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直熱衷于通過發表人權、反恐、宗教自由等報告,對別國政治、民主、人權等妄加指責。正人必先正己。“美式民主”號稱通過“完美”制度實現政客為民發聲,政府施政為民。這種政治體制在限制行政部門權力膨脹、防止政府犯方向性大錯誤方面也許有其優勢,但最大挑戰就是容易出現政治極化,兩黨相爭、彼此推諉、相互攻訐,政府施政效率低下。比如,過去幾十年里兩黨對財政預算的爭執不下使得政府被迫“關門”的鬧劇一再上演。在這場名為“制衡”的游戲中,最終被犧牲的往往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金錢是政治的母乳”這句話對西方民主政治作了精辟概括。近年來,美國司法機構對競選募金的“松綁”更趨明顯,為“寡頭政治”和“金錢政治”推波助瀾?!督鹑跁r報》消息,美國近年來除了名義上禁止游說者在政府中工作之外,沒能擋住政治捐款潮。據報道,近來幾名有望成為總統候選人的共和黨人拜訪了博彩業億萬富翁謝爾登·埃德森。埃德森希望政府禁止在線賭博業務,以避免對其線下博彩帝國的沖擊。他準備拿出數千萬美元,支持幫助他促成此事的人。如果一個人利用他的財富能夠改變某個黨的候選人提名,那么他就能毀掉這個黨。這種“美式民主”表面上是一人一票,骨子里卻是一美元一票。更可怕的是,美國頂層1%人口占有全國可支配財富的1/3以上,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已蛻變成 “1%的民主”。
不論出身,通過努力獲得成功是典型的“美國夢”,但這也許僅僅是夢想而已?,F實中,家族的力量和財富的繼承大概才是成功的關鍵因素。英國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稱,美國財富繼承者的地位比舊世界幾乎任何地方都更加穩固,比如常春藤大學為校友子女保留名額,編織了一張權貴世襲之網。近9次美國總統大選中,來自個別家族的成員7次留下了自己的印跡。下屆大選之后,數字可能變為10次中有8次。
近年來,美國政府在全球扯起了“美式民主”大旗,從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到烏克蘭,價值觀輸出、顏色革命、武裝支持一起上,但這種“美式民主”卻遭遇滑鐵盧。埃及局勢持續動蕩,阿富汗和伊拉克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烏克蘭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強行植入的“美式民主”非但起不到扶危濟困的作用,反而令有關國家深陷泥潭。事實證明,“美式民主”無法成為“救世主”,只有找到一條符合本國自身特點的道路并堅持走下去,才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繁榮穩定的正確方式。▲(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