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未來

Jose Maria Sison · 2017-10-13 · 來源:激流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20世紀的最后十年以來,我們目睹了美帝國主義及其北約盟國從思想、政治、經濟和軍事侵略戰線上向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國家的全面進攻。帝國主義反動派氣焰囂張,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些進攻及其嚴重后果,都在向我們發出戰斗地號召: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

  導言

  如果不了解社會變革運動規律和歷史發展軌跡的話,是很難甚至不可能來討論和闡述帝國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未來的。尤其是在這個帝國主義仍舊主導的,社會主義利用持續不斷的經濟和金融危機以及暴露帝國主義寄生、暴力、腐朽和瀕死性質的侵略戰爭來復興的時代。

  無論如何,美帝國主義的走狗借口二十世紀末蘇聯、中國、東歐和東德的資本主義復辟,傲慢地宣稱資本主義和自由民主是人類歷史的終結、社會主義事業已經滅亡,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在吹噓自己是冷戰的贏家和單級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之后,美國由于遭受危機重創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和新保守主義侵略戰爭的侵蝕加速了自己的戰略衰退。在上世紀初的幾十年,多極世界出現,帝國主義內部矛盾愈演愈烈,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日漸加劇。

  在1993年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的毛澤東思想國際研討會上,菲律賓共產黨宣布我們仍處在現代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即使前者的統治似乎沒有嚴峻的挑戰,而后者由于最早從蘇聯赫魯曉夫時代開始的現代修正主義對社會主義的背叛而進行了戰略退卻。

  20世紀的最后十年以來,我們目睹了美帝國主義及其北約盟國從思想、政治、經濟和軍事侵略戰線上向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國家的全面進攻。帝國主義反動派氣焰囂張,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些進攻及其嚴重后果,都在向我們發出戰斗地號召: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代

  馬克思、恩格斯在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科學等領域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代,機器的應用和大規模商品生產,以及工業無產階級的先進性和他們的革命潛力,使得現實飛速發展。通過對現實的研究,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上述三方面的造詣超越了前人。

  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宇宙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只有變化才是永恒的??陀^存在的物質世界,獨立于人的意識,是按照從微觀粒子到最明顯的自然和社會現象和構成的矛盾運動規律運行的。

  唯物史觀是辯證唯物主義在研究社會與社會變革歷程中的應用。它揭示了幾千年來從石器時代原始公社到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一般順序,以文字、階級、冶金技術的特征來劃分。生產力(生產者和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孕育著新的、更高的社會形式。

  一般來說,當進化先于革命,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但是在革命時期,新的生產關系會加速生產力發展并變革生產方式和相應的上層建筑。社會變革往往是曲折前進而不是直線發展的,由于內外影響有時也會出現倒退和復辟。

  在馬克思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批判中,工人得到的工資只是他們創造的新的物質價值的一小部分,剩余的部分被稱為剩余價值。剩余價值分別作為利潤、利息、租金被資本家、銀行和地主瓜分。為了使利潤最大化并在資本主義內部競爭中生存或勝出,資本家力求將工人的工資壓到最低并用機器來取代工人。

  實際上,這限制和縮小了市場,因為減少了工人的就業、收入或購買力。因此,生產過剩的危機是相對于市場而言的。當資本家試圖克服經濟困難時,他們向銀行貸款以渡過難關。由于持續的停滯或需求低迷而帶來破產和減產,最終引發金融危機。

  資本家為了打敗競爭對手不斷擴大生產和壓低工資導致經濟和金融危機。因此,競爭導致資本集中,最終導致壟斷。在19世紀中葉,英國壟斷資本通過所謂的自由貿易在廣大的殖民地中攫取大量利益。在1825年之后,壟斷出現在幾個工業資本主義國家的當中。

  在社會科學方面,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用無產階級專政取代資產階級專政,發展了由法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在法國革命中提出的階級斗爭學說。無產階級階級專政或工人階級國家是整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關鍵。相反,空想社會主義只是一廂情愿的希望依靠統治階級中少數善良的人建立社會主義的世外桃源。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號召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他們還呼吁贏得爭取民主的斗爭。工人階級保證勝利不僅靠加強自己的力量,而且要在打倒資產階級的斗爭中爭取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在1847年建立共產主義者同盟、在國際工人協會或1864年第一國際的形成和工作中起主導作用來盡力參加工人運動。

  馬克思從正反兩方面對1871巴黎公社的研究,是推動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重要源泉。他贊揚巴黎工人階級奪取國家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采取革命的政策和行動。但他也批評沒有對凡爾賽進行進攻,沒能粉碎官僚統治和資產階級國家軍事機器。公社社員過早的呼吁選舉。他們無意中允許資產階級在巴黎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甚至計劃對公社社員的大屠殺。但無論如何,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歷史經驗的開端。

  二、列寧在現代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

  偉大的列寧總結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及其革命本質。他堅持、捍衛并進一步發展了他從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繼承的東西。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獨一無二的貢獻。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最后十年成為歐洲工人階級運動的主流,這使他深受鼓舞。在推翻沙皇和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斗爭中,在批判俄羅斯革命隊伍和第二國際中的現代修正主義、改良主義的論戰中,列寧把自己的理論武器打造的格外銳利。

  在哲學上,列寧反對形形色色的小資產階級的主觀唯心主義,他們或鼓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外的第三條道路,或堅持自然與超自然的二元論,披著經驗主義、機械唯物主義外衣的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并且拒絕辯證唯物主義。他堅持科學唯物主義立場,指出對立統一律是唯物辯證法矛盾三定律(對立統一、否定之否定與質量互變定律)中最基礎的規律。

  他闡述的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規律表明,社會主義能產生于帝國主義列強中最薄弱的一環,如俄羅斯的工業資產階級發展還處在中世紀封建主義和剝削壓迫其他民族的軍事封建帝國的汪洋大海之中。資本主義在工業上越發展,就越是為社會主義提供了經濟和社會條件,同時資產階級反對和壓迫工人階級運動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力量也更強大了。無產階級有可能面臨國家恐怖主義,為贏得民主之戰就必須推翻資產階級國家。在俄羅斯這樣一個不太先進的國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階段就更加明確了。

  在政治經濟學中,列寧研究了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再現代帝國主義的發展歷程,并將后者界定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和最后階段。它是腐朽和垂死的資本主義,因為它容易發生危機和戰爭。他描述了帝國主義的五個特征:壟斷資本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產業資本與銀行資本合并為金融資本,剩余資本輸出比剩余商品輸出更為重要,壟斷資本集團加速國際合作來瓜分世界,最強大的幾個帝國主義列強完成了對世界領土的瓜分。

  帝國主義勢力的平衡大幅變化加劇了重新劃分世界的斗爭,加速了世界戰爭的爆發。他指出帝國主義戰爭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號召無產階級和人民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革命戰爭。他反對第二國際的歐洲社會民主黨支持戰爭的努力和各自國家的戰爭預算,稱他們為社會沙文主義者。

  他于1917年10月25日(公歷的11月7日)在圣彼得堡成功地領導了布爾什維克黨和工人蘇維埃,以及農民和士兵推翻克倫斯基臨時政府的戰斗。 因此,他在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赤旗覆蓋了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他宣布所有權力歸蘇維埃和結束帝國主義戰爭。他通過追求和平、國有化土地和振興經濟,立即鞏固了蘇聯的力量。

  紅軍贏得對白軍的內戰和外國軍事干涉后,為了從物質奇缺的艱難的戰爭條件下盡快重振經濟,1922年他頒布了新經濟政策(NEP),把采用配給制的“戰時共產主義”變為照顧中小生產者和貿易者的國家資本主義。布爾什維克早在1921年全俄共產黨第10次代表大會上,領導政府通過了新經濟政策。

  列寧指示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作為國家存在的新框架。蘇維埃代表大會于1922批準了共和國聯盟宣言。1924列寧逝世后,斯大林接過領導布爾什維克黨和蘇聯的重任,推進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他在1928年結束了新經濟政策,著手實施了一系列的五年計劃來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機械化建設。他擊敗了來自“左”和右的機會主義者,“左”的機會主義認為不可能在一國建成社會主義,右的機會主義要求延長新經濟政策。

  在斯大林和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蘇聯于1936年成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國。通過蘇聯憲法,斯大林宣布除了和帝國主義的斗爭,國內的階級和階級斗爭已經結束。這種提法是錯誤的,因為階級斗爭和階級斗爭仍然存在且需要正確處理。與蘇聯相反,工業資本主義國家深陷經濟大蕭條,社會動蕩之中,法西斯主義興起和帝國主義戰爭風險不斷上升。

  斯大林始終忠于列寧和列寧主義,堅持馬列主義。在建設社會主義方面他的優點勝過他的缺點。同1956年赫魯曉夫全盤否定他相反,毛澤東同志認為斯大林的功過三七開,功勞是主要的。在哲學上,他有時過于專注于相互沖突的力量之間的事實上是外部關系的內部關系。在政治經濟學上,他規定了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筑是完全對應的。在科學社會主義方面,他過早地宣布了蘇聯階級和階級斗爭的結束。

  在夸大蘇聯成為了無階級社會的過程中,他不知不覺地忽視了加強無產階級的革命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關系的需要。他傾向于用鐵腕手段對付他的批評者和對手,因為他們很容易被當成人民的敵人。但是,當第二次世界大戰逼近并爆發時,蘇聯作為納粹德國的主要目標,為了擴大和加強反對法西斯入侵的衛國戰爭,他在政治上放松了,退還了東正教的財產。

  總的來說,斯大林是一位杰出的共產主義領袖和戰士。他善于反帝反法西斯,在蘇聯堅持、捍衛和發展了社會主義。1928至1940年間成功地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并在1945到1953年將其重建。他發展了工人階級的教育和文化,激勵了蘇聯人戰勝納粹德國和法西斯,促進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支持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建立人民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東歐、德國、中國和朝鮮)的斗爭,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領導對抗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

  三、現代修正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復辟

  事實上當人們說三分之一的人類在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生活,世界分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陣營時候,赫魯曉夫在1956蘇共20大發表了他的反斯大林“秘密”報告,列舉了61項子虛烏有的罪名,指責他推動個人崇拜并借此無視集體領導,導致對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大清洗。這標志著蘇共和東歐大多數執政共產黨黨內現代修正主義的興起。

  現代修正主義經常以這樣的面貌出現:一個共產主義執政黨打著創新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旗號,自稱進行所謂的全面改革,從思想、政治、經濟、社會路線和實踐等方面顛覆社會主義社會和復辟資本主義。相反,經典的修正主義者(社會民主黨)在資產階級議會中表現為資產階級的尾巴?,F代修正主義者處于國家領導核心,陰謀顛覆社會主義和復辟資本主義。它受到國內資產階級的支持和國際資產階級的鼓舞。

  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和他的成就,詆毀蘇共和蘇聯無產階級和人民屈從于他的個人威望。他聲稱無產階級完成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使命,蘇共和社會主義國家不再屬于無產階級,而是屬于全民,向社會主義過渡應該是和平的,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的將通過與資本主義和平的經濟競爭體現,與資本主義和平共處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總路線。

  他采用了“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破壞社會主義經濟。他分散的經濟部門的權力和破壞中央經濟計劃。他提倡工廠利己主義,制造個體企業,負責他們的成本和利潤核算,并給予經理雇用和解雇員工的權力。在農業方面,他損害了國家和集體農場,擴大自留地、自由市場,造成大量富農的復興;他把機器和拖拉機站所有權下放到自負盈虧的個人所有的集體農場。他還把錯誤的作物種植在錯誤的土壤上。

  赫魯曉夫應該為蘇聯的經濟失敗負責,之后他被勃列日涅夫取代,后者在1964到1982年擔任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以推動經濟上的再斯大林化的面貌出現,他恢復了某些部門和企業的需要來保證聯盟的財政,來保證按照勃列日涅夫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并獲得軍事力量平衡的政策需要的武器生產。由赫魯曉夫進行的有利于官僚資產階級和私人資產階級在腐敗活動中狼狽為奸的改革政策都被繼承下來了,因此勃列日涅夫主義也被稱為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

  在對外關系上,赫魯曉夫不厭其煩地推銷他的和平共處總路線,尋求與美國關系的緩和,力圖結束冷戰。由于中共與蘇共之間意識形態的爭論,他險惡地撤回了對中國的援助,前者以馬列主義的立場反對后者的現代修正主義。1961年他在古巴部署了導彈,結果在美國的警告下迅速撤出了這些導彈。他避免給越南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提供具體的支持。相比之下,勃列日涅夫采取了激進的政策。蘇聯在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時,被批評為社會帝國主義(口頭上的社會主義,實際上的帝國主義),進攻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并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

  勃列日涅夫之后一系列短時間執政的蘇共總書記并未改變修正主義者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的政策。戈爾巴喬夫和他的隊友,包括葉利欽的盟友和表面上的反對者發現這是從思想、政治和政策上迅速復辟資本主義、毀滅蘇聯的便利條件。戈爾巴喬夫制造消費品短缺,成立了500000個借殼銷售的假合作社來為那些厭惡了在國有商店排長隊的消費者服務。同時俄羅斯黑手黨(犯罪資產階級)也在國有資產私有化浪潮前蠢蠢欲動。

  任何一個自尊的國家領導人或執政黨都不會舉行全民公投來決定國家是否繼續存在,但是戈爾巴喬夫這么做了??雌饋砗透隊柊蛦谭虿灰粯拥氖牵~利欽忽略了由戈爾巴喬夫提議的決定蘇聯是否繼續存在的公投結果,盡管大部分蘇聯人民投票支持蘇聯繼續存在,葉利欽還是將俄羅斯從蘇聯獨立出來并成立了獨聯體。因此,蘇聯在1991年12月25日解體。毛澤東對蘇共和列寧與斯大林的蘇聯了如指掌,從中蘇兩黨關系的長期發展中,從1957和1960年的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上,從50年代留蘇學習和訓練的學生與工人中,從1959年蘇聯撤回對華援助中,他對修正主義的危害洞若觀火。作為一個原則問題,中共反對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反對現代修正主義。

  四、毛主席反對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偉大的毛主席從理論和實踐上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梢哉f毛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繼馬克思列寧主義之后在理論和實踐上的第三座高峰。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思想是世界上帝國主義走向全面崩潰、社會主義取得全面勝利時的革命行動指南。

  但是隨著鄧氏政變的成功,毛主席死后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失敗和資本主義復辟,以及1989到1991年資本主義在修正主義統治社會的全面復辟,社會主義事業遭到了重創。從更全面的角度反映目前的戰略形勢,當前我們仍然處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事實上,帝國主義仍在主導世界,社會主義任重道遠。毛主義階段可以拓展至社會主義戰勝帝國主義的新勝利、以及世界各國的響應時期。

  在哲學上,毛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基本定律。矛盾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在不同事物和過程中矛盾的性質不同。世界上存在著團結和斗爭,是斗爭推動事物前進和改變,在一對簡單的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帶來了暫時的統一和平衡。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變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系列矛盾中,首先要解決主要矛盾因為它的解決決定性其它矛盾的解決。

  毛認為社會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包括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他描述了一系列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推進、螺旋上升。毛精辟分析了對立統一規律,指出在革命斗爭中應當堅持自力更生。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基礎,外因通過內因產生作用。在適宜的溫度下,雞蛋可以變成雞,但溫度無論如何不能把石頭變成雞。

  在政治經濟學中,毛綜合了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列寧對壟斷資本主義的批判。他批評了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從中吸取了教訓。他指出農業是經濟的基礎,重工業、基礎工業是主導,輕工業是兩者之間的橋梁。生產關系的革命化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筑的革命化會改善生產模式。

  作為農業和重工業之間的橋梁,輕工業滿足人們短期的生產和消費需求。這對于農民來說意義重大,可以作為過度積累和在重工業過度投資給他們帶來沉重負擔的補充。工廠的領導由黨代表、工人和技術人員組成。他們輪流在一線工作來保持無產階級的地位,了解工人的工作條件和需要,維持他們與工人的密切聯系。

  在社會科學方面,毛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發展和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進一步發展了列寧關于把黨建設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學說。他闡述了持久的人民戰爭的戰略和戰術,革命力量先在農村積聚力量,直至他們可以奪取城市政權。奪取政權之后,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完成,無產階級的革命黨成為了人民民主共和國的領導核心。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組成部分。

  為了完成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革命任務、開展農業合作化經濟,即使作為過渡措施中國也必須開始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也必須由國家控制經濟命脈,從戰略產業、原材料來源和交通運輸等方面入手。整個經濟的基本社會主義化后,在蘇聯修正主義的影響下,右傾機會主義者要求延長過渡時期。

  通過發動1959-1961年的大躍進來建設公社和社會主義工業,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占了上風。這對于粉碎帝國主義的封鎖,消除蘇聯撤回援助和自然災害帶來的不良影響是很及時的。到1962年中國獲得了農業上的豐收,重工業和輕工業戰線建設初見成效。在大躍進期間和大躍進之后毛主席發起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來反擊對他的革命路線的進攻。但是黨和國家領 導集團中的走資派陰謀破壞這次運動,試圖削弱它的影響。

  最終,毛在1966年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來反對修正主義,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的斗爭將持續很長時間,需要一系列的文化革命來鞏固斗爭成果。盡管受到了以劉少奇和鄧小平為首的修正主義者的持續不斷地陰謀破壞,但是在毛的領導下,文化大革命從1966到1976年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但是在毛主席去世之后,破壞文化大革命的勝利果實被不斷破壞。

  文化大革命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了一系列偉大的成就,但是重新上臺的走資派對此完全否定。但從GDP來看,1966-76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長著,但是由于1976年之后走資派的偽造,這個速度被明顯降低了。中國的資本主義復辟證明了毛主席的英明預測,他揭露了現代修正主義問題并提出通過文化大革命來實現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

  文革的失敗并不意味著它的原則和方法的無效或徹底失敗,我們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發展和宣傳文革來反擊那些“除了資本主義別無選擇”的嘲諷。文革的偉大意義在于他提出并回答了社會主義是否可以延續、資本主義復辟是否可以避免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文革的勝利和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主要的攻擊來自修正主義者,但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也犯了某些錯誤。正如研究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功和失敗,我們可以提出并回答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任務,研究文革同樣如此。

  在文革中,中蘇兩黨之間意識形態的爭論愈演愈烈。為了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反對蘇聯現代修正主義,新的共產黨成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中央委員會向北京派出了常駐代表團和臨時代表團。但到了1974年,中國的對外政策和外交關系開始向右轉。根據三個世界的劃分: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是第一世界,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第二世界,最落后的亞非拉國家是第三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家繼續把第三世界許多國家看作是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國際統一戰線反對美蘇霸權的中流砥柱。

  但中國現代修正主義強調與美國和解,為與美國結盟以及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奠定基礎。

  五、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未來

  在前面分析了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事業過去及現在的情況之后,我們現在可以預測一下它們可能的走向和未來。帝國主義,或者說壟斷資本主義,不過是一個充滿了貪婪和恐懼的腐朽制度,它只對少數統治者有利,而這建立在剝削和壓迫用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無產階級的基礎之上。這樣一個制度是不會長久的,社會主義是唯一出路。由于日益惡化的危機和帝國主義的破壞性,客觀的條件對于反帝、民主、社會主義運動的主觀力量來說反而變得有利了。

  隨著資本主義在修正主義國家的復辟和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似乎成了冷戰時期兩極世界的贏家,并長期作為資本主義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從那時起,有些人甚至覺得帝國主義是永恒的,而歷史也無法超越資本主義和‘自由民主’。然而,美帝國主義者并沒有實現自己借助修正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復辟而帶來經濟收益和所謂和平紅利的諾言,而是發動了意識形態、政治和經濟的全面侵略來實現對外擴張,這實際上反而導致了自身的重創,以及激發了民眾抵制剝削升級、國家恐怖主義和侵略戰爭。

  早在1979年,美國起初是采用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來應對滯脹問題。80年代里根致力于通過生產高科技軍工產品和外包消費品產業來實行此政策。美國消費品制造業的失業率逐漸增長、從債權國變成債務國,主要負債于日本、中國等東亞經濟體。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認為把血汗工廠外包給中國就能把它固定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里。而軍工集團的尖端產品和戰備物資的生產、經濟的金融化使美國能夠保持住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

  1991年蘇聯解體后,美國在中東(伊拉克)、中亞(阿富汗)、東歐(南斯拉夫)的侵略行為日益增長。這種行為從老布什政府持續到90年代的克林頓。后者估計美國可以通過信息科技的領先、經濟金融化和促進軍工生產來保持其經濟和軍事超級大國的地位。21世紀初高科技泡沫的破滅,同時也標志著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單極世界走到了盡頭。布什放寬信貸及其他做法惡化了美國和全球的經濟以及財政危機,最終導致了2006—2008年的次貸危機。

  布什借“9•11”事件之機,發動了無限期的全球反恐戰爭,采用新保守主義的侵略政策并采用了高科技武器,進一步加強軍工生產,在操作上把這種行為吹捧為軍事凱恩斯主義來驅動經濟。當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力的核武器、化學武器為虛假托詞,發動了針對伊拉克的侵略戰爭的時候,中國和俄羅斯就好像支持或者至少是容忍了這種侵略行為。但它們不可能忽視美國的擴張主義對它們的威脅,并且注意到美國由于極高的侵略成本而受到的重創和劇增的公共債務。因此,他們更加堅定加強金磚國家經濟集團,以擺脫對美國及其控制的多邊機構依賴來經濟發展;同時形成以集體安全為目標的上海合作組織。

  多極世界已經取代了以美國為主的單極世界。這是中俄兩國加入資本主義體系的結果,改變了世界資本主義制度中的力量平衡,并結束了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所有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大國現在都受到社會經濟和政治危機的困擾,加劇著經濟競爭和政治競爭。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正在加劇。帝國主義大國正在重塑這個世界。在這一過程中,它們加深了危機,逐漸被卷入戰爭漩渦中。今天戰爭正在大約50個國家上演。它們自1968年以來一直增長,這是由帝國主義和其國內反動派造成的。

  面對日益惡化的壟斷資本主義危機和戰爭的擴大,我們可以自信地說帝國主義注定要失敗,而我們正處于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高潮的前夜。我們正從一個帝國主義主導的世界轉變為重建社會主義的世界,并且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繁榮穩定。反帝、民主和社會主義運動的客觀條件非常有利。但是革命的主觀力量必須利用好這些條件,向壓迫剝削階級發動反帝運動和階級斗爭。

  由于社會主義運動策略上的暫時退卻,帝國主義集團用盡一切手段剝削無產階級和廣大群眾以獲取超額利潤。他們在民用和軍用產品、通信、交通上投入了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而它的結果則是生產手段和生產者之間、社會化大生產和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之間的劇烈沖突。這是日漸積累而產生的經濟危機和對外侵略爆發的根本原因。在壟斷資本家們從上述科技中獲益之后,就該輪到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來使用它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了。高科技生產的高度社會化,更適合社會主義,而非壟斷資本主義。

  社會的混亂產生自生產過剩危機、帝國主義勢力攪恐怖主義渾水和發動侵略戰爭的天然傾向,同時也把人們卷入到反帝和民主斗爭中來,并把社會主義作為代替資本主義的唯一選項。現在要是還有人說,歷史不能超越資本主義和“自由民主”,那一定會被當作傻子。人們的目標乃是擺脫資本主義制度。

  學習、實踐馬恩列斯毛的革命原理及成就已形成廣泛的共鳴。帝國主義的宣傳詆毀這些革命的思想家和領導者,尤其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有極大貢獻的毛澤東和斯大林,但這并沒有影響到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馬列毛主義的整個理論與實踐,以及通過“文化大革命”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與實踐,為帝國主義、社會主義的未來給出了答案,甚至日益惡化的戰爭危機也使得人們強烈反對帝國主義者及其反動派,并采取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

  為反對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勢力進行革命性群眾斗爭所需的主觀力量,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工農群眾組織、以及城鎮小資產階級,人民的自衛組織、人民軍隊的武裝、和政權機關。如果使這些力量得以產生和發展,那必須有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核心,而這個核心必須堅持‘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的原則、堅持沒有堅定的無產階級政黨(致力于推翻資產階級官僚和軍隊)領導下組織起來的人民和人民軍隊就不會有成功的革命的原則。

  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必須堅持馬列毛主義的思想路線。只有這樣才掌握了推翻資本主義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原理,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以及打擊現代修正主義、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文化革命理論與實踐。這樣一個黨必須有基于牢固事實和人民群眾呼聲的正確政治原則。為了能夠在政治斗爭中領導人民,它必須喚起、組織和動員民眾來實現革命目標。這樣一個政黨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它需要在民主討論的基礎上作出最適合、最有力的決定,而能夠迅速集中民眾的力量,堅定地執行決議。

  二十一世紀初的十幾年來,帝國主義在反復且日益惡化的危機、國家恐怖主義和侵略戰爭中聲名掃地,侵犯人民的利益,我們相信革命的反帝、民主和社會主義運動將會蓬勃發展,并且比20世紀更加成功。本世紀幾個國家中,就有足夠的時間讓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當社會主義由于帝國主義的末日而成為全球范圍的主導力量之時,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果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就變得十分通暢了。

  來源:《LENIN’S IMPERIALISM IN THE 21ST CENTURY》,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Manila, 2017;翻譯:激流網志愿者

  參考文獻:

  阿曼多•利瓦納格,《代表社會主義反對現代修正主義》(烏得勒支:社會主義研究中心,1992)

  大衛•哈維,《新自由主義簡史》(2005)

  《跟大衛•哈維讀<資本論>》(倫敦:維索,2010)

  《資本之謎》(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新帝國主義》(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

  《17個矛盾與資本主義的末日》(倫敦:簡介書籍,2014)

  《世界之道》(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16)

  《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論戰》(北京:外文出版社,1965)

  《文化大革命在中國》(香港:亞洲研究中心,1967)

  弗雷德•戈德斯坦,(低工資的資本主義:泥足巨人》(紐約:世界觀論壇,2008)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反杜林論》(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自然辯證法》(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約瑟夫•斯大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北京:外文出版社,1972)

  《論列寧主義的基礎》(北京:外文出版社,1975)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紐約:國際出版社,1939)

  《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列寧主義問題》(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喬迪•迪安,《共產主義視野》(倫敦:維索書店,2012)

  何塞•瑪利亞•西松/阿曼多•格雷羅,“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

  《對極權主義的挑戰與蔑視》,精選作品,1977—1986,pp.39127(荷蘭:菲律賓及菲律賓研究國際網絡:Aklat ng Bayan有限責任公司2013)

  《建立人民政權》,目錄2:2010-2011,人民反壓迫剝削的斗爭,精選作品,2009—2015(荷蘭:菲律賓研究國際網絡,2017)

  《反抗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目錄3:2012,人民反壓迫剝削的斗爭,精選作品,2009—2015(荷蘭:菲律賓研究國際網絡,2017)

  《帝國主義危機與人民的抵抗》,精選作品,1991—2009(菲律賓:Aklat ng Bayan,有限責任公司,2009)

  《打敗修正主義、改良主義和機會主義》;精選作品,1977—1986(荷蘭:菲律賓及菲律賓研究國際網絡與Aklat ng Bayan有限責任公司2013)

  《反對帝國主義全球擴張——為了民主和社會主義》,精選作品,1991—2009(菲律賓:Aklat ng Bayan有限責任公司,2009)

  《重啟菲律賓革命的基礎》;精選作品,1968—1972(菲律賓及菲律賓研究國際網絡與Aklat ng Bayan有限責任公司2013)

  《菲律賓社會與革命》,第三版,(菲律賓:Aklat ng Bayan有限責任公司,2006)

  《人民的反掠奪斗爭與抵抗》;精選作品,1991—2009,第四版,(菲律賓:Aklat ng Bayan有限責任公司,2009)

  《菲律賓人民戰爭的具體特征,通過斗爭凝聚力量》;精選作品,1972—1977,(荷蘭:菲律賓及菲律賓研究國際網絡與Aklat ng Bayan有限責任公司2013)

  總編輯:何塞•瑪利亞•西松、斯蒂芬•恩格爾,《毛澤東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毛澤東思想萬歲》(烏得勒支: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和蓋爾森基興新道路出版社,1995)

  約瑟夫•E•施蒂格利茨,《全球化及其欲望》(紐約:W.W.諾頓,2002)

  《社會主義向何處去》,(劍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94)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北京:外文出版社,1975)

  卡爾•馬克思,《資本: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卷第一冊:《資本的生產過程》。首次出版:德文,1867年,英文版于1887年首次出版。

  《資本: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二卷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編輯。首次出版于1885年,《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十六卷

  《資本: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三卷:《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編輯。寫于1863—1883,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編輯并在馬克思去世11年后完成;來源:蘇聯馬列主義研究所,1959;(紐約:國際出版社,無日期)首次出版:1894年

  《法蘭西內戰》(北京:外文出版社,1977)

  《哥達綱領批判》(187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進步出版社,莫斯科,1970;第13—30頁

  毛澤東,《哲學四講》,(北京:外文出版社,1966)

  《對蘇聯斯大林式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批判》

  《蘇維埃經濟學批判》(紐約:每月評論出版社,1977)

  《論游擊戰》,塞繆爾•B•格里菲思翻譯

  《論持久戰》,《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113—189頁(北京:外文出版社,1965)

  《新民主主義論》(北京:外文出版社,1964)

  《論聯合政府》(北京:外文出版社,1961)

  《毛澤東主義經濟學和通向共產主義的革命道路》;上海教科書(紐約:班納出版社,1994)

  金寶瑜,《革命與反革命:中國解放以來持續的階級斗爭》。馬尼拉:政治經濟研究所,2012

  保羅•克雷格•羅伯茨,《美國是如何迷失的:從9•11到警察/福利國家》。(克拉里蒂出版社,2014)

  《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失敗和經濟崩潰》(克拉里蒂出版社,2013)

  保羅•克魯格曼,《立即結束大蕭條!》(紐約:W.W.諾頓,2012)

  理查德•沃爾夫,《資本主義危機深化:論全球經濟崩潰》2010—2014,(芝加哥:干草市場書店,2016)

  《資本主義危機加深以及我們該怎么做》,2版本更新版(DVD和書)http://www.mediaed.org/

  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亞瑟•戈德哈默翻譯(倫敦:哈佛大學出版社貝爾納普出版社,2014)

  斯蒂芬•恩格爾,《國際社會主義革命的黎明:革命的戰略和戰術》(喀拉拉邦:大眾出版社,2011)

  V.I.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6);《列寧選集》第一卷,第667—766頁(莫斯科:進步出版社,1963)

  《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對一種反動哲學的批判》(1909);《列寧全集》第十四卷,第17—362頁(莫斯科:進步出版社,1972)

  《前進一步,后退兩步》(北京:外文出版社,1976)

  《國家與革命》(1917)/《列寧全集》第二十五卷,第381—492頁(莫斯科:進步出版社,1972)

  《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1905),(北京:外語出版社,1976)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好屌妞蕉国产视频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本有码 | 思思热在线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 | 色就是色亚洲欧洲视频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