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抽象力”理論規定本根與溯源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按語:《馬克思“抽象力”理論規定本根與溯源》即將刊發于《中國經濟問題》2018年第3期,以下為《中國經濟問題》雜志擬在其微信平臺推出的該文核心思想部分,預前推送,以饗讀者。
【問題的意蘊】以“抽象力”的說文解字和恰當翻譯為切入,本文提供一個中西貫通的方法論實例。目的是研究方法論規范,理解什么是思維,什么是方法,探索“抽象力”規定研究的維度和邏輯,以期最終面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中華回歸”。所以本根的問題在于學科建設,尤為強調了“抽象力”和“抽象”的不同,而溯源過程則在于尋求中西對接意義上的比較與綜合,它統一了“決定論”和“發生學”。
【心路歷程】如何尋求統一的《資本論》“四卷結構體式”呢?《保衛<資本論>》以中國人資格提供了一種方案:以中國方法論“知行合一”的方式將之概括為發生學的推進系列,即歷史發生學、系統發生學、現象發生學和認識發生學。與之對照的是科學抽象法上的演繹,所謂“研究方法是從現實進入理論”,所謂“敘述方法是把理論寫入文本 ”,所謂“馬克思采取了分離的形式:堅持‘只有’在研究方法階段的‘這項工作完成以后’,才能開始敘述的過程,這樣就能有力地消除那種認為敘述是‘先驗的結構’的假象。”顯然,前者涵容后者,而后者則不能有效解決研究和敘述的工作一體化問題。
【重要關聯】思維系列I被概括為:統一的行動科學——身份二重性(陰、陽)——中華“天下主義”思維系統(天人合一);思維系列II被概括為:統一的歷史科學——勞動二重性(抽象、具體)——突顯批判規定的“世界主義”思維系統(邏輯歷史一致)。它們和而不同,內在貫通,核心點是講述客觀思維向總體思維演化的關系。據此,研究和敘述可界定為“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即解析為如下序列之邏輯運動:抽象力的思維本體(統一的歷史科學,亦即邏輯歷史一致)——抽象力的思維實體(用作方法論的“勞動價值論”即勞動二重性)——思維實體構造(抽象和具體)——對具體思維形式的工作統攝。從而可說明馬克思“辯證敘述”之方法論實質在于總體思維對具體思維形式的統攝。把握的難點是,認識到抽象和具體既是物質的構造,也是思維的構造,——所謂的“抽象和具體的命題”;認識到所謂“抽象力”在于形成總體學科之思維能力(它防止了對“客觀”的錯認),即本質上是歷史行動力,是生產出“抽象規定”的歷史思維能力之總和。故此,沿著學科——科學的“行-知”路線,中西方道路的歷史分野可從中得到極其透徹的詮釋。
【結論及對中國方法論表述的啟示】唯物主義真理觀強調“唯認識論”上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真理特性,這是需要予以摒除的。本文確實是關于“客觀總體思維”生成的實例的演繹,不獨是講述“概念”。它脫出了現象學研究,強調“抽象力”優先作為研究規定,并指示主體行動力,這樣在對待“市場經濟”的認知上,勢必要優先把握“商品生產-經濟結構”的歷史實在性,從而揚棄了抽象態的“知識一般”,重建“行動一般”與“知識一般”的統一規定。這實際上就是“四個自信”統一的方法論,它超越思維派系,將政治經濟學批判構造為實踐狀態的方法和邏輯,寫就主體批判與客體批判之中華統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事物合一;這實際上就是中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中華歷史和中華科學的統一。
附錄:文章的相關信息提示
內容提要:“新時代”實踐需要歷史高度的思維學說與之匹配。在這一背景下,挖掘馬克思“抽象力規定”應當從人類思維的獨特認知特性入手。方法論品性包括:(1)認定抽象力是優先作為研究規定,指示主體行動力,生成“辯證法的實踐態”,此所謂產生詩性語言之靈動性;(2)超越事實認知與價值認知的思維派系分裂,挖掘“思維本體”客觀性內涵與學科工作邏輯,使政治經濟學批判最終成為構造狀態之方法實踐活動;(3)以“實踐化的知識”切入行動理論,確立研究規范與敘述規范的工作運用狀態統一,為統一的歷史科學宏基。總之,它以辯證法為“思維的精靈”,舞動世界,使知性寓于理性批判之中,揚棄了抽象態的“知識一般(規定)”。大象無形的邏輯認知特點意在統一“歷史”和“行動”,形成對“理論范疇生產”能動性的發生學思考。然則,此種考慮有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資本論》這部偉大著作中充分汲取研究規定的力量,通過全面繼承它的方法邏輯(規定)而揚帆起航。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抽象力;思維;主體批判;客體批判;研究;敘述
另外,此文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研討會--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第28屆年會”會議論文。以下為作者在大會發言的新聞介紹詞:
2018年4月22日上午,許光偉研究員代表我院在大會做了主題發言。發言的題目是“馬克思‘抽象力’理論規定本根與溯源——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許研究員認為,新時代需要新思想、新語言、新行動,創新中國經濟學必須“回歸中國”,尋找古老而生機勃勃的中華力量,然則,“抽象力規定”必須優先作為研究規定,它脫出了現象學的研究領域,超出了思維派系的各執一詞,踐行了“四個自信”統一的方法論。該發言引起與會代表的深度共鳴與熱烈討論。
我院許光偉研究員出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研討會暨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第28屆年會 http://econ.jxufe.cn/Info_Detail.php?Id=3676
來源:牛馬之音 https://mp.weixin.qq.com/s/s2pr9XHaMlVD3iwLNj36YA
文章出處:《中國經濟問題》2018年第3期
相關文章
-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對列寧和列寧主義的影響——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四)
-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對《宣言》之后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研究的影響——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三)
-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整個全書中的理論地位(二)
- 郝貴生: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一)
- 論《資本論》的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
- 郝貴生:談談《共產黨宣言》中的階級斗爭思想
- 絢麗輝煌的日出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 郝貴生:“馬克思主義”究竟是什么?
- 田文林:資產階級價值體系帶有很強的“反智”傾向
- 克爾白的懸詩:紀念馬克思和對革命的檢視
- 非物質勞動、“普遍智能” 與 “知識無產階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