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多年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反映著意識形態領域的深刻論爭。自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各種歪曲和詆毀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一波過去,另一波又開始改頭換面,重新粉墨登場:從拉薩爾主義、巴枯寧主義到后來的修正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再到今天的歷史虛無主義和憲政民主思潮。雖然稱謂不同,但本質卻一樣,即徹底否定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和國家理論。就當前的歷史虛無主義和憲政民主思潮而言,它們的直接目的是從根本上徹底否定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那么,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真的失效了嗎?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國家絕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像階級一樣,是生產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和財產關系而制造出來的政治工具。從這個角度而言,國家絕不是超階級的人類共同體,而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社會產物,是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必然會隨著階級的消亡而最終消亡。同時他們也承認國家具有公共管理和經濟調節的職能,但在階級社會中,國家的社會權力必然被統治階級無形地霸占,被掏空為一種專政的工具,淪為一種虛幻的共同體。因此,馬克思恩格斯一直告誡工人:第一,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暴力革命的策略。從這個角度而言,馬克思恩格斯絕不像伯恩施坦所說的那樣,徹底拋棄了武裝革命,相反,他們始終是這一道路的堅持者,在他們看來,“革命權是唯一的真正‘歷史權利’,——是所有現代國家一無例外都以它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唯一權利”。第二,無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之后,決不能簡單地繼承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必須運用暴力,徹底打碎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第三,無產階級專政只不過是向未來無階級無國家的更高社會形態的過渡,“只要其他階級特別是資本家階級還存在,只要無產階級還在同它們進行斗爭(因為在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后無產階級的敵人和舊的社會組織還沒有消失),無產階級就必須采用暴力措施,也就是政府的措施”。就此而言,即使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也絕不意味著國家的階級屬性消亡了,更不意味著階級斗爭不存在了。這些思想后來在列寧和毛澤東等人那里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繼承和發展。
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終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全新的國家政權,并將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理論。隨著“一化三改”的完成,我們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一方面,就政權性質而言,這已經不再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而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對少數反動分子專政的國家政權。就此而言,新中國的國家政權不僅與資本主義國家政權存在天壤之別,而且與舊中國也存在根本差異,那種簡單地將新中國定性為舊中國延續的做法,恰恰忽視了二者的本質差異,是歷史虛無主義的重要表現。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剝削階級存在的社會基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不再是階級社會中的對抗性矛盾,而是在公有制基礎之上的人民內部矛盾。因此,社會主義國家的主要職能也隨之發生了重要轉變,即由原來的專政逐步轉變為公共服務,以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徹底放棄了國家的專政職能,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階級斗爭不僅沒有消除,而且在一定的范圍內將長期存在,由此告誡,社會主義國家必須要時刻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從這個角度而言,社會主義民主和國家專政是辯證統一的,任何將民主與專政對立起來的做法,都是錯誤的。也正是立足于此,鄧小平同志指出,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沒有什么輸理的地方。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國家在公共服務方面的職能日益突出,也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進一步提升國家的公共服務能力,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已凸顯為時代發展的主題。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戰略命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那么,如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呢?一些學者提出了憲政民主思想,或重提民主社會主義,企圖用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或超階級的國家觀,來推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能力建設,實際上這是對社會主義國家本質的根本否定。習總書記強調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相反,必須要時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就意味著,推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必須要始終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后者是不可動搖的根本前提。
隨著國際形勢的日益發展和日趨復雜,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抗拒的潮流,但它們在本質上并沒有改變意識形態斗爭的實質,西方敵對勢力不斷加大對我國“和平演變”的力度,企圖從根本上徹底顛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而文化多元主義恰是它們打著尊重文明的幌子,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慣用伎倆。習總書記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清醒地看到,新形勢下我國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增多,特別是各種威脅和挑戰聯動效應明顯。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范、管理、處理國家安全風險,有力應對、處置、化解社會安定挑戰。”當前的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和憲政民主等思潮正是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具體表現,它們都徹底否定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和人民民主專政,徹底否定黨的領導,并與西方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里應外合,共同威脅社會主義的國家安全。
基于上述分析,我認為,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不僅沒有過時,而且依然具有鮮活的當代生命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必須全面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理論遺產:一方面進一步強化國家的公共服務職能,積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使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發揮更大的效應;另一方面,必須加強人民民主專政,強化國家的專政職能,積極鞏固和捍衛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果實,為實現向更高社會形態的過渡提供根本保障。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哲學系暨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