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維迎經濟學謬論之七:
張維迎說:“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史記·貨殖列傳》)。就是要順其自然,不需要政府搞出那么多規劃,那么多產業政策,征集動員大家干著干那。(張維迎《市場的邏輯》,第117頁。)
我的駁斥:
在2019年中美經貿摩擦中,中國經濟發展受到了不小的挑戰和沖擊。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應對經濟危機的措施。
其中,安排了一定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在金融政策方面,央行加大對銀行體系的支持,鎮壓了不良貸款風險,降低銀行準備金率、啟動了人民幣貶值操作,加大了減稅降費力度,推動了消費、加強了社會保障政策、啟動了資金扶持中小企業等等,使得經濟環境再次迎來良好的時機。
由此可見,解決經濟危機最好的辦法,就是政府提前出臺經濟政策進行干預。
反之,當面臨經濟危機時,如果真的按張維迎所說的:“就是要順其自然,不需要政府搞出那么多規劃,那么多產業政策,征集動員大家干著干那。”結果會如何?
結果就是經濟危機的惡果不受控制的發展漫延,直至經濟崩潰。
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是,商品生產過剩,人民的購買力與商品上市量不匹配。
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水很深,其中有頂級資本家的推手,他們借金融危機來剪羊毛。結果經濟危機便降臨了。
簡單的說,經濟危機就是有效需求小于供給。 如果追問:為什么會出現有效需求小于供給的現象?馬克思的答案是:“因為資本必然追求利潤最大化。”
從中可見,經濟危機是自由市場經濟的錮疾!
張維迎式的偽經濟學家們相信,市場比誰都自律,會自我調節經濟。政府只要打打醬油、做做安保就行了。
然而如果真的面臨了經濟危機,如果按張維迎所說的那樣做,結果就是一塌糊涂,局面不可收拾。
如果國家決策層聽信了張維迎的話,導致國家放棄了計劃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一旦經濟危機來臨,中國經濟就會掉進無底的深淵。
所以就連奉市場經濟為圭臬的西方國家,也不會輕易放棄計劃經濟的手段,對經濟問題進行政策性干預調控。
雖然美國一直標榜自己實行的是最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在西方世界堪稱“楷模”。然而,1994年美國經濟出現過熱現象,美國政府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對市場進行了政府干預,在貸款利率上實行了宏觀調控,美聯儲在一年內連續6次提高短期貸款利率,使經濟得以“軟著陸”,為此后的長期增長奠定了基礎。1995年經濟增長的速度略低時,美聯儲則下調貼現率,控制貨幣供應量的減少。
時至今日,美國政府對實行干預經濟的計劃經濟模式的運用越來越爐火純青。拜登上臺后,實施的重大經濟政策和對應的補貼計劃,強制海外美企回流本土,重振美國制造業。
拜登政府推出了基礎設施計劃、芯片補貼計劃和通脹削減法案,向制造業注入資金。其中,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價值近萬億美元,芯片法案補貼計劃注入了2800億美元,通脹削減法案向制造業注入了近3700億美元。這些政策為美國經濟的快速復蘇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從中可見,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從來都沒有放棄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引導經濟。因為一旦放棄了宏觀調控,經濟就會像人的肌體細胞失去控制,發生癌變一樣可怕!
因此說,張維迎的定論是在把中國經濟往火坑里帶。
二、張維迎經濟學謬論之八:
張維迎說:
1、市場經濟是不可能建立在國有制基礎之上的,唯有在私人財產制度的基礎上市場經濟才能有效地運作!因此,市場經濟體系要成功建立,民營化不可避免。(張維迎《市場的邏輯》,第66頁。)
2、中國必須繼續減少國有經濟的比重,減少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并且在未來30年將重點放在政治體制改革上。我預測,中國始于1840年的歷史性轉折或許能在2040年完成。到那時,中國將成為真正的市場經濟和法治國家。(張維迎《市場的邏輯》,前言ix)
3、1979年,80.7%的工業產值由國有企業生產,非國有企業只占19.3%。之后,工業產值中國有比例逐步減少,非國有逐步增加。交叉的那一年是1993年……到2006年,整個工業產值里,國有企業生產僅占9.7%,非國有企業占到90.3%(張維迎《市場的邏輯》,第238頁)。
4、我們不僅完成了大部分國有企業的改革,而且已經找到了剩下的國有企業的改革思路,即繼續在國有企業非國有化的道路上前進!(張維迎《市場的邏輯》,第240頁。)
我的駁斥:
偽經濟學家編織了一個神話叫做:今天中國的發展都是因為執行了市場經濟。甚至有偽經濟學家聲稱市場經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制度。其實這純粹是謊言,實質是以偏概全。
因為中國執行的不只是市場經濟,同時還有強大的公有制經濟及大量國企的存在,許多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國企很大程度上依然執行的是計劃經濟模式。新中國經濟一直以來都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國企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為什么偽經濟學家把經濟發展的成就都算到私人資本頭上?這根本就不符合事實。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國家財政收入,國有經濟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
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經濟對中國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積極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發展和市場經濟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因為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中國是市場經濟。
恰恰相反,全球近200個國家幾乎全部都是市場經濟國家,而且大部分都是純粹的市場經濟體制。這么多市場經濟國家,為什么只有中國發展的速度一騎絕塵?這顯然還有其它更重要的因素,其實最重要的是中國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屬性,其次是人種和文化屬性。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勤勞民族,中華文化造就了中國人勤勉和堅毅不拔的民族性格,并投射到中華文化圈的各個角落。甚至深受中國文化熏陶的國家和地區,也都曾創造過經濟發展的奇跡。如日本、韓國等亞洲四小龍。
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們都以工作勤奮著稱于世,他們在收入上居于社會階層前列。臺灣省盡管執行的是和大陸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但一樣創造了經濟奇跡。
可見只要是中國人,無論在哪里,在何種制度之下,誰來管理族群,都能取得經濟上的成功。中國人的能干也是西方人普遍承認的,在文明這款著名的西方游戲里,中國工人的工作效率是其他國家工人的兩倍。中國人的恐怖工作能力,西方人一兩百年前就親身體會過了,這也是西方特別是美國反華的一個重要原因。美國早期的華人移民因為太能干,造成內卷,被白人嫉恨和仇視,這就是美國著名的排華法案的出臺背景。回到中國取得成功的原因上。中國的經濟成就,除了中國人特別能吃苦耐勞,還因為中國特色經濟制度上的巨大優勢。
鼓吹中國是因為市場經濟才發展起來的公知們不清楚,為什么別的實行市場經濟國家的發展那么慢?
比如英國,再衰退下去就要淪落成發展中國家了,中國的市場經濟相比英美等西方國家更能促進經濟發展,其原因就是中國市場經濟具有社會主義的本質特色。
崇洋的偽經濟學家張維迎們當然不愿也不敢這么講,恰恰是因為我們的市場經濟不像歐美那么純正,我們有強大的中央計劃經濟模式,在統一組織實施和推動經濟發展。我們有五年計劃產業規劃政策,國家集中投資,正是這些西方國家沒有的東西,造就了中國強大的工業體系,還有無與倫比的世界級基建水平。包括希拉里在內的美國精英們不得不承認和哀嘆:“除非美國學習中國的制度,否則在和中國的競爭中永遠沒有贏的機會。”
沒有中央統一部署的計劃經濟模式,僅僅憑借市場的自由發揮。中國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放任純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的自行發展,中國的未來就將是一個大號的俄羅斯或巴西,經濟會因此一塌糊涂,結果將導致工業衰弱之極。
沒有中央統一調集資源和對企業的投資輸血,中國的工業根本就無法和先發歐美國家進行競爭。結果就會像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工業一樣,在西方企業的碾壓下毫無贏的機會,早早就會在自由市場競爭中淘汰出局。
而今蘇聯時代引以為傲的龐大工廠已經幾乎全部淪為廢墟,中國如果學他們,中國的老百姓會過得比俄羅斯還慘。俄羅斯還有豐富的資源和能源可以出口,還可以勉強維持國民的基本福利。而中國缺乏資源和能源,還有龐大的人口,如果無法進入工業化,必將陷入十分悲催的境地,連吃飯都很困難。
當然任何現實的經濟制度都有其弊病所在,只要是人類參與管理的制度,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人性的影響,計劃經濟由于社會資源高度集中,分配權事實上掌握在少數人手里,長久之后也必然會產生某些問題,不受約束的市場經濟,也一樣會帶來劇烈的貧富分化等負面結果。只有將二者的優勢結合起來,興利除弊,才能讓經濟漸入佳境。
后 記:
中國的高速發展,既不是單獨市場經濟的功勞,也不是單獨的計劃經濟的功勞。既不是單純的私營經濟所發揮的作用,也不是單純的國有經濟所發揮的作用。事實證明,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功所倚靠的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是說,中國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不是自由市場經濟。自由市場經濟根本就沒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而社會主義國家之所以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是人民,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而能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結果,我國取得“兩彈一星”、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載人航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一系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而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國有經濟,離開了國有經濟,集中力量辦大事就等同于一句空話。張維迎們不信?那么請問?奉自由市場經濟為圭臬的西方國家,哪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優越性主要表現在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也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特征。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國民經濟的發展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才能防止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
從張維迎的經濟理論體系中,明顯可見,張維迎經濟學的目的是以推翻國有經濟法理上的正當性來否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合理性,用吹噓全盤私有制的自由市場經濟來排擠國企,用吹噓私有制經濟的無所不能來鼓吹消滅國企。
試想一下?中國的市場經濟脫離了社會主義本質,中國還能走在高速發展的軌道上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