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評定是非的標準
對于社會科學領域的觀點、言論,怎樣衡量其正確與否?我想應該確立以下四個標準:
其一,立場。即是不是站在中國最廣大勞動人民的立場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是維護最廣大勞動人民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在國際問題上,是不是站在中華民族和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立場上,維護中國和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主權利益,既包括領土、領海、領空等傳統主權,也包括經濟主權、金融主權、貨幣主權、市場主權、思想文化主權等;是否意識到貨幣、金融、市場也就是主權和政權的關鍵組成部分。
那種強調“理性、中立、客觀”的言論,是我們必須堅決批判的。沒有立場,就沒有理性,也沒有客觀。否認立場,就是說謊,就是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
其二,方法論。即,在站穩人民立場的同時,能否用唯物辯證法的眼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是否能夠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本本出發、不是從什么大人物的觀點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虛心求教并傾聽、辨別、吸納不同意見;是不是堅持矛盾分析法,抓住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且不忽略次要矛盾;堅持對立統一的觀點,注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關鍵時刻的轉變,即事物發生了質變。是否能夠深刻而非膚淺、全面而非片面、聯系而非孤立、運動而非靜止地看問題,是否有一副火眼金睛,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現象的描述上。因為僅僅是停留在對現象的描述上,不是分析問題,不可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的辦法,只會陷入迷惑。
第三,專業素養。社會是一門大學問,但為了深入地研究社會,人們的經驗表明,需要把社會科學區分為不同的專業領域,每個專業領域,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社會,達到對整個社會的全面深刻的認識,抓住社會運動的規律,指導革命、生產和科學實驗等斗爭。各種專業,有相對獨特的、可以認識的規律,遵循特殊、具體、可以認識的邏輯。掌握了這些專業的規律、特點,就可以敏銳地發現問題,準確地分析問題,并按照這些規律,提出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能的辦法。
第四,學風問題。社會是個大課堂,社會的運動發展是有規律的,但是,這些規律,隱含在各種紛紜復雜的現象之后,并不是擺在外面,見一面就能掌握的,所以,需要我們長期地、持之以恒地、扎扎實實地下苦工夫實踐和思考,辯證地吸取一切古代的、現代的、國外同行的研究成果,循序漸近地加以掌握。不存在一天之內就成為領域內泰斗的情況。到國外什么著名的大學,搞兩年訪問學者,回到國內便成了某行業的泰斗,那不是泰斗,那是“太逗”。但確實存在一輩子混在某個領域,到死還是外行的情況。
前人、時人的理論,不能生吞活剝,不能直接拿來指導實踐,沒有人是拿著《孫子兵法》打仗,也沒有人拿著《管子》搞經濟。前人、時人的理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理解,脫離實踐,連理解這些理論都困難,只能是“閉門造車”,更不用說指導實踐。
不要護短,要不恥下問,向一切人學習,尤其向群眾學習。更不要搞“學閥”,一聽到批評馬上跳起來,把批評者視為仇人,拉幫結派,圍攻不同意見者。
要學會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萬不可屈從于權威,人云亦云,既要善于接受批評,聽取別人的意見,又要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
以上四條標準,是我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的一點理解,是否恰當,請方家批評。下面,我用以上標準,評判一下一位經濟學家的觀點。為了團結,我不點其名,但我聲明,我是有所指的。
二、關于“世界貨幣體系”
這是這位經濟學家使用的一個概念。我認為這個概念是偽概念,是嚴重脫離當前國際貨幣斗爭形勢的概念,容易造成誤導。冒然使用這種概念,又不加解釋,是有些魯莽的。
所謂體系,通常理解,比如一棵樹,有樹根、樹干、樹枝、樹葉,構成一有機的、有生命力的整體。葉生于枝,枝生于干,干生于根,有主有次,互相支持,不可分離。再比如人的兩只手,左右配合,相互支持,沒有矛盾,也可以說是個體系。
但是,世界上不同國家的貨幣,構成一個體系了嗎?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存在嗎?當然不是。誠如世界上的那么多國家的軍隊,有的是結盟關系,有的是敵對關系,結盟的內部也有這樣那樣的矛盾,有時會分裂并激烈沖突;不結盟的軍隊,在某種時候也會聯合起來。所以,不能說“世界軍事體系”,因為根本不存在這種體系。
世界各國的貨幣關系呢?與國際關系一樣,不斷發生變化,充滿矛盾斗爭,并沒有統一的目標,也沒有統一的組織領導,有些貨幣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系,有些貨幣之間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有些貨幣之間的相互獨立的關系。過一段時間,這些貨幣關系還會發生變化。總之,各國間的貨幣關系,復雜多樣,且不斷變化,我看是矛盾斗爭大于平等合作。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未大同。所以,冒然提出“世界貨幣體系”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是沒有從實際出發的。是不是有些魯莽?
或許,稱“世界貨幣斗爭形勢”,更加準確一些。
如果非要從“體系”的角度看世界各國的貨幣,雖然不存在世界性的貨幣體系,但是確實存在局部性的貨幣體系,即美元金融霸權體系。其基本結構: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為首的國際金融勢力,控制了若干國家的貨幣發行和流通,決定這些國家的貨幣發行數量、發行領域、發行對象、發行方式,并用各種辦法回收貨幣。這些國家拋棄貨幣主權、金融主權、市場主權和經濟主權,把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交給國際金融資本,付出商品、勞動、資源、企業等代價,才能賺取美元外匯,然后依據這些美元外匯發行本國貨幣,但卻要把發行的貨幣交給國際金融資本在本國市場上使用,不能隨意交給本國政府、本國國營企業、本國民營企業和本國公民使用。本國政府、本國國營企業、本國民營企業、本國公民要使用本國貨幣,必須接受苛刻的條件,要抵押、要“對賭”、要股份化、要還本付息、要支付利息,而且,就算愿意接受這些條件,也未必能夠得到貨幣支持。當這些國家因付出商品、勞動、資源、企業等代價得到美元外匯后,卻發現只能作為發行貨幣的依據,并沒有太多用處,美國方面并不能提供足夠的商品、服務、資源、企業,以供這些國家用美元采購,于是,華爾街金融寡頭就誘騙這些國家,用其美元外匯購買美國的國債、股票、理財、基金、保險、再保險、虛擬貨幣等所謂金融產品,以回收美元。或者,干脆,給些利息,誘騙這些國家把美元儲存在美國金融機構的賬戶上,必要時加以沒收。
這樣,美元就基本完成了從發行到回收的循環,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簡單地說,經過這一輪美元循環,美國得到了商品、服務、勞動、資源、企業,而相關國家則得到了美元外匯,或者是美國的金融產品。
這就是美元體系。這個美元體系實質是美國金融霸權用美元“購買”相關國家實物的體系,是美元寄生于其他國家經濟之上的體系,是個殖民體系。
顯然,并非所有國家都在這樣的美元體系之內,大體上,世界上的國家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完全在美元體系內的國家和地區,有日本、南朝鮮、新加坡、我臺灣、我香港、一些拉美國家、英國等。二是部分地處在美元體系之內的國家和地區,大約有中國、拉美部分國家、阿拉伯部分國家、東盟國家。三是完全不在美元體系之內的國家和地區,比如俄羅斯、伊朗、朝鮮、古巴等。
需要指出的地方有二:其一,有些國家雖然全部或者部分在處于美元霸權體系之內,受美元霸權的壓榨,但是,正在努力掙脫美元霸權枷鎖。也有些國家和地區的統治者,甘心被美元霸權的統治和壓榨,并充當美元霸權的仆從,為虎作倀,替美元霸權壓榨本國人民。也有些國家,原本不在美元霸權體系之內或者僅僅是小部分地在美元霸權體系之內,但其統治者則設法讓自己大部分或者完全并入美元霸權體系,接受美元霸權的統治和壓榨。其二,雖然今天的俄羅斯作為一個國家和政權并不在美元霸權體系之內,但是,俄羅斯的許多買辦資本家,卻在美國霸權體系之內,既是美元霸權的幫兇,也是美元霸權的受害者。中國的情況,與俄羅斯也有相似之處。
國際貨幣的現象如此,是不是稱為“世界貨幣斗爭形勢”,或者“國際貨幣斗爭形勢”,更準確一些?而且,這么分析國際貨幣斗爭形勢,自然而然也給人民幣的下步發展,指明發方向,分清的敵友,找到了出路。
三、關于“人民幣國際化”
關于“人民幣國際化”這個概念,主流讓人迷惑和惱火的地方有兩點:
一是沒有說明白,何謂“人民幣國際化”?二是沒有告訴我們,為什么要搞人民幣國際化?
這些經濟學家同樣未闡明這兩個問題,便魯莽地拋出了“人民幣國際化”這樣的概念。
這兩個問題,是密切相關的,這兩個問題不解決,冒然提出人民幣國際化,那就是,讓人無法判斷是非。
我只能按照美元所謂國際化,來理解經濟學家們的所謂人民幣國際化,并理解其是非得失。
“美元國際化”,就是美元霸權,就是新自由主義,就是通過金融自由化手段,控制其他國家的貨幣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以達到把美元信用和霸權寄生在這些國家經濟之上的意圖。
美元國際化是怎么運作的?如下:
第一步,推行所謂央行制度,讓各國自動放棄貨幣發行的政權屬性,把貨幣發行權“委托”給所謂央行,并鼓吹貨幣“錨”的觀念、銀行與國有企業相割裂的觀念,讓央行喪失發行貨幣的依據。但,美元是無“錨”的,想發多少就發多少,想怎么發就怎么發。美國國債,也不是美元的“錨”,美元的發行,也不受國債的限制,與國債也不對應。這樣,這些國家的貨幣,最終必然要“錨”在美元上,接受美元霸權的控制。
第二步,讓各國搞市場經濟即私有化,增加市場貨幣需求。這些國家為了得到貨幣,不得不乞求于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引進外資,出口創匯,儲備外匯,低價出口商品、對外資出售資源開采權、出售本國大型重要企業、出賣本國勞動,以換取美元外匯,并作為發行本國貨幣的依據,這樣作為央行的銀行依據外匯儲備發行本國貨幣,銀行就有錢了。但是,銀行以這種方式發行的貨幣,只能歸外資或者是出口型企業自由使用,不能隨便讓本國政府、本國國營企業、本國民營企業、本國公民使用。本質是美國金融霸權控制了本國的貨幣發行和流通,并憑此控制一國的經濟,扭曲其經濟結構。第三步,這些國家因為大量引進外資、出口創匯,“賺取”了大量美元外匯,又加上美國工業萎縮和各種制裁,這些美元外匯根本花不出去,美國金融霸權給這些美元外匯提供的出路有用:一是作為本國貨幣發行依據,即本國貨幣發行“錨”美元外匯儲備上,其實是一種欺騙;二是用于穩定本國貨幣的國際匯率,也是一種欺騙,因為匯率是由人掌握的,并不需要儲備過多的外匯;三是,交給國際金融資產管理機構打理,這些所謂的國際金融資產管理機構,其實也是華爾街金融寡頭開辦的,用于購買美國的國債、股票、理財、基金等金融產品。相當于又把好不容易得到的美元外匯又交給了美國。
注意,中國人民幣雖并不完全在美元體系之內,但是,由于中國經濟體量最大,又有強大的親美買辦資本勢力,中國金融業幾乎是完全開放的,美元可以在中國自由兌換成人民幣,甚至中國的地方政府、大型企業,也到國際金融市場上融資,許多大企業,甚至到美國上市,在華美國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投資額度限制、持股比例限制已經取消。只要你有美元,你就可以從中國購買商品、開辦企業、雇傭中國勞動力、并購中國企業、開采中國資源,開辦金融機構,從事結算、支付、保險、期貨、投資、存貸、證券等業務,所以,中國是美元信用的最大支持。
關于美元國際化,我們簡單地歸結為兩句話:美國用美元購買了體系內國家的實物財產,而體系內國家用美元購買到了美國的金融產品。
完全是個空手套白狼的騙局。
那么,我們參照美元國際化,來看看中國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怎樣推進。
如果人民幣要想模仿美元,也推進國際化,那么:
第一步,必須把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收歸于央行,而不能由美元等外資金融資本和買辦金融資本染指。這一步是正當的,但必然要準備好與美國展開激烈的爭奪。要在收復人民幣的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之后,才能談及人民幣的國際化。當前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大半并不在政權手中,而在華爾街金融寡頭為首的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和國內買辦金融資本手中。這樣,人民幣實質上是美元在中國市場上的代用券,是美元霸權寄生于中國經濟之上的管道,沒有多少主權和政權特征。這種人民幣,即使國際化,也是美元國際化的變種和延伸,是美元壓榨中國和全世界的一個工具。
在第一步完成之后,才是第二步:爭取人民幣在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支付、計價權。這一步也是正當的,但是,這一步與第一步一樣,必然要切斷美元信用和霸權對中國經濟的寄生關系,必然從根本上動搖美元信用和霸權的根基,中國也要準備好與美國發生激烈的沖突。
但是那些強調“人民幣國際化”的中國主流經濟學界,似乎對美國金融霸權依依不舍,我很懷疑他們對美元霸權的斗爭性。
第三步,如果人民幣真的追求美元那樣的國際化,那么,曾經深受美元霸權侵害的俄羅斯、拉美、阿拉伯世界、東盟、非洲國家、甚至法國、德國,如何看待我們?它們已經吃了美元國際化的大苦頭,還愿意再吃人民幣國際化的苦頭嗎?美國霸權會容忍人民幣取代其霸權嗎?所以,一旦提出人民幣國際化這種口號,必然會遭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國家的提防,中國會陷入孤立。
這叫務虛名而招實禍。
第四步,即使人民幣發行權完全收復于政權,也實現了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結算權、支付權、計價權,克服了美國的干擾破壞,甚至也掌握了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但有一個問題:中國如何回收流通到國外的大量的人民幣?大家知道,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回收美元外匯的一個重要辦法,是誘騙這些國家購買美國發行的國債、期貨、股票、理財、基金、虛擬貨幣、保險等所謂金融產品,或者干脆就存儲在美國控制的銀行的賬戶上,但是,中國有那么發達的金融產品市場嗎?中國的金融市場,控制在中國政權或者中國主權金融資本手中嗎?并不是。
第五步,即使中國有了極其發達的金融市場,足以回收流通到國外的人民幣外匯,那么,要注意,金融市場畸形發展,必然會嚴重損害工業、農業、科技,實體生產必然萎縮,大量工人失業,農民離開土地,社會矛盾可能激化,這是美國搞金融霸權的前車之鑒。中國愿意接受這種后果嗎?
第六步,美國金融霸權之所以能夠建立,那是因為有中國這么一個極其龐大的經濟體給予支撐。沒有這么一個超級龐大的經濟體,作為美元霸權那么大的寄生蟲,是無法生存的。而且,即使是有這么個龐大的經濟體支撐,美元霸權還是很快就出現了危機,當前的美國正在承受美元金融危機,能否挨過這一關,還不好說。那么,中國這么大的體量,又到哪里找一個更加龐大的經濟體支撐呢?找不到這么大的經濟體寄生,還搞什么人民幣國際化呢?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提出“人民幣國際化”表面上似乎有那么一些愛國的意思,可能會讓人感覺這些人還有民族立場,但我認為他們不懷好意。
所謂人民幣國際化,害人害已,困難重重,且是死路一條!不要再吹了,好嗎?
我甚至懷疑,吹捧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是華爾街金融寡頭的一個陷阱。
四、關于正確的“人民幣國際化”
美元的國際化,本質是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控制其他國家的貨幣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從而讓其他國家的經濟支撐美元的霸權和信用,把美元信用和霸權牢牢地寄生在其他國家經濟之上。但是,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吹捧的所謂人民幣國際化,卻恰恰相反: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金融資本,控制人民幣的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讓華爾街為首的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寄生在中國經濟之上。難道那些鼓吹人民幣國際化的經濟學家們不知道這點門道嗎?
人民幣當前的問題,并不是什么國際化不國際化的問題,而是收復人民幣的主權,即發行權、流通控制權,進而爭取在國際國內貿易的支付權、結算權。在沒有爭取到人民幣對外貿易中結算、支付權之前,要堅持國際收支平衡,不要儲備過多的外匯。
人民幣還應該爭取在對外貿易中的計價權,不過,這不是貨幣主權的問題,這是經濟主權的問題。
所謂正確的人民幣國際化,其實就是爭取這些主權!為此,應該走以下三步:
第一,先把人民幣發行權,從所謂央行及買辦金融資本、國際壟斷金融資本手中收歸到政權之手,由政權決定貨幣發行數量、發行領域、發行對象、發行方式,并由政權控制的銀行/金融機構負責承辦人民幣的結算、支付業務并負責控制人民幣的流通,不能允許其他所有制的銀行/金融機構染指這些業務,否則人民幣的流通控制權便旁落,發行權自然不保。
這一步,在于確保人民幣在國內的流通,排除其他貨幣或者變種貨幣在中國市場上流通,確保貨幣主權、金融主權。
第二步,在對外貿易尤其是對美貿易中,爭取人民幣的結算、支付、計價權,并由中國主權金融機構承辦這些結算、支付業務。不允許其他所有制金融機構染指。
第三步,人民幣不出國門,這是個根本原則。即所有外國政府、外國企業、合資企業、外國機構、外國公民的人民幣資產,只能儲存在中國主權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賬戶上,即人民幣不“離岸”、不出“國門”。對于已經離岸的人民幣,要對其離岸的合法性、持有人獲取這些人民幣的合法性,進行調查,對于查不清其離岸方式和取得這些人民幣的方式是否合法的人民幣,我們應該考慮拒絕其支付、結算資格,不承擔信用義務。不要擔心這樣會影響人民向的國際信用,要知道,人民幣的國際信用,最終要靠中國的商品、服務來支撐(不可以用中國土地、資源、企業出售,來承擔人民幣信用。形象且粗俗的說法,這叫“賣藝不賣身”,有位老同志反對我這么說,我就不這么說了。),并不是靠對這些可能非法離岸的人民幣履行信用來支撐。如果我們不加分析地承擔這些離岸人民幣的合法性,我們可能就是冤大頭,會吃大虧。因為,究竟多少人民幣非法離岸(比如地下錢莊匯款,各種方式洗錢),我們可能并不清楚,這是個無底洞。
在當前中國貨幣情況下,為了維護我國經濟利益,應當考慮停止人民幣繼續離岸的政策。
對于合法方式離岸、而其所有者卻是敵對勢力的人民幣,我也應考慮拒絕其支付、結算資格,不履行信用義務。
數字人民幣,據說可以精準追蹤人民幣的流通過程,判斷其合法性與否,可以發展數字人民幣,以取代今天的人民幣。但是,務必把人民幣發行權完全掌握在政權手中,不能掌握在央行手中,也更不能允許任何所有制企業、地方政府發行數字人民幣,否則,就是“財閥割據”,分裂政權。
如果非要用“國際化”說事,以上便是人民幣的國際化!
我們追求的是公正公平、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國際貨幣關系,我們決不能追求美元那樣的所謂人民幣國際化。我不染指別國的貨幣主權,我也不允許別國染指我國貨幣主權。
五、關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這個說法的變種,是“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
這句話,倒是正確的,完全正確。但是,我們并不能因為這句話正確,就贊成這句話。
比如說,“小偷的本質工作是行竊。”這句也對吧?但是,我們不能允許小偷的存在,不能不打擊小偷行竊的行為。
什么叫“現代經濟”?經濟學家只管說,不管解釋。
其實,所謂現代經濟,就是指私有化、買辦化、外資化的殖民地經濟,就是美元霸權主導之下的“世界經濟體系”,早就人神共憤了。
而通過政企分開、黨企分開、金融與工農業生產分開、央行制度、國有銀行不對國有企業“輸送利益”、發展金融市場,即貨幣金融化、金融市場化、金融市場開放化,華爾街金融寡頭為代表的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在買辦資本勢力的密切配合下,就合情合理合法地且公開地、明目張膽地進入相關國家,神不知、鬼不覺地控制的這些國家的貨幣發行權。
貨幣,是合理分配行業勞動力、平衡各行業階層所得、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突出建設發展重點、支撐國家動員能力的重要了工具。貨幣,其實是政權的動員人力物力、組織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建設活動的把手。誰掌握貨幣發行和流通,誰就是國家的實際一統治者。越是在私有經濟或者說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的這種功能越重要,政權越需要掌握貨幣發行權,以支撐政權的能力,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如果在公有制條件下,政權可以直接動員人力物力,并不需要過多地依賴發行貨幣。
但是,在中國經濟市場化(即私有化)過程、急需要貨幣支持時,政權反而喪失了貨幣發行權,并將這個權利“委托”給了央行,而央行因為與工農業和科研、建設、社會保障行業分裂,就喪失發行貨幣的依據,所以,不堪其重,又一轉手,通過引進外資、出口創匯、發展金融業、開放金融市場的方式,把貨幣發行權交給了華爾街為首的國際壟斷金融資本。
金融,是對貨幣發行權的篡奪和扭曲。貨幣發行才是經濟的血脈,金融不是,金融是對實體經濟進行控制和破壞的手段。體現在:一是原本屬于政權的貨幣發行權,經過貨幣金融化、金融市場化、金融市場開放化,被交給了私有資本。考慮到中國的私有資本多有官僚背景,中國金融實際上是官僚竊取政權的關鍵手段;再考慮到中國官僚資本又多有國際壟斷金融資本背景,中國金融實際上是官僚買辦資本勾結國際壟斷金融資本,竊取原本屬于中國人民政權的貨幣發行權的關鍵手段。二是扭曲了貨幣發行數量,通過金融市場,可以發行數量龐大的衍生貨幣;三是扭曲了貨幣發行對象和發行領域,從而把貨幣發行給外資、買辦企業,發給到房地產、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而不發行到政權控制的工業、農業、科研、教育、醫療、軍事等命脈經濟領域;三是篡奪了原本屬于政權控制下的銀行控制貨幣流通的職能。
華爾街為首的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在官僚買辦勢力的配合下,通過貨幣金融化、金融市場化(就是金融私有化)、金融市場開放化,取得了相當部分的人民幣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在取消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投資額度限制、持股比例限制和開放市場等具體政策的支撐下,憑借對人民幣發行權的控制,就可以扭曲地分配各行業勞動力、分配行業階層收入形成貧富分化、動員中國的人力物力以支撐美國霸權的綜合實力,導致中國經濟在主權結構嚴重畸形(外資經濟占比高且發展迅速,國有、民族民營經濟占比萎縮)、所有制結構畸形(國有企業因為得不到充分的貨幣支持,而外資經濟則可以得到充分的貨幣支持,所以,國有經濟在中國市場上居然競爭不過外資經濟)、產業結構畸形(即金融業、房地產、教育產業、醫療產業、養老產業等畸形發達,工業、農業、科研卻發展緩慢)、地域結構畸形(東南沿海由于得到了貨幣支撐,故發展迅速,中西部地區因為沒有貨幣支持,幫發展緩慢),形成嚴重的地區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不平衡、公有與私有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以中國經濟體量之大,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影響力有限,且備受美國霸權掣肘,發動對華貿易戰、制裁、卡脖子,中國生產和中國巨量出口,不但沒有支撐人民幣的國際信用,反而支撐了美元的國際信用和霸權,讓美國霸權得以在全世界擴張,并挑起中國周邊和國內矛盾。
寄生蟲,就是這個樣子,一邊吸著宿主的營養,又一邊侵害宿主、殺死宿主。
金融并不是什么經濟的血脈,貨幣才是經濟的血脈!政權必須全面掌握貨幣發行和流通,限制金融市場的發展,必須防范金融對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過程的扭曲!
七、關于“國際貨幣形勢”的發展
在幾位著名的經濟學家看來,中國人民幣似乎是國際貨幣形勢發展的局外人,或者,雖然是局內人,但是,作用有限,不是主角,無法決定“國際貨幣形勢”的發展。所以,暗示中國在國際貨幣形勢發展上,要么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么,“隨波逐流”,任意東西,不要發揮主導作用,不要爭取正當權益。
這是荒謬的,這是嚴重缺乏人民幣主體性的表現,是投降主義的表現。
人民幣就是國際貨幣形勢發展的舉足輕重的因素,甚至可以是決定因素。要樹立這樣的信念:國際貨幣形勢如何發展,取決于中國人民幣主權是否收復、取決于中國人民幣的政策,取決于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貨幣、金融關系!中國人民有責任、有實力、有辦法塑造國際貨幣形勢,推動國際貨幣局面向公平、公正、互利、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發展。
幾位經濟學家,嚴重缺乏人民幣主體意識,缺乏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那種控制世界貨幣形勢的“野心”!至少,絲毫沒有洞察到華爾街金融寡頭通過散布荒謬貨幣、金融觀念,制訂規則以掌握世界貨幣形勢、維系美元霸權的巨大陰謀。
說到底,還是在思想意識深處,對貨幣的本質、貨幣的政權屬性和主權屬性,認識不清,對貨幣與金融的關系,認識不清。
八、關于“美元仍是當今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美元信用崩塌”“去美元化”
這三個概念是緊密相聯的,本質上是一回事。
不要毫無根據地憑空說話!什么美元仍是當今最重要的國際貨幣,什么去美元化是長期的,不會立即發生。都是沒有根據的,違背邏輯的,客觀上有利于美元霸權的敬延殘喘,不利于全世界反美元霸權斗爭,是替美元霸權打掩護。
美元是不是最重要的國際貨幣,是由誰來決定的?
美元信用的崩塌,是由誰決定的?
全世界去美元化的進程和結果,是由誰決定的?
當然是由美元信用和霸權的最大支撐者決定的。寄生蟲,能否存活,要看宿體是否愿意供養,只要宿體拒絕供養,寄生蟲也就完蛋了。如果寄宿體慢慢拒絕供養,那么寄生蟲就慢慢完蛋;如果寄宿體立即拒絕供養,寄生蟲就立即完蛋。
而美元信用和霸權的最大支撐者,卻是中國,即最大的宿體。那么,美元是不是最重要的世界貨幣、美元信用會不是崩潰、全世界去美元化,就是中國決定的。
為什么說美元是不是國際貨幣是由中國決定的?因為:一、中國經濟體量是全世界最大的,超過美國的盟友日本、南朝鮮、我臺灣、我香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或者還有菲律賓等國之和!其二,中國的國際貿易,多用美元支付結算,甚至連定價權也掌握在相當程度上掌握在華爾街手中,而且,結算業務是由美國的swift體系承辦,因為,中國的美元外匯,多儲存在美國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賬戶上。中國作是美元信用和霸權的最大支撐,中國停止了這種支撐,美元霸權就崩潰了一大半。所謂國際貨幣的地位,因為中國的拒絕,也毀了一大半。
為什么說美元信用崩塌,是由中國說的算?很簡單,因為中國有個出口創匯的追求,還有個儲備美元外匯的偏好,這個追求和偏好,正在糾正但顯然遇到了阻礙,不那么順利,至今也未完成。只要你手里有美元,不管真假,有沒有信用,就可以到中國投資辦企業、采購中國商品和服務、開發中國資源、開辦金融機構并且沒有業務范圍上的限制、并購中國企業,到中國旅游生活,因為你手里的美元,到中國就可以兌換成人民幣,其實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合法的洗錢,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洗錢。這些,就表明中國經濟支撐了美元信用。
如果中國拒絕美元支付、結算,美元信用和霸權就完蛋了。
為什么全世界在去美元化的速度和效果,取決于中國?原因同上,茲不贅述。
中國依然有能力組織本國的去美元化,收復人民幣主權。全世界去美元化大潮已經形成,只差中國加入,能領頭,更好。中國經濟體最大,產業鏈最完整,黨和政權能力強大,掌握著軍隊、公檢法系統,國內團結安定,雖然有強大的買辦資本勢力并一直在搗亂破壞,但已經受到抑制,已經左右不了局勢了。兼美國工業萎縮,軍事力量萎縮,所謂民主、自由的偽價值觀早被揭破,外強中干、驚弓之鳥的本質暴露,時日無多。即使中國在去美元化問題上猶豫,也擋不住全世界去美元化的大潮,而且還可能成為美元霸權的殯葬品。
況且,中國已經加入到了全世界去美元化的大潮中。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關鍵之變,在于人的變化,在于人的立場、方法論、精神狀態的變化,在于經濟金融理論和學風的變化,在于回歸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路線,克服買辦心理,樹立世界主體意識。
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主人,不是霸權的奴隸;我們要打破霸權,不是充當霸權的幫兇!
各位,我覺得你們嚴重缺乏這個。你們不改,你們會以不同方式,被歷史拋棄,被人民拋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