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探討一個哲學問題??茖W一直是對的嗎?還是科學是相對的?
在天文學上,在很早之前,人們認為太陽是繞著地球轉的,誰也沒有懷疑過,直到哥白尼出現。物理學上,牛頓力學不能解釋的現象愛因斯坦的理論可以解釋??梢?,科學是不斷進步的。
那些應用性的科學(其實有些就是一些技術),就不斷出現否定之否定。這樣的例子近一個多世紀就非常之多。
為了解決孕婦妊娠反應問題,有人發明了“反應停”,然后科學家后來發現,服用了反應停的母親便生出畸形兒——這種嬰兒手腳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沒有手腳。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國、荷蘭和日本等國,由于服用該藥物而誕生了12000多名這種形狀如海豹一樣的可憐的嬰兒。“反應停”的學名是沙立度胺,最早由德國格侖南蘇制藥廠開發, 1957年首次被用作處方藥。沙立度胺推出之始,科學家們說它能在婦女妊娠期控制精神緊張,防止孕婦惡心,并且有安眠作用。資本家當時說服那些可憐的孕婦就打著科學的幌子,后來被叫停更是科學的態度。
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也是以科學的名義進入人類食物鏈的,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但2008年毒奶粉事件爆發,39965個受害兒童證明,這個所謂的高科技是害人的。三聚氰胺不僅毀滅了三鹿奶粉那樣的名牌企業,還沉重打擊了中國的乳業以至于中國的年輕媽媽們寧愿冒坐牢危險也要到香港等地購買洋奶粉。
DDT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發明,夠科學的了吧?二次世界大戰期間,DDT的使用范圍迅速得到了擴大,而且在瘧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療方面大顯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還帶來了農作物的增產。然而,上個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DDT在環境中非常難降解,并可在動物脂肪內蓄積,甚至在南極企鵝的血液中也檢測出DDT,鳥類體內含DDT會導致產軟殼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處于食物鏈頂極的食肉鳥如美國國鳥白頭海雕幾乎因此而滅絕。1962年,美國科學家蕾切爾·卡遜在其著作《寂靜的春天》中懷疑,DDT進入食物鏈,是導致一些食肉和食魚的鳥接近滅絕的主要原因。遺憾的是,卡遜挑戰DDT的相對科學性,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那些利益集團及其豢養的科學家對于她的仗義執言進行了瘋狂的圍攻,直到她離開人世。
天然脂肪酸與人造的反式脂肪酸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在雙鍵中的一支伸展方向上有一點點不同,從化學成分上來看,是完全相同的。反式脂肪可以人工制造,成本低廉,在少量的鎳、鈀、鉑或鈷等觸媒金屬的幫助下,將氫加入植物油里產生氫化反應。這樣的科學當時是了不起的發明,一直被作為科學的食品用了幾十年。然而,1993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衛勒發表了一篇題為“反式脂防酸攝入與心臟病危險性之間的關“的爆炸性研究報告卻讓反式脂肪酸的科學變得的不科學了。該研究從1980年開始歷時8年,受試人是85095名沒有冠心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脂癥的女護士。結果表明,反式脂肪酸能增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數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數量,從而攻變二者的比例,增大冠心病的發病率。如今,歐盟一些國家開始頒布法令,讓反式脂肪退出人類食物鏈。
四乙基鉛剛問世的時候也是“科學”的。上世紀中期,石化公司宣傳四乙基鉛的時候,只字不提鉛這個字眼,反而用一美女做廣告,鮮紅的嘴唇里,吐出的是挑逗的語言――“搭上我,讓駕車的快感代替‘爆震’吧”。后來,哈佛大學女教授、外科專家哈米莉坦公布了四乙基鉛對試驗動物產生的傷害結果,指出四乙基鉛會引起腦損失、畸形甚至死亡,并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但是,美孚石油公司拒絕承認,要求科學家提供所謂的證據,并與科學家打了25年的官司?,F在,全球停止了四乙基鉛使用,糾正了原來的科學錯誤,但是在整個20世紀,美國燒掉的汽油中估計含有700萬噸鉛,貢獻了20年代以后大氣中鉛增長量的90%。在那漫長的四分之一世紀里,誰也說不請多少生命被奪去了。
今天,有那么一門科技,將原本不帶毒的食物變成帶毒了,但因打著科學的旗號,占領了話語權在全球推廣,容不得半點質疑。他們的理論竟然是什么“實質等同”,就是看起來就是食物,那根本就沒有問題。所有質疑的人給被扣上不懂科學的大帽子,都是中國大媽。然而,他們的實質等同是雙重標準的:既然也帶毒,為什么不和藥品“實質等同”?更為荒謬的是,擔心人家懷疑,就頒布一張安全證書,安不安全能夠靠證書決定嗎?他們說國外也這樣做,國外做的就是對的就是科學的嗎?想到背后的資本力量了嗎?
人與老鼠是完全不同的兩類動物,發明出了新藥要用老鼠做實驗,老鼠吃了沒有事,就反推人吃了也沒有事。這樣的科學邏輯下,反應停等等很多新意上市前都是這么做的。在老鼠那里是科學的東西,在人那里就不一定是科學的,還可能是荒謬的。這就是科學的相對性。
成果發表在《科學》與《自然》那樣的嚇人刊物上,就是科學的嗎?也不一定,否則,《科學》和《自然》有那么多退稿怎么解釋呢?“科學上的文章是對的”,幾天后就發現,“是不對的”甚至是造假的。
人不是老鼠,幾百萬人吃老鼠吃了沒事就放心吃的藥,這連基本的科學邏輯都是錯誤的,可行業內照用不誤。誰來調整》待反抗的聲音的多了,死的人多啦,科學圈子才調整,只不過用一種新藥代替另外一種新藥。“科學是對的”,“科學的就是正確的”誤人不淺。很多人被明明白白治死了,至死還沒有反應過來,“科學也會害人嗎?”
要講科學,但不要將科學作為迷信。科學是相對的,一個時期內的某種理論某種技術是對的,是好的,但經過長期的科學探索,科學實驗或人類生產實踐,證明原來的理論是錯誤的??茖W在一個特定語境是對的,這就是圈子文化。你不能將圈子文化強加到圈外的人身上。文學家描述女孩子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幾個字就夠了,如果你非要還上科學的語言“眼眶高多少,長多少,深多少;眼白占多少,眼珠占多少;每分鐘閃動多少次”,科學到時科學了,然美在哪里呢?你遇見這樣的女孩不嚇走你才怪呢。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在有階級存在的社會內,階級斗爭不會完結。在無階級存在的社會內,新與舊、正確與錯誤之間的斗爭永遠不會完結。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范圍內,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其所以是錯誤,因為這些論點,不符合大約一百萬年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事實,也不符合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界的歷史事實。毛主席的上一番話,才是對待科學的真見灼知。
科學是相對的。那些容不得別人質疑,容不得別人批評的科學家;那些動輒拿科學大棒掄人,搞科學山頭文化的人,那種以靜止的觀點對待世間萬物,以“實質等同”原則看待事物的人,要么是無知,要么心中有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