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地方打著優化營商環境的旗號,對私營老板亂許愿、亂優惠,甚至到了“能不抓就不抓,能不訴就不訴,能不判就不判”的荒謬程度。這種架勢,給人以乾坤顛倒的感覺:這些地方是共產黨的天下,還是資本家的天下?共產黨應該為大大小小的私營老板服務,還是為人民服務?
對于共產黨人來說,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名,一頭栽到私營老板的懷抱里,為私營經濟搖旗吶喊,怎么都是說不過去的。這些現象已經說明,共產黨的一些高級干部們已經喪失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素養和基本立場。換句話說,今天黨內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們,已經完全丟掉了馬克思主義,甚至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如果他們稍微懂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常識,也不至于如此荒腔走板。同時也說明,黨內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官員把中國經濟的出路寄托在私營經濟頭上,以為靠私營經濟就能走出困境,也就是說他們已經不懂得如何通過公有制形式,發展中國經濟。
丟掉馬克思主義的,還有一些披著共產黨的外衣,兜售西方自由經濟理論,為私營經濟涂脂抹粉的“經濟公知”,如賈康之流。他們已經不相信馬克思主義,但懾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卻不得不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把《共產黨宣言》中“消滅私有制”的名言,硬說成是翻譯的錯誤。樊剛更是直接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公開聲稱“不要害怕貧富拉大,要以老百姓不造反為底線”。他們這些鬼話,恐怕連西方經濟學者都說不出來。
面對這股歷史逆流,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必須嚴肅思考一個問題:
難道馬克思、恩格斯錯了嗎?馬克思主義錯了嗎?
如果私營經濟真像他們吹噓的那樣好,能讓人類社會健康發展,能讓人民過上不受壓迫和剝削的美好生活,馬克思、恩格斯又何必研究《資本論》、何必發表《共產黨宣言》?按照斯密、李嘉圖、馬爾薩斯、薩伊、馬歇爾、哈耶克等那套西方經濟理論走下來,不是更好嗎?
果真如此,又置馬克思主義于何地?
誰都知道,馬克思、恩格斯,畢其一生,主張的是公有制,批判和揭露的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共產黨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馬克思、恩格斯的這個結論,再清楚不過地告訴世人:凡是反對私有制、致力于消滅私有制,才可以稱得上是共產黨人,即是說,共產黨是為反對私有制、消滅私有制產生的,如果不是為了反對私有制、消滅私有制,共產黨也就沒有產生的必要。
由此不難看出,今天一些共產黨高官和一些“經濟公知”已經沆瀣一氣,成為中國社會一股十分邪惡的力量。他們要做的,表面上看是鼓吹私有制,實質上是明目張膽地跟馬克思主義對著干,否定馬克思、恩格斯,否定馬克思主義,進而否定共產主義運動,最終目的是否定共產黨及其領導,否定社會主義。
實踐已經證明,馬克思主義沒有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連他的敵人都不得不承認。黨內一幫竊據高位的人以及他們豢養的一些無恥文人之所以跟馬克思主義對著干,不是馬克思主義錯了,更不是毛主席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有問題,而是他們忘了本,辜負了無數流血犧牲的革命先烈,為了他們那個家族、他們那個利益集團的既得利益,想開歷史倒車,想把中國人民踩在他們腳下,自己過人上人的生活。
這里必須澄清一個問題,是不是只有“私有制”才能發展經濟,“公有制”不能發展經濟。這個問題不回答,就不能批倒黨內一幫竊據高位的人,更不能批倒那幫“經濟公知”。因為他們打著“發展是硬道理”的旗號,迷惑了很多人,給人的印象是只有他們那套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那套就不能發展。果真如此嗎?
“發展”是不是硬道理,恐怕很值得研究。發展,要看怎樣發展,發展了誰,誰發展了,誰受益了。如果這種“發展”只是造就了少數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而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最廣大的老百姓卻生不起、學不起、病不起、死不起,這樣的“發展”又有什么意義?
發展要有前提,準確說,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發展,還是在私有制基礎上發展。這是一個回避不了的問題。在私有制基礎上發展,就必然產生兩極分化。這已經被歷史所證明。西方國家在資本主義早期所產生的兩極分化,以及兩極分化所導致的嚴重社會問題,正是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出發點。馬克思主義承認資本主義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同時更認為,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才能更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因為這種發展是造福廣大勞動人民的發展,是讓廣大勞動人民有尊嚴地勞動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這個基本觀點,不僅在前蘇聯的發展中得到實踐的檢驗,也在新中國前三十年的發展中得到檢驗。蘇聯也好,新中國的前三十年也好,只要不帶任何偏見,都會承認,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發展,其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發展,更為可貴的這是一種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了兩極分化問題的發展。
人類歷史上,大部分時間的發展,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西方國家如此,中國同樣是如此?;乜粗袊綘I經濟的發展歷史,盡管它在歷史上也創造過這樣那樣的所謂“黃金時期”,但是它始終沒有給最廣大的勞動人民帶來多少實際利益,換句話說,這種所謂“黃金時期”,只不過是造就了幾個富翁,而沒有改變他們受苦受難的地位。遠的不說,看看晚清新政時期,看看蔣介石的所謂“黃金十年”,這兩個時期的經濟發展速度并不低 ,生產力也得到很大發展,國家經濟實力也得到增強,但是與這種表面的“繁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受剝削、受壓迫、受奴役的地位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其結果就是社會越來越形成涇渭分明的兩極,一極是權貴階層,一極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窮困百姓。權貴階層越來越得不到窮困百姓的認同,窮困群眾的愿望越來越反映不到社會上層,最終導致人亡政息。
中國經濟景氣不景氣,不在于什么營商環境,也不在于什么私營老板信心,而在于私營經濟固有的內在矛盾。私營經濟這個固有矛盾的核心,就是重“物”輕“人”,即一味追求的是“物”的發展,而忽視“人”的發展,把人變成金錢的奴隸,變成追求金錢的動物。人不能服從“物”的發展,而應該是“物”的發展服從 “人”的發展。今天迫切要做的,不是在私有制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這個項目,那個項目,不是一味搞“物”的發展,忽視“人”的發展,恰恰相反,而是在“人”的發展的前提下,追求“物”的發展。在私有制的基礎上搞再多的項目,讓私營老板參與再多的項目,只能是讓少數私營老板賺取更大的利益,其結果必然是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分化。 “人”的發展最好途徑,就是公有制的發展。只有在公有制的基礎上,最廣大的勞動者才能享受到更多的社會福利,享受到作為一個勞動者應有的尊嚴。
馬克思主義是上了黨章的。之所以上黨章,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成立起來的。上世紀二十年代,正是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后,一批革命先輩才創立了中國共產黨,而且不僅他們自己相信馬克思主義,而且要求每一個加入共產黨的人,都要相信馬克思主義。相信不相信馬克思主義,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共產黨員的一個根本標準;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看他堅持公有制還是鼓吹私有制。如果連馬克思主義都不相信,連公有制都不講,這樣的共產黨又是什么共產黨?只能說,那是假共產黨。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為私營經濟搖旗吶喊的黨內高官,那些披著共產黨員外衣的“經濟公知”,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叛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