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的人們在談到辯證法的時候,有許多基本概念都是他們比較熟悉的。比如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規律。講到對立統一,也離不開矛盾關系。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等等。這概念當然是唯物主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只是還有一個辯證法的重要特性,是有不少人們對它并不十分熟悉,甚至并不十分了解。那就是,辯證法對于所有現實的事物,都把它們看作是一個又一個的過程。
比如,人們在談到共產主義的時候,總是把共產主義說成是很遙遠的事情,是一個現在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到來的未來的世界。因此,由于對共產主義的這種誤解,有不少人對于共產主義社會能否實現是有所懷疑的。即使有的人表示堅定地相信共產主義是一定能夠實現的,但是如果進一步去問他們,他們持有這種信念的根據是什么,他們其中就有不少的人可能回答不上來。
其實,共產主義的一些觀念在《共產黨宣言》發表之前,就已經產生了。在此之前,在資產階級的一些學者那里,就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而這些空想社會主義理論也是打著共產主義的旗號的。他們對未來的共產主義提出了很多美好的圖景,這里就不重復了。但是如果要問起他們來,這樣美好的社會怎樣才能成為現實,他們多是寄希望于這個社會需要誕生出偉大的天才理性人物。只要有這樣的人物降生到這個世界上,這個世界就會得到拯救。否則這個世界就仍然是一片黑暗。
馬克思主義批判了這個空想的社會主義理論。在馬克思主義看來,所謂天才理性人物的降臨,這個期待本身就是一個唯心史觀的態度。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道:“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7頁)簡言之,把共產主義只看作對未來社會所懷有的理想,肯定是不對的。它不應該只是對未來社會抱有某種期待的理想,它應該是現實的、由千百萬人民群眾參與的、在工人階級領導下的、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現實運動,即是一個現實的群眾實踐運動。
這個偉大的現實的運動,是一直要持續到資本主義制度被推翻,共產主義社會得以實現的那個時候。因此,共產主義運動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過程。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寫道:“(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即認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定的事物同它們在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樣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44頁)
共產主義這個革命的、千百萬群眾參與的、針對資本主義的偉大的歷史性運動,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存在著我們今天的這個世界上。它有高潮的時候,也有處于相對低谷的時候,但從來就沒有被消滅過。
在民主革命時期,那時的革命者就把新民主主義革命看作是共產革命。李立三的家庭是個富有的大家庭。他作為這個富有家庭的兒子,去法國留學。回國后,父親問他準備干什么。他只回答了這樣五個字:“我要干共產。”這里的“共產”二字代表的就是革命,是共產主義的革命。雖然在當時中國的那個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并不直接等同于共產主義革命,但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整個世界共產主義革命中的一個環節和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和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了,開展了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從邏輯上說,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也是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個環節和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同樣也是世界共產主義革命運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和組成部分。我們所從事的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和建設,同樣也是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組成部分。
共產主義運動作為一個偉大的歷史過程,它必然包括了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不太成熟向更為成熟的方向發展。這個過程不僅不會被打斷,而且它向著未來最光明的方向的發展是絕對不會被阻擋的。
由于我們把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劃分為若干個階段或者若干個環節,結果就可能使一些人們產生某種誤解,似乎我們現實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就不能算是共產主義。當然,如果把這些所劃分的階段嚴格去界定,這樣的說法只不過是在表述,這些不同的階段與環節與最終實現的共產主義高級階段還是有所區別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劃分如果離開了前面我們所說的共產主義是一個偉大和完整的過程這樣一個基本的判斷,那么就會把社會主義階段與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硬生生地切割開來,以至于會讓人們產生誤解,似乎那個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真的與今天中國的現實沒有什么關系。
所以,我們在實踐中的確需要做出某種階段性的劃分,但是我們更需要在整體上要認識到,無論是今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還是未來更高級的共產主義,兩者在根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有連續性的,是在根本上不能切割開來的。
我們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邁向未來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必要步伐。中國古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這不就是從量變向質變轉化的辯證法嗎?同時,這也更是強調了從跬步到千里之間的一個完整的過程屬性。
馬克思說過,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跨越,有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工作日的縮短。這個工作日的縮短就是指的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只有必要勞動時間縮短了,人們的業余自由的勞動時間才會產生,而且還可能不斷地增加。有了自由勞動的時候,人們才能有自由勞動的創造。我們現在的工作日時間就展現出一個逐漸縮短或者減少的趨勢。我們曾經實行過去的六天工作制現在已經減少到五天工作制。將來還一定會不停地減少工作日的時間。這就是現實發生的事,這與未來自由王國中工作日的減少不就存在著一定的必然聯系嗎? 未來自由王國的實現,都離不開現實社會階段的每一點、每一滴的改變和進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今天所付出的每一個努力,實現的每一個目標,都是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所必需的跬步。
因此我們今天的努力,今天的付出,都是與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有著密切關系的。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不是虛無縹緲的,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雖然我們今天活在世上的人們可能看不到那未來的一天,但是我們今天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在為那個未來的美好社會的到來積累著一磚一石。誰能說這樣的工作是沒有意義的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