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范大學當代經濟研究所安徽淮北235000)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在我國現階段,階級斗爭的存在不僅是客觀的,而且也是必然的。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既然階級斗爭在我國現階段的存在是客觀的和必然的,那么,在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就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真假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顯著標志就在于,是否承認階級斗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
關鍵詞: 階級斗爭 ;人民民主專政;馬克思主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偉光院長《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并不輸理》的文章,在黨刊《紅旗文稿》2014年第18期刊發之后,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并激起一場軒然大波。一些崇尚新自由主以的所謂專家學者,利用自己所占據的輿論陣地,動員自己所掌握的十分龐大的網絡水軍,運用十分激烈的語言,對《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并不輸理》一文進行了抨擊,矛頭直指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核心之點——階級斗爭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本文擬對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問題談點看法,以求真理。
一、階級斗爭在我國存在的客觀必然性
這些年來,“階級斗爭”一詞幾乎稱了禁區,誰要是一提“階級斗爭”,就會被譏為“到什么年代了”,你“還想制造階級斗爭”,重啟“階級斗爭為綱”?于是,一頂“極左”的帽子就戴在了你頭上,似乎是犯了滔天大罪。試問,依據當今國內外的客觀現實,難道我國現階段就不存在階級斗爭,階級斗爭熄滅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國現階段的階級斗爭,不僅是客觀的,而且也是必然的。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有文字記載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隨私有制產生、原始社會解體、階級分化而脫胎出來的奴隸社會,貫穿著奴隸主階級對奴隸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奴隸階級反抗奴隸主階級剝削和壓迫的階級斗爭。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則貫穿著封建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在資本主義社會,則有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貫穿其中。無產階級開展的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在封建帝國主義的俄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等一些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取得了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等剝削階級的反動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但是,舊的剝削階級社會的尸首,是不能裝進棺材、埋入地下的。被打倒的剝削階級社會,還會在我們中間腐爛發臭,敗壞空氣,毒化我們的生活,從各個方面用陳腐死亡的東西包圍新鮮的、年輕的、生氣勃勃的東西。被推翻的剝削階級,為了恢復他們失去的天堂,必然要以十倍的瘋狂,百倍的熱情,向獲得解放、變為主人的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以及由他們在共產黨領導下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進行反撲,這種血淋淋的階級斗爭的事實,已為1871年巴黎公社的失敗、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和蛻變、我國建國以來發生的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數次斗爭所證實。這是我國現階段階級斗爭存在的歷史根源。
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引起了資本主義或帝國主義國家的恐懼,使他們感到末日的即將來臨,于是,盡管他們之間有著這樣那樣的矛盾,他們還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而聯合起來,從經濟、 政治、軍事、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構建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包圍圈,甚至直接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和軍事進攻。資本主義或帝國主義國家的這些行徑,也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十四國對蘇維埃俄國的武裝干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德國對前蘇聯的武裝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帝國主義打著聯合國旗號并糾集十六個西方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發動的侵朝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構建的新月形包圍以及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半個多世紀、并導致蘇聯東歐的解體和蛻變、我國目前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領域混亂的和平演變戰略等一系列歷史事實所證明。這是我國現階段階級斗爭存在的國際根源。
自我國改革開放之日起,由于各種原因,西方“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普世價值觀”、“憲政民主”“公民社會”等思想傳入我國,并在我國國內滋生了“歷史虛無主義”、“新教條主義”、“全盤西化”等思潮。這些思潮在我國的泛濫,嚴重干擾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大方向,造成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例如:在經濟域,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傾向遏而不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貧富懸殊、階級階層分化、一個新的資產階級正在或者已經形成,工人農民變為弱勢群體;在政治領域,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黨的最終奮斗目標、終旨意識不強,改革的實質、目的、方向不明,建國以來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治國治政尤其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被淡化,黨委集體導、個人分工負責的集體領導體制發生變異,黨員領導干部腐敗,干群關系緊張,突發事故不斷,黨的階級基礎、群眾基礎受到削弱,黨的執政依據、執政地位發生動搖。意識形態領域,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受到威脅,封建迷信、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抬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淡薄,文化事業過度市場化和教育事業產業化、市場化、西方化的傾向較為嚴重,西方價值觀在我國大行其道,等等。這是我國現階段階級斗爭存在的國內根源和現實根源。
總之,在我國現階段,階級斗爭的存在不僅是客觀的,而且也是必然的,有時又是很激烈的,這個事實是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既然目前國際國內都存在著尖銳復雜的各種形式的階級斗爭,為什么在我們社會主義的中國,就不能提一提“階級斗爭”呢?況且,提一提“階級斗爭”,甚至強調一下“階級斗爭”的現實,也并不等于“重啟以階級斗爭為綱”?再進一步說,如果階級斗爭真的上升到了主要矛盾,來個“階級斗爭為綱”又有何不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是靠事實說話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又是根據日常生活中千千萬萬件事實所表現出來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來判斷形勢的。作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決不應離開分析階級關系的正確立場。我們在未來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必須毫不動搖并理直氣壯地堅持用階級觀點、階級分析的方法,觀察一切社會現象、處理一切社會問題,以使我們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傳遞萬代,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我國改革發展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
階級斗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或者人民民主專政。既然目前我國國內外客觀地存在著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那么,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和四中全會關于“依憲治國”、“依法執政”精神的指引下,論證并堅持我國憲法中明確規定、鄧小平明確提出即使一百年都要堅持的人民民主專政又有什么不可呢?。面對當前我國國內外階級斗爭的復雜形勢,難道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不應該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或者說,如果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就會“輸理”嗎?答案也絕對地是否定的。
首先從歷史上看,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專政,也即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專政不是我們發明的,而是古而有之。自從人類分裂為幾個利害不同的階級以來,經過奴隸主階級的專政、封建地主階級的專政和資產階級的專政,這些剝削階級的專政延續了幾千年。我們建立的無產階級的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才不過一百年的時間,并且是從歷史上已有的幾種類型的剝削階級對被剝削階級實行的專政那兒學習而來的。難道歷代反動統治階級對被剝削、被壓迫階級即廣大勞動人民實行專政就是合情合理、天經地義的,而我們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向歷代反動統治階級學習而來的、在黨的領導下建立起來的、對剝削階級及其代表人物實行的專政,就不那么合理合法,就是“輸理”的嗎?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不是霸道邏輯嗎?
其次,從理論上看,在社會主義社會,尤其是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要存在階級斗爭,就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這是因為,在剝削階級被推翻以后,階級斗爭往往就具有了最尖銳的形式。這是因為,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是一整個歷史時代,只要這個時代沒有結束,剝削者就必然存在著復辟希望,并把這種希望變為復辟行動。這是因為,剝削階級的反抗,會因為自己的被推翻而兇猛十倍,他們必然會以十倍的努力,瘋狂的熱情,百倍的仇恨投入戰斗,為恢復他們被奪去的“天堂”而斗爭。這是因為,他們向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斗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經濟的、政治的、軍事的、思想文化的、自發的和有組織的、國際的和國內的,等等。這是因為,剝削階級在被推翻以后,他們依然比被剝削階級強大,他們的國際聯系是廣泛的。最后還因為,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向剝削階級進行斗爭的新的而且是最有效的形式。同時,我們黨領導下的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也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勝利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堅強最可靠的保障。
第三,從現實上看,建國以來,如果沒有在我們黨領導下建立起來的強大的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能夠取得五大運動、三大改造的偉大勝利,建立起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嗎?能夠使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獲得徹底的解放,調動他們的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勝利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并在各條戰線上取得令西方國家都乍舌的偉大勝利嗎?如果沒有在我們黨領導下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能夠創造出一個較長時期的國際相對和平、國內安定團結從而使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的環境和大好局面嗎?進一步說,如果沒有在我們黨領導下建立起來的強大的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我們能夠勝利地進行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得到迅速提高,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威望、國際地位大幅提高嗎?
第四,當前,我國的國際環境較為嚴峻,國內矛盾日益顯現,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階級斗爭的復雜性已經擺在我們面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多。由于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和平演變戰略及其定點滲透,國內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興風作浪,我國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經濟的、政治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在不斷增加。這些因素, 無疑都增強了黨領導下的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有待進一步改善和加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鑒于上述,我們必須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從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的高度來觀察、分析和考慮問題,安排我們的改革開放,安排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于這一點,我們決不能猶疑,或者存有僥幸心理,否則,就會犯顛覆性的錯誤。前蘇聯解體、東歐蛻變的慘痛教訓,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必須牢牢記取。
三、馬克思主義者的兩個顯著標志
最后,讓我們回顧一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發人深省的幾段語錄,作為本文的結束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即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引者注)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馬克思在給魏德邁的信中說:“階級斗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說:“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轉變為后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毛澤東在《為什么要討論白皮書》中說:人民民主專政,“對于勝利了的人民,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樣地不可以須臾離開的東西。這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是一個護身的法寶,是一個傳家的法寶,直到國外的帝國主義和國內的階級被徹底消滅之日,這個法寶是萬萬不可以棄置不用的。”列寧在《國家與國命》中明確指出:“誰要是僅僅承認階級斗爭,那他還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他可能還沒有走出資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政治的圈子。”“只有承認階級斗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以上論述告訴我們,在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一整個歷史時期,在社會主義社會這樣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階級斗爭是客觀的,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是必要的。作為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條件就是,首先必須承認當前社會階級斗爭的客觀性,并且,在承認當前社會階級斗爭客觀性的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在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待現實存在的階級斗爭和必須毫不動搖堅持的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的態度,是不折不扣的檢驗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試金石。面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上述教導,聯系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和現實,在目前正在進行的關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爭論中,作為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作為正在發展中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我國,應該堅持什么、反對什么?道理不是明擺著的嗎?
拓展閱讀:烏有專題:王偉光受反華勢力圍攻
作者簡介:張作云 男,(1945- ),淮北師范大學當代經濟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理事、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理事、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安徽省《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資本論》與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發表學術論文近80篇,出版學術專著作4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