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題記:現代中國結束近代屈辱歷史,馬克思主義起到的作用正如我們傳統文化里講的“老馬識途”。現代中國的首席老馬是誰?人們會想到馬克思,可馬克思不是中國人。人們又會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了呀,對,就是那個讓馬克思主義真正實現中國化的人,就是現代中國的首席老馬。中國不能沒有老馬,今后中國還要老馬,還得識別老馬。我們不能把假老馬,當成真老馬。
1949年6月30日毛主席寫過一篇總結我黨28年歷史的文章《論人民民主專做》,他說:“我們黨走過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過的,而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走過的,我們要和國內外黨內外的敵人作戰。謝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他們給了我們以武器。這武器不是機關槍,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這里要理解一下何謂主義:
1. 最高理想和準則。某某主義指以某某為最高理想和準則的思想體系。比如拜金主義,是把追求金錢作為最高理想和基本原則,一切活動都是為了金錢;極權主義,是把追求權力的最大化作為最高準則;自由主義,是把人的自由作為最高理想和準則的思想體系;社會主義是把社會團體的價值和利益作為最高理想和準則的思想體系;馬列主義就是把馬列理論作為最高理想和行為原則;無政府主義就是把無政府狀態作為最高理想和行為原則。
2. 某種特定的思想、宗旨、學說體系或理論;對客觀世界、社會生活以及學術問題等所持有的系統的理論和主張;指人的思想最終所確立的對某類事物發展的認知狀態,通常表達所持的一種目標、觀點或立場,以及與其相適應的某種行為的總括。比如人本主義、理想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現實主義、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保守主義、浪漫主義、帝國主義、共產主義、極權主義、民主主義、相對均衡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等等。
馬克思主義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和準則,也是一個思想理論體系。
毛主席在這里是帶著感激的心情寫的。馬克思主義(包括列寧主義)相當于給中國謀求救亡圖存的人雪中送炭。
毛主席從近代史這個寬闊的視野來展開論述:“自從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洪秀全、康有為、嚴復、和孫中山,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時,求進步的中國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書也看。向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派遣留學生之多,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國內廢科舉,興學校,好像雨后春筍,努力學習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時期,學的也是這些東西。這些是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即所謂新學,包括那時的社會學說和自然科學,和中國封建主義的文化即所謂舊學是對立的。學了這些新學的人們,在很長的時期內產生了一種信心,認為這些很可以救中國,除了舊學派,新學派自己表示懷疑的很少。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那時的外國只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進步的,它們成功地建設了資產階級的現代國家。日本人向西方學習有成效,中國人也想向日本人學。在那時的中國人看來,俄國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學俄國。這就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學習外國的情形。
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學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多次奮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樣全國規模的運動,都失敗了。國家的情況一天一天壞,環境迫使人們活不下去。懷疑產生了,增長了,發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震動了全世界。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過去蘊藏在地下為外國人所看不見的偉大的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之下,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了,中國人和全人類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
毛主席充滿激情講出了那段膾炙人口的名言:“中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俄國人介紹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人不但不知道列寧、斯大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 -這就是結論。”
為什么“這就是結論”?
因為是比較出來的,除了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其他外來文化都不能解決中國的大問題,很多外來文化本身就是中國近代大問題的帶有根本性的原因。
緊接著,毛主席從近代歷史轉入了現代中國史的開端的描述:“一九一九年,中國發生了五四運動。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孫中山在絕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孫中山歡迎十月革命,歡迎俄國人對中國人的幫助,歡迎中國共產黨同他合作。孫中山死了,蔣介石起來。在二十二年的長時間內,蔣介石把中國拖到了絕境。在這個時期中,以蘇聯為主力軍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倒了三個帝國主義大國,兩個帝國主義大國在戰爭中被削弱了,世界上只剩下一個帝國主義大國即美國沒有受損失。而美國的國內危機是很深重的。它要奴役全世界,它用武器幫助蔣介石殺戮了幾百萬中國人。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在驅逐日本帝國主義之后,進行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了基本的勝利。”
馬克思列寧主義在現代中國得到了驗證。“一九四九年的七月一日這一個日子表示,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二十八年了。像一個人一樣,有他的幼年、青年、壯年和老年。中國共產黨已經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十幾歲的年青小伙子,而是一個大人了。”
《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奠定了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發展階段上的政策基礎﹐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做了政治理論準備。
新中國又走過了65年歷史,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中國要想不被人欺負,就不能迷路。
歷史有時候有很多巧合,在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得到的經驗,來自俄國(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我們也得益于社會主義蘇聯的幫助。
然而,當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魯曉夫開始背離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時,這個時候區分道路問題的嚴重性,過去我們理解十分不夠,一直到1991年12月25日,由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的事件作為標志,為立國六十九年的蘇聯劃上句號。
蘇聯共產黨垮臺,蘇聯解體。
蘇聯再次成為我們的老師,不過這一次是反面教員。
坦率地說,蘇聯解體以后,我們對于其中的經驗教訓,認識依然十分不夠。
是沒有迷路,還是迷路還不夠?
迷路者和不迷路或者不甘心迷路者,都生活在同一個社會。
但是畢竟還是有沒有迷路的老馬——那些懂得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有識之士。
1993年12月26日在毛澤東生平和思想研討會開幕式上,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胡繩作了《毛澤東一生所做的兩件大事》的講話。
他說:“現在回顧歷史,可以看出,從1957年開始的20年中,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之所以走上曲折的道路,犯了許多錯誤,其發端在于不按照蘇聯的模式走完全一樣的路,而要另辟蹊徑。那么我們在評論歷史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認為本來不應該懷疑蘇聯的模式,本來可以完全按照蘇聯的模式做,那就可以避免我們曾經犯過的這些錯誤。我以為,如果進行這樣的評論,那是完全錯誤的。
在1956年,在中國面前可以說是有兩條路好走。一條路就是我們實際上在這20多年里走過的路,另一條路就是亦步亦趨地跟著蘇聯走。認為中國應該走這另一條路的至少是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如果走這條路意味著什么呢?那不僅意味著中國會走上一條不是那么健康的社會主義道路,而且意味著中國會成為在蘇聯指揮棒下的一個大的‘衛星國’。在建設中遵循蘇聯的樣板和成為它的‘衛星國’,雖然并不是一回事,但的確是密切聯系的。歷史表明,斯大林時期的蘇聯已經慣于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指揮一切。斯大林的后繼人并沒有對斯大林的正確和錯誤進行科學的分析,他們在一筆抹殺斯大林的時候,繼承了斯大林的許多錯誤的作風和做法,而且變本加厲。其中也包括自居‘老子黨’的地位,以大國沙文主義態度干預和支配別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命運。由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采取了堅決抵制的態度,中國才沒有淪為蘇聯的‘衛星國’。
從50年代后期起,毛澤東不顧蘇聯方面來的異議,堅持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同時也警惕地注視著蘇聯領導人日益加劇的對中國的敵視。赫魯曉夫以逐出教門相威脅,直接向中國提出了侵犯中國主權、控制中國命運的要求,毛澤東領導全黨對此作出了毫不妥協的答復。我們現在不來評論60年代初期中國和蘇聯兩黨的大論戰中的細節。應當說,中國共產黨方面在這次論戰中提出的有些論點并不完全正確。但中國共產黨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維護任何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有按照自己的國情走自己的道路的權利,是完全正確的。把運用一切手段直至武力來維護自己的指揮棒的權威的蘇聯稱作社會帝國主義,也并不過分。由于赫魯曉夫和他的繼承人勃列日涅夫堅持這種社會帝國主義的立場,由于毛澤東和他的同志維護黨和國家應有的獨立和主權的態度毫不含糊,中蘇兩黨的決裂成為不可避免,并且延續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毛澤東在60年代初期做出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主權,不惜和蘇聯決裂的決策,是經過反復的、慎重的考慮的。當時的蘇聯具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他的指揮棒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還很能生效。所以做出上述決定不但要準備遇到從北方來的侵略勢力,而且要準備在世界上處于完全孤立的地位。就中國國內來說,要轉變向來普遍存在的對蘇聯的崇敬,也不是容易的事。毛澤東一生曾遇到許多艱難復雜的局勢,要求他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個決策是他一生中所做的有長遠歷史影響的、足以表現出他用遠大的眼光解決最難解決的問題的才能的偉大決策之一。在1989年以前,也許還有人懷疑這個決策是否完全正確和必要,但是經過了1989年到1991年從東歐到蘇聯的一系列劇烈的變化以后,恐怕再沒有人能低估30年前毛澤東在中蘇關系問題上做出的決策。如果那時不做出這樣的決策,如果中國在那時走上上述兩條路的第二條路,以至成為蘇聯的‘衛星國’,那么后來的結果會是怎樣?對這樣的問題要是進行討論,大概很多人會做出同樣的答復。至于在蘇聯解體前不久,由于各種情況已和30年前不同,中國和前蘇聯的關系正常化當然是必要的,這為今日中國和原屬蘇聯的各國保持正常友好關系打下了基礎。”
胡繩在20多年前的這些認識,當時有爭議。今天依然。
因為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里,關于這個道路問題的爭論始終都沒有消失過。
要不然也就不需要老馬來識途了。
今天依然如此。
這就回到了老馬識途上了。
老馬識途,是中國古代《韓非子·說林上》的一個典故。
《韓非子·說林上》“老馬識途”:
管仲、隰(xi)朋(1)從于桓公而伐(2)孤竹(3),春往(4)冬反(5),迷惑(6)失道(7)。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8)老馬而隨(9)之,遂(10)得(11)道。行(12)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13)山之陽(14),夏居山之陰(15),蟻壤一寸而仞有水(16)。”乃掘(17)地,遂得(18)水。
以(19)管仲之圣(20)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21)師(22)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23)之智,不亦過(24)乎?
注釋
1.管仲、隰朋:兩人都是齊桓公的大臣
2.伐:討伐
3.孤竹:指孤竹國,相傳為神農氏的后裔,春秋時的古國,在今河北盧水(指現在的灤河,此處的孤竹國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城南灤河與青龍河交匯處東側)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亂,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歸途。道:歸途
8.放:放開,指解脫羈絆讓馬自己隨便走
9.隨:跟隨,跟著。隨之,跟著它,跟著老馬,之字是代詞。
10.遂:終于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處于
14.陽:山之南水之北
15.陰:山之北水之南
16.蟻壤一寸而仞有水:據說蟻封(蟻穴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處便有水
仞:古代八尺為一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憑借
20.圣:精明通達
21.不難:不以.....為難
22.師:學習,請教,向……學習。師于老馬:就是以老馬為師,意動用法,學習,效仿
23.圣人:有智慧的人
24.過:過錯
25.乃:于是。
26.道:道路。
譯文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于是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后,終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蟻封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于是挖掘地,終于得到了水。
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習有智慧的人的才智,這不也是很大的錯誤嗎?
在現代中國我們需要的老馬識途,當然不是一匹馬了,何況當初韓非子講的故事里面,關鍵還是在于管仲和隰朋這兩位有智慧的高人。沒有人,沒有智者,老馬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用現在的語言說,還是他們兩人的思想意識/思想觀念,或者叫做他們處世之道起了作用,這就是哲學,是世界觀,是方法論在起作用。
那么這樣來認識老馬識途,今天我們強調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就和古代的典故統一起來了。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都是來自外國,十月革命這些東西傳進中國以后,真正起作用的是在毛澤東用中國文化將其融會貫通以后。
接受馬克思主義的中國人很多,但是能夠將外國的老馬,變成中國的老馬,并且能夠識別中國之途——走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道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無疑是毛澤東。
是毛澤東首先識別了馬克思列寧,所以毛澤東才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杰出的老馬。
毛澤東的實踐歷程,就是領導探索中國救亡圖存之途的艱苦創業歷史。
毛澤東作為黨/軍隊/國家和人民的導師和領袖,最大的貢獻恰恰在道路識別、選擇與堅定不移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走向上。
正如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
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時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難的遠大志向。1919年,毛澤東同志在《〈湘江評論〉創刊宣言》中寫道:“時機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閘門動了,且開了!浩浩蕩蕩的新思潮業已奔騰澎湃于湘江兩岸了!順他的生,逆他的死。”年輕的毛澤東同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既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仰天長問,又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浩然壯氣。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紛然雜陳的各種觀點和路徑中,經過反復比較和鑒別,毛澤東同志毅然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選擇了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毛澤東同志始終都矢志不移、執著追求。
毛澤東同志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振興、中國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并為我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積累了經驗和提供了條件,為我們黨和人民事業勝利發展、為中華民族闊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1975年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里,周恩來總理講過一段話——
毛主席指出:“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干工業、干農業,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驗,也一定研究外國的壞經驗——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這條路線,使我們戰勝了帝國主義的封鎖,頂住了社會帝國主義的壓力,任憑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風潮起伏,我國經濟始終扎實地蓬勃發展。我們要永遠堅持這條路線。
這條路線,對于今天的我們意味著什么?
中國不能沒有老馬識途。這是從古到今歷史反復證明了的。
到了現代社會,關鍵問題是: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老馬?
誰是老馬?
怎樣才夠格成為老馬?
以上我們引述了很多作者的原話,這都是有案可查的。
我們需要經常讀一讀這些原著經典,以避免歧義——避免不必要的人為制造迷路。
我們現在有微博微信,可是,我們不能不去讀一讀經典的原著,否則我們很容易上當,上那些別有用心者的當。
經典的原著,都是經得起歷史推敲的。
我們不能不讀這些東西,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去識別未來的老馬,老馬也才能識途。
我們還是堅信毛主席過去經常講的那句名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革命的。
毛主席他老人家為中國人民操勞了一輩子,我們自己要想辦法成長的快一點。
我們需要老老實實讀一些馬列的原著,更要老老實實把毛主席的著作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讀一讀。
在當前這個時期,我個人認為,至少要把毛主席五卷《選集》通讀一下,然后再來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理論素養,否則,最好不要隨意對社會的重大問題評頭論足。尤其不要隨意去教訓別人。
想想當年毛主席那是多么偉大,卻從來都是虛心向工農兵學習的。
我們都是毛主席的學生,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做毛主席的學生,不是那么簡單的。
說到底,只要真正當好毛主席的學生,才能識別真假老馬,才能使得真老馬來識途呀!
參考
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lishi/2011/10/261513.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