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和毛主席的正確思想沒有任何關系。
托洛茨基的錯誤在于他的唯心主義——講上層建筑,卻看不到經濟基礎的控制權,而毛主席堅決講經濟基礎、把握經濟基礎的問題,而不是搞歷史唯心主義,割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托洛茨基認為,斯大林時期的蘇聯“或許它還算工人國家,但無產階級專政已完蕩然無存。退化的工人國家處于官僚專政之下。”這是背叛了歷史唯物主義。
如果是官僚專制,如果無產階級專政真的“蕩然無存”,那經濟基礎根本上也不可能是“工人國家”,那樣的話經濟基礎就是官僚資產階級所有制、是官僚資本主義、是官僚資產階級控制生產資料,那就不肯存在“工人國家”了。因為如果是官僚資產階級控制生產資料,那就是名義上的公有制,實際上的官僚資產階級私有制,不等于工人階級所有制,沒有消滅資本家,而是形成了一批官僚資本家。所以托洛茨基的根本錯誤在于——忽視了官僚階層如若真的存在,官僚階層實際上就是官僚資產階級,就是官僚國家壟斷的資本主義,而不是“工人國家”了。他說官僚階層統治,但是又說還是工人國家,這是不對的。真正的官僚資產階級是不僅控制暴力機器而且控制生產資料的,那就不是工人國家了。所以托洛茨基無疑是歷史唯心主義的。
斯大林那時蘇聯還不是官僚資產階級專制,而是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專政,也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對于生產資料的包辦制(先鋒隊專政的經濟基礎),是對無產階級的階級敵人——資產階級的打擊(所以不是所謂的官僚對無產階級的打擊),對吸無產階級血的資產階級分子是打擊態度。但是,斯大林的錯誤在于片面集中化、絕對權威、完全包辦代替。但是那時布爾什維克還是無產階級先鋒隊,還沒到官僚資產階級的地步。列寧在《俄共(布)第七次(緊急)代表大會文獻》說:“對我們來說,重要的就是普遍吸收所有的勞動者來管理國家。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是,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不是一個黨所能實施的。只有千百萬人學會親自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們才能實施社會主義。我們認為,我們的功勞就在于竭力幫助群眾立即親自去做這件事,而不是從書本上或從講課中學習這一點……”斯大林顯然沒有很好的堅持貫徹列寧所講的這一點。
如果是官僚專政,那就是官僚資本主義國家了,那就根本不是“工人國家”了,托洛茨基的錯誤就是根本沒有認識到官僚集團就是資產階級、官僚集團專政真的實現的話不可能存在工人國家。官僚資產階級正式復辟是赫魯曉夫,那時不僅不是無產階級專政,而且不是工人國家了。
托洛茨基割裂了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真的有官僚階層的話,官僚階層實質上就是先鋒隊內部的資產階級,官僚資產階級真的占據了統治地位的話,就控制了生產資料,那就不是工人國家了,托洛茨基這一點都沒搞清楚。
毛主席的看法和托洛茨基則是根本不同的。毛主席說:“官僚主義者階級與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是兩個尖銳對立的階級。這些人〔在印發這段批注的時候,薄一波在“這些人”的后面加了一個注釋:“指那些企業領導人中堅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呈且呀涀兂苫蛘哒谧兂晌と搜馁Y產階級分子,他們怎么會認識呢?這些人是斗爭對象,革命對象,社教運動決不能依靠他們,我們能依靠的,只是那些同工人沒有仇恨,而又有革命精神的干部。”
可見,毛主席說的很清楚——如果真的出現了官僚主義者階級,那么一定是在經濟基礎上控制生產資料、擴大收入差距、復辟剝削、吸工人階級血的資產階級,那種條件下就不是公有制了,就出現官僚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復辟了,而官僚主義者階級實際上就是剝削工人的資產階級(而托洛茨基不認為官僚階層本質上就是資產階級,幻想著官僚統治的時候還是“工人國家”,割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毛主席是從生產關系角度分析了官僚主義者階級的問題,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絲毫沒有離開經濟基礎,而不像托洛茨基一樣割裂經濟基礎和官僚之間的關系,不像托洛茨基那樣不承認官僚就是控制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
毛主席從生產關系角度出發,精準的指出了官僚主義者階級的本質上就是資產階級:“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于尖銳的階級斗爭狀態中,最后必然被工人階級把他們當作資產階級打倒。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可見,毛主席說的很清楚——在生產關系中處于管理地位的企業干部如果不參加勞動、脫離群眾、蔑視群眾、“已經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要搞或已經搞了人剝削人,那本質上就是資產階級,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對象。毛主席分析官僚主義者階級的時候緊緊的聯系著經濟基礎、生產關系,指出官僚主義者階級本身就是生產關系中的資產階級分子,而托洛茨基卻不承認官僚階層存在就是資產階級存在、就是剝削的存在,不承認上層建筑本身就是經濟基礎的表現,這就是毛主席和托洛茨基、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根本的不同。
綜上所述,毛主席和托洛茨基不同在于——毛主席強調的不僅僅是官僚階層,而且從生產關系角度指出變質干部、官僚集團實際上就是先鋒隊內的資產階級。毛主席說:“蘇聯的政權變了顏色,蘇聯黨內有個特權集團、官僚集團,他們掌握了國家的要害部門,為個人撈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一般黨員和普通老百姓是沒有什么權利的。你提意見他們不聽,還要打擊迫害。”這樣判定的官僚資產階級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毛主席所講的是控制生產資料的、掌握對生產資料和政權支配權的,官僚集團控制了政權,更控制了經濟、控制了生產資料。如毛主席所說:“他們掌握了國家的要害部門,為個人撈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所以在毛主席看來,官僚資產階級真的占據了統治地位的話,那就不是工人國家了,而是官僚資本主義國家了。這一點上毛主席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和托洛茨基認為官僚不是資產階級(官僚控制生產資料、吸工人階級血的話就是資產階級)、官僚統治還是工人國家(官僚資產階級統治的話就不會是工人國家)的歷史唯心主義根本不同。
所以毛主席強調,無產階級通過無產階級大民主打擊先鋒隊內部的走資派,打擊變質的干部,并不是無政府主義,而是堅持的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整體、無產階級自己對先鋒隊內部走資派、變質為官僚資產階級的走資派的專政,是捍衛無產階級的政權。
綜上所述,托洛茨基認為——官僚完全奪取統治地位,沒有無產階級專政,還是工人國家,因為沒有資本家——這是完全錯誤的,割裂了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官僚統治,那就是官僚資產階級控制生產資料,那就不是工人國家了(托洛茨基不承認官僚階層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官僚階層真正獲得統治地位的話就是資產階級上臺、壓根不可能是工人國家,然而他還說是“工人國家”,這就是他可笑的地方),那就是官僚資產階級法西斯專政國家了,那就存在官僚資產階級,存在官僚資本主義私有制,那就根本不是工人國家,所以托洛茨基認為存在官僚統治的“工人國家”是錯誤的。
而毛主席就不這樣認為。毛主席強調——干部階層完全包辦代替的話,如若干部中的資產階級分子——走資派控制了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關系分工的經濟地位種掌握管理支配地位,不僅控制經濟基礎,而且控制上層建筑,那就是黨內的資產階級——而不僅僅是官僚階層(官僚特權集團本身也是資產階級的另一種形態),那就是剝削階級,那就是階級敵人,在他們還沒有根本上獲得統治地位之前,無產階級整體就要對他們進行無產階級專政,揭露和制約、打擊他們,捍衛無產階級政權。如果走資派真的獲得了統治地位的話,那就不是工人國家了,因為走資派本身連生產資料也控制了,那就是官僚資本主義國家了。這一點,毛主席看的很清楚。所以說毛主席和托洛茨基是根本不同的。
1916年,列寧在《論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和“帝國主義經濟主義”》就說:“勝利的社會主義如果不實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勝利,并且引導人類走向國家的消亡。”全部收歸“國有”或大部分收歸“國有”,不等于無產階級所有。如果是一小撮先鋒隊以絕對權威(而不是可以制約的相對權威)完全包辦了生產資料的控制權,這樣的生產關系就是先鋒隊包辦的國有制——再怎么“國有”、再怎么“集中”,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有制,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工人國家”;如果是官僚資產階級控制生產資料,以剝削工人、吸血為生的官僚資產階級獲得了統治地位,那就是官僚資本主義國家,更不是工人國家。列寧在《向意大利、法國和德國的共產黨人致敬》講:“無產階級專政是達到真正的平等和民主,達到實際生活中的而不是寫在紙上的平等和民主,經濟現實中的而不是政治空談中的平等和民主的唯一步驟。”干部對于生產資料控制權的完全的包辦代替顯然是沒有貫徹號列寧的這一要求。托洛茨基幻想的有官僚專政的“工人國家”是不存在的,官僚專政的從來不是工人國家,而是官僚資本主義國家。
毛主席的大民主是什么?不是無政府主義,而是無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專政的捍衛、對公有制的捍衛、對無產階級先鋒隊屬性的捍衛。這是完全符合列寧《論無產階級專政的小冊子的幾個提綱》的科學論斷的。列寧講:“無產階級專政是建立無產階級民主”,“無產階級專政是摧毀資產階級民主和建立無產階級民主”。
大民主,兩層含義,一個是無產階級整體的當家作主,而不是一小撮先鋒隊以不受制約的絕對權威對政權和生產資料的控制,是整體的無產階級為捍衛無產階級政權揭露先鋒隊內部的走資派、打擊先鋒隊內部的資產階級分子,實行無產階級對先鋒隊內變質的資產階級分子的無產階級專政——相對于先鋒隊,無產階級整體當然是大的,所以叫無產階級的大民主,這種大民主也是無產階級行使專政權力的重要方式,是無產階級的當家作主、無產階級對先鋒隊內走資派的無產階級專政。毛主席說:“我們國家也有危險,官僚主義作風反了多次,還是存在,甚至比較嚴重,官僚主義思想也比較嚴重。打擊迫害、假公濟私的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你們知道得比我多。但報喜不報憂……做官有特權、有政治需要、有人情關系。縣官不如現管,假話滿天飛……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蛻化和變質,蘇聯就是教訓。我很擔心高級干部出現修正主義,中央出現修正主義怎么辦?有沒有制度管住他們?”這種考慮是完全正確的。
大民主的另一層含義,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一切的前提下,無產階級給貧下中農以監督社隊干部的民主權利——社隊干部有相對權威,而不能有絕對權威。如果社隊干部不受監督制約的話,其內部居功自傲、自以為是、脫離群眾、腐化變質的資產階級分子就會利用其手中的權力囤積糧食、克扣工分、克扣木柴等資源、搞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復辟。所以要有四大民主對干部的監督,保證工分不被克扣、糧食不被貪污、木柴等村民生活必需品不被克扣,保證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不要在鄉村復辟——這種無產階級領導一切前提下的民主也是前所未有的徹底的民主,徹底性空前,所以也可以叫大民主。
綜上所述,毛主席和托洛茨基的認識是根本不同的,毛主席從生產關系角度出發,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托洛茨基從上層建筑出發,脫離生產關系本身,是歷史唯心主義。毛主席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大民主并加以實踐,完全是實事求是的,是無產階級整體對無產階級先鋒隊內部的資產階級分子的無產階級專政,是對無產階級政權本質的捍衛,是對相對權威的制約和對絕對權威的突破,是對權威帶來的腐朽因素的有效打擊。
正如列寧所說:“無產階級專政是被剝削階級的革命分子的專政(是同無產階級中的機會主義上層分子的分裂)”當干部內部出現變質的資產階級分子,又實行干部完全包辦生產資料和政權控制權的絕對權威而無產階級無法有效制約的情況的時候,是無法實現列寧所說的“被剝削階級的革命分子的專政(是同無產階級中的機會主義上層分子的分裂)”的,這樣本質上就是背叛無產階級專政了。
生產資料再怎么“集中”,再怎么“國有”,再怎么國家壟斷一切,如果完全是先鋒隊的包辦、是絕對權威的包辦,那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有制,而是生產資料的先鋒隊包辦制。因為權威存在沒有問題,但是不能用絕對權威代替相對權威,不能只注意權威的積極因素而忽視權威的消極因素——那樣的話就不是真正意義的公有制和無產階級專政。列寧講得好,“無產階級民主=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是摧毀資產階級民主和建立無產階級民主”,是無產階級內部的當家作主和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專政。絕對權威的情況下,先鋒隊內部出了資產階級甚至篡奪了權力,無產階級沒有制約先鋒隊的民主權利的話,是無法對先鋒隊內部資產階級進行無產階級專政的。
無產階級大民主不是無政府主義,而是無產階級全體對無產階級先鋒隊內部走資變質分子的無產階級專政,是對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凈化,是對無產階級政權的保衛。如果搞絕對權威,出現了作威作福的先鋒隊內部資產階級分子,無產階級整體還沒辦法制約的話,那恰恰才是背叛了無產階級專政,背叛了工人階級領導一切。
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專政,絕對權威不利于無產階級對先鋒隊內部資產階級進行專政。片面集中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先鋒隊內部資產階級分子的官官相護,無法真正打擊內部資產階級分子。所以大民主是完全正確的。
大民主本身打破了絕對權威,實現了空前的真正意義上的無產階級對政權和生產資料的支配權,即使是當時中國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后,鄉村還是只能先建立三級所有隊為基礎,但是無產階級能對生產資料和政權有支配權、貧農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也對集體經濟和社隊政治有監督權等等一定范圍內的民主權利,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徹底性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是真的無產階級專政,真正的無產階級擁有對政權的支配權,真正的無產階級可以制約、揭露、打擊先鋒隊內部變質的資產階級分子;這是真正的公有制,真正的工人階級對生產資料有管理支配權。而列寧去世之后的蘇聯再怎么國家壟斷、國家集中,也僅僅是絕對權威下一小撮干部片面的集中、片面的包辦代替,也是沒有貫徹好列寧的敦敦教誨,沒有像毛主席那樣實踐真正意義上的公有制和無產階級專政的。
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首次堅決、大規模的打擊資產階級法權背后的生產關系帶來的腐朽上層建筑影響,首次進行全面的、大規模的思想靈魂、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的無產階級革命,首次以無產階級領導一切的大民主對整體的無產階級先鋒隊內部的資產階級分子進行全面的無產階級專政,打破先鋒隊的絕對權威,實行相對權威和無產階級領導一切的民主監督相結合,實現無產階級對生產資料和政權真正擁有支配權、實現無產階級領導一切前提下集體所有制內農民群眾真正具有對集體經濟的管理權和監督權,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創造,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和私有制帶來的一切腐朽產物迄今為止最徹底的決戰。
毛主席所遇到的三千年濃厚的封建社會腐朽殘余(三千年封建大國歷史,沒經歷過資本主義,濃厚封建殘余)前所未有、小資產階級汪洋大海規模(中國人口當時是最多的,農民更是占中國當時人口大多數)前所未有、一百年半殖民地買辦走資勢力腐朽殘余(一百多年半殖民地歷史。中國在1949年之前,一直是世界被殖民國家之中人口最多、面積最廣闊的國家,是世界殖民體系中列強特別是美帝國主義激烈奪取的中心環節,這種殘余是)極端濃厚,毛主席探索社會主義事業所遇到的困難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舊勢力反撲越激烈,恰恰體現了毛主席領導中國革命的徹底和偉大。毛主席在當時條件下已經盡力做到了最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