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義的本質、宗義是人民、人的解放中的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
人類社會于當代的消滅階級的終結性人民革命,決定了毛澤東主義的本質,必然是不斷革命(繼續革命)。從質性上論說,此處的“主義”之謂,完全同于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必要重復,這里得說明:毛澤東主義,則是從毛澤東一生貫徹對立統一這一辯證法的核心,建構了公私、無資、社資、前進與后退、新與舊……等,涵蓋萬事萬物的斗爭前進的認識和思維方式;是為了人民、人類和人的解放,發動全民,并依據人民艱苦卓絕的政治、經濟實踐,研究、闡發的反修、反和平演變、反資本主義復辟,從而不斷革命的理論系統。她是人民學、人民革命學和人類、人的解放學。她是民本、民“主”革命、繼續革命的——“戰斗武器”煅造和“武器”的戰斗。她的全篇盡是指向人民的全員發動和廣泛深入的政治的、經濟的實踐,在斗爭中學會斗爭,達于科學斗爭。
毛澤東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具體展現一幅絢麗的歷史畫卷。共產黨建立后,她依靠人民(只有代表人民,去私克己,不怕個人的利益以至生命的犧牲,真正為人民利益、長遠利益而奮斗,人民才讓你依靠),號召人民組織起來,領導人民展開人民戰爭,武裝奪取政權(暴力革命,是人類終結性人民革命的一般規律,尤其是這一世界性革命的首開、前期進行的國家,以及,剝削階級頑固堅持用暴力統治人民的國家。說到底,革命暴力,是人民對敵人暴力統治的必然“歷史回應”和改造)。
建國后,一方面要時刻警惕敵人的復辟活動,另一方面要警告一些共產黨人不要在和平年代、在糖衣炮彈面前,走向人民對立面,防止人民政權得而復失。上世紀下半葉的前二、三十年,在毛澤東主義之下,中國共產黨曾采取各種措施:一方面加強黨的建設,使之不變修、不變質(盡管不會一次完成,但只要出現變修變質的跡象,人民必然會有——也必須有——反修防變的斗爭。這是事物發展的斗爭辯證法決定的);另一方面,則是讓人民群眾代表參與社會和經濟管理,實行全民的民主監督,目標是,以此為中介,逐步走向真正的全面徹底的民——主(私有制下的民主,金錢資本操控的民主,有其歷史必然性,而到今天,這種民主,已基本淪為“笑話”),并以此鍛煉和提高人民自己,達于自身的解放。說到底,這一切的一切,全是毛主席和他所歸屬的人民,繼續革命、“自己解放自己”的偉大的理論、實踐探索和創新。簡言之,毛澤東主義也是人民主義,要旨是“推動人民全員創造”為“人民”。
一個不可抹煞的歷史事實是,在世界范圍,一百多年來,世界上無數真正共產黨人,為人民解放而奮斗,為之犧牲,已取得累累碩果,雖有重重曲折,一次次失敗,但每一次失敗后不久,都有一個新的更加偉大的崛起。馬克思被德國驅逐了,巴黎公社在法國崛起;巴黎公社失敗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在俄羅斯興起,并有東歐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出現,蘇聯快倒下時,中朝古等國的社會主義則在低谷中萌發并堅持、苦斗著。如今,社會主義卻又在更大范圍里醞釀,歐美社會主義因素“叢生”,——就連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美國,社會主義也有萌動,——有一些社會主義思想的人,居然在近幾屆大選中越來越多地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持。特別是最近兩屆的美國大選,有著明顯社會主義傾向的桑德斯,在民主黨內初選中,僅以不大的差距敗給希拉里、拜登,就是其中明證之一。
二十一世紀初,社會主義還處于低谷期。世界范圍內的——由中國有人提倡的“不問公私、無資和社資”,一時仍是時尚。毛主席逝世后,作為“自覺辯證法”,有一些共產黨人在歷史發展中作戰略迂回,——在發展經濟中利用了一些資本主義因素,而走資派和資精們卻是熱心崇尚資本主義,借此竭力把中國推向資本主義。不可否認,今天,毛澤東主義能否盡快被中國今天的社會主流接受,仍是個大問號。因為,今天社會高層某些人和官媒主流中,似依舊在極力淡化和淡忘毛主席(近期,竟有小馬科斯瞻拜毛主席紀念堂,有關媒體視若無事而不予報道的事),甚至有人還在惡毒詆毀毛主席。所以,今天寫毛澤東主義,仍可能又是一個極不討好的工作,——她令公知、資精們膽寒。但是,歷史有時是需要“不討好”的工作的。因為,人民革命、人類、人的解放的理論——毛澤東主義,她完全植根在人民自己偉大實踐中,注定是一株“常綠常青之樹”。她受矛盾的對立面在斗爭中不斷取長而突破、瓦解舊矛盾體——使事、勢、世向前發展——的基本規律決定,也要經歷一個在不斷曲折中深入、逐步被群眾掌握的過程。這其中是說,毛澤主義關于“歷史曲折、退步有其必然性”論說,還有一個極重要的內界蘊涵,即:“曲折退步”的必然性,不過是人民爭取順利、反倒退和提高自身的——必然性的砥石(請注意,當今不斷出現毛澤東熱,一方面原因,正是因為有人淡忘毛澤東,甚至抹黑毛澤東,從反面促使人民群眾產生情感上的反彈;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則是,毛澤東主義的斗爭指向、戰略和措施,確被當今的社、資類的各種矛盾、困難,證實為“實事求是,準確科學”),兩者共居,是對立的統一,統一中的對立;曲折退步的必然性,同時,正是講斗爭前進的必然性。再者,這里要說一個通理,任何真確的理論,都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一層不變”的教條,即如恩格斯所說,對真理的認知和運用,隨時隨地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毛澤東主義當然也是這樣。
鑒于當今公知們的傳媒現狀,這里闡釋的毛澤東主義的宗義、本質之重要意義,除了——在人民中作打道式拋磚引玉,更在于——對公知則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忘卻的紀念”、“歷史存照”和批評。有一點需特別指明,作為“歷史存照”,在日后一些選擇性的相關文章的行文中,對有些特別重要的論斷性觀點及其論證,重要歷史事件,需“特別地”作“再三再四”的“嘮叨式”重復。而之所以如此,拙意在于通過“反復寫述、重申”,——想讓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對完整的獨立性,以提引人們體味其——“特別重要”。而要修、減這種“故意重復”,以及一些不必要的重復,則是以后對文章作系統整合的事了!
不管怎么說,作為拋磚引玉,拙意就是讓讀的人,明了寫述者的“思”和“義”!
聲明,我的文章,無“文”“版”權的要求。所有有需要者,都可能隨意取用,并不求署名。如有文“責”之究,我自當承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