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延安整風運動是一次思想理論教育活動,是一次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活動。毛澤東同志在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中痛感到黨內相當多的同志包括一些高中級領導同志學習觀念和方法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要完成整風運動就首先從改變干部隊伍的學習觀念入手。早在整風運動開始前即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就給120多名高級干部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強調要對全黨的學習觀念、方法、制度來一次根本改造。
毛澤東該文一開始指出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給中國革命實踐帶來的巨大變化,但同時認為,在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及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也是比較嚴重的。他著重且詳細指出了三方面的問題,即:“不注重研究現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這些都是極壞的作風。這種作風傳播出去,害了我們的許多同志。”①接著,毛澤東揭示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兩種根本不同的態度:
一是主觀主義的態度。毛澤東說,在這種態度下,這些同志對周圍環境不作系統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對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團,隔斷歷史,不懂得中國。他們抽象無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主義,而不是從馬克思主義那里尋找立場、觀點、方法。他們對研究中國的現狀一律無興趣,只是把興趣放在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毛澤東特別借用一副對聯為這種人畫像: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澤東深刻揭示了這種作風的危害性。
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毛澤東說,按照這種態度,就是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周圍環境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把革命態度和實際精神結合起來,要懂得中國,懂得中國革命史,懂得中國的今天、昨天和前天。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
要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起來,為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從馬克思主義理論那里尋找立場、觀點、方法。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即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中引出固有的客觀規律,找出事物的內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毛澤東確定了干部學習的基本方針:“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②毛澤東希望,“在如此生動豐富的中國革命環境和世界革命環境中,我們在學習問題上的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會有好的結果。”③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發表之后,轉年所做的《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報告和講話中再次闡述“改造學習”的思想。
一是再次強調改變學風的必要性。他說,我們的學風、黨風、文風還有些不正的地方。學風有些不正,就是說有主觀主義的毛病。黨風有些不正,就是說有宗派主義的毛病。文風不正,就是有黨八股的毛病。這三種作風是一股逆風、邪風、歪風,有它們的歷史根源,還在經常作怪,還在襲擊我們。它們和馬克思主義的風氣是不能并存的,有改造的必要。
二是衡量領導干部和學者理論水平的高低就在于能否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毛澤東要求的理論家是“能夠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地解釋歷史中和革命中所發生的實際問題,能夠在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種種問題上給予科學的解釋,給予理論的說明。”④并把學習好壞和有無成績的標準定格在是否能夠精通它,應用它。
三是論述什么是知識以及知識分子的本質。毛澤東認為,自階級社會以來,世界上的知識只有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知識,哲學是關于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比較完全的知識由認識的第一階段的感性知識和第二階段的理性知識所組成。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接受這種知識是必要的,但這種知識還沒有經過自己的實踐,因而是片面性的,不完整的。因此這樣的人不是一個完全的知識分子。毛澤東批評許多知識分子,自以為很有知識,大擺其知識架子,而不知道這種架子是不好的,是有害的,是阻礙他們前進的。怎樣使這種只有書本知識的知識分子變為名副其實的知識分子呢?毛澤東認為,“最重要的,是善于將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和實際中去。”⑤“唯一的辦法就是使他們參加到實際工作中去,變為實際工作者,使從事理論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實際問題。這樣就可以達到目的。”⑥
四是強調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同志也要學習書本理論知識。毛澤東認為只有實際知識而沒有書本知識的人也不具備完全的知識。這些人以自己的經驗為滿足,也很危險。因此毛澤東勸誡這些同志也要學習文化知識,學習馬克思主義書本理論知識。“有工作經驗的人,要向理論方面學習,要認真讀書,然后才可以使經驗帶上條理性、綜合性,上升成為理論,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經驗誤認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經驗主義的錯誤。”⑦
五是嚴厲批判了黨內理論脫離實際的錯誤傾向。毛澤東發現革命隊伍內部一些人天天講理論與實際“聯系”,實際上卻天天“割裂”。毛澤東形象比喻這些人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利箭拿在手中搓來搓去,連聲贊曰:“好箭!好箭!”卻老是不愿意放出去。這種人只是古董鑒賞家,幾乎和革命不發生關系。毛澤東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他說:
“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際,怎樣互相聯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對準靶。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系,就是箭和靶的關系……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箭,必須用了去射中國革命之的。”⑧所以毛澤東一再強調“這個問題不講明白,我們黨的理論水平永遠不會提高,中國革命也永遠不會勝利。”⑨
六是形象逼真地揭露和批判了黨內嚴重存在的黨八股現象。毛澤東專門就黨內存在的黨八股現象作了一次專場報告。他具體揭露了當時延安部分領導和知識分子黨八股的八種現象即:空話連篇,言之無物;裝腔作勢,借以嚇人;無的放矢,不看對象;語言無味,像個癟三;甲乙丙丁,開中藥鋪;不負責任,到處害人;流毒全黨,妨害革命;傳播出去,禍國殃民。
七是強調文藝工作者要向工農學習,向群眾學習,向社會學習。毛澤東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著重闡述文藝工作者的立場、態度、工作對象等問題,突出強調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總的指導思想。文藝工作者要真正解決立場、態度和工作對象問題,就必須熟悉人民、熟悉群眾、熟悉工農兵。就必須向他們學習。不僅要學習他們的語言,更要學習他們的感情。 “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沒有這個變化,沒有這個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⑩同時,毛澤東還說,文藝工作者還“要學習社會,這就是說,要研究社會上的各個階級,研究它們的相互關系和各自狀況,研究它們的面貌和它們的心理。只有把這些弄清楚了,我們的文藝才能有豐富的內容和正確的方向。”
八是強調文藝工作者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說,一個自命為馬克思主義的革命作家,必須有馬克思主義的知識。但是有些同志卻缺少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他舉例說,如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存在決定意識的觀點,也就是階級斗爭的客觀現實決定人們的思想感情。但是有些同志卻把這一觀點弄顛倒了,說什么一切應該從“愛”出發,追求超階級的愛、抽象的愛,以及抽象的自由、抽象的真理、抽象的人性等。這說明許多同志受了資產階級很深的影響。毛澤東要求文藝工作者“應該很徹底地清算這種影響,很虛心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文藝工作者應該學習文藝創作,這是對的,但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切革命者都應該學習的科學,文藝工作者不能是例外。”毛澤東整風運動期間闡發的一系列關于“改造學習”的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為理論基礎,以社會現實為事實依據。其本身的闡發就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具體應用,是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和楷模。這些思想極大地轉變了整風參加者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有力地促進了整風運動的深入,進一步提高了整風人員自身素質、能力、水平,促進了知識分子世界觀的改造。
二
毛澤東闡述“改造學習”的思想距離我們今天已經過去70多年了。無論從國內外形勢、黨的地位、任務、狀況與70年前相比,都發生了極其巨大的變化。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我們黨已經從奪取政權為主要任務的革命黨轉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主要任務的執政黨,且在建國60多年和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并積累了一系列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規劃了中國共產黨人未來的雄偉藍圖。2013年,黨中央又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全黨還要不要繼續“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的“改造學習”思想還有沒有現實意義?筆者給予肯定回答。不僅要繼續“改造我們的學習”,而且意義極其巨大,任務極其艱巨。
第一,要求把學習觀念的變革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極其重要的地位上來
20世紀末21世紀初是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發生極其巨大變化的時代,人類的知識總量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這就要求人類最大限度地掌握前人實踐中發現、創造的新知識、新技術。另一方面,人類面臨的戰爭、能源、糧食、人口、生存環境、社會矛盾等各種社會問題卻與日俱增。由此給主要從事知識傳播和知識接受的人類的教育和學習活動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內外有識之士紛紛提出人類“教育”和“學習”的觀念也要變革。國際著名學術團體羅馬俱樂部 1979年在一篇關于學習問題的學術報告《學無止境》中指出:“我們的學習方法是令人震驚的落后,這種狀況使個人和社會在對付全球問題所提出的挑戰方面,仍處于全世界都不發達的水平,……”報告要求“必須把目標放在開發人們潛在的、處在心靈最深處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上面,以便使事態的發展最終能得到控制。”天津市教育專家鄭秉洳先生曾概括中國當代大多數人不懂學習,不愛學習,不會學習,我認為大多數人的學習是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的消極被動和感性經驗的學習。這種狀況也包括相當多的各級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學習的這種落后狀況也是中國當代各種社會問題的根源之一,是障礙黨的歷史任務完成和科學發展的思想阻力之一。因此改變中國絕大多數人包括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的學習狀況,轉變他們的學習觀念、態度和方法,進行“學習的革命”,也就成為中國當代社會繼續發展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極其重要的目標和具體措施。我們黨的今天的歷史任務比民主革命時期更艱巨、更偉大,因此必須從新重視毛澤東“改造學習”的偉大思想。要求全黨、全國人民在學習方面再來一次巨大的改造,在學習理念、方法、制度上不斷地變革和與時俱進。
第二,努力建設“學習型社會”
上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學者紛紛提出未來社會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學習社會”、“學習化社會”,美國著名學者彼得·圣吉1990年提出,要把現代企業辦成“學習型組織”。2002年我黨十六大政治報告中提出未來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就是“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十七大延續了這一思想。且黨中央又提出把黨建設成“學習型政黨”。剛閉幕的十八大再次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政黨”。目前許多學者把“學習型社會”的思想來源簡單歸結為西方學者,但筆者的研究發現,“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會”的最早提出者是毛澤東。1966年5月7日在一封信中就講到要把各級組織“辦成一個大學校”,這也是他的“改造學習”思想的繼續和深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毛澤東的“改造學習”思想對于我們理解“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組織”及如何建設這種社會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三,要求把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作為“學習型政黨”的首要任務
毛澤東“改造學習”思想中突出強調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的學習方針。我們黨今天已經作為執政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必然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那么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的理論武器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但由于種種原因。黨內相當多的人包括高中級干部不讀馬列了,或者滿足于民主革命時期僅有的馬克思主義的粗淺知識,因而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社會主義事業的逐步深入。所以毛澤東建國以后,多次強調全黨要努力讀書特別是讀馬克思主義的書籍,他多次語重心長地說:“我黨懂馬列的不多”,“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但近些年來,一些共產黨人喪失了共產主義的理想和馬克思主義的信念,他們不僅不讀馬列書,而且跟著國內外敵對勢力或是公開反對、批判之,或是歪曲修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或是借口國情的特殊性和時代的變化,把馬克思主義看作過時的不適合中國國情的理論。相當一些所謂學者、教授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直接或間接批判馬克思主義,販賣他們從西方資產階級學者那里躉來的早被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資產階級理論。正是在這樣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就要求全黨必須從一切反對和歪曲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觀念中解放出來,確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性,把自覺、努力、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作為“學習型政黨”的首要任務。
第四,批判主觀主義脫離實際的學風仍然是我們黨當前學風建設的內容之一
毛澤東“改造學習”思想中所批判的那些理論脫離現狀的現象今天現實生活中不僅大量存在,且有過之而不及。筆者發表在《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1期上的《論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一文就具體揭露了思想理論界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的種種現象。黨中央近些年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一些學者就在那里天天就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概念、含義上顛三倒四地論證來論證去,就是不會也不愿意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回答中國現代化建設中遇到的一系列的社會現實問題,如腐敗、貧富差距拉大、生態環境、私有觀念的泛濫、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等等。再如,近些年來思想理論界發表了大量論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文章,但卻極少見到運用這些理論分析認識現實生活中背離上述理論的種種現象。再看看中國大量的學術刊物中,研究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文章確實較多,但真正回答中國大量現實問題的文章卻鳳毛麟角、少之又少。習近平同志在闡述十八大報告中再次重申江澤民同志曾經闡發的一個中心三個著眼于的學習和理論研究方針,許多地方領導人也多次重復上述論斷,但就是不愿意也不會聯系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本系統的實際問題。這種比延安時期更嚴重的主觀主義學風怎么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呢?
第五,努力改變和糾正中國當代黨八股現象
毛澤東所批判的干部學風方面的主觀主義更具體化的表現就是黨八股。但認真讀讀毛澤東對黨八股現象的揭露和批判,對照我們今天的現實,不難發現,這些現象今天在干部和知識分子隊伍中仍然嚴重存在。如,現在官場上某些領導干部的講話就是空話、套話、官話連篇,照抄照搬中央文件和領導人講話,就是不回答現實問題。甚至許多領導干部會議講話完全是照秘書寫的稿子念。許多領導干部講話、文件甚至相當多的知識分子的學術文章中,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沒有對現實問題的具體分析,沒有科學的邏輯思維能力。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他們所寫的所有文章、講話都貫穿著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如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國革命戰爭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論聯合政府》等都是典型的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典范。任何矛盾都是對立的統一,現實生活中真理與謬誤、善與惡、美與丑、真與假總是對立的。一篇文章或一個講話就要體現作者對生活中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現象作出分析,就要揭露和批判生活中的假惡丑現象,弘揚真善美的東西。今天社會生活中的這種對立現象太突出了,而許多學者文章和領導人講話就體現不出其對生活中大量的社會問題的是非、美丑、善惡的回答,不敢或不愿意肯定否定什么,贊揚批判什么,提倡反對什么,更不會對這些問題作深層次根源的全方位的解剖分析。還有許多學者的文章生造或照搬西方的概念,許多搞專業的學者都看不懂。這難道不就是毛澤東所揭露批判的八股現象嗎?
第六,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好”的科學標準
毛澤東的“改造學習”實際上給我們指明了判斷學習“好”的客觀的科學的標準。一是對所學的知識要精通,就是說,不是死記硬背、一知半解,而是深刻地理解、全方位地掌握一個知識的內容、根據和價值,特別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更是如此。如毛澤東說的,首先是精通它。二是精通本身不是目的,精通的目的是應用,是指導自己的實踐。也就是說,必須自覺主動把精通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說明、解釋大量的社會現象和實踐活動。如毛澤東所說,被你說明的問題越多,你的成績就越大。三是在說明解釋實際生活中,要學會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實際生活中各種撲朔迷離、一團混亂、是非不清、真假不明、善惡混淆的現象做出獨到、深刻、正確甚至創新的判斷,分析根源并指明應該采取的正確的路線、政策、措施、手段、方法。如毛澤東所說,表明學習者贊揚反對什么,肯定否定什么,提倡批判什么。那種沒有對現實是非美丑善惡正確分析判斷的講話或文章就絕對不能算是“學習好”的文章。
第七,向社會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小人物學習
毛澤東“改造學習”理論中多次闡述只有先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向群眾學習、向工農學習,首先是學習他們的立場、感情。知識分子尤其如此。但是近些年來,有人以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為由,放松干部和知識分子向群眾學習,向工農學習。干部知識分子只有教育人民的權利,而沒有向人民學習的義務。出了社會問題,把責任簡單歸結為群眾的落后,把“對人民的教育”當作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一些干部、知識分子瞧不起基層群眾、瞧不起工農、瞧不起普通勞動者、瞧不起下級、瞧不起小人物等現象越來越嚴重。筆者認為這是錯誤的。我們必須承認,為什么人的問題實質是無產階級世界觀與資產階級世界觀對立的焦點。目前相當多的干部和知識分子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已經程度不同甚至完全放棄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立場徹底轉變到剝削階級一邊去了 ,黨內腐敗分子從世界觀角度來看,實質上就是他們的世界觀已經徹頭徹尾剝削階級化了。一些知識分子的世界觀早就不是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了。共產黨人和知識分子要保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轉變自身不同程度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立場、感情,就必須走與工農和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把自己自覺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中,自覺地向人民群眾、向工農學習,向小人物學習。
總之,毛澤東“改造學習”思想對于正在進行偉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黨、全國人民、特別是對于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知識分子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注釋:
①②③《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7、802、803頁
④⑤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4、816、816頁
⑦⑧⑨《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8—819、819-820、820頁
⑩11 12 《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852、852、852頁
13 《回答未來的挑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第20—21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