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無產者和他們的地位如何提高?(修改稿)
——也評王長江教授《要仔細研究一下《共產黨宣言》的邏輯》
顧凌英
今天看到郝貴生同志批判王長江教授的《要仔細研究一下《共產黨宣言》的邏輯》的文章。文章寫得很好,看了很有收獲,感到通過批判和討論來學習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會理解得更加深刻而準確,這是一個學習馬列主義的好方法。因此也想談談對王長江教授文中論點的一些看法。
王長江教授在他的文中說:”《共產黨宣言》的邏輯起點是,機器把人變成了奴隸、工具、附庸。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沒有地位。但是,我們知道,二戰后整個社會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腦力勞動逐步占重要的地位。這意味著,人成了生產力的主體,用強制性的奴役的方法,是不可能讓人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的。只能通過提高人的地位,包括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人的地位的提高,就改變了過去人變成機器附庸的情況。因此,腦力勞動推動下的科技革命給了我們一個認識問題的新的起點,也就是說,人由附庸、異化又開始向主體回歸。這對于我們重新思考政黨、思考發展很有意義。
比如說政黨的組成人員。當人的主體地位越來越體現出來的時候,人不可能僅僅停留在無產者的身份上。他們的政治地位、也包括經濟地位的提高,使他們不再是一無所有的勞動者,而成了中間階層,成了小有財產的勞動者。這樣的人數量增加,就使我們看到社會發展的另一種趨勢,即形成了中間部分越來越大、兩頭越來越小的“橄欖型”社會。面對這樣的趨勢,政黨作為把具有相同利益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的組織形式,性質上究竟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恐怕不好像過去那樣簡單分屬兩大階級,而是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有各自的特殊屬性,也有相互之間的交錯地帶。”
他在這里向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1.腦力勞動在生產勞動中占重要地位,資本是不是就會自動的把工人從奴隸變成主人?2.當“人”(階級的人,而不是超階級的人)的主體地位越來越體現出來的時候,他們是否就自然而然地從無產者變成了“有產的勞動者”了?
我們先來討論第一個問題。就是當生產力(科技革命)需要腦力勞動的推動時,資本會不會自動的放棄剝削,把工人從奴隸變成主人?
我們從奴隸社會直到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整個的私有制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就是沒有發現統治階級會有普遍的、把被剝削者從奴隸變成主人這樣“英明”的舉動。譬如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勝利了,那時“人”雖然已被證明:用強制性的奴役的方法,是不可能讓人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的,但西藏的農奴主還是不肯英明地、自覺地解放他們的農奴;只有解放軍平叛的隊伍開進西藏,那里的農奴才解放了;但是至今作為農奴主的達賴還是不甘心,還日夜想著復辟他的天堂。雖然大家都懂得,“用強制性的奴役的方法,是不可能讓人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的”,但是今天美國的壟斷、寡頭資本,不僅沒有放棄他們對世界勞動者的剝削,并且也沒有放棄他們統治全世界的野心,否則就不會有南斯拉夫被肢解和伊拉克、阿富汗的戰爭和各色各樣的“顏色革命”了。
歷史和事實告訴我們:總是被壓迫階級的要求,是代表著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和要求的,但是在私有制社會他們只是被統治者,除了暴力革命,他們的愿望就不可能變成現實。就如今天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的勞動群眾。根據今天社會生產力提供的可能,他們作為生產者,希望自己能得到好的教育,能夠適應科技革命時代社會對勞動者的需要,和有一個發揮自己能力的穩定的工作崗位,對人類、對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他們作為消費者,他們希望社會的發展能夠提供給他們安居樂業的居住條件和高質量、安全衛生的衣食住行,他們的這些要求都是合理而符合社會發展方向的吧! 但是為什么他們的愿望總是不能順利的實現呢?甚至出現化學技術的發明,反而用來生產了“毒品”和許許多多的假、冒、偽、劣、絲毫也沒有使用價值的、有害于人類的東西呢?!
這是不是告訴我們,正因為還有另外一些“人”是需要這一切的,這就是“資本”的需要——超額利潤、賺大錢。正是這些舊的生產關系——代表資本需要的階級,也就是需要靠資本來養活和養肥的資本家統治者階級。他們的利益和普通勞動者的需要和愿望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這就是階級利益的矛盾和斗爭,不把這些代表舊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打破,新的生產力就不可能得到解放。這就是整個人類的社會發展史告訴我們的最基本的普遍真理。如果要說《共產黨宣言》的邏輯,這才是它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邏輯,為什么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王教授卻看不到呢?!
現在我們再來討論他的第二個問題:當“人”(階級的人,而不是超階級的人)的主體地位越來越體現出來的時候,他們是否就自然而然地從無產者變成了“有產的“勞動者了?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區分“貨幣”與“資本”這個概念對于不同階級的人的不同理解。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無產階級拿到的”貨幣“僅僅是他出賣勞動力的”價格“——工資。這些貨幣只能用來維持他和他的家庭的最低生活需要的消費,甚至還不夠。因此這些僅僅是他的生活資料,而不可能成為剝削勞動者的資本。因此不管他的相對收入有多少提高,他們也不可能從一無所有的勞動者,變成“中間階層”——小老板,成為小有“財產”的勞動者。因為他們的貨幣并不是可以用來剝削的資本。只要資本主義制度不變,他們拿到的永遠只是他們出賣勞動力的價格——工資——這是維持他們全家生活用以消費的的生活資料;不是資本家用來進行剝削的資本和財產。
也許有少數勞動者,可能把自己可憐的生活費,一點點攢起來變成資本,以爬上統治者的地位,但這也僅僅是例外。試想如果個個工人都能夠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爬上資本家的寶座,那號稱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家還能去剝削誰呢?!那這個資本主義社會還能存在下去嗎?!雖然有人號召勞動者去增加“財產性”收入,也就是讓每個勞動者都去剝削別人,同時又受別人剝削,這好像就是王教授所說“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吧!但實際上,這只是對勞動者的的欺騙和麻痹,讓他們安于自己所處的雇傭地位而已,他們的政治地位、也包括經濟地位絕不可能會有天翻地覆的提高,如同社會主義革命所帶給他們的真正的主人公的地位。真正受益的還是只有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大資本家,特別是國際壟斷資本。難道事實不正是這樣嗎?(2014.12.3)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王教授的這篇文章——《要仔細研究一下《共產黨宣言》的邏輯》,所要達到的目的,無非就是讓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者安于自己受剝削的現狀,幻想在資本剝削制度下,資本家會自動的從根本上改善被剝削的勞動者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使他們從雇傭勞動中解放出來。這難道不足以證明他這是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顛覆和對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背叛嗎?!作為黨校教授的他就是”吃共產黨的飯,砸共產黨的鍋“的典型人物,不知他吃著這碗飯,還能不能心安理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