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民營經濟的基本政策和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在新冠疫情期間,各方面經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民營經濟也不例外。因此,在疫情過后,如何從全方位地恢復和發展經濟,民營經濟這一塊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說,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民營經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民營企業的企業家們,大多都有一股闖勁,也有一股勇氣。民營經濟,在國家諸多領域里,起到了創新、輔助、充實的作用。民營企業,也在解決大量勞動力的就業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部門和機構中,對民營經濟還存在著某種誤解與偏見。例如在民營企業想要獲得銀行貸款方面,總是不那么順暢,還會遇到一定的阻礙。一般說來,銀行方面認為民營企業在經營中風險較大,向民營企業貸款是否能夠回收本金和利息都不如向國有企業貸款可靠。出于對銀行自身利益的考慮,銀行對向民營企業發放貸款總是猶豫不決,有時甚至干脆就拒絕放貸。這樣的做法肯定不利于民營經濟的發展。
對這個問題來說,需要有兩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銀行應該支持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政策,積極努力地幫助民營經濟的發展。對于銀行自身承擔的風險,任何時候都不可能為零,但是可以盡最大努力去減少風險。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方面,也要盡量提高自己的信用指數,使民營企業在征信方面能夠獲得更大的信用。
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而民營企業也要堅持做到守法經營。政府方面沒有理由歧視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也需要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和法規。只有兩方面的努力都做到位了,民營經濟的發展與騰飛都是指日可待的。
我們曾經有一種誤解,認為民營企業就一定是非公有制企業。顯而易見,這樣的誤解是片面的。因為在非公有制經濟之外,還有一大塊民營經濟是屬于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這部分經濟體不屬于國有企業,既不是中央國企,也不是地方國企。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企業卻是一種公有制企業或者是公有制經濟。然而這種公有制企業又不是由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來組建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企業是農民自己組織起來的。企業的領導人是由企業中的廣大社員推選或者推舉出來的。也有的集體企業的領導人是自告奮勇,甚至是毛遂自薦來擔任的。他們這樣做,既不是為了個人要獲得什么權力,更不是為了個人要獲得金錢。他們這樣做就是為了要承擔一個帶領鄉親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的責任。
在脫貧攻堅的戰役中,中國有一部分農村推行了由黨支部領辦的農村集體合作社。這些合作社的領導人,往往也是村黨支部的負責人。他們中有的在市場上闖蕩多年,有的本身也是民營企業的創始人和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家鄉早日脫貧致富,寧可拋下自己的企業,回到村里,帶領鄉親們開辦集體經濟的合作社。他們在經營上都很有一套辦法,在管理上也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們在這種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善于用人,善于把各方面的積極因素都充分調動起來。同時,他們對于市場的需求也有相當的了解,能夠及時把握市場的復雜信息,因而在經營中比較能夠掌握主動性。
因此,對于這種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民營企業,我們絕不能忽視,更不應該把這類企業劃分在民營企業的范圍之外。要知道,中國農村是非常廣大的,農業人口的數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把這些農業人口都通過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組織起來,參與以市場為引領的經濟活動中,那將是一個多么強大的力量啊?
由于地域不同,經濟發展條件不同,各個地區的農業集體合作社所能夠進行生產與經營的產品種類也各不相同。有些是日常生產與生活相聯系的所謂大路貨,即所謂科技含量并不太高的產品,但也有一些與現代高技術領域中有著一定聯系,并且為這些高技術領域的企業提供配套產品或者服務的集體經濟。這都需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來發展農村農業的社會主義集體經濟。
因而我們對民營經濟的認識應該不斷地拓寬,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方式與途徑也要找到更多的發展形式。例如,我們的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合作的可能性的。從現實生產上看,這種合作都是雙方都需要的。國有企業需要很多配套的產品與服務,而民營經濟恰恰就比較適合提供這樣的產品與服務。面民營經濟需要拓寬自己的經濟范圍,擴大自己的生產與服務的領域,那么他們完全可以通過各種信息平臺來尋找這樣的領域,從而不斷擴大自己的經營、生產與服務范圍。
我們現在的數字經濟已經開始能夠發揮這種平臺經濟的作用了。我們不需要像捉迷藏一樣,盲目地摸來摸去。我們可以通過數字經濟的平臺服務,讓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各類信息都能在平臺上進行交流、溝通和交易。這對于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景是非常便利的。
國營經濟與民營經濟可以合作,民營企業之間可以合作,民營經濟中的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也可以合作。而且國有企業,個體經濟、民營經濟中的公有制部分與非公有制部分都可以形成更大規模的多邊合作。在縣域經濟內部、在不同縣域經濟之間,在縣域經濟與省域經濟之間,甚至是跨省域的經濟體之間,都是可以展開合作的。這種幾路大軍會師所形成的大合作將是我們國家將來經濟建設與發展的新常態。在這種新常態下,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將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
或許我們可以說,在當下鼓勵民營經濟全面恢復與發展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國家內的這幾類經濟體都不需要被動地消極等待市場的機會,我們每一路大軍都能夠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開拓我們生產、經營與服務的范圍,不斷尋找各種新的機遇。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種經濟形態都能發揮自身的長處,都能積極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中來。這樣的圖景將是多么壯觀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