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百姓言論中、手機視頻中,出現較多的話語是“富人與窮人”、“老板與打工的”、“有錢有勢的與無錢無勢的”等,反映了社會階層的巨大差別。
與大多數人看法不同,見到網上有人竟發文稱:現在窮人之所以貧窮,都是由于其不學習、不勤勞、不會經營造成,是“思維意識不到位、不正確的缺陷”所致;而富人所以富裕,都是由其勤勞、善于學習、有本事等原因而獲得。目前老百姓對資本家階層的質疑、不滿以及“仇富”現象都是“網媒人故意煽動的結果”,“認為富人都是通過非法和不正當方式致富”,“妄想平均和瓜分富人的財富”等等。(雙創老哥《忠言逆耳:為底層民眾而說》)
這真是一篇有代表性的奇談怪論。其荒謬之處,是根本否認目前巨大貧富差距和矛盾是由于當初“改革”所建立的經濟體制和分配制度所產生的。所謂窮人都是由于其不學習、不勤勞、沒本事所致的觀點,是典型的污蔑。試問:目前農民全年拚死拚活,再勤勞、再會經營,耕種一畝地純收入也就幾百元、一千元,他們能夠富裕嗎?廣大工人、打工者每天干活十個小時,月工資只有三千元,還要養活全家老少,孩子上學、家人看病等,他們能夠富裕嗎?不說廣大農民工人,就說廣大的小經營者、飼養戶等,他們之中又有多少能夠維持和發達起來的?市場經濟的根本規律是由競爭走向壟斷,最后只有少數暴富而多數破產或被淘汰。市場機制本身就是制造窮富兩極分化的機器,就連最發達的美國目前也有大量窮人存在。這哪里與勤勞不勤勞有什么本質聯系!
豈不知“窮人與富人”的矛盾上千年來就一直存在,在私有制下是不可改變的客觀現象,根本不是什么“個別人煽動”的產物。中國古來就有“為富者不仁”、“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定論。同情、支持窮人,甚至“殺富濟貧”,向來是正義、進步人士的共同取向。共產黨更是工農窮人的直接代表?,F在中國富人與窮人之間的差別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私人資產上億元的豪富已不罕見。全社會80%以上財富被百分之十幾的富人所占有,這絕非勤勞致富所能達到的。政策“尋租”、制度不公和違法經營等是主因。豈是什么“個別網媒煽動的結果”?像南街村、華西村、大寨、周莊等大批富起來的集體,你就是如何煽動,會有“仇富”現象存在嗎!
目前國家方針也是縮小貧富差距,改革和調節分配制度,扶持貧困,實現共同富裕。如依該文所說,現在窮人的貧窮就是由其不學習、沒出息造成,活該如此,那還會有共同富裕嗎!
該文公然為當初瓜分國有企業、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工人下崗失業的浩劫行為唱贊歌,竟認為當初私有化是“收拾爛攤子”,拯救了國有企業,是偉大功績。真正是顛倒黑白。事實是在上世紀改革之前的七八十年代,全國所有國有有企業和社隊企業本來都是蒸蒸日上、經營很好的,正是由于農業實行分田單干和廢除計劃經濟后,使大批國有、集體企業被“斷奶”、“釜底抽薪”,才使其普遍“不景氣”、艱難為繼。當時的國有和集體所有企業己像似后娘的孩子,無人給予保護。資改派即趁機對其實施瓜分,大量公有資產被一批權勢官員和投機商所竊取。一個企業數千萬資產被“評估”成一百多萬、甚至幾十萬就被賣掉。而購買者連一分錢不花,只需銀行貸款就把整個企業劃到個人名下。整個是一種“空手套白狼”的搶劫行為。這種財產轉移行為,完全是違反《憲法》,剝奪工人階級,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犯罪行為,連目前國家都設立了“國有資產流失罪”,該文作者竟盛贊是什么功績!如果是功績,為什么一般工人都全不沾邊,而唯獨個別高管和有特權的官員才能得手?這豈不真正是趁火打劫了別人的東西還洋洋得意地說搶之有理啊!
有人只講改革以來民營經濟大發展的功績,豈不知早在改革之前全國各地的社隊集體企業就已經開始蓬勃發展,如果不是被改革搞垮,至今40多年來,集體經濟將會發展得十分強大,早已像今天的南街村、華西村、大寨、周莊等大批村鎮一樣共同富裕了,哪還會有什么窮人和大量民生問題!
民營經濟的確是為少數先富階層成就了偉大業績,但誰能夠洗白它深重的“原罪”劣跡嗎?在少數人發財致富中有多少成分是靠搶占公有資產和公共資源、利用特權關系、非法經營等方式獲得的?有文章早就揭示,僅三十多年中民營企業的偷稅逃稅一項,如果徹查一番,需要全部追繳、罰處的話,就足會使三分之二以上的企業垮掉;更莫說還有對整個環境生態、自然資源等造成多么嚴重污染、巨大破壞和災害。其對國計民生和公共資源損害之大幾代人也無法得以彌補!
避而不談一些民營資本家當初是如何貪婪侵吞和瓜分國有資產和公共資源的,如今有人倒反誣稱老百姓對他們的不滿是“妄想平均和瓜分富人的財富”!這真是賊喊捉賊的技倆。慢說善良的百姓目前沒有這種想法,就是有這種想法也并非不公平、不合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已。
該文作者自稱是“最底層的群眾之一員”,其實多么像當年魯迅先生所說的那種資本家所豢養的“乏走狗”角色!什么階級說什么話,誰說當前階級、階級斗爭現象熄滅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