路線提供具體策略借鑒的文章,都集中反映了黨對宣傳堅持黨的政治路線的高度重視和《共產黨人》雜志在宣傳堅持黨的政治路線過程中的特殊作用。

  2.以推動黨的建設為主要內容

  《共產黨人》是為解決如何加強黨的建設和怎樣加強黨的建設這一問題而專門創辦的雜志,堅定理想信念、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嚴肅黨的政治紀律等問題自然成為《共產黨人》雜志的重點宣傳內容。

  在《共產黨人》雜志刊發的文章中,根據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是黨的決定和指示。《共產黨人》雜志刊發的黨中央的通知、指示、決定、決議等共29篇,其中20余篇涉及黨的政治建設相關內容。創刊號刊發的《中央政治局關于鞏固黨的決定》一文強調了黨的政治建設的極端緊迫性,提出“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鞏固黨,成為我們今天極端嚴重的任務,成為完成黨的政治任務的決定因素”。第5期刊發的《中央關于干部學習的指示》和《中央關于辦理黨校的指示》,重點強調了開展黨內教育的重要意義,提出通過開辦黨校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和黨性修養。第9期刊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審查干部問題的指示》,強調對干部的審查、考察和教育是鞏固我們黨的一個重要工作,規定在各根據地黨委、軍隊中設置干部科,開展干部情況的審查工作,尤其是政治品質和政治能力的審查。第10期刊發的《中央宣傳教育部關于加強黨內策略教育的一些具體決定》,提出要著重加強干部的策略教育,將“黨中央的決議、決定、宣言及有關于實際策略的各種指示;黨中央領導同志的講演、報告、論文等;黨報(《解放》、《共產黨人》、《新中華報》等)的重要文章”作為學習材料。第12期刊發的《中央宣傳部關于各抗日根據地內黨支部教育的指示》,對黨員教育工作提出規范要求并作出部署,強調支部黨員的政治教育是黨的基礎工作之一,在教材內容和配備上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原則。這些來自黨中央的決定和指示,為各根據地在復雜的環境中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根本政治遵循和政策依據。

  二是旗幟鮮明反對錯誤傾向。《共產黨人》雜志刊發了大量關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守黨的政治紀律的文章,向全黨發出了黨維護團結與統一的明確要求。第3期《消滅資本主義意識在留守部隊中的反映》、第10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左傾危險》、第12期《反對官僚主義》、第14期《我對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黨內左傾同右傾來源的了解》、第18期《沒有調查者沒有發言權》等文章對黨內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等錯誤思想進行了深刻檢討和分析,強調要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第4期《論黨內鐵的紀律》則強調了黨內紀律在加強黨的建設中的作用,明確指出,“鐵的紀律是實現黨在領導群眾上的計劃性、組織性與統一性的重要條件”,“黨的紀律是黨的組織的統一,黨內不容許有任何派別組織(小組織)的存在”,“鐵的紀律是統一的紀律。黨內無論何人”,“都務必毫無例外的一律遵守黨的紀律”。第19期《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強調把黨性作為黨建的根本問題來抓,反對一切弱化黨中央權威的行為,“全黨黨員和黨的各個組成部份都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和統一紀律下面,團結起來,成為有組織的整體”,“全體黨員,尤其是干部黨員更加增強自己黨性的鍛煉,把個人利益服從于全黨的利益,把個別黨的組成部份的利益服從于全黨的利益,使全黨能夠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與此同時,《共產黨人》雜志還刊發了一些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的案例,以發揮警示教育的作用。第4期《關于開除劉振球黨籍的決定》指出,處理劉振球的原因是其“對工作不負責任,采取消極態度”,“個人生活極端腐化”,處理目的是“鞏固黨,嚴格黨的紀律”。第6期《關于停止唐樸農黨籍的決定》公布了對被捕入獄的唐樸農的審查過程,稱“黨務委員會審查了唐樸農的黨籍之后,認為唐樸農在反革命的監獄中不能堅持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氣節,拋棄布爾塞維克的高尚道德,不管他當時主觀愿望如何,事實上是對于共產主義的背叛,特決定停止其黨籍”。這些文章分析總結了黨內存在的各種錯誤傾向及其產生的思想根源,批判和清算黨內的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等錯誤思想,對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提出了明確要求。

  3.以闡釋理論和推廣經驗為有效方式

  《共產黨人》雜志刊發的文章以理論闡釋和經驗推廣的方式,從歷史、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回答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等領域的相關問題,發揮出理論武裝廣大黨員的重要作用。

  理論武裝是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就深刻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正因為如此,黨在創辦《共產黨人》雜志時將其定位于理論刊物,目的就在于通過刊發理論分析和經驗總結文章的方式,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正確認識中國革命規律和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理論方法。這些理論文章的作者,既包括黨的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陳云、張聞天、王稼祥、李維漢等,也包括延安理論工作者艾思奇、張如心等,他們從各自的角度提出加強黨的建設的要求和主張,為各級黨組織貫徹執行黨的思想路線提供了理論性、政策性和實踐性的指導意見。例如,朱德在第8期刊發的《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為中共十九周年而作》一文,深刻總結了黨領導軍隊在斗爭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指出“我軍能夠有今日的成績,是因為我們有黨的布爾塞維克的正確領導”,“我軍能夠有今日的成績,是因為我們會在軍隊黨內進行了堅決的兩條戰線的斗爭”,堅決在軍隊中進行反對錯誤路線的政治建設。第16期刊發張如心的《論布爾塞維克的教育家》一文,首次提出了“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概念,強調“我們黨,特別是毛澤東同志,根據于中國黨長期斗爭豐富的經驗,根據他對中國社會特質及中國革命規律性深邃的認識,在中國革命諸問題的理論和策略上,都有了許多不容否認與不容忽視的創造性馬克思主義的貢獻”,稱贊毛澤東的講演與著作“便是馬列主義中國化最好的體現”。這些觀點,從理論上闡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革命指導思想的政治意義,對廣大黨員干部正確認識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意義,沿著以毛澤東思想指引的革命道路前進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為擺脫教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影響,探索符合中國革命實際的革命道路,《共產黨人》雜志專門設立“支部工作通訊”專欄,刊發“模范支部的介紹”和“關于支部工作經驗的介紹”兩類文章,為黨的政治建設提供經驗借鑒。第4期刊發的《延川縣禹居區三鄉支部的特點、黨員和干部》,著重總結政治建設中支部的重要作用以及支部的成分構成、發展水平、發展過程等特點,提出建設好黨支部必須驅除黨內的壞分子,加強黨內外的教育,徹底地發揚民主;第18期刊發的《邊區延川黨支部教育的概況》,介紹了根據地開辦“支部訓練班”,組織“會議教育”,舉行“公開集會”,組織“識字小組”“讀報組”,開展“個別教育”的做法,為其他根據地提供可借鑒的參考。第3期發表的《晉冀察邊區黨組織到底黨內教育是怎樣進行的》一文,詳細介紹了通過“普遍舉辦訓練班”,“組織支部巡視團、支部教育團,輔助支部訓練工作,訓練支部教育干事”,“檢查和編制新的通俗的教材”,“普遍建立學習小組”,“切實加強干部教育”等方式,擴大黨內教育的范圍和提升成效。此外,第2期《介紹新四軍的一個模范支部》《介紹幾種關于支部流動訓練班的方式》、第3期《陜甘寧邊區內部的統一戰線、階級政策與共產黨》《延川縣禹居區三鄉的階級關系及人民生活》、第5期《十六個月沒有發生逃亡的模范支部》、第13期《晉察冀軍區建軍中的黨建工作的經驗》《我們怎樣開展了支部工作》等關于支部工作經驗的文章,以及第11期《關于天水黨組織的破壞》等關于支部建設教訓的文章,為根據地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正反面教材和應當汲取的經驗與教訓。這些來自一線的實踐經驗,使根據地在相互借鑒學習中不斷提高黨的政治建設質量和水平。參加抗大學習的學員后來回憶道:“我先前對黨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且認為理論是一種標準,是不能做到的。但現在卻知道理論離開了實踐是一錢不值的,而且自己工作的能力不覺提高了些。”

  三、黨創辦《共產黨人》雜志加強政治建設的歷史經驗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在總結黨的百年奮斗經驗時指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扭轉近代以后的歷史命運、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黨在全民族抗戰的背景下創辦了《共產黨人》雜志,并使之成為加強政治建設的重要宣傳陣地,為把黨建設成為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強核心發揮出了獨特作用。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深刻總結黨創辦《共產黨人》雜志進行政治建設的歷史經驗,充分發揮黨報黨刊在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中的核心作用,有助于我們黨以更加堅定的歷史自信和政治自覺加強自身建設,以更好的姿態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1.黨報黨刊要發揮陣地作用

  黨報黨刊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主陣地和主渠道,堅持黨報黨刊不刊登違背黨的原則、政策和決議的文章的辦刊原則,是深化宣傳教育的根本要求,決定著政治建設成效。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制定的第一個決議明確規定:“任何出版物,無論是中央的或地方的,均不得刊登違背黨的原則、政策和決議的文章。”從《共產黨人》雜志所刊發文章的原則、內容和方向來看,《共產黨人》雜志將黨性原則貫徹到政治宣傳工作的每個環節中,對保證黨員干部在思想認識上站穩政治立場、把牢政治方向、堅守政治原則,在行動實踐上維護黨中央權威、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發揮了重要的思想引領和陣地作用。特別是第19期專門刊發的《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對增強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黨性意識,端正黨員干部的政治態度,加強抗戰時期黨的建設,產生了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黨內正在開展反對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及黨八股的背景下,《共產黨人》雜志在第12期仍刊發王明的《論馬克思主義決定策略的幾個基本原則》文章,宣傳教條主義的錯誤觀點,反映了《共產黨人》編輯部的政治意識不足、黨性觀念不強的突出問題。作為雜志負責人的張聞天,對此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研究張聞天的著名學者程中原認為,“張聞天在馬列學院的工作中貫徹了理論與實踐統一的方針,并專門寫文章提倡過這個方針,可是,從‘實事求是’、‘有的放矢’這樣的要求來看,他還存在著教條主義的殘余”。張聞天的夫人劉英也認為:“那時聞天對黨的六屆四中全會的政治路線根本上是錯誤的還沒有覺悟,認識上的突破,是到1941年延安整風中才取得的。”黨以《共產黨人》雜志為陣地進行宣傳教育、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實踐經驗證明,開展黨的宣傳教育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去教育與改造我們的黨員,與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進行斗爭,才能鞏固黨的團結與統一,增強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2.黨報黨刊要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革命性和批判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品質,體現在黨的宣傳教育工作中就是堅持真理、敢于斗爭。《共產黨人》雜志不僅是黨進行政治思想引導的輿論陣地,也是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理論武器,它所刊發的公開批判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等錯誤思想路線的文章,為鞏固黨的團結與統一,維護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地位奠定了堅實思想基礎。第18期刊發的毛澤東的《沒有調查者沒有發言權》,明確提出:“有許多人,‘下車伊始’,就哇喇哇喇的發議論,提意見,這也批評,那也指摘,其實這種人十個有十個要失敗的。因為這種議論和批評,沒有經過周密調查,不過是無知妄說,我們黨吃所謂‘欽差大臣’的虧,是不可勝數的。”第16期刊發的《論布爾塞維克的教育家》,也將批判的矛頭直指教條主義者,認為“我們黨內小部分的教育干部輕視中國問題的傾向,多少滿足于抽象的條文公式,以及‘年年適用’的那種‘干燥無味’、‘咬豬骨頭’的教育內容,應該到了澈底糾正的時候了”,強調開展宣傳教育的工作者“應該是創造性的馬列主義者的信徒,而不是教條性的馬克思主義者”。同時《共產黨人》雜志也刊發了大量黨員違紀處理的案例,發揮警示作用。第10期《關于開除周時源黨籍的決定》,細數了其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重大錯誤,認定其為“黨和革命之敗類”,決定開除其黨籍。第10期《關于宋世輪同志的決定》《關于陳伯鈞同志的決定》,分別披露了宋世輪、陳伯鈞等人多次嚴重違反黨內紀律的情況,如“未能完成任務”“不執行上級命令”“對于黨對于上級采取不尊重的態度”“對干部采取了不可允許的錯誤的打擊政策”“在工作中極端的缺乏嚴肅、深入、虛心與切實的精神”等,并指出其造成的嚴重后果,“使冀東抗日起義與游擊部隊受到最嚴重的損失”“遭受敵人的襲擊,致蒙受重大損失”,提出秉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認為其存在一定改正空間,給予警告處分。《共產黨人》雜志在思想認識領域的斗爭精神,反映了當時黨對錯誤路線的現實斗爭情況,展示了黨勇于直面問題和敢于自我革命的斗爭精神,使黨員干部明晰合格黨員的標準是什么、良好政治生態的表現是什么、政治建設的要求是什么,讓群眾看到政治建設中的成績,奠定了黨推進政治建設的思想基礎。

  3.黨報黨刊要注重形式創新

  發揮宣傳教育在政治建設過程中的作用,要注重宣傳形式的創新,既要有權威、嚴肅的理論闡述,也要有活潑、生動的形象表達,實現權威性與群眾性的統一。黨報黨刊相較于其他宣傳載體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權威性,其主導地位和作用絕非其他任何傳播方式和渠道所能替代。堅持黨報黨刊的權威性,有利于推動黨的政治建設始終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沿著正確的方向開展,確保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質成效。而黨報黨刊也必須具有較強的群眾性,主要體現在黨報黨刊既要具備作者的廣泛代表性,又要具備語言的通俗易懂性。毛澤東曾說:“我們的政策,不光要使領導者知道,干部知道,還要使廣大的群眾知道。有關政策的問題,一般地都應當在黨的報紙上或者刊物上進行宣傳。”《共產黨人》雜志的作者團隊組成復雜、陣容龐大,既有黨、政、軍的中央領導同志,又包含了抗日根據地、邊區軍政負責同志,同時還涵蓋了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和翻譯家,作者群體的廣泛性確保了雜志內容的豐富度,保證了雜志的群眾性,滿足了不同身份讀者的需求。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論斷高屋建瓴、把握方向,增強了文章的權威性,保證了《共產黨人》雜志正確的政治方向;各抗日根據地領導同志的實踐總結,是基于各根據地黨員的基本情況作出的實事求是的探索,集中體現了黨的政治建設的政策方針在地方落實過程中涌現出的突出成就和暴露出的主要問題,這也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最需要、最想要得到的信息;理論工作者和翻譯人員的理論探索提出了許多全新的論斷,為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更多可以嘗試、可以選擇的方向。正如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明確指出:“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黨報黨刊不僅面對的是從事黨的政治建設的專門工作者,還要面對廣大普通黨員以及人民群眾,只有作者群體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才能保證受眾的高接受度,鼓勵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黨員、群眾參與到宣傳黨的政治建設之中。《共產黨人》雜志通過豐富的文章內容給予讀者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全方位闡釋,用不同身份讀者均可接受的語言表述提升了思想教育和政治宣傳的實際效果,將權威性與群眾性相融匯,提高黨員干部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知能力,極大地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和執行力。

  總之,在抗日戰爭時期,面對復雜嚴峻的斗爭形勢和艱巨的政治建設任務,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以《共產黨人》雜志為陣地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把黨建設成一個“全國模范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塞維克的中國共產黨”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新的趕考路上有序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應充分吸收黨在抗戰時期利用《共產黨人》雜志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成功經驗。

  一要堅持權威性與群眾性相統一。在政治建設過程中,黨報黨刊相較于其他宣傳載體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權威性,其主導地位和作用絕非其他任何傳播方式和渠道所能替代。堅持黨報黨刊的權威性,有利于推動黨的政治建設始終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確保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質成效。同時要突出黨報黨刊的群眾性,既要注重作者的廣泛代表性,又要注重語言的通俗易懂性。理論只有被群眾掌握,才能真正轉化為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力量。

  二要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通過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讓黨的理論成果在第一時間發揮指導作用。實踐是理論大眾化的實現形式,通過宣傳報道黨的政治建設鮮活事例和典型案例,讓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切實感到政治建設的政策舉措絕不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使政治建設的理論和政策更好地為從事黨建工作的基層工作者所理解、所接受、所運用,有效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

  三要堅持正面宣傳與反面教育相統一。黨報黨刊要積極宣傳樹立理想信念堅定、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先進黨員、榜樣模范,讓黨員干部明晰優秀黨員的標準是什么、良好政治生態的表現是什么、政治建設的要求是什么,為政治建設營造溫暖向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輿論氛圍。另外,黨報黨刊也要設立警示教育專題欄目,把嚴重影響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尤其是不守政治規矩、沒有政治道德、突破政治底線、破壞政治生態的案件作為反面教材,通過開展警示教育,幫助黨員干部時刻繃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根弦,達到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的效果,發揮“查處一案,教育一批,影響一片”的作用。著力發揮黨報黨刊在推進黨的政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黨的政治建設的實效性,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更大成績。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蝸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3.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4. 烏克蘭逃兵
  5.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微拍福利精品在线资源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色豆豆久久免费网站 | 天天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亚洲中国日韩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