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類本質”向“人的本質”飛躍的初始語境、現實繼承與價值指向——基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探賾

黃凱 · 2023-03-29 · 來源: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馬克思借用費爾巴哈“類本質”概念,但在賦予“類本質”內涵、對“類本質”使用中已經超過其自身能夠承納的全部意義,該概念在手稿運用中被自身所消解,孕育出徹底變革的“人的本質”萌芽。

  1843-1844年這一時期馬克思完成了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創作于1844年4—8月,寫作手稿時期是馬克思形成自己世界觀的開端,為后來的全部發展提供了出發點和源泉,為我們理解馬克思思想的全部發展提供了鑰匙和線索。學界普遍認為《手稿》是馬克思“正確世界觀的發源地”,蘊含了馬克思主義形成發展過程中很多至關重要的因素。但是《手稿》畢竟不是一部馬克思主義著作,而是馬克思早期探索的心路歷程,所以它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經典。馬克思觀察到世界資本主義發展最前列的英法兩國的現實社會矛盾,從德國的特點出發思考當時德國“往何處去”的問題,為了解決“歷史之謎”,建立新世界觀而向舊世界發起總攻。《手稿》標志著馬克思思想發展已經達到了決定性的轉折點,是馬克思世界觀的誕生地與秘密所在,其中各個環節內容包括“國民經濟學”“異化勞動”“共產主義”“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等部分都蘊含著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思考與概括。

  一、“類本質”向“人的本質”飛躍的初始語境

  數千年來,中外先賢一直在追問與思索“人的本質”。孔子曰“仁者,人也”,儒、道、陰陽等諸家各有闡發“天人合一”思想;德爾菲神廟鐫刻著“認識你自己”的箴言,亞里士多德亦論斷“人是理性的動物”。考量馬克思所作《手稿》的初始語境,需回歸文本,知人論世,溯源馬克思使用“類本質”到“人的本質”的飛躍過程,比較其與費爾巴哈、黑格爾使用近似概念的異同,這樣才能準確把握真正“人的本質”,并繼承發揚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

  (一)馬克思在《手稿》中既高度褒揚了費爾巴哈,又體現出對其理論超越性的思想痕跡

  在初始語境中馬克思借用了費爾巴哈“類本質”概念,這一概念仍有人本主義的窠臼,有諸如“類存在物”“類生活”“類意識”等用語,但是馬克思在運用中已出現脫胎母體的雛形,正發生著革命性、徹底的轉向。“類本質”是對真正的“人的本質”的不準確、不全面的理解,易被人道主義、人本主義者利用造成混淆,故而以后馬克思在著作中幾乎不再使用這一詞匯。

  《手稿》的創作背景是以馬克思對國民經濟學進行認真的批判研究為基礎,在撰寫中仍受青年黑格爾學派和費爾巴哈理論的一些影響,同時文中明確表示閱讀法國和英國的社會主義的著作外,也借鑒了德國社會主義者的著作,特別是魏特林、郝斯、恩格斯的著作。雖然馬克思在《手稿》中對費爾巴哈評價極高“此外,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以及整個實證的批判,全靠費爾巴哈的發現給它打下真正的基礎……費爾巴哈著作是繼黑格爾的《現象學》和《邏輯學》之后包含著真正理論革命的唯一著作”“費爾巴哈是唯一對黑格爾辯證法采取嚴肅的、批判的態度的人;只有他在這個領域內作出了真正的發現,總之,他真正克服了舊哲學”。但是文本中同時蘊含了超越費爾巴哈的思想萌芽,感受到并指出了其思想的局限性“費爾巴哈把否定的否定僅僅看作哲學同自身的矛盾,看作在否定神學之后又肯定神學的哲學,即同自身相對立而肯定神學的哲學……費爾巴哈還把否定的否定、具體概念看作在思維中超越自身的和作為思維而想直接成為直觀、自然界、現實的思維”。文本中馬克思多次談及人的類本質是某種類存在物,“人是類存在物,不僅因為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當做自己的對象,而且因為人把自身當做現有的、有生命的類來對待,因為人把自身當做普通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來對待”,并且高度重視實踐活動、勞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就是說是這樣一種存在物,它把類看做自己的本質,或者說把自身看做類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的過程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因此,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人道主義者、人本主義者、統一的人道主義馬克思論者等西方各派熱衷于通過馬克思尚未成熟的《手稿》里的只言片語,在忽略馬克思主義實踐性、革命性、科學性的理論全貌、精神實質和初始語境的前提下,故意遺忘知人論世的治學方法,制造“兩個馬克思”對立,歪曲馬克思原意。這一點馬克思早有察覺與預見,為了徹底與舊哲學決裂,防止哲學用語難于理解、易于混淆,在之后的馬克思主義著作中他鮮用“類本質”概念代指人或人的本質,僅在批判費爾巴哈時為了表達以示區別而略有提及。

  (二)馬克思通過對黑格爾哲學的揚棄,在“異化勞動”“共產主義”“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等主題中始終盤問“人的本質”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世界廣泛存在的“工人與勞動產品的對立、工人與勞動過程的對立、人與自身類本質的對立、人與人相對立”的人的異化進行反思,在批判私有財產和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對未來共產主義實現“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自由人的聯合體”進行了展望。雖然馬克思在探究異化勞動中人的前提時設有“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的類本質”的公設,但他強調的內容是對“類本質”概念解體和突破。

  《手稿》在筆記本Ⅰ時談及國民經濟學里工人與人的區別“國民經濟學不考察不勞動的工人,不把工人作為人來考察;國民經濟學把工人只當做勞動的動物,當做僅僅有最必要的肉體需要的牲畜”。在根據異化勞動的前兩個規定性推論出后面兩個規定性時指出“異化勞動導致:人的類本質,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的精神的類能力,都變成了對人來說是異己的本質,變成了維持他的個人生存的手段”;此外,“人同自己勞動產品、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人相異化……人的類本質同人相異化這一命題,說的是一個人同他人相異化,以及他們中的每個人都同人的本質相異化”。馬克思不僅在論述國民經濟學、異化勞動時,論及了“人的本質”,在筆記本Ⅲ第二部分“私有財產和共產主義”中亦圍繞這一核心主題抽絲剝繭。馬克思在摒棄“原始的粗陋的共產主義”、批判“政治形式共產主義或經濟形式的共產主義”時,提出了真正的共產主義和人的本質及沒有異化的人。文中描述“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復歸,是自覺實現并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實現的復歸”。馬克思愈發認識到“人是特殊的個體,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為個體,成為現實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無論是理論方面還是從實踐方面來說,人的本質的對象化都是必要的”。以上這些認識日益體現出馬克思在對“類本質”概念使用時超出了原有的費爾哈巴使用這一概念的外延和內涵。在筆記本Ⅲ第三部分“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篇章里,馬克思寫道“人的本質,人,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因此,人的本質的全部異化不過是自我意識的異化”“人作為對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個受動的存在物。人不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說,是自為地存在著的存在物,因而是類存在物”,“類本質”概念在馬克思這里正在解體,如“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如“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馬克思對“人的本質”認識的徹底突破已呼之欲出了。

  (三)馬克思“類本質”內涵在運用中的消解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中,開始“人的本質”認識的質的飛躍,其后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對人進行了重新規定,“現實的個人”代替了“類本質”的“人”。黑格爾將人的本質看作自我意識,費爾巴哈從孤立的、“抽象的人”方面理解人的本質,馬克思在對他們揚棄的基礎上首次發現了作為主體的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是處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人。

  在不到一年后的1845年春,馬克思在十一條《提綱》中認識到“費爾巴哈把理論的活動看做是真正的人的活動,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活動”,明確指出費爾巴哈對“人的本質”認識的錯誤之處在于“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他只能把人的本質理解為‘類’,理解成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系起來的普遍性”。

  在隨后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多處闡發“現實的人”,重視物質生產條件,“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這里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者別人想象中的那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費爾巴哈設定的是“人”,而不是“現實的歷史的人”。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到《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認識開始有真正的質的飛躍,從此人的本質不再是自我意識,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具體的、活動的、歷史的、社會的、實踐的。

  二、“人的本質”和馬克思主義人學的現實繼承

  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揭示是對以往哲學的承繼與超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人學無論在東西方均得以蓬勃興起。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大眾的哲學,對現實的、感性的、具體的人,對絕大多數受壓迫剝削、掙扎在生存線邊緣的勞苦大眾不可能忽視;故而在革命年代,從列寧到毛澤東,踐履馬克思實踐人學是當務之急,從政治上解救人、關心人、服務人是這一時期的主題。在和平建設時期,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位領導人對馬克思主義人學不斷進行完善。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思想、“人民至上”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馬克思主義人學推向新的高峰。在未來時代,無論人工智能如何發展變遷,仍離不開對馬克思主義人學的根本遵循。

  (一)馬克思主義人學是對“人的本質”研究的現實繼承與發展

  馬克思哲學的出發點是現實的人,即社會的人、實踐的人、是處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人。西方所謂的人道主義、人本主義等是錯誤有害的思想,批判這些錯誤思想觀念亟需回到《手稿》文本本身,從而澄清本源、辨明是非。

  馬克思主義人學對于開創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新境界、總結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教訓、回應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人的生存與發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手稿》發表以來在中西方學術界均引起很大反響,西方在面對技術進步與物質文明較大發展的同時,其人民也在現實生活中被全面異化了,出現了技術異化、精神異化、政治異化等現象,亟需從理論界上去回到人、關心人和研究人。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也出現了兩次解讀馬克思人學思想的思潮,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系統全面地研究了馬克思關于人的學說,探索了市場經濟中如何克服人的物化現象。馬克思人學的目的是推翻蔑視人、輕視人、奴役人的舊的封建專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主線是“物”與“人”、“資本統治”與“人的發展”的關系,建立尊重人、發展人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從而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馬克思人學在《手稿》中探討了“人的本質”的基礎上,緊緊圍繞“人的解放”這一主題,對西方所謂的人道主義馬克思、人本主義等各種錯誤的、片面的、歪曲的解讀作堅決斗爭。從而在回到馬克思《手稿》文本的研究中、在不斷豐富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活動中、在批駁謬誤、正本清源、不斷在現實中理論繼承與發展創新中,開辟出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康莊大道,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二)對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繼承發展

  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我國歷代領導人始終堅持對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繼承發展,堅持用革命實踐發展理論,注重以理論引領實踐,關注現實的人特別是無產階級的生存境遇與發展命運。在馬克思主義人學的中國化歷程中誕生的“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等思想都是對馬克思人學思考的現實繼承、高度凝練和發展創新。

  列寧的思想蘊含了對現實人的生存狀況的深邃思考,他雖未專門研究人學,但在指導俄國革命中繼承了馬克思實踐人學的思維方式,對農民農奴和工人階級抱有深刻的同情并密切關注其命運發展。他對“社會主義新人”的期待與描述,與馬克思“人的本質”的界定十分接近。列寧重視馬克思人學方法與俄國實際相結合,關注人的解放、個人利益、人與人的關系等現實問題,為解放人類提供合理的價值理念,但存在“把人作為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歷史局限性。

  毛澤東從政治上解放中國人,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人學中國化的道路,積極運用馬克思人學思想來看待和解決中國現實中人的生存與發展問題,走出一條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人民的特殊生存境遇相結合的實踐的人學道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億萬飽受封建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派剝削壓迫的工人、農民、士兵、小手工業者在黨的領導下從“非人”的境遇中擺脫,在精神上徹底解放,恢復做“人”的尊嚴與地位。毛澤東主張階級社會里只有帶著階級的人性,沒有超階級的人性;文藝工作只有具體的人性,沒有抽象的人性;在教育培養中,干部、士兵、教師、學生均可在“勞動創造人本身”中成長。總之,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毛澤東對廣大人民一份子的“人”特別尊重和愛護,對以“人”為群體的革命群眾極為關心與相信。毛澤東倡導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對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的精辟總結與繼承發展,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人學更多地呈現出實踐性、現實性與歷史性。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三代領導人對馬克思主義人學作了進一步闡發完善。鄧小平主要從關心人與經濟上出發解放人,表現為思想上解放人、開發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關心人,特別注重以共同富裕的尺度、從社會公平的角度來關注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涵蓋馬克思人學的中國化實踐,希冀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胡錦濤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融合了馬克思的實踐人本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人學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和具體表現。以人為本強調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目的地位,以依靠人、為了人、尊重人為核心內容,它既是一種遵循尊重人和解放人的現代價值取向,也是一種確立起人的尺度的思維方式。以人為本能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共生,以人為本的人是“現實的人”和“抽象的人”,“個體的人”與“共同人性”的辯證統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其中“以人民為中心”思想、“人民至上”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發展新的里程碑和重大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新時代追求“強起來”大國的人的尊嚴與幸福。在中美貿易戰、抗擊新冠疫情、大中小學開設勞動教育課程等一系列事件中,對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維護、對每一位中國人不計成本的救助與保障,重視勞動作為人的本質對人的塑造與鍛煉,都生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人學中國化在實踐中的現實繼承與具體發展。

  (三)人工智能時代對“人的本質”的尊重、敬畏、遵循與追求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機器越來越智能化,工廠對工人的需求日趨減少,按照跨國資本的邏輯與生產力發展的規律,人工智能時代,大量就業崗位面臨縮減,重復的、機械的工作被機器人所取代,只有創造性的、為美好生活提供形式或內容的工作崗位才會增加。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式和用工情況已出現端倪,網絡支付、移動互聯網、無人工廠乃至未來的萬物互聯已經使得大量收銀員、柜臺人員、操作工、包裝工、快遞員等崗位需求急劇縮減,可預見的時期同樣也會對會計行業、建筑行業、電子器件組裝行業、物流行業等造成重大沖擊。馬克思曾指出無論經濟好壞“資本家的聯合是常見的和有效的,工人的聯合則遭到禁止并會給他們招來惡果”,對于跨國資本、壟斷資本和資本聯合,需要“看得見的手”進行適度的干預和調節,也需要“人”的能動與覺醒。在智能時代工人要追求實現“人的本質的復歸”,實現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避免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描述的情形,這需要各方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尊敬、遵循與追求,探索出一條合乎公平正義、堅持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符合共同富裕方向的新道路。

  三、《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價值指向

  觀照當下、指導未來、研以致用是《手稿》研究的初衷,也是價值指向。從類本質與人的本質兩個概念入手研究《手稿》,不僅在于厘清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與西方流行的所謂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的區別,還在于更好地尊重具體的人、關愛每個人、樹牢為人民服務、人民至上的觀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保持人民性立場審視紛繁蕪雜、糾葛難斷的事物與無限可能、多重面相的未來。

  (一)“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成為馬克思哲學的終極價值目標和價值導向

  《手稿》的價值指向鮮明,指出了“國民經濟學”自身的二律背反,馬克思思考在資本主義雇傭關系下,面對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對人的本質的否定,在揚棄中發掘人的本質。在批判黑格爾和整個舊哲學中,褒揚費爾巴哈的同時又保留了個人觀點,明確表示了歷史之謎的解答是“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在這種共產主義中才能實現人的本質的完全的復歸,而“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既有將自然界作為世界的唯一本體和基礎,又認為人是世界的中心、具有最高的價值且是人類社會歷史上的一切創造物的主題本質和基礎,這蘊含了馬克思自身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源頭。《手稿》中的核心內容與價值指向體現了對西方的人學、人本主義等旗幟鮮明的反對、批判與劃清界限。

  (二)馬克思主義人學堅持科學與價值的統一,注重個人自由、平等、全面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協調共生

  《手稿》創作于階級矛盾非常尖銳的革命年代,體現了革命性的實踐人學,而如今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由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制度逐步完善、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所處時代階級矛盾相對緩和,但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價值啟示仍不可忽視。馬克思主義人學注重現實生活世界中的人,就是在具體的感性實踐活動中去把握人,關注的主題與價值指向即無產階級的生存境遇與發展命運,這是由傳統人學向現代人學的變革。馬克思在《手稿》中開始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實踐性,堅持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我們應從四個方面理解人的實踐生成,一是人在歷史中生成;二是人在交往活動中生成;三是人在創造活動生成;四是人通過實踐活動實現的自我發展及超越,人并非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自己的歷史,人的活動一定會被現實的客觀條件和規律所支配制約。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是一體兩面,人與社會發展的協調共生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人的發展是衡量社會發展的最高尺度,自由平等全面發展是人的發展的理想目標。

  在馬克思主義人學視域里,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物的本質的關系恢復是理想價值追求,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個人能力的充分發揮既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又是社會與人發展的目的、也是馬克思關于人的發展價值目標的核心內容。面對“西強東弱”的格局與“東升西弱”的趨勢,面對西方各種資產階級腐朽落后的思潮觀點和價值多元化的沖擊,面對資本主義私有財產觀念的侵蝕,面對商品拜物教與拜金主義的沉渣泛起,面對人與人、人與物、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的關系扭曲,重新審視、學習和把握《手稿》的價值導向,顯得尤為重要。我國以數十年跨越式發展走完了西方兩百多年工業化的歷史進程,開辟出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在社會急劇變遷和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出現了某種危機,面對價值多元化帶來的價值亂象如“價值虛無”“價值錯位”“價值迷失”等,亟需回到《手稿》、回到馬克思主義人學探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文本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強大的內驅動力。

  (三)堅持對馬克思主義人學的不斷發展,不斷深化和把握“人的本質”

  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正因準確把握了“人的本質”,以維護絕大多數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公平公正的價值為指向,使得馬克思人學具有強大生命力,在社會主義偉大建設的實踐中蓬勃發展、熠熠生輝。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無論面對無人工廠還是資本訴求,只要科學把握“人的本質”,牢記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發揚自我革命精神,站穩人民群眾立場,就能保護、愛護、維護好現實的、具體的、發展的每一個人,走出一條奔向共產主義的康莊大道。

  四、結語

  雖《手稿》研究成果斐然、名家疊出,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手稿》內容包羅萬象,涉及政治經濟學、哲學等多重領域,論及貨幣、工資、資本利潤、地租、私有財產、異化勞動、共產主義、批判舊哲學等多個主題,但歸根結底是為了詰問“人的本質”。文本研究全程注重歷時性和共時性分析,探賾“類本質”向“人的本質”飛躍的初始語境,呈現馬克思主義人學現實繼承發展的流變過程,是為了更好地追求占有人自身的本質,實現人與物、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圓融共生,這是我輩學人句讀章節、不斷研究《手稿》的價值旨趣。如今面對西方話語權強勢,面對國內外各種思潮沖擊,面對市場經濟下人與資本、公平與效率的兩難困境,重新回到《手稿》,回到馬克思在使用“類本質”至“人的本質”概念演變的心路歷程中,不啻為一種可行可為的探尋理路。

烏有之鄉網站特別附錄:

  

烏有之鄉網站募捐公告

  

(2023年3月)

親愛的讀者、作者、紅友們:

  到今年九月,烏有之鄉將迎來建立二十周年的時間節點,期待那時我們能共同慶祝紀念。近二十年來,烏有之鄉在反對帝國主義(美西方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詆毀否定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及革命英烈,否定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道路和成就)、反對新自由主義(鼓吹市場化、私有化、買辦化、資本全球化)、反對修正主義(閹割歪曲抹黑淡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捍衛共產黨的領導、捍衛社會主義制度、捍衛工農兵勞動人民利益、捍衛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的意識形態斗爭中,烏有之鄉大力弘揚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堅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積極戰斗,走過了曲折復雜的艱難歷程,為下崗工人、失地農民、被欠薪民工、碼農等深受剝削和壓迫的勞動人民積極發聲,使得一些愛學習肯思考的勞動群眾及其優秀子弟從思想上政治上逐步清醒覺悟起來,讓一些積極向上的進步青年找到了人生方向,聯絡了曾經跟隨毛主席參加兩場革命的革命前輩及其優秀兒女、在毛主席生前身后都始終如一保衛毛主席捍衛毛主席忠于毛主席的紅色衛士、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工農兵學干且頂著逆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先進分子、在后毛時代先后覺醒的中青年朋友、在國際共運陷入低潮時期仍然真心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知識分子群體,成為社會輿論場上一個重要的紅色陣地。并且,從這里先后走出了一批一批的紅色戰友,開辟了新的戰線,發展了新的陣地,創建了數家新網站和一批自媒體賬戶,豐富和開拓了紅色陣營,為21世紀中國紅色大潮的發展做出了歷史的貢獻。

  近幾年來,時局維艱。大疫影響,盡人皆知。妖魔鬼怪,暗中作祟。如今,我們迫不得已向大家提出不情之請。因為網站處境十分艱難,經費缺口壓力很大,現向廣大熱心紅友進行募捐,懇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以期能夠緩解壓力,度過艱難時期。

  有人勸我們放棄陣地,不要再辦下去了,我們認為這是不合適的。再難,也要堅守!我們的信念來自于對毛澤東思想的信仰,來自于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上甘嶺陣地上的志愿軍戰士,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可以因戰斗而犧牲,但是絕不可以因困難而放棄。

  當年捍衛國有資產抵制私有化的通鋼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吳敬堂師傅和革命前輩鄧力群、魏巍、馬賓、張全景、衛建林、李際均、李成瑞、林伯野、陶魯笳、秦仲達、楊德明、武光、孫永仁、劉實、韓西雅、李新中及人民知識分子吳易風、周新城、錢昌明、艾躍進、曹征路……他們留下的遺愿和囑托,我們永遠銘記在心,始終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繼續革命,永不投降。

  我們珍惜每一分力量,信任和支援將激勵我們更好地堅持前行,盡力做出新的貢獻。

  接收捐款的賬戶:

  (1)烏有之鄉網站微信號:wyzxwk101;

  (2)烏有之鄉網站站長范景剛微信號:F13910426398.(也可以直接用手機號搜索)

  (3)支付寶賬號:13910426398

  (4)中國工商銀行卡(帳)號:6215 5902 0001 1314 820.(戶主姓名:范二軍)

  每筆捐款都請留言備注捐款人姓名和聯系電話,以便我們在可能的時候聯系回饋。

  感謝大家一路走來所給以的熱愛、信任和支持!

  烏有之鄉網站(WYZXWK.COM)

  站長:范景剛(13910426398)

  

  2023年2月27日星期一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烏克蘭逃兵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五月天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在线第二页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最新国产性色生活片 | 亚洲免费国产综合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