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外”的困惑
一一從《卯公文齋》被冷落談起
《卯公文齋》是我近些年來的主要著作。對它,我既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也曾寄予厚望。
可是事與愿違,此書并沒收到預期的效果。除了幾位老朋友禮節性的給我一些贊賞(安慰)外,很多讀者保持了令人難以忍受的沉默!這和以往幾部書的反響有天壤之別。記得當《塵封的記憶》和《卯公詩鈔》面世后,除了一片賀彩、叫好聲,還有不少人寫了評論文章,或在網上推介,或在他們的著作中加以引用。誰料我最費心血的力作,卻反響了了,實在不可思議。
后來我有意征詢一下意見,才得知個中緣由。過去我曾自嘲“叔叔不親,舅舅不愛”,如今這部書說不定還會讓我里外不是人呢!
因為我不承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有人說我:“還是極左”;因為我承認在文化大革命中確實犯了“極左”的錯誤,有人說我:“自我否定”;當然更多的人看到我對西方的“體制”、“民主”堅持批判的態度,認為我跟不上時代潮流,說我“唱著挽歌,意在招魂!”
其實,當這部書完稿后,我就感預到有這種可能,所以在本書《結語》中最后寫道:“不管怎樣,我也要讓世人知道:無論有中國特色的新思想多么美好,也無論美化西方的新思潮多么時尚,在當今中國,還有這樣一些人,至今仍是那么固執、保守和思想僵化!”
這使我想起文革后期,已經隱約看到了未來的命運,有位老同學規勸我:“要識時務,別再斗了。”為此我們倆進行一次長談,后來我把它寫在一篇[回憶與述評]里了:
一一“我是按照這樣一種邏輯思維,來做出判斷和抉擇的:不搞馬克思主義,不實現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就會產生剝削,勞動人民就不可能真正當家作主;不和黨內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作斗爭,黨就會變修,社會主義江山就會改變顏色;而這場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正是為了捍衛馬列主義,為了反修、防修;當前斗爭的實質,就是圍繞著肯定還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一場較量。為什么我還這么干,這就是全部的理由和根據。
我滔滔不絕地闡述著自已的觀點,老同學并沒有被我的革命熱情所感動,他卻冷冷地說道:“共產黨一直不得意你,你還總往上貼乎;六千萬中共黨員的事,還需要你去勞神嗎;變不變修關你個屁事一一自作多情!”
這位老同學的嘴也太損了,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著實說到了我的痛處。
我又發表了我的看法:“你說對了,我還真為中共的前途、命運擔心。別看六千萬黨員,懂馬列的能有多少;懂馬列的人中,信馬列的又能有多少;信馬列的當中,敢于捍衛馬列的又能有多少?六千萬正是中共的悲哀,假如是六百萬,情況也許比現在會好些;如果發展到六個億,中共也就該消亡了……”
他打斷了我,說:“我沒時間和你談這些。我只擔心你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接著他又說:“看來你的觀點一時難以轉變,不過我還是奉勸你幾句:請你想想后果,不想自已也得替你的老婆和孩子想想!”
我還是不甘示弱:“一切都無所謂!”最后還引用了泰西的格言:“犧牲個人,以為社會;犧牲現在,以為將來。”結果和這位老同學弄個不歡而散……”(見《塵封的記憶》[上]第274~275頁)
可見,我這種思想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不但不能改變,反而越發堅定了。
前不久,一位在黑龍江知名的公眾人物對我說:“你是文革的犧牲品,向來又富有民主思想,也一直受到當權者的排擠和打壓。按理你應當從過去的陰影中擺脫出來。想必你在網上也會看到,民主的思潮勢不可擋,專制體制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民意不可違啊……”
我說:“是潮流還是逆流,只有站在歷史的高度才能分辨清楚。我曾在書中說過:當今這些“新思想”、“新思潮”沒有半點新東西,無非是重復過去的老調,演繹昨天的故事。
所謂民意,那些在網上叫得歡的“精英”和“公知”們,無論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而已。真正的民意不在網上,而在民眾心中,在那些不上網甚至不會上網的廣大民眾心中……”
他又說:“你既反對改革開放,又不贊成西方的民主政治,是不是希望回到從前,回到毛澤東時代啊?”
我說:“這是一個偽命題。誰都知道,歷史永遠也不會回到從前。我既不反對改革,也不反對開放,我只是反對資本主義復辟!因為,不完善的社會主義,終究比掛羊頭賣狗肉的假社會主義要好!”
他說:“真的也好,假的也好,只要是社會主義,都是專制體制!一部共產主義運動史,就是一部血腥的暴力史……”
我打斷了他:“難道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不也是如此嗎?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手段,歷來都是通過暴力。暴力在一定歷史時期,正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歐洲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也是把國王推上了斷頭臺嗎?真正罪惡的、血腥的暴力,正是資本主義干的。今天西方文明的紳士們不要忘了,你們的先輩們都做了些什么:販賣奴隸、屠殺北美土著印地安人、海盜式的侵略和掠奪,哪個不是暴力?所以我在《圓明園隨想》一詩中說:
“世人應悟徹,
千古盜匪篇:
西方文明史,
緣自于野蠻!”
他又說:“現代西方畢竟是法治社會,它的普世價值觀,是最具人性的……”
沒等他說完,我搶著說:“得了,西方的人性和我們如今的改革一樣可笑。聽著受聽,越品越不是味兒!在美國的街頭和地鐵站有那么多的流浪漢;黑人和有色人種一直受到歧視;在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發動戰爭,造成數百萬難民……這就是美國的價值觀和人性?
我們這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共產黨人,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大搞私有化,讓官二代、紅二代聚斂了大量財富,形成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與此同時,卻讓數千萬工人下崗失業,退休后在雙軌制下也是低人一等。至今那些一心為民的人民公仆們,連個人的財產都不敢公布,還怎么取信于民哪!可見,西方的“人性”和我們如今的“改革”同樣都那么虛偽,終究有一天會成為歷史的笑柄!”
我發現他對我最后這番話還表示贊同,就歸結性地說:“這也正是我的困惑之處。”他笑了笑說:“所以也注定你這輩子就是位叔叔不親、舅舅不愛的角!”結果,我們的談話又是一次不歡而散……
垂暮之年了,該是黯然謝幕的時候了。看來在我死前,這困惑還將繼續困惑下去,這扭曲還將繼續扭曲下去……
2019年12月20日
于海南老城
(轉自《扭曲的人生》第六部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