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資本主義也會有“計劃”的思想指導下,打破了新中國建立以來一直堅持的計劃經濟模式,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命題。然而,有些人往往是去掉了其中“社會主義”這個前綴,異化成了西方原教旨主義市場經濟。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網絡有些人,只要說計劃經濟就不假思索地一口否定,認為只有市場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其實,有些人就根本不懂什么是市場經濟。更不知道什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那么,什么才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呢?筆者認為,首先要理解市場經濟中怎樣體現社會主義這一點。
首先,我們應該要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么。社會主義本質就是“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我國推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說“社會主義”是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屬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首先是要發展生產力,而發展生產力的目的就是為了極大地豐富社會財富,提高全體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通過發展生產力,極大地豐富社會財富,但在豐富社會財富的過程中必須要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最終達到的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我們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準確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
經濟模式是人與人在社會生活中進行物質交流的媒介,一切經濟模式都離不開人,也就是說,不僅需要人的參與,還要考慮如何服務于人的問題,是服務于少數人,還是服務于絕大多數人的問題。這就是說,必須弄清楚經濟的主體是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是為了誰。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搞建設,謀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人民為中心”,這個“以人民為中心”是以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中心。如果按照有關經濟學家的理論,市場經濟就是通過競爭提升效率的話,這勢必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這里面就不能忽視這樣一些問題,第一,競爭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但競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優勝劣汰”的馬太效應,即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結果是出現“適者生存”的局面,這是經濟學理論必須要解決的最根本的問題。西方古典自由主義經濟所主張的實際就是一種“叢林經濟”,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大魚吃小魚的經濟規律,最終只能導致富的更富,窮的更窮。這是與社會主義要求是背道而馳的。第二,片面強調“競爭”,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野蠻競爭和無序競爭的現象。所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須要對這種野蠻競爭、無序競爭的現象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進行約束和限制。第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私有化的自由經濟。私有制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國憲法規定,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相結合的經濟。要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就必須盡可能地消除兩極分化。有人提出“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按勞分配”不是“平均富裕”,這只不過是一些人反對共同富裕的托詞而已。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充分體現社會的和諧性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充分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和諧發展理念。社會實踐表明,自由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它的自由競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投機取巧的行為,因為市場經濟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它就會不擇手段地進行瘋狂的利益追逐。以房地產為例,在市場中,為了利益最大化,開發商都會設計出很多抬高房價的絕招,比如預售制、搖號、公攤面積、學區房、按揭等手段,更為嚴重的是投機炒作,把房價推向虛高,最終導致通貨膨脹,形成房地產泡沫,和爛尾樓,同時,出現大量的空置房,這就叫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產生自然引發社會的動蕩不安,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我們看看今天的恒大、碧桂園,還有不少房地產現在陸續出現崩盤的結果。以恒大為例,恒大負債2.58萬億,現在卻可以到美國申請破產保護,剩下的兩萬多億的巨額負債就要由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來背。因為恒大一旦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成功,中國債權人將無權獲得賠償 。那些購房者勢必會房錢兩空,工程款,銀行貸款都將成為一筆爛賬。給多少人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房地產如此,醫療、教育等公益性事業盲目地引入市場,醫療方面導致醫患矛盾不斷出現,教育系統引入市場形成了階層的固化,等等,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還有,一些企業為了追求眼前利益,以犧牲環境,破壞自然資源為代價,比如空氣、水源、土壤等被污染了,雖然短時間內經濟發展了,卻給子孫留下了無窮的隱患。
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它是要在統籌兼顧絕大多數人民利益,保持人與人,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前提下,發展生產力。沒有絕對的“自由競爭”,所謂“自由競爭”也只能是在和諧發展前提下的自由競爭。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應該通過人民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去駕馭和調控市場的運行。以三年疫情為例,美國疫情期間社會就出現了很大的動亂。而我國一直由政府進行統一組織調節,在資源配置上,堅持以政府為主,參戰的主體是公有制組織,在物質的配給上實行計劃分配,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追求的是“救人第一”的原則,而不是市場追求的利益最大化。這樣,就不僅最大限度地集中了有限的資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為我國打贏新冠疫情防控戰提供了可靠的人員和物質保障,特別是較好地體現了社會公平,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如果按照一些經濟學家的理論,是基于私有制的自由競爭,那么,疫情期間,不知要出多大的亂子。
由此可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區別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西方原教旨主義市場經濟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我們黨確立的經濟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說我們的一切經濟發展,都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發展生產力,加速經濟建設,就是要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而絕不是為少數人。但其他任何形式的市場經濟的發展,結果只能是實現資本致富,只能是造就少數富人群體,最終結果只會是“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通過大力發展生產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物質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