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這個場合,我發言的主題是中華不自亂,無人能亂華。今年我想強調實現中華復興這個核心戰略利益,再續延安路,咬定青山不放松。
當前的中美關系可以被概括成兩句話。第一句:做敵人難,做朋友更難。因為經濟全球化及核武器這兩大要素,中美兩國做敵人幾乎不可能。然而,因為中國的發展壯大和獨特的發展道路正在削弱美國對世界的支配權,同美國做朋友也會越來越難。第二句:有限的伙伴關系和無限的競爭關系。而今,中國與美歐日誰都付不起反目成仇的代價。中國原來有廉價勞力,而今更有了廉價資本和廉價技術。于是我們在世界的一些重要問題領域進行戰略合作及戰略交易,比如全球經濟景氣問題、核擴散問題、簽證問題、貨幣問題、氣候問題,等等。但是,支配與反支配的問題領域卻無限寬廣、持久,將持續半個世紀以上。西方與俄國關系的急轉直下再次證明恃強凌弱是世界的通行規則。崛起中的弱者不會輕易接受被打壓和欺凌的現實。所以,除非中國停滯或崩潰,合作是有限的,競爭是絕對的、無限的。
如何應對上述兩句話構成的大形勢?我認為有三個要點。
第一,中華的政治安全是底線。與近代史不同了,而今的我國已經強大到了“中華不自亂,無人能亂華”的地步。然而,中華若要不“自亂”,必須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以趨于平等的社會經濟政策來獲取社會團結。百姓養小送老不能越來越難,而要越來越容易。我指的是醫療和教育要走向均等化而不是相反。少數人的現代化不是中華全民族的現代化。
第二,要警惕對外過度用力。與前蘇聯不同,中國的發展潛力巨大,若人均富裕程度相當,中國能力就是美、歐、日總共10億人的能力之合。反之,對付中國崛起,美歐日也是潛在同盟。當年的蘇聯誤判己方實力,對外過度用力,不僅與美歐日為敵,而且與中國為敵?,F在看,與中國交惡對前蘇聯最為致命。如果意識到競爭對手的潛在同盟,清醒地意識到我國6千多美元的人均收入對4萬-5萬美元的美歐日人均收入處于絕對劣勢,就要準備持久戰,深耕固本、穩扎穩打,切忌急于求成,特別在對外投資和對鄰邦政策上要非常謹慎、謙虛。
第三,繼承我黨“延安道路”的光榮傳統。在八年抗戰中,弱勢的延安從“剿匪”對象變成了抗戰勝利時的百萬雄師。那時,我黨的成功經驗被概括成三條“延安道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而今,中華民族強國富民的偉大復興是我們堅定的政治方向。為保障這個核心利益,我們要重新強調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還要不斷精確地盤算收益和成本,隨時準備調整戰略戰術,盡可能減少敵人,盡可能增加朋友?!?作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