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仗
左 鵬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斗什么?怎么斗?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偉大斗爭時講了“五個堅決”,其中居于第一位的是“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今年9月3日,他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又明確指出:“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
圍繞堅持還是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斗爭,尤其集中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并全面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始終把堅持和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整個意識形態工作的重點。2013年8月19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的當天,長期通過網絡制造傳播政治謠言、惡毒攻擊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非法謀取暴利的“秦火火”、“立二拆四” 被查,這就揭開了打擊網絡謠言、整肅網絡意識形態的序幕。隨后,習近平總書記相繼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等,從各個不同層面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
幾年下來,成效如何?2016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重要講話中說:“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總體上是好的……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扭轉了意識形態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面。”
怎么扭轉的?就是敢抓敢管、敢于亮劍,有理有利有節地開展意識形態斗爭;就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則問題上,決不含糊其辭、退避三舍,決不當“開明紳士”,決不搞“愛惜羽毛”那一套,而是站在風口浪尖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正是因為發揚了斗爭精神,我們才在極其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取得思想文化建設的重大進展,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才更加鞏固。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意識形態領域并不平靜,斗爭依然復雜。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堅決反對的各種錯誤思潮和觀點,雖然不像過去那樣肆無忌憚地傳播并沖擊主流意識形態了,但它們并沒有銷聲匿跡,而是以新的形式、新的特點繼續存在著,試圖影響人們的思想,干擾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
歷史虛無主義過去是直接、顯性、露骨地歪曲歷史、否定革命、丑化領袖,極易被人看穿識破,現在變換了手法,偽裝得更為隱蔽和巧妙,更具迷惑性和欺騙性。比如,在一些論者筆下,對該肯定、該紀念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有意回避,對不該肯定、不該紀念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卻大做文章,主旋律時常被摻雜進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以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在八一建軍節,致敬去世的“抗戰老兵”,拿一個抗聯戰士作陪襯,另外七個都是國民黨老兵;展示軍人的“英姿颯爽”,竟然出現了國民黨軍和日軍的軍裝造型。在國慶節,以天安門為背景的電視畫面,唯獨缺少了城樓上的毛主席像;“召喚”老一輩革命家看新中國的變化,也唯獨丟下了開國領袖毛澤東。
新自由主義的矛頭是對準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因為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這股思潮在教材、課堂的活動空間已大大萎縮,越來越多的人認清了其本質,但是它的影響已經由學術研究、教育教學延伸到了輿論宣傳和一些政策的制定實施了。比如,在經濟體制改革中,中央一直強調兩個“毫不動搖”,但一些地方、部門和媒體對于中央做出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決策部署常常置若罔聞,甚至做出相反方向上的解讀,而對于中央做出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卻很容易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不時提出一些過頭的口號。
民粹主義是近年來多方關注并研究的一種社會思潮,其實質是一些西方國家統治集團內部的一派勢力用來指稱另一派勢力利用民意達到自己目的的污名化標簽。如今,有人把這個概念套用到中國,把基層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提出批評意見,對違法亂紀的官員、商人以及散布錯誤觀點的公知進行抨擊等,都說成仇官、仇富、反智的“民粹主義”,甚至把反思改革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說成“反對改革”的“民粹主義”。這樣把民粹主義的概念泛化,把所有與己不合的底層民意都說成“民粹”,實際上是在為維護特殊集團的利益而漠視民意、貶損民意,是在割裂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在如此復雜的形勢下,打好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仗,旗幟鮮明地反對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錯誤思潮,務必在發揚斗爭精神的基礎上,增強斗爭本領,提升斗爭藝術。
首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和應用作為打好意識形態斗爭主動仗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特別是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才能心明眼亮,識別多樣化社會思潮背后的利益角逐,進而站穩腳跟,在同各種錯誤思潮和觀點的斗爭中,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把闡釋好、解決好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為打好意識形態斗爭主動仗的根本舉措。錯誤思潮之所以有時也能受到群眾關注,就在于它能針對群眾的思想疑惑、回應群眾的現實關切。我們要在意識形態斗爭中贏得主動,一方面要用大眾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科學解答群眾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并為他們所心悅誠服地接受,另一方面要用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到中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
再次,把網絡輿論引導工作作為打好意識形態斗爭主動仗的重中之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輿論的規模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必須轉移到網絡上。以主流意識形態為統領,借用網上流行的語言、影像等表現方式,在對人們網上訴求的全面回應中,在透徹的說理、激烈的論辯中,先入為主地占據網上輿論制高點,同網上的錯誤觀點進行正面的交鋒,以有效引導“沉默的大多數”。
(作者左鵬: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