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的序言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本書的第一章。特別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難理解的。其中對價值實體和價值兩的分析,我已經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在緊接的下一段落又說道:“。。除了價值形式那一部分外,不能說這本書難懂。。。。”
從這些序言中,可以看出馬克思對價值理論的重視程度,而在《資本論》第二版中,馬克思又對價值理論部分做了較大的改動,尤其是價值形式一節全部改寫了。
為什么馬克思對價值理論如此重視呢?因為價值理論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石,就如同九九口訣表是數學的基石一樣,只有了解了價值的實質,我們才能發現資本與貨幣的運動規律,而且共產主義的基本原理也可以從價值理論中演推出來。
但遺憾的是,馬克思的提醒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大多數人在閱讀馬克思的文獻時,不是帶著問題來尋找現成答案,就是希望能找到馬克思的片言只語來支持 自己的觀點,他們不愿意花時間咀嚼思索馬克思的結論是如何經過嚴密的推理而來,卻整日“皓首窮經,尋章摘句”,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很滑稽的現象,辯論雙 方都在大量引用馬克思的文獻來駁斥對方。
鑒于目前學術范圍內針對貨幣理論爭論不休的情況,出版一部詳細闡述馬克思的貨幣理論的著作也就顯得迫在眉睫,盡管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已經在1個半世紀以前完成,可是專門介紹他的貨幣理論的書籍至今還沒出現,也許以下幾個原因可以解釋這一點。
一,以往的世界經濟危機從未像今天這樣,其爆發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主要取決于貨幣政策。
二,馬克思在他的煌煌巨著《資本論》中并沒有詳細介紹他的貨幣理論,貨幣原理在該書中只是被稍微介紹。實際上,馬克思對貨幣的研究是在對價值的研究之后和資本的研究之前。只有在了解了價值的特性之后,馬克思才可能探索貨幣的原理,最后進一步探索資本的秘密。
馬克思的貨幣原理主要是在早期著作《哲學的貧困》(1847年出版)和《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年出版)中被詳細地闡述,這兩部著作的研究對象都是真 實的貨幣,即金屬貨幣。在《資本論》第三卷中(1893年出版),馬克思重點討論了信用貨幣的規律,從金屬貨幣到信用貨幣的討論,時間跨度整整有半個世 紀,這也許可以告訴我們,為什么掌握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的人寥寥無幾。
貨幣是價值形式最完備的形式,要想了解貨幣的實質,就必須對價值理論有清晰的認識,出此之外沒有捷徑。因為只有明白價值所表達的內在含義之后,我們才會理解這一點:貨幣的存在只是暫時性的,共產主義是一種必然會到來的社會制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