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艱難,共產黨人170年
(或170年來共產黨人的三個里程碑)
——紅色參考主編陳洪濤在烏有之鄉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按:2018年2月27日至28日,烏有之鄉網站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研討會,這是陳洪濤老師在本次研討會上的發言。
一百七十年前,《共產黨宣言》發表,從此后,共產主義者不再是孤獨的幽靈,而是共同擁有了一個組織——共產黨;共同擁有了一個綱領——共產黨宣言。
一百七十年來,共產黨人創造的輝煌業績彪炳史冊,然而,相生相克,與之相伴隨的修正主義,即那些共產主義的叛徒們卻把它們悉數踐踏。
今天,資本主義窮途末路,社會主義大廈也已傾覆,人類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
抬頭望見北斗星,我們知道,那是共產主義的方向。但在我們腳下,卻是一片漆黑。人們在問,路在何方?
不錯,路在腳下,路也在遠方!讓我們首先回望共產黨人的170年歷史,以及他們矗立在通往共產主義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
一
170年前,歐洲不乏共產主義者。他們痛斥私有制是萬惡之源,他們渴望底層苦難的人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他們倡導“人人皆兄弟”團結起來,致力于實現一個“共有共享的社會制度”。
其實,這種救世主般的愿望,早在500年前資本來到人世間的時候就有了,那就是空想共產主義。他們的使命就是要把人類從物欲橫流、良知泯滅的泥潭里拯救出來。他們的辦法就是呼喚有教養的人良心發現。
但是,300多年過去了,有產者并沒有采納他們的救世良方。
工業革命出現了。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同時造就出了一個階級,這個階級叫做工人階級。
他們等待了太久,不再迷信會有什么救世主了,他們認識到要翻身只能靠他們自己。但他們往往回避階級斗爭,他們的組織措施或者是密謀或者就是建立松散的聯盟,充其量就是“抱團取暖”,很少能夠贏得自己的利益。
此刻,馬克思恩格斯走來了。馬克思30歲,恩格斯小兩歲28歲,他們正值風華正茂。他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一個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上空徘徊,一個階級,無產階級,他們將組成政黨,并將主宰世界!
歷史證明,無產者的乞求最多只能得到有產者的憐憫和殘羹剩飯。《宣言》則進一步地證明了,“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而且“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
《宣言》證明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宣言》呼吁,“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他們告誡無產階級,只有組織成階級,組織成一個先進的革命政黨,并通過暴力革命,才能摧毀資本主義制度,創造屬于自己的歷史。
列寧說,《宣言》是無產階級政黨第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后來的歷史證明了,正是從這一份宣言一個革命綱領開始,世界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正式創立,并成為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第一個里程碑!
二
革命領袖的離世,往往成為修正主義冒頭的契機。這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中幾乎成為一種規律。
1895年恩格斯逝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第一次出現了修正主義思潮,它的祖師爺就是自稱為馬克思恩格斯學生的伯恩斯坦。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根據19世紀的具體條件,認為無產階級革命必須在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至少在歐洲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才能取得勝利。而伯恩斯坦修正主義的泛濫,并在歐洲絕大多數社會民主黨內占據支配地位,則正值無產階級革命已經成為直接實踐的問題,歷史發展的進程把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任務提上日程的時候。
在革命黨變修的情況下如何繼續推進革命,這正是列寧所面對的挑戰。此時的列寧也正值風華正茂,也不過30歲。把共產主義運動從危機中解救出來,必須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兩個重大的障礙。
一是如何重建一個革命的政黨,二是如何選擇革命的突破口。
大家知道,正是列寧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他用《火星報》做腳手架,搭建起了一個職業革命家組織——布爾什維克;他依據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新特征,運用矛盾發展不平衡原理,發現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結果勢必使帝國主義的力量相互消弱,從而在帝國主義鏈條上造成薄弱環節,進而提出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個或幾個資本主義國家首先取得勝利的主張,并由此開創了偉大的十月革命道路。
列寧主義被稱為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并理所當然地成為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第二個里程碑!
三
十月革命后,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風暴席卷全球。但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如何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卻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尤其是在蘇聯變修,中國黨內修正主義產生的情況下,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思想,實行了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探索出了一條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期如何防修反修的革命道路,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毛澤東主義是民族民主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它當之無愧地成為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第三個里程碑!
四
170年前,《宣言》宣告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歐洲的有產階級曾把這句話當成了茶余飯后的笑料!
然而,23年后巴黎公社首先做了預演,70年后十月革命做了完美的驗證,再隔30年后中國革命的成功,使世界出現了一個龐大的社會主義陣營,這不僅預示著資產階級可以被消滅,還預示著無產階級可以創造一個美好的人類未來絕非空想!
自從《共產黨宣言》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以來,共產主義運動每克服一次危機,便會有一次的飛躍,便會矗立起一座偉大的豐碑。
馬克思恩格斯把共產主義運動從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的手中拯救了出來,列寧毛澤東把它們從修正主義的泥潭中挽救了回來。
再過二十年,三十年,在《宣言》發表200周年的時候,革命的共產黨人,一定會矗立起共產主義運動的第四座里程碑!
到那個時候,正如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李大釗向世人宣告的:
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018年2月26日
相關文章
-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對列寧和列寧主義的影響——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四)
- 郝貴生: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一)
- 全球生產體系與當代資本主義階級結構——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 岳青山:高舉《宣言》旗幟,“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
- 郝貴生:談談《共產黨宣言》中的階級斗爭思想
- 尹漢寧:《共產黨宣言》的科學歷史觀
-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早期傳播的特點
- 重讀《共產黨宣言》,我們需要弄清楚的幾個問題
- 郝貴生:論《共產黨宣言》的現實意義(一)——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 《共產黨宣言》穿越時空的強大生命力
- 《共產黨宣言》:指導工人階級開創新世界的綱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