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的教科書的定義來說:計劃經濟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有計劃按比例配置資源,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為經濟發展目的之嶄新基本經濟制度,計劃經濟制度在人類史上從誕生到結束還不到30年;“計劃經濟學”是其運行實務操作理論,馬克思公有制和兩大部類學說是其理論基礎。
很多人詆毀計劃經濟,竟根本就沒有先搞清什么是計劃經濟。他們以為計劃經濟的意思就是政府/國家下達生產指令然后基層去執行的官僚化生產體系。事實上“國家/政府”、“指令”、“執行”.......這些關鍵詞其實沒有一個是計劃經濟的核心特點。按照伊里奇的說法:…只有實行巨大的社會化的計劃經濟制度,同時把所有的土地、工廠、工具的所有權轉交給工人階級,才能消滅一切剝削…
計劃經濟的核心就是把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從企業主轉移到基層的工人階級,這樣才能消滅貨幣權力和資本帶來的剝削。只是在實際執行中,為了生產效率這種生產資料的轉移,還是需要通過一個逐級統一的管理機構,來保證 資源的合理分配。這種實際執行與理論理想狀態的脫節,其實在市場經濟中也存在,這也是為什么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一個成體系的完全市場經濟國家的原因。
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這種“ 逐級統一的管理機構“的建立實際運作過程,就可能衍生出一個掌握資源分配經濟實權的龐大的政府官僚階級。形成法律意義上把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交給了工人階級,而實際上卻控制在官僚階級手中的背反異化現象。毛主席在上世紀60年代就敏銳地察覺了這種悄悄詭異的變異,這促使他義無反顧地發動文化革命,把權力從走資派官僚階級手里奪回來重新還給人民。
毛主席在《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批注: 關于“權利觀”教科書說:1936年通過的新的蘇聯憲法“不僅僅是宣布勞動者有勞動權利,休息權利,受教育權利,年老、患病及喪失勞動能力時獲得物質保證的權利,而且采取多種措施,來保證這些權利”。對此,毛澤東批注說:“最大的權利是管理國家。”“人民自己必須管理上層建筑,不管理上層建筑是不行的。”他還進一步評論說:“這里講到蘇聯勞動者享受的各種權利時,沒有講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實際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奪權”是主席這些成熟精華思想的付諸實踐,不是什么“晚年錯誤”,而“改革“也從反面證明了失去了人民的權力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一切這個真理。
所以現實中計劃經濟的特點變成了:中央政府對宏觀經濟進行預判,然后按照國民經濟和宏觀發展目標制定政策、合理安排生產計劃,調節引導經濟發展方向。所以原則上計劃經濟的優點就是有一個非常宏觀的、成體系的管理機構來對資源進行調控,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比如一個小區有100個人就生產100雙襪子)。但同時缺點是計劃經濟很多時候是基于政府對消費者的了解程度來制定生產計劃的,如果這個流程就有可能相對滯后(比如一個小區之前登記的時候有100個人,但是沒統計到有些小情侶在登記完生了小孩兒,那么襪子廠生產的100雙襪子就會讓小孩沒有襪子穿);而且為了生產效率,計劃經濟體系很多情況更注重生產那些可以規模化量產的產品,這樣對于那些愛美的、講究的消費者可能需求就無法滿足。
順便這里就在說一下市場經濟的優缺點吧。從厲以寧,張維迎,吳敬璉之流販運來的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庸俗理論來說,他們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市場經濟的優點:概括起來,市場經濟保證了市場信息的足夠通暢,讓消費者和生產商能夠接受到的信息是對等的,那么生產商就可以相對精準地對市場需求進行預判,然后根據預判進行生產。
但是如果實際上這些信息是失真的,我40年前讀中國人民大學學習計劃經濟理論時,就有一門必考課信息論,或者說信息論科學早就證明了“在所有的系統中,信息根本就是不可能對稱的,信息的不對稱是必然的,經常的,絕對的,對稱反而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那么很容易發生的情況,就是全社會的生產的盲目性和無政府狀態大規模出現,大規模的生產過剩危機頻發,然后炸樓保價,把牛奶倒進海里,大量失業,造成了生產力的巨大社會性浪費。這在中國已經不是理論,而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據統計目前中國實業人數超過2億。不過這不是重點,我們還是回到計劃經濟上來。
“計劃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早期稱為國民經濟計劃學,后在人民大學李震中副校長主持下組織相關專家,在充分吸收25年計劃工作經實踐經驗基礎上,正式確定為計劃經濟學。這個學科命名,從理論上,厘清了社會主義公有制計劃經濟學,與西方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學的嚴格界限。避免人們望文生義,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編制的經濟計劃,與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制度相混淆。
所以說,揮舞“極左”大棍,攻擊詆毀計劃經濟制度是“極左”,就是赤裸裸地攻擊詆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極左”,本質上是攻擊共產黨是“極左”,因為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建立發展起來的,是共產黨一切行動的指導思想。如同攻擊詆毀圣經,就是攻擊詆毀基督教一樣的性質。可惡的是它們竟打著所謂“現代馬克思主義”的旗號?
市場經濟制度在西方的標準稱謂是“自由市場經濟制度”,是一種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以人性自私假設為前提,以私營企業或官辦國有企業為基本微觀組織單位,以剝削壓榨剩余價值的雇傭勞動制度為存在發展基礎,以資本的利潤增殖為目的經濟制度,生產的盲目性和無政府狀態,生產過剩,經濟金融危機頻發常態化。這就是被馬克思稱為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是一種古老陳舊衰朽腐朽之基本經濟制度。
新生的計劃經濟,是在否定陳舊市場經濟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與市場經濟是根本對立,相互否定的經濟制度,冰炭不同器,水火不相容。把兩者融合起來的所謂“創新”,純屬愚昧無知,瞎折騰。
第二節 白馬非馬: 計劃非計劃經濟,市場非市場經濟.
這里需要本質區分的概念是(其實從上面的定義就可以清楚看出):
計劃不是計劃經濟,計劃一詞的使用非常廣泛,任何國家都有計劃,任何企業,社會團體,單位,都有計劃,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人生計劃,事業計劃,日常收支計劃安排,自由市場經濟制度也有計劃,都有計劃。
市場也非市場經濟,市場是一個交易場所的古老概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市場就出現了,夏桀殷紂時期就有很多市場。交易的標的有獸皮,馬匹,牛羊,兵器,銅器,貝殼,糧食等等,主導市場交易活動的是市場供求價格機制。但是,直到滿清末年,甚至北洋政府和民國時期,市場經濟都沒有成為一種主導社會經濟運行的經濟制度,惟利是圖的商人的活動是受到嚴格限制的“賤業”。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意思就是主導配置資源社會運行的經濟制度是中央集權,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鄧小平同志在南巡中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作為第二代領導核心,在理論上完全混淆計劃與計劃經濟制度,市場與市場經濟制度的基本常識,混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本質區別,混淆社會主義公有制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本質區別,把經濟計劃混同于計劃經濟,把市場混同于市場經濟制度,不僅對馬克思經濟學說常識的完全無知,對社會主義完全無知,對資本主義也完全無知,對人類歷史更是無知得離譜。即使出于良好的動機,但設計出來的,無論搞一段資本主義或搞社會主義,最終都會搞成一個不倫不類四不像的怪胎,這段話很長時間是作為中央改革的基本理論原則在推行,在實踐中造成空前的混亂,在這種基礎上建立理論自信很難。
第三節 自由市場經濟制度的產生與自由市場經濟學說的形成
300多年前,英國富豪商人新貴族階級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君主專制統治,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三權分立,議會民主制度建立,才削弱限制了皇權,歷史上從事“賤業”惟利是圖,擁有金錢資本的商人資本家,第一次登上政治舞臺,成為統治階級,自由市場經濟制度才得以確立為主導社會運行的基本經濟制度。商人資本家掌握政權成為統治階級后,豢養一群文人著書立說,美化,合理化,理論化他們的金錢資本統治,這就是所謂的“西方主流市場經濟學說”。就像君主皇權制度需要儒家理論一樣。其代表人物有亞當·斯密,李嘉圖、薩伊、穆勒、馬爾薩斯、馬歇爾,凱恩斯、弗里德曼、薩謬爾森等
第四 市場供求價格機制與自由市場經濟制度是本質不同的。“計劃指標流通論”的提出
在1978年上大學期間,針對計劃經濟暴露出的缺乏靈活性的一些弊端,就研究過一些市場的問題,可以說,我的結論是市場供求價格機制在靈活調節經濟運行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到1987年,參與改革大潮,我把自己研究的結果寫成了“計劃指標流通論”一書,并發表了“計劃指標流通論”論文,這本書和論文現在一些圖書館或文獻刊物檢索中,有可能查到,提出通過計劃指標的流轉交易,在計劃經濟內部導入市場價格機制,以改善計劃經濟暴露出的缺乏靈活性的弊端。但被一些大人物認為“還是在舊體制里打轉”,束之高閣。這讓我很納悶,改革不是完善社會主義嗎?隨著各級計劃經濟委員會被改成了發改委,大學里計劃經濟學被換成了西方經濟學,我隱隱約約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我不再說話。
第五節 本質上看,西方主流經濟學是偽學說,無論新老自由主義還是其他蕪雜的學派,都是披著市場價格機制外衣的虛偽學說。是反動的意識形態,精神鴉片。
經過這四十年的耳聞目睹,市場供求價格機制,只存在于那些鸚鵡學舌的“主流經濟學家”的教科書,特色改開紅頭文件,和特色媒體鋪天蓋地的陳詞濫調里,在現實中卻根本不存在。比如股市,操縱價格的是背后看不見的莊家資本巨鱷黑手,散戶只是韭菜;如“房改”后的房地產,大量房產空置過剩,據推算目前達到70%,按理供過于求,價格應大幅下挫,但事實是特色房價40年只漲不跌,遙遙超過全球,背后是看不見的房產資本巨鱷與特色官府貪官污吏的黑手幕后聯手操縱的金融信用泡沫,為了盤剝人民它們甚至不惜炸樓保價,罔顧勞動者買不起房,到處漂流流浪,為了維持高價利潤不惜把牛奶倒入海中,而不管老百姓餓死。我是80年代中國最早的一批經濟學碩士啊,全國也就幾百個,對市場經濟學系統研究根基功力很深啊,那時張維迎這廝,可能還在小學學拼音哪。根據這些理論,咋分析,房價都不會一直漲啊?結果上當受騙了!這全是騙人的偽學說。
再看看現在“醫改”市場化后的醫院,前一段得了血癌,奄奄一息的我被救護車送到三甲醫院,住的是重危病房,墻上掛著”特級護理”!但醫院病房和樓道的窗戶都被封死,說是防止病人跳樓,導致病房里空氣不流通,悶熱,臭哄哄空氣污濁,蚊子嗡嗡亂飛,除了幾個態度惡劣的護士打針掛瓶,醫生不見人影,陪伴我的,就是同病房幾個滿身插滿管子吊瓶的的病人,有的痛苦呻吟,有的慘痛哀號,簡直就是地獄,監獄,唯一準時的是每天送來幾千塊收費清單,。這是什么市場供求價格調節啊?純粹是黑店乘人之危攔路搶劫嘛!
人到七十古來稀,自知來日無多,也不想在醫院活受罪了,趁自己頭腦還清楚,把一些經歷和想法寫出來,我不想把這些帶到骨灰盒里去,而中華民族子孫后代繼續被反動派忽悠愚弄,在黑暗中摸索,受苦煎熬。
水源,煤炭,石油,鋼鐵,銀行,電力,甚至大蒜,生姜,幾乎所有的經濟民生資源背后都存在著一只看不見的黑手,但這只手不是市場供求價格機制,而是那些躲在陰暗密室里密謀策劃詭計的資本巨鱷,和特色貪官污吏官商勾結幕后密謀操縱的黑手。軍火就更不用說了,美國軍火商為了發財,不斷在世界上發動戰爭,美國在全世界駐軍,據統計美國平均每兩年就發動一場戰爭,血流成河,尸橫遍野,最近幾年,世界石油能源價格駭人的跌宕起伏,都是資本寡頭和政客貪官污吏興風作浪。
我睡不著覺,40年了,橫看豎看,從塞滿各種數學公式數字模型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終于隱隱約約看見密密麻麻寫著兩個字“吃人”“。
本質上看,西方主流經濟學是偽學說,是披著市場價格機制外衣的虛偽學說。是精神鴉片,一種反動的意識形態。這不是我的發現,一百多年前,馬克思早就稱其為“庸俗經濟學”,庸俗者虛偽也,所謂庸俗,不就是虛偽嗎。經過幾百年的修補編撰羅織,西方主流經濟學在理論上是自洽的,完美的,從理論本身根本看不出破綻,它的硬傷在于與現實完全脫節,兩張皮,這一點被刻意精心地掩飾起來。所以我看到網上很多非主流學者在批判爭論,但效果不大,或沒有效果,你說不過他,你跟他打口水仗無益。這種偽學說正在中國大學里大量毒害華夏民族的梓梓學子,比鴉片毒奶粉危害大萬倍!
第六節真正的市場供求價格機制存在于哪里呢?
我們這里有一個老百姓自發的早市,從凌晨開始,市郊農民就把農產品果菜蔬肉蛋運到街邊來賣,周圍附大約有幾十萬市民們也約定俗成,起個大早在這里采購,熙熙攘攘,因為價格比官府設置的菜市場里價格要便宜很多,甚至幾倍,而且品種豐富。隨行就市,討價還價,旺季大量上市物美價廉,淡季價格上浮,這才真正是自由市場供求價格機制發揮作用。在早期的市場研究著作中,這個被稱為“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典型市場” 本來,特色官府不是搞市場經濟嘛?應該支持,但他們卻三天兩頭找茬驅趕關閉。今天某大官巡視,明天衛生檢查,后天疫情,老百姓恨得牙癢癢,痛罵“這些狗官就是不讓老百姓有好日子過,專門與老百姓作對。”
最重要的就是這里沒有資本的興風作浪。一旦資本混進來搗亂,自由市場供求價格機制就失靈了,就會出現“蒜你狠”“姜你軍”這樣的暴漲暴跌現象。
大蒜是一種與食鹽差不多需求彈性小的農產品,供需和價格近百年一直都是平穩的,也就幾塊錢一斤。但記得幾年前, 突然一夜暴漲到10元以上,我就到農貿批發市場看看怎么回事?有經營戶告訴我,批發市場主任自家開的店控制了市場,價格由他說了算,誰家敢不聽,就找茬封誰的門。最后他偷偷6元賣給我幾斤,還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說出去,這樣他家的門就要被封了。這就是典型的特色市場經濟制度下,資本官商勾結破壞市場供求價格機制,禍害老百姓謀私暴利的例子。他們從農民那里塊兒八毛收購大蒜,控制貨源以后,一夜暴漲到十幾塊。,農民見價格大漲,第二年盲目大量種植,結果價格暴跌到一兩塊錢,血本無歸。消費者和生產者農民兩受其害。唯一的贏家就是官商勾結的資本家和貪官污吏,什么“雙贏“?除了鸚鵡派西洋主流經濟學家的教科書里,現實中根本鮮見!
房改,醫改,教改,背后都是像這樣而且是更大的的資本官商勾結巨鱷黑手在幕后操弄,這不是改革而是赤裸裸的“改割”。
在早期的西方市場研究著作中,市場被劃分為“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典型市場”,“半完全競爭條件下的非典型市場”,“壟斷寡頭市場”幾個階段,在資本集中壟斷寡頭出現以后,市場價格供求機制基本上就失靈了。
說明一下,這種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集市,農貿市場,在計劃經濟時代遍布城鄉,并沒有被完全取締。而且因各地傳統民俗各式各樣,什么臘八會,廟會,騾馬會,燈會,五花八門。
所以,把市場供求價格機制等同于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在理論上是完全錯誤的。而馬克思經濟學的缺陷,是沒有把市場供求價格機制與自由市場制度本質嚴格區別開來。
還要說一點,就是資本為什么在西方,沒有像特色市場經濟一樣造成如此巨大的社會破壞?西方的基督教和示威游行是一個制約因素,凡是宗教,大多是教人向善奉獻的,我研讀過圣經,在圣經里,商人富人資本家就是那個猶大,那個惟利是圖為了十三個銀幣出賣耶穌的家伙,西方基本90%的人全是基督教信徒,這是一個巨大的約束資本這頭野獸的力量。
作為信仰這一點,宗教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最大的區別,就是宗教教人向善,教人忍辱負重,以德報怨,用自己的積德行善去感化惡人,因而反對一切爭斗殺戮,甚至走路都不傷螻蟻,佛教甚至要求信徒戒酒戒葷不婚等,所以認為革命和階級斗爭也是不善的,所以反對一切革命。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本質也是教人向善,為人民服務的,但卻認為吃人是野獸和資本邪惡的本性,感化不了它們,唯有革命和階級斗爭,才能最終鏟平消滅世間一切邪惡和不平,是大善,這就是老子說的“大善若惡“。
錢學森臨終前說過一句話:”中國如果沒有了公有制和毛澤東思想就完了“,錢老是自然科學家大家,應該不太懂社會科學,但無論什么學科,只要是大家,一旦達到巔峰最高境界, 在哲學層面都是必然相通的,這就是世界物質的同一性決定的。只有那些半瓶子晃蕩的鸚鵡派假洋鬼子,才整天賣弄艱澀辭藻術語,中西方文化差異啊,學科不同啊,你不懂啊。。。。的胡說八道。中華民族是無神論民族,宗教力量很微弱,公有制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一旦沒有了,任由資本這頭野獸橫沖直撞癌細胞肆意擴散,真的就要亡族滅種,完了!這絕非危言聳聽,而是正在”漸進“為殘酷的現實
象我這樣活了70年,經歷了兩次朝代更替,滄桑巨變,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恩怨情仇,坎坷艱辛,人生五味,也可謂見多識廣,學貫中西古今,閱歷豐富了!還有兩個遺憾:一個是沒有為中華民族做出什么貢獻。二是唯一沒體驗弄清楚人死后是個什么感覺,有人說死了變鬼,有的說上天堂極樂世界,有詩云“死后原知萬事空”,還有的說死了20年后又是一條好漢,這就是佛教的轉世投胎理論嗎,淮南子里講了一個故事,說一個在路邊看見了一塊骨頭,說這就是人的歸宿啊,鬼者,歸也。那里來就回歸到那里去,回歸自然嘛。反正也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莫衷一是。我現在很快就要體驗弄清楚這個問題了,然后就沒有遺憾了!
陰間的事都爭論不休,人世間的事怎么可能“不爭論”呢?這無知的發明水平高得也太離譜了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