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改善和加強黨的領導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新一代國家領導集體的頭等大事。改革開放以來,歷經36年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洗禮,以實現社會主義為目標,幫助貧苦勞動人民翻身得解放而獲得領導權的中國共產黨正面臨一種生死存亡的危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資本主義經濟已占80%的基礎上重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以讓勞動人民真正當家做主的方式重獲人民的支持,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唯一出路。
任何穩定的政治領導,都是以一定的社會階層為基礎的。當前中國可劃分為三大政治階層,一是普通勞動者階層;二是黨政官員階層;三是新興資本家階層。由于社會主義制度上的不足,原本是勞動群眾中的一員或先進分子的黨政官員們在改革開放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普遍轉變了立場,站在了新興資本家階級的一邊。但無論何時,黨政官僚階層與資本家階層都只是社會的少數,廣大的勞動人民才是社會的大多數,才真正決定著中國的命運。
中國的未來前途也只有兩種,要么是徹底實現了社會主義目標的中國;要么是陷入新自由主義陷阱中的資本主義中國。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要求決定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形態,有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根據生產方式的不同,人類要么由資本決定一切,要么由勞動者的生產與生活決定一切;要么是新自由主義的雇傭勞動方式,要么是共產主義非雇傭的勞動者自主聯合勞動方式。長遠而言,除此二者之外人類沒有別的可能與選擇。
因此,掌握著中國政治權力的黨政官員們不可能把現狀維持下去,他們不可能一邊掌握著政治特權,另一邊又可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良好發展。維持政權穩定需要的是民眾的滿意與支持,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卻需要新自由主義政策帶來的小政府、經濟危機與民眾的日益貧窮。在這種矛盾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常需要采用多黨民主選舉,讓政府不斷垮臺的方式來緩解民眾的不滿。
專制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并不符合現代資本家階級的利益和需要,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需要勞動人民的普遍貧窮,需要“小政府”的配合以及政府的及時下臺來緩解民眾的不滿,以有效實現資本家階級獲利的需要。在當前中共政權愿意為資本家服務以促進私有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歐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仍然要求中國實行多黨民主政治,甚至不惜以發動“顏色革命”為手段,就可以看出國際大資本家階級的利益、要求和目標所在。
在資本主義經濟占主體,從而經濟危機必然爆發、民眾必然貧窮不滿的前提下,中國共產黨想長遠地保住執政黨地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但社會的發展和勞動人民的不滿不會讓共產黨的領導持續下去,掌握經濟大權的資本家階層也不會答應共產黨政權的長期執政。現存的,所謂“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私有經濟為補充”的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社會局面根本不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趨勢,只可以作為一種國企私有化的手段和形式,卻不可能作為某種“中國模式”而永恒確立下來。
資本主義經濟是由資本決定一切的,誰的資本實力雄厚,誰才有最終的發言權、決定權。資本主義經濟下的中國的最終決定權掌握在國際最大資本家們的手中,而不是中國黨政官員們的手中。官員們可以不聽國際資本的話,可以誓言抵擋住美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攻勢和顏色革命大潮,卻不可以不滿足本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經濟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其重要性可以說是決定一切的。為了發展經濟,黨政官員們將不得不答應國內外資本家階級的各種要求,不得不為國際資本獲利創造各種條件。最終,為了發展經濟,黨政官員們將被迫讓出自己的政治特權,實現資產階級的憲政民主。顯然,只要中國是以資本主義經濟為主體的,那么官僚特權與國內外資本家階層之間的矛盾必然是要以官僚特權的失敗而告終,這既是充分表現出來的中國社會既成現實,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資本是無孔不入的,沒有深得人心的有效的社會主義政策,中國的官僚資本主義很容易就會轉變為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
顯然,當前中國這種黨政官僚們獨自成為一個社會階層的現象和局面遲早要終結的。他們要么重新回到勞動人民一邊,以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方式去實現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從而讓黨的領導制度得以延續下去。這實際上是把政治權力以真正無產階級專政的方式交還給了人民。要么,他們就站在資本家的一邊,以把手中的政治特權交給資本家階層,通過進一步實現資本主義政治民主的方式去實現國內外資本家階層的利益。
毫無疑問,中國共產黨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展開的強有力的反腐敗運動,從根本上說就是針對黨政官員階層特權的一種反制。這無疑既得到普通勞動人民階層的擁護,也得到資本家階層的擁護。這種廣泛的擁護本身證明了官僚特權的存在已經過時,已經不適合于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無論是資本主義方向的,還是社會主義方向的,都對官僚特權階級的存在說出了“不”!官僚特權已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主要攔路虎,已淪為徹底反動的事物,說其是“封建余孽”一點也不為過。因此,官僚特權階層的消亡是中國社會發展不可逆止的趨勢。
不可否認,這種官僚特權階層的存在與共產黨的領導是密不可分的。正因為如此,中共才要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強有力的反腐敗運動。否則,單單黨政官僚們嚴重的腐敗現象就足以讓共產黨的領導垮臺和失敗了。嚴重的腐敗現象說明官僚特權的危害程度,也說明傳統社會主義制度存在嚴重的不足。中共如不能有效反腐敗,等于無力再繼續領導中國。
事實上,官僚特權及其嚴重腐敗現象的根源,并非在于共產黨本身,也不是政治制度上的,而是根源于基本經濟制度上的不足。政治是經濟的延續,任何政治上的腐敗,都體現在經濟上,與經濟密切相關,都是經濟制度不合理的結果和表現。經濟制度存在問題,再好的政治制度也沒有用,也都會產生諸如腐敗等等的問題。因此,嚴重腐敗現象的存在,并不說明這個黨不好,也不是說黨政官員這些人不好,同時也不是說共產黨的領導制度不好,而是說明我們的經濟制度存在極大的不合理性。在合理的經濟制度下,不合理的政治因素是不可能如此嚴重地干預經濟生活,從而也不可能有如此嚴重和普遍的腐敗現象出現的。不合理的官僚特權是建立在不合理的經濟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政治制度上的。因此,反腐敗以及對官僚特權的消除其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如果要想取得人民群眾所希望的徹底的勝利,那就只有確立真正合理的經濟制度。而一種合理經濟制度的確立,本身是一種政治事件,而不是學術問題。這其實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剛剛就任時所提到的“發展道路”問題。發展道路問題根本上就是社會生產方式問題、基本經濟制度問題。
官僚特權階層的存在是以不合理經濟制度為前提的。就是因為其不合理,才能獲得掌權者的支持,掌權者才能以權謀私,從中獲得好處。只有在經濟制度不合理的前提下,官僚特權才能產生和存在,腐敗現象才能普遍發生,想以權謀私的黨政官員們才能有機可乘。因此,反腐敗的成功、官僚特權階層的消亡是以合理經濟制度的確立為標志、前提和基礎的。只有合理的經濟制度,才能避免不合理的官僚特權的產生和存在,黨政官員們的普遍腐敗現象才能得以避免,那些擁有公權力的黨政官員們才能真正為人民服務,而不是借經濟制度上的漏洞去以權謀私。合理的經濟制度自有一套完善的經濟機制,是不以官員們的權力為基礎的,而是以人民群眾自身的生產與生活需要為基礎和決定的,黨政官員們想以權謀私也無從下手。顯然,習近平總書記的反腐敗行動,只有在成功建立一種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經濟基礎的前提下,才可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和勝利。否則,要么是共產黨領導地位的喪失,要么就是腐敗現象的死灰復燃。
當前中國腐敗現象的嚴重程度、官僚資本主義的事實性存在都說明現行的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特色的基本經濟制度完全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在以這種經濟制度和理論為核心的特色社會主義主導下,中國的私有經濟從改革前的一無所有,發展到現在的占比80%,同時出現一系列嚴重官僚腐敗、貧富差距世界第一、經濟危機定期出現、官民矛盾激化、勞資糾紛嚴重、人民貧窮失業、勞動群眾弱勢化等等,都充分證明了這是一條錯誤的發展道路。這些問題和錯誤顯然不是單單“反腐敗”就可以解決的。制度和道路上的問題必須從根本的制度和道路上去解決,只在表面上反腐敗是遠遠不夠的。
毫無疑問,對于黨、國家和人民來說,中國現有的這種以“混合所有制”為基本特點的發展道路其實就是一條死路和絕路,它只符合官僚階層的利益要求,卻不符合廣大勞動人民和資本家階層的普遍要求。把這種類似于凱恩斯主義的只符合官僚特權階層利益的制度堅持下去,無疑只會為中國的改革與發展帶來負面效果,積累更多的問題,給中國問題的解決帶來更大困難。堅持現有道路,不但無法遏止人民群眾的貧窮與不滿,也無法阻止共產黨政權的垮臺和失敗,最終無法阻擋中國成為一個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國家,讓中華民族陷入再一次的百年屈辱之中。這條發展道路的所謂“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其實都是虛張聲勢,這樣的自信越多,中國亡黨亡國的速度就會越快。
當然,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更加不符合中國的利益。13億中國人民希望的是普遍富裕,而不是少數資本家階層的富裕。如果說“混合所有制”是一種錯誤,是一條死路和絕路,那么這種純粹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新自由主義則是一條死絕了發展道路,它本身就是一種災難。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還有一絲希望,新自由主義的中國則是毫無希望的深淵。
新自由主義的憲政民主并不能讓官僚特權現象徹底消失,而只是處于資本家階層的有效監督、監管之下而已。新加坡、歐美國家的官僚特權、腐敗問題較輕,只是因為新加坡、歐美日等國家的政府官員們都處于資本家階級的有效監管之下。而印度、非洲、俄羅斯等國家腐敗現象嚴重,是其資產階級不夠發達,資產階級對官員們監管不力而已。中國實行憲政民主的結果,最終只能讓中國像印度一樣,而不會像歐美日等國一樣。因為中國的民眾過于龐大,資本家階級不可能強大到可以有違民意的程度。憲政民主除了可以埋葬共產黨的領導,埋葬社會主義事業之外,對于中國來說其實毫無意義。
中國的正確出路在于以黨的領導和國有經濟為基礎,發展和建設出科學的、可以取代私有經濟的社會主義經濟來,去滿足廣大勞動人民的生產與生活需要,爭取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目標。不能只是根據少數官僚特權階層的利益要求而把社會主義事業停留在國有經濟的層次上,僅僅用私有經濟來補充國有經濟的不足,讓官僚和資本家們繼續勾結起來共同欺壓、統治廣大的勞動人民。
只有建立真正社會主義的,由勞動人民當家做主而不是黨政官員們當家做主,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所有制經濟體系,中國才能唯一有效地在確保共產黨的領導的同時,消除不合理的官僚特權,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確立一個高效廉潔的政治經濟體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