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王紹光:迷信西方是因為“政體思維”

彭飛 · 2015-04-07 · 來源:法意微信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主持的嘗試不一定成功,但今天的學習一定有收獲”,作為主持人的鳳凰衛視出版中心主筆瑪雅如是開場,精辟概括出這次讀書會的中心思想。4月4日晚7點,在北京市三聯韜奮書店舉行的第一期法意讀書會迎來了中國政治學界的著名學者王紹光教授,并以他的兩本新書《中國政道》、《中國治道》為主線,展開了與潘維、歐樹軍、劉晗等學者的精彩對話。

QQ截圖20150407083852.jpg

談起王紹光的成就,還得從名聲顯赫的福山說起。福山名噪一時的“歷史終結論”很大程度因為中國的崛起而宣告破產。2004年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觀點,重新提出國家能力的重要性。而對于王紹光教授來說,福山這一轉變顯然過于遲鈍,早在1991年發表的題為“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民主國家”一文中,王紹光就提出要跳出已經被過度意識形態化的政體思維,關注國家能力的重要性。20年后的今天,繼《民主四講》之后,王紹光把他對狹隘的政體視角的批評,變成了《中國政道》、《中國治道》這兩本理論思考層次更高、更深刻的著作。

第一環節:新書介紹

在對談的第一個20分鐘里,王紹光首先介紹了兩本新書的核心思想:批判“政體思維方式”。他指出眼下西方學界唱衰中國的思路還是秉承著傳統的政體思維,即一個國家首先要被分類為民主政體、君主制政體或專制政體等。這種思維方式可以追溯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啟蒙時代的思想家等,追求在政體之間排一個優劣、好壞的序列。政體思維的本質是形式決定了實質,甚至形式決定了結果。接下來就衍生出一系列研究,包括政體會不會導致各種問題,包括腐敗、環保等。唱衰中國的專家認為中國就是政體序列中的壞政體,終有一天走向崩潰。

但這種思維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對政體的分類本身很困難。在研究一個國家時,總是先給它扣上某一類政體的帽子,此時就會發現這頂帽子并不適合它,或者說區分不明確,需要添加各種花邊作為修飾。但無論怎樣修飾,政體思維始終無法真實再現國家的實際情況;第二,從歷史角度,政體思維源自西方,卻并不適合中國。當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給出他們的經典闡述時,古希臘由眾多獨立的微小城邦組成,為比較政治體制提供了可能,衍生出基于政體的思維方式。相反,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并不處于這種環境中,他們很早就生活在一個很大的共同體中,只講“道(統治的目的)”和“治(統治的技術)”。諸子百家實際上就是有不同的“道”和“治”,后來延續的政治并不是其中的任何一家,而是一個綜合。王紹光認為中國最早從西方引入政體思維的學者是梁啟超,而“政道”、“治道”則是中國自身傳統中引申而出,需要進一步的明確和界定,這也是《中國政道》、《中國治道》兩本書的基本思路。

第二環節:嘉賓對談

接下來在主持人瑪雅的引導下,其他幾位學者對王紹光的觀點紛紛做出評論。

首先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歐樹軍發言,作為王紹光教授曾經的博士生,他非常熟悉王老師的思想。他指出,王紹光長期以來的研究都在探究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即國家能力與政治轉型之間的關系,兩本新書是王紹光近八年來關于這個源問題的新發現、新思考。在此基礎上,歐樹軍提醒大家更加關注兩個問題。第一,中國人口眾多、層級復雜、聰明人多,一個小縣城的干部很可能具有治理一個國家的政治能力。因此,政道思維比政體思維更有助于幫助人們充分認識中國政治的復雜性。王紹光提供這樣一個有益的視角,對于理解這種復雜性具有怎樣的意義?第二,王紹光目前正在研究抽簽與民主的關系,需要我們思考的是,抽簽對于當下中國的民主乃至政治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抽簽這樣的民主機制對于解決當下中國的問題又有怎樣的幫助?

在主持人瑪雅的提議下,歐樹軍還就他最近提出的“群眾路線制度化”問題做了闡釋。他關心的是“群眾路線”到底在中國當下有何意義?第一,他指出群眾路線是非常現代的政治機制,不是落后、保守的,它需要被重新認識,被大大激活;第二,群總路線最初產生時,是個涵蓋面很廣,追求全面滿足個人政治需求的政治路線。它不僅是干部主動走出來了解、解決基層群眾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機制,也是組織群眾自治、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機制。群眾路線的制度化之所以值得我們認真對待,正是因為這一問題指向共產黨如何治理,如何回應群眾的需求,如何謀求更大的正當性。以王紹光提供的新視角來看,群眾路線既有政道色彩,又有治道色彩。

接下來,清華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劉晗從法律的角度結合自己親身經歷發表了觀點。他贊同王紹光教授的深刻洞見,認為政體與國家能力的關系是尤其需要重點關注。從法律角度來講,政體類似于法治體系或憲法體系。一個好的政體未必就擁有真正的國家治理能力,烏克蘭和利比里亞例子很能說明問題。而國家治理能力在法治領域的體現,就是法律能夠發揮作用,能夠真正有效實施,不要成為政體設計中的花架子。

隨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潘維教授發言。他指出民主與人治的二分法在90年代之后才風行,在美國與蘇聯對立的冷戰時期,也就是70、80年代并沒有那么盛行。但問題就在于,90年代之后蘇聯解體了,在民主政體高于一切的語境下學習了西方整套制度,但俄羅斯的情況真的就變好了嗎?臺灣也民主了,但為什么竟然出現了與文革類似的情況?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政體思維,也就是“制度決定論”。制度決定論是典型的上層建筑決定經濟基礎,與馬克思的理論相違背。不能把所有問題都歸結于中國的一黨制度。遇到任何問題,都說是制度決定的,不僅懶惰而且荒謬。他指出我們必須思考的是:共產黨是西方說的那個“黨”嗎?相反,中國人講究的就是一個“道統”,王紹光所講的政道就是治國目的,治道就是治國手段,非常精辟。同時,王紹光回應了一個根本問題:制度決定論也就是政體思維為何如此流行?
 

在主持人瑪雅的追問下,潘維還就他最近文章中提到的“組織群眾”和“責任政府”做出了闡述。他指出把群眾組織起來才叫人民。組織起來老百姓才最重要,如果老百姓不成群體,不成組織,一方面官員就能為所欲為,另一方面公共道德也就無從談起。關于責任政府,是因為存在一個現實問題:當真正通過民主做出決策后,決策失敗了或出錯了,誰來負責?不可能讓民主過程中的大多數來負責吧?因此必須要有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存在。
 

最后,王紹光就上述評論做出部分回應。他指出劉晗所講的烏克蘭問題確實很典型。他曾經做過的一個實證研究顯示,今天烏克蘭的人均GDP是25年前蘇聯剛解體時的75%,充分說明更換了政體并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王紹光還指出,之所以現在那么多人認為民主政體與經濟增長呈正相關,是由于1989年之后,西方的政體模式獲得絕對勝利,并成為統治學術界的主流意識形態,不講民主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論文很難發表。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在1989年之前,很多文章是講民主不利于經濟發展。而2010年之后,民主政體的一些問題暴露出來,才導致民主不利于經濟增長的論文越來越多。
 

王紹光最后總結指出,他并不是完全否定政體思維,他甚至認為政體思維有其長處,是一種很便利的分析工具。但他認為這個思維過于簡單,很多東西沒有涵蓋進來,用處不大。關于政體思維以及政道思維,接下來還可以繼續討論。

第三環節:互動交流

最后的一個小時是現場互動交流環節。熱情的讀者和聽眾提出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問題,引出了在場嘉賓的精彩回答。

一個問題是政治科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否能夠實現一種預測的功能?從科學的角度講,中國夢、兩個一百年這樣的目標對我們國家進步又有什么幫助?潘維發言認為這兩者所針對的對象是不一樣的,在英語中,政治科學等學科所要實現的社會目標表述為“blueprint”,叫做藍圖,這是可以實現的。而中國夢等所指代的社會理想表述為“dream”,本身可能就是不能實現的。只不過在中國的傳統中,我們中國人總是要把“實現”作為一個終極的目標,某種程度上講,“夢”只要實現就沒有意義了。王紹光進一步認為,學科本身沒有預測能力,任何一門學科包括經濟學也沒有這種能力,否則2009年的金融危機就不可能發生了。即使有一兩個學者說對了,那是碰巧,而不是學科本身可以作為一種準確預測未來的方法。但是中國夢、兩個一百年還是很有必要的,這屬于對未來的戰略構想,其意義不在于實現或是完成,而在于對我們發展方向的指引。

另一個提問者提出:我們總是在關注政治民主問題,而王紹光在新書中提出的經濟民主問題是不是更為重要或更為迫切?王紹光指出經濟民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不要總認為民主只是存在于政治生活當中。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中都存在經濟民主問題,比如美國很多州的公司法中規定股東應包括一定比例的職工代表。我們中國的法律規定的更好,要有職工代表大會,但是法律的落實確實令人堪憂。不要以為這類經濟民主不重要,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還有讀者提出關于民主和三權分立的關系問題。王紹光由此指出一個中國社會現存的最大問題:我們很多人根本不理解什么是民主。比如三權分立實際上與民主沒有任何關系,二者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問題。民主講的是公民參與決策,而三權分立講的則是權力制衡,三權分立并不意味著民主,比如英國就是典型例子。他同時指出,我們也不應該迷信三權分立的西方制度模式,目前國際上最前沿的理論已經指出,不僅孟德斯鳩對于英國屬于三權分立的分析是錯誤的,而且美國也不是三權分立,而是一種混合模式,三權分立已是過時的理論。

最后一位讀者提出了有趣的問題:我們的政治學研究都是關于制度、政體等,但為什么沒有人關注過政治領袖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王紹光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有待開拓的領域,不僅是國家、區域的領導人對政治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新加坡的李光耀;同時在經濟領域、文化領域也同樣存在著舉足輕重的領袖,比如蘋果的喬布斯。王紹光強調現在研究領袖問題的學者還太少,希望青年學者能夠關注這些最現實的問題,不要盲目跟風。

時間過得飛快,晚9點30分,主持人瑪雅不得不打斷現場聽眾的熱情提問,宣布時間已到。她最后總結了王紹光教授的三個特點:第一,王紹光是一位立足于中國,關注并思考中國問題的不折不扣的中國學者;第二,王紹光是一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定的社會主義者;第三,王紹光堅定地認為:共產黨要做人民的先鋒隊,而不是精英的俱樂部。精辟的總結引得全場熱烈掌聲,第一期法意讀書會圓滿落下帷幕。

關于新書:王紹光教授的《中國治道》與《中國政道》已于近期發布。書中以翔實的數據說明了過去十幾年中國在社會保護方面的新躍進,和國家治理方面的新進展,有助于讀者增強對中國政治制度、社會政策的認知和了解,進而增強對中國體制的自覺和自信。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南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6.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7.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子午|是誰在鼓吹用連花清瘟防治流感?
  10. 中美共治?中美國?G2?要認清中美正在加速脫鉤與對抗的現實,勇敢地直面碰撞!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一区视频香蕉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 | 中文字幕日本熟女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日本有码视频在线 |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