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分析,主流經濟學家不是學習和借鑒美國如何強大的做法,而是十分迷信美帝自我吹捧的意識形態,一方面將美帝當作善良的天使和圣人,另一方面又迷信美帝推銷的以自私自利為基本原則的意識形態經濟學,無視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連做學問最基本的邏輯自洽都做不到,搞不了研究。
1、對薩繆爾森經濟學教科書中經濟學定義的翻譯
薩繆爾森《經濟學》是美國著名教科書,按照作者在2009年版前言《一個折衷主義的宣言》,本書主張混合自由市場經濟和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的折衷主義,倡揚現代混合經濟的價值。但是,我國學者翻譯的最新版第19版薩繆爾森《經濟學》[1],將經濟學定義為,”研究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并將它們在不同的個體之間進行分配的學科”。也就是經濟學只研究市場經濟,不包括非市場經濟了。按照這個定義,凱恩斯經濟學理論中的大部分,論證增加公共投資的理論和主張,根本就不該出現在本書中。作者怎么可能會給經濟學下一個與其內容相矛盾的定義,使本書自身的邏輯就存在問題?在早期版本中,例如,第十版,作者在定義中還特地指明,在使用或不使用貨幣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包括市場和非市場情況[2]。但是,我國的譯者,當時是高鴻業先生,仍然翻譯成商品,致使第10版中文版中,作者給經濟學下定義的一句話本身就前后存在邏輯矛盾。
在英文原版中,作者所使用的詞是goods and services,準確的翻譯應是物品和服務。譯者將服務丟掉,同時將goods翻譯成商品。英語中比較正式的表達商品的詞匯是merchandise,而且英文原版緊接著對經濟學定義做了闡述,多次提到goods這個詞,譯者都很好地翻譯成了物品。譯者在譯后記中還專門討論了goods的翻譯,提到可翻譯成物品,產品、財貨等等,就是沒說,可翻譯成商品,可是譯者在這個最重要的地方,卻將其錯譯成商品,這不是很奇怪嗎?
主譯者蕭琛先生是北大經濟學主任和教授,對本書的理論體系和凱恩斯經濟理論不可能一無所知,其主持翻譯的上冊《微觀經濟學》一書書后還專門有一張圖[1],標識現代主流經濟學,也就是薩繆爾森建立的經濟學體系的直接來源是凱恩斯和馬歇爾。這很可能是譯者的有意誤譯。譯者翻譯過來的這種定義,實際上拋棄了經濟學中還有很多非市場經濟方面的知識,暗示經濟學就是市場經濟學。
很多美國學者都指出,該書是一本意識形態教科書,2001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曾長期擔任美國內務部經濟學家和總統私有化委員會研究部主任、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羅伯特 尼爾森,根據自己在政府工作經歷,撰寫了一部經濟學著作,題目就叫《從薩繆爾森到芝加哥學派經濟學都是宗教》[3],在美國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十幾位專家學者發表文章評論它[4],參與討論的普通讀者就更多了。我國主流媒體卻對此保持高度一致的沉默,不肯對此反思。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鄧肯 弗利在其著作《睿智--亞當謬論及八位經濟學巨人的思考》[5]中指出,歷史上著名經濟學家們的經濟學說都是經濟神學。西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Kenneth R. Hoover寫了一本書,題目就叫《經濟學就是意識形態》[6]。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美國經濟學家馬克 林德曾發表與薩氏經濟學篇幅相近的專著《反薩繆爾森論》[7],以薩繆爾森《經濟學》為對象,全面批判了西方主流經濟學。2009年6月,曾于200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格曼應邀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發表“羅賓斯講座”講演上說,過去30年來的宏觀經濟學“說得好聽簡直是無用之物,說得不好聽是害人之物”。
薩繆爾森《經濟學》教科書雖然包括了非市場經濟學方面內容,但是,該書寫到非市場部分內容時,就會列出不同觀點,暗示學者專家們有很多不同意見,不是公認的,整本書是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推銷美帝意識形態。國內主流經濟學界卻很少介紹,而且翻譯的中文版,是赤裸裸地篡改原文,推銷美帝意識形態,甚至不惜將經濟學定義的一句話都篡改得前后矛盾。可見主流經濟學界對美帝意識形態著迷之深。然而,這種赤裸裸推銷美帝意識形態的教科書,卻在中國成為暢銷教科書和權威性教科書,用于教育大學生,學習美帝的意識形態經濟學。
2、相信美帝意識形態宣傳的人民幣不可兌換與美元可兌換
我們首先來看看,中美兩國境內人民幣與美元實際兌換情況,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你很容易找到一個銀行去兌換。國家雖然對個人拿人民幣兌換外幣有限制,在限額以內可自由兌換,在限額以上,經過審批,也可以兌換。這個限額是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更重要的是,在美國和西方國家購物,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中國的銀行卡,用人民幣直接付賬,國內銀行負責兌換外幣支付給國外商家,基本上不影響個人在國外生活。至于外幣兌換人民幣,不但沒有限制,而且是國家鼓勵的。國家制定了很多政策,推動外資拿外幣到中國兌換人民幣,諸如出口退稅政策,吸引國內企業出口國外換匯;優惠引進外資政策,就是吸引外國資本家拿西方貨幣到中國兌換人民幣,購買中國的工廠等。
相反,在美國境內,你很難找到一家銀行去兌換美元為人民幣或者兌換人民幣為美元,只有在少數大城市的唐人街上,你才能找到幾家私人或華人小銀行,進行兌換,而且風險很大,很容易碰到騙子,讓你拿到假鈔。最近幾年,在美國少數機場,也有銀行開始提供兌換服務了,但兌換差價高達10-20%以上,除了應急,很少有人愿意找這種銀行辦事處兌換。不管是人民幣兌換美元,還是美元兌換人民幣,在美國都是非常困難的,任何一個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都很容易驗證以上事實。至于美國人出國到中國,怎么辦,當然是中國境內銀行提供兌換服務,美國老百姓不用擔心。
對比中美境內的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貨幣兌換,基本上是中國有少許限制,而美國基本不能兌換之間的區別,但美國官方和主流媒體卻一致指責中國,說中國限制人民幣兌換,人民幣是不可兌換的,相反,宣傳美元是可兌換貨幣,可謂是顛倒黑白的意識形態宣傳了。
更為荒謬的是,中國國內主流媒體也經常性地宣傳美國推銷的意識形態,黑白顛倒地宣傳人民幣不可兌換,美元可兌換,報紙上和網絡上到處是這種黑白顛倒的美國意識形態宣傳。中國主流經濟金融界經常性指責人民幣不可兌換,宣傳美元可兌換,要求中國要向美國宣傳的一樣,讓人民幣成為自由兌換,不再設置限制。學術界的文章,可以說汗牛充棟,將美帝的意識形態宣傳當真理,替美國人敲打中國政府。主流經濟界也努力向世人證明,我們的人民幣是可兌換的。2012年5月16日,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際證監會組織第37屆年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演講[8],介紹中國資本項目中,事實上可兌換的有16個子項,基本可兌換的有17個子項,部分可兌換的有7個子項,沒有完全不可兌換的項目。他們一再制定人民幣自由兌換時間表,一再擴大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范圍,讓政府被動參與貨幣兌換的領域不斷擴大。
本來市場經濟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由交易,任何參與者都有交易或不交易的權力,但中國的主流經濟界卻迷信西方的意識形態謊言,剝奪了中國政府參與貨幣兌換的選擇權,而是必須被動參與兌換,否則就是錯誤,就是中國限制了貨幣兌換。相反,美國政府從來就不參與人民幣兌換,也很少參與其它貨幣兌換,這都是美國經濟學教科書介紹的常識,例如,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教科書就有介紹。然而,中國的主流經濟金融界就是沒有這種常識,也根本不看美國的事實,而是十分迷信美帝的意識形態宣傳,只會聽從美國意識形態指揮棒行動,可謂荒謬透頂!這都是美國意識形態統治中國主流經濟金融界思想的結果,也充分證明,主流經濟界迷信美帝意識形態。其嚴重后果之一,就是中國印錢,一度統統交給美國資本家,讓美國資本家印美元,就可以兌換印出的人民幣,買走中國各種財富,好似中國印錢就是專門送給美帝,用于購買中國資產和各種財富的。甚至因為主要依靠使用印鈔權,被動參與貨幣兌換,導致印鈔太多,通貨膨脹太嚴重,央行有幾年不得不發行央票,其實就是借錢應付被動參與兌換導致的通貨膨脹問題。
3、相信美元歐元是國際貨幣的意識形態宣傳,甚至稱作硬通貨
美國和西方各國經常宣傳,他們的貨幣是國際貨幣,國內主流經濟界從不思考這種宣傳的真實性,在國內鸚鵡學舌地重復美國和西方意識形態,甚至宣傳西方貨幣是硬通貨,暗示人民幣不是硬通貨,而是軟通貨。但是,回顧歷史,不包括后來相互合作欺騙第三世界國家之前,西方各國基本不接受他國貨幣,不承認他國貨幣是國際貨幣,包括美元英鎊等貨幣,雖然意識形態宣傳上英美兩國經常宣傳這兩種貨幣是國際貨幣。
由于國際貿易的存在,大多數國家都無法做到完全不接受他國貨幣,但是,歷史上西方各國很少大量接受他國貨幣,只有在殖民地才能印鈔購買各種財富,相互之間基本不會同意。所謂西方貨幣可兌換,都是極為有限的,各國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其中第八條明確規定,各國可以自行決定接受他國貨幣兌換本幣數量。問題在于,我們的金融界迷信美國和西方的意識形態宣傳,相信美元和西方貨幣是硬通貨,從而制定多項政策,尤其是央行高價購匯維持低人民幣匯率政策,推動拿財富換取西方貨幣,還包括制定藏匯于民政策,推動民間大量儲備自動貶值賴賬的西方貨幣欠條,更是方便洋奴們轉移資產,移民國外。
回顧歷史,1929年西方發生嚴重的生產過剩危機,美國開工率下降一半多,官方公布的失業率超過25%,其它各國類似。然而,當時各國都限制使用他國貨幣,形成著名的英鎊區、法郎區、美元區,實質是英國、法國和美國是當時三個主要殖民國家,在其控制的殖民地,只準使用本幣,禁止使用他國貨幣,包括對外宣傳那時的國際貨幣英鎊。不同貨幣區間的交易,主要使用黃金支付。當時世界貿易下降三分之二,西方各國從未低價賤賣自己的產品,換取他國貨幣,來解決生產過剩危機。
二戰爆發后,英國不僅在西歐,北非戰場與德意軍隊交戰;而且本土遭到德軍空軍轟炸,生產嚴重不足,主要從美國進口軍火,很快耗盡了英國手里的黃金,后來英國又出售了多個美國感興趣的島嶼,但美國從不接受被英美宣傳作為國際貨幣的英鎊。到1944年二戰關鍵時期,英國為籌集戰爭所需要的軍火,十分需要來自美國的供應。當時美國通過給英國提供貸款方式,另一方面則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包括發表大西洋憲章,同意美國在英國殖民地享有平等待遇;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見第八條),原則上不限制外幣支付,包括使用美元支付,但英國也保留可限制本國持有的外幣數量的權力。
戰后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并沒有執行該條款。當時美國出資5億美元,給歐洲支付同盟提供資金,推動各國使用美元年終結算。當時各國受戰爭影響,經濟受到重創,貨幣嚴重不穩,又缺少黃金,不得不接受美國好意,但各國貿易并沒有使用美元支付,而是采取記賬方式,到年底用美元結算,各國可以用美國出資5億美元分配的額度支付相互之間的貿易逆差。
直到1961年初,因蘇聯軍事威脅,歐洲幾個主要國家才同意執行協定第八條,有限接受外幣主要指美元支付,其前提是美國承諾美元可兌換黃金。然而,僅僅過了10年,到1971年5月,各國又一次停止接受美元支付了。這是由于美國國內物價比戰前上漲3倍多,但美國卻一直采用戰前制定的美元含金量,從而人為抬高美元匯率,壓低各國匯率,導致巨額貿易逆差,讓美國印鈔,從歐洲進口了大量物資,支持美國發動的對越侵略戰爭。當時各國在軍事防衛上依靠美國,不得不對美妥協,各國積累了600多億美元,但美國卻不按照其主導制定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要求,執行兌換黃金的承諾。西方各國為避免繼續被美國印鈔拿走財富,導致不能抑制的嚴重通貨膨脹,遂停止接受美元。
進入八十年代后,美國和西方合作,欺騙第三世界國家,獲利巨大,使第三世界國家外匯儲備迅速上升,從百億美元以下迅速上升到2008年10萬億美元以上,其中約4萬億美元是歐洲各國貨幣,代表了歐美印鈔獲得的財富;更大問題是讓美國和西方各國印鈔,控制了各國經濟資源,按照美國經濟分析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到2023年一季度末,印鈔“購買“控制他國資產,共計32.7萬億美元,2021年末曾高達35萬億美元。美國和西方各國通過印鈔控制了各國經濟資源獲取巨額利潤,形成了西方不勞而獲的新局面。如今英美等國早已產業空心化,主要靠發展中國家供應,尤其是中國成了世界工廠,供應了最大份額。在此過程中,很多歐洲國家精英獲利甚多,也被美國精英迷惑,放松了警惕,積累了很多美元,主要用于購買美國各種債券,到2008年,被美國倒閉大銀行賴賬,損失慘重,歐豬四國瀕臨破產。這推動了西方各國對美國的警惕。其實美國幾乎天天都在倒閉銀行賴賬,最近發生的比較著名的是硅谷銀行倒閉,沒收了外國儲戶上百億美元存款。更隱蔽的手段是沒收死人存款,例如,清末大臣李鴻章、盛宣懷、奕劻等將貪腐來的巨額銀錢都存到西方銀行,等李、盛等死了之后,大部分都被沒收。后來李鴻章和盛宣懷孫子淪落到街上要飯,活活餓死。如今國內銀行也學會這招。
如今中國早已成為美元的最大支持者。此輪美國通貨膨脹,美國出口中國物資漲價高達25%,而中國出口美國物價,最多時,也僅增加6%,為美國削減通貨膨脹;更大的支持,則是用低人民幣匯率政策,推動低價賤賣物資換美元,從而支持美元購買力。沒有中國如此支持,美國就不是通貨膨脹,而是崩潰了,美元也不可能存在霸權了。這都是主流經濟界盲目迷信美國和西方意識形態宣傳的后果。
4、迷信美帝宣傳,美元是代表黃金的欠條,稱之為美金
美國建國初建立的憲法,規定法定貨幣是黃金白銀,但美國當時又不產黃金白銀,主要使用紙幣。在建國前的殖民地時代,紙幣主要是殖民政府發行的。當時美國人看到英國貧困人口,還撰文嘲笑英國本土,不知道紙幣發行的好處。建國后,美國上層精英要分享發鈔好處,就出面辦銀行,由各地政府參股,在本地發行紙幣,承諾紙幣可兌換黃金,但各地主要銀行還是政府控制的,上層精英參股分享紅利。
后來又推動私人也可以辦銀行發行鈔票,都必須公開承諾可兌換黃金。此后美國銀行業很繁盛,銀行眾多,各家銀行都獨立發行紙幣,只是經常倒閉,讓儲戶手里的存款都變成廢紙,更不說發行的紙幣了。當時還出現很多野貓銀行,是指銀行將負責兌換等事宜的辦公室都設在荒無人煙,只有野貓出入的地方,從而限制人們去兌現。
所謂承諾貨幣可兌換黃金,就是政府參股控制的大銀行,都不能避免停止兌現,多次發生影響全國的金融危機,美國有位大學教授,寫過一套書[9],雖然很多意識形態宣傳,但也介紹了這方面歷史,已經出版的有6卷本,每本都厚達近千頁。比較著名的是1932年羅斯福上臺,因經濟過剩危機太嚴重,失業率高達30%,產出下降一半,當時倒閉了數千家銀行,其它銀行也非常危險,隨時可能倒閉,羅斯福干脆下令,全國所有銀行停止營業,幾個星期后,重新開業,要求人們必須上交黃金到銀行兌換紙幣,然后不久又宣布不再兌現美元為黃金了,距離今天已經超過90年了,而且還很快大幅度降低每個美元含金量,將1盎司黃金價值20.66美元上漲為35美元,等于美元紙幣價值下跌41%,等于赤裸裸地搶劫民眾。但是美國還是一如既往地經常宣傳美元代表黃金欠條,迷信美帝的洋奴們還是一如既往地相信。
此后美帝為了推動他國使用美元,對他國政府還是承諾,美元可兌換黃金的,甚至主導同盟國簽訂《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寫到協定中。不過這仍是一種意識形態宣傳。當時西方各國并不信任美國,1944年各國開會通過,但直到1961年之前,才有幾個美國控制的拉美國家加入協定,后來美國的主要歐洲盟國因受蘇聯軍事威脅,才不得不加入協定。當時美國國內多次發生的通貨膨脹,美元貶值超過3倍,但卻繼續宣稱,保持1932年規定的含金量,從而抬高美元匯率,就可以貿易逆差,推動印鈔購買他國,主要是西方盟友的物資,但卻不兌現承諾。僅僅十年,美國的西方盟友就積累了600多億美元,雖然與當代中國相比,不過九牛一毛,卻遠超美國手里的黃金,各國明白,美國不可能兌現。1971年5月,西方各國干脆終止,不再接受美元。
美國建國200多年,就是在1932年之前的100多年,對民間承諾美元可兌換黃金,其實都是一種意識形態宣傳,都常常不能兌現。只是美帝宣傳,銀行都是私人的,隔離了美國政府的責任。其實在美國,美元經常被華人稱為“美刀“,迷信美帝,替美帝辯護的則解釋說,美元英文是dollar,美刀是簡稱。其實其真實含義是美國的金融陷阱太多,一不小心就被美帝銀行所坑,讓你血本無歸。最近發生的一次著名坑人事件,就是美國倒閉硅谷銀行,沒收了很多外國商人存款,同時卻要求償還銀行貸款。等于說,你在硅谷銀行貸款,然后將大部分沒有使用的貸款都存在硅谷銀行,這常常是貸款的附帶條件之一,然后銀行將你的存款沒收了,卻要求你還貸款,等于赤裸裸地搶錢。這一切都是合法的,你若不還錢,就會品嘗美帝專政武器的懲罰。其實在美國做富人,如果你進不了他們的圈子,分分鐘都被美帝合法搶劫。
離硅谷銀行倒閉沒有幾天,美國金融界還將硅谷銀行定位最高等級的明星銀行,然而,轉眼間就倒閉了。其實美國的銀行倒閉,也就是換個老板,你欠的債務,一分不能少,但你的存款很可能就沒有了。這在以前是不分等級和身份的,一視同仁。只是羅斯福關閉銀行時期,導致的問題太嚴重,當時美國有一半銀行倒閉,被坑害的老百姓比例也幾乎接近一半,全國赤貧人口大增,報紙上天天報道餓死人,在此后八年,美國人口幾乎不增長,等于少增加800萬,到1941年美國要加入二戰,當時軍方搞體檢,約一半人口都體檢不合格[10],很多人在大蕭條時期,吃得太少,身體嚴重虧空。于是,美國就開辦了銀行保險業,要求所有國立銀行(國內故意翻譯為國民銀行,掩蓋國有成分)都要參加保險,由保險公司負責償還普通儲戶的少量存款,不再坑害窮人了,但卻繼續坑害富人,尤其是外國商人和資本家,當然,還有死人,前面介紹的李鴻章、盛宣懷等,就是這樣例子。此后美國銀行業不再坑害美國大多數普通人,就能維持較好的形象了,從而更容易欺騙外國精英和富人了。
去年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和西方就以此為理由,沒收了大量俄羅斯富翁資產,包括銀行存款和證券,有人統計超過3000多億美元。其實這些俄羅斯富翁大都是美帝信徒,都迷信美帝意識形態宣傳的普世價值,從而將身價資產都轉移到美國,讓美帝不費吹灰之力沒收。中國的精英迷信美帝的也很多,同樣大量轉移資產到美國和西方,美國媒體甚至公開威脅中國的精英,不聽話就曝光他們在美國銀行的存款和其它資產。
但中國的主流媒體和網絡還是經常宣稱美元為美金,主流經濟學家稱呼美元為美金的也不在少數。如今美元早已是美國政府發行的,公開宣布,不負責兌現,而且還實行通貨膨脹政策,也就是自動貶值賴賬的欠條了,這都是寫到美國金融教科書的常識,但中國主流經濟界卻迷信美國媒體的意識形態宣傳,一直幾十年如一日,用各種政策,推動國家拿財富換美元,換來的美元,大都放在西方金融體系,包括購買西方各國國債,借給西方免費使用,由于西方通貨膨脹率常常高于利率,這些資金常常自動貶值,連保本都做不到,還經常性地被美帝賴賬而自動損失。包括2008年金融危機和這次美國銀行倒閉風潮,都被美國沒收了大批資金,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失,筆者曾經撰文介紹,結果連在網絡上都無法存活。
5、總結
主流經濟界迷信美帝意識形態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美國對外推銷以“華盛頓共識”為名的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場化三大原則下的十大宏觀經濟政策,其實都是美帝販賣的毒藥。美國控制的拉丁美洲深受其害,早在上個世紀末,拉美各國首腦就開會公開聲討美帝販賣的華盛頓共識了[11]。但在我國,主流經濟界卻將中國執行華盛頓共識政策,總結為北京共識,其唯一差別在于,國內主流經濟界受到阻力較大,只能逐步推行,但其目標與華盛頓共識完全一致。例如,美國主要資產其實都控制在政府手里,主要通過各類基金,如養老基金,占銀行業45%資產的前4家大銀行都是上市公司,都是政府控制的銀行,但美國卻對外推銷私有化,中國主流經濟界則大力推行,如今大部分資產都私有化,早就公開宣布,是中國經濟的主力軍了[12]。其實中國的私有化,是讓美國和西方印鈔,到中國兌換人民幣,購買中國的資產,實行的”私有化“實際是殖民地化。如今網絡媒體基本被美國資本控制,等于意識形態平臺都在美國資本手里,不僅用意識形態洗腦上層精英,而且可以洗腦占人口大多數的網民了。 筆者曾經寫書,論證和揭露美帝推銷的華盛頓共識,與美國實際做法完全相反,結果卻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甚至告訴我“不能妄議美國”,將美國的意識形態當作真理,不準反對。
最近溫鐵軍教授公開說[13],現在高校學術法西斯化,既無學,也無術。溫教授反思的,就是很多教育內容來自西方的洗腦意識形態,例如,舉例介紹西方當年對外貿易實際是強盜貿易,歷史上的所謂商人,很多都是國王任命的強盜,奉旨打劫,能搶就搶,不能搶才會貿易。溫教授總結說,國家形式犯罪是西方的傳統,但卻指責中國貿易不自由,然而,西方的這套強盜邏輯卻成為教育界傳授的政治正確了。
不過溫教授也深受西方意識形態毒害,包括在這個演講中,稱西方的強盜邏輯和行為,也是一種文明。所謂文明,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成的集合。如果強盜都是文明,那什么才是不文明?筆者曾專門寫文章評論溫教授的觀點中有太多美國意識形態[14],這是中國主流經濟界的常態,并非針對溫教授,主要原因是在介紹溫教授觀點的bilibili視頻上寫了幾句評論。筆者撰文是借此介紹,讓美帝資本控制中國主流網絡媒體帶來的危害。
早在2005年10月底,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在接受《中國工商時報》時回答[15],“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指責經濟學家們不搞經濟學研究,而是當做個人發財、出名和當官的路子。辯護者則說,中國也有很多經濟學家在西方著名學術雜志上發表學術文章。在筆者看來,很多文章都是用西方意識形態指導下的研究,是幫助西方論證推銷意識形態的,理所當然受到西方歡迎。例如,1992年林毅夫教授發表的《中國的農村改革和農業增長》,將農業增長主要歸功于非集體化,實際就是指私有化的貢獻,論證和推銷西方意識形態。 歷史事實是,到2003年,中國人均糧食產量甚至比1979年還低,其增長速度與過去相比也相差甚遠。
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曾經公開宣稱,謊言重復千篇就成為真理,從筆者舉的例子可以看出,美國佬甚至不需要說謊,只需要暗示謊言,甚至一再澄清那是謊言,但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仍然就自動相信了,他們頭腦里充斥了太多的美國和西方的意識形態謊言,而且將這些謊言當作無可置疑的真理,怎么可能真正做學問,又怎么做得了學問?所謂做學問,實際都是在推銷西方意識形態。筆者曾經參加過一次政治經濟學學術會議,本是被邊緣化的馬派經濟學學者開會,但幾個主要發言人都是拿西方經濟學意識形態當真理,來分析討論問題。這表明,美帝意識形態已經蔓延到整個經濟界了。
美帝推銷的意識形態經濟學,其核心原則就是私有化,其核心邏輯就是人人都是自私的,人們都會追逐自己的利益,從而推動社會進步,私有化自由化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政府不需要干預。雖然美帝不敢直接如此推銷,只會潛移默化地推銷,卻讓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迷信如此,而且還十分迷信美帝自我吹噓,將美國打扮成天使一般的各種神話,從來就沒有意識到,與其推銷的意識形態經濟學基本原理之間的矛盾。
總而言之,主流經濟學家不是學習和借鑒美國如何強大的做法,而是十分迷信美帝自我吹捧的意識形態,一方面將美帝當作善良的天使和圣人,另一方面又迷信美帝推銷的自私自利的意識形態,連做學問最基本的邏輯自洽都做不到,可謂人格分裂。
參考
1. Samuelson, P.A. and W.D. Nordhaus, 微觀經濟學,蕭琛主譯. 2012,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
2. Samuelson, P.A., 經濟學(上), 高鴻業翻譯. 1979, 北京: 商務印書館. p. 13.
3. NELSON, R.H., ECONOMICS AS RELIGION: FROM SAMUELSON TO CHICAGO AND BEYOND. 2001,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4. Reder, M.W. A COLLECTION OF BOOK REVIEWS OF: ROBERT H. NELSON, ECONOMICS AS RELIGION: FROM SAMUELSON TO CHICAGO AND BEYOND. 2005 [cited 2014 12.21]; Available from: http://faculty.publicpolicy.umd.edu/sites/default/files/nelson/files/economics_religion/bookreviews.pdf.
5. Foley, D.K., 睿智--亞當謬論及八位經濟學巨人的思考. 2010, 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6. Hoover, K.R., economics as ideology, Keynes, Laski. Hayek and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politics. 2003,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7. Linder, M., 反薩繆爾森論,梁小民譯,1974年德文版,1977年英文版. 1992, 上海: 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8. 郭樹清, 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金融監管研究, 2012. 2012(6): p. 1-17.
9. 杰瑞·馬克漢姆, 美國金融史第一卷. 2017: 中國金融出版社. p. 326-393.
10. Manchester, W., 光榮與夢想 1932-1972年美國實錄 第1冊. 1978: 北京:商務印書館. p. 108.
11. 詹姆斯·E.馬洪 and 李儉國, 拉丁美洲告別“華盛頓共識”. 國外理論動態, 2004(03): p. 6-10.
12.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的致辭,透露了什么信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157619344375920&wfr=spider&for=pc. 2021.09.06.
13. 溫鐵軍, 現在學術法西斯化,既無學也無術,文化,文化綜合,好看視頻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1141286317837268786>. 20230517.
14. 黃衛東. 必須擺脫美國通過美元意識形態洗腦中國經濟金融界的五重陷阱
http://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2022-08-02/162951.html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02277172183273>. 20220802.
15. 丁學良. 中國有幾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家?_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73495.html. 200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