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程恩富、楊斌:當前美國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若干新變化

程恩富 楊斌 · 2014-05-15 · 來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來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4年第1期

  【摘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操縱國際經濟組織,大力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使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和各種矛盾不斷激化,美國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由此出現了若干新變化。只有運用馬克思主義將政治與經濟結合起來的跨學科和系統思維方法,將分析金融和經濟危機與不同利益集團為追求經濟利益進行的博弈聯系起來,才能真正看透美國金融壟斷財團將金融戰爭作為掠奪財富手段的嚴峻現實和資本主義新變化的本質。

  【關鍵詞】美國;金融壟斷資本主義;財團;華爾街

 

  一、美國金融壟斷資本的新格局

  當代美國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特點,是為發動金融戰爭和掠奪財富而形成了新型高度壟斷格局。正是由于這種大規模掠奪財富的新型金融戰爭,導致了美國聯邦、地方政府和民眾財富迅速流失,導致了美國政府調節經濟的各種政策工具日趨失靈,導致了美國的貧富差距迅速惡化并瀕臨社會動蕩的邊緣。列寧曾指出,金融高度壟斷是帝國主義的重要特征,自然也是當代新帝國主義的重要特征。不過,今天西方金融高度壟斷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只有從金融戰爭的角度考察,才能很好地理解這種新特點。當代西方金融壟斷的這種新特點可稱之為“新型的金融戰爭壟斷”,或者說是出于發動金融戰爭掠奪財富的需要,當代西方金融資本形成的新型特殊高度壟斷格局。當年,摩根、洛克菲勒、花旗銀行等幾大財團曾緊密操控美國政府,但是,今天這種相互滲透和勾結又獲得了令人驚訝的發展。高盛公司與美國政府的相互滲透,遠遠超過了傳統大財團。

  高盛一家公司的高管,幾乎囊括了美國歷屆政府的經濟要職。比如,克林頓政府的前財長羅伯特·魯賓曾在高盛工作36年,布什政府的前財長保爾森也曾擔任高盛公司前總裁,高盛公司的前高管還擔任了世界銀行的高管、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主管、紐約美聯儲的上兩位主席,高盛公司的高管們甚至還出任了歐洲各國的政府要職。高盛公司的親信,不僅在爆發危機前曾出任希臘、意大利等國政府要職,而且2012年出任希臘、意大利的新總理,也都曾經為高盛公司效力,以至于歐洲媒體驚呼高盛公司已開始接管歐洲各國政府。顯而易見,高盛雖然不像傳統大財團那樣擁有龐大資產,但是對美國政治經濟的某種控制和壟斷程度卻遠遠超過了傳統大財團。

  高盛公司壟斷力量不斷加強的現象,雖然符合列寧論述的壟斷趨勢,但這種新現象并非源于社會生產的集中以及工業資本與銀行資本的相互融合。這是因為,高盛公司擅長在金融市場和虛擬經濟領域中進行投機,不像傳統的商業銀行那樣同工業企業有著密切的聯系。令人困惑的是,貪婪追逐利潤的不同壟斷財團之間應該有激烈的競爭,那些擁有更加龐大資產的傳統壟斷財團,為何會默認高盛公司的親信擔任如此多的政府要職?難道不擔心美國政府可能過于偏袒高盛而忽視其他財團的利益?認識和理解這種不同于列寧所處時代的新型高度壟斷現象,有必要從金融戰爭角度來考察壟斷資本的新掠奪財富方式。

  傳統大財團默認高盛公司享有特殊壟斷地位,是緣于發動大規模掠奪財富的金融戰爭的需要,只有進行金融戰爭才需要建立一個高度集中的指揮部,這樣才能操縱金融市場的暴漲暴跌,并獲取大量投機暴利,稍有信息溝通、調動力量、指揮協調的步調不一致,不同壟斷財團之間稍有市場判斷分歧和多空下注差異,都無法形成統一的壓倒優勢實力來操縱市場暴漲暴跌,非但無法分別獲得超額投機暴利,反而會共同蒙受巨大的交易損失。不同的金融壟斷財團,為了在掠奪財富的金融戰爭中獲取勝利,只能將指揮權交給擅長投機的一家金融壟斷企業并在相當程度上服從其領導,由其疏通政府和金融監管部門,制定市場游戲規則,通過煽動輿論、誘發泡沫、多空交易進行分秒不差的指揮,從而贏得金融戰爭總體勝利,瓜分戰利品。于是,形成了擁有更大資本實力的不同傳統大財團,默認后起的高盛公司享有如此優越地位的新型特殊壟斷格局,默認高盛公司成為操縱性的世界主宰和通吃贏家,并共同發動金融戰爭,以操縱各種全球化市場,盡情地大規模洗劫世界財富。

  2010年5月6日,道·瓊斯股指經歷了歷史上最突然的暴跌,短短十分鐘內暴跌了700點。令人感到蹊蹺的是,此時恰逢美國國會對是否拆散華爾街大銀行的提案進行投票表決。美國國會對這些問題進行辯論表決的背景是:社會公眾對華爾街大銀行的所作所為深感憤怒,特別是高盛有預謀做空次貸有毒債券的證據曝光,國會正在就高盛是否涉嫌欺詐犯罪進行聽證和辯論,社會上將高盛等“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拆散的呼聲日益高漲,同時公眾還要求美聯儲公開其救市的暗箱操作,社會公眾的憤怒可能迫使國會通過威脅高盛等華爾街大銀行利益的提案。

  西方主流媒體后來將這一完全違反常理的事件,歸咎于一位低級業務員按錯了鍵盤引發的連鎖反應,但是,作為高頻率交易計算機程序的專利發明人的麥克斯·凱瑟事后明確指出:“2010年5月6日的股市暴跌,可以確切無疑地說是金融恐怖主義的行動,是高盛強盜發出的計算機程序指令引發了市場暴跌,監管立法者本身就持有被監管銀行、企業的大量股票,金融恐怖分子動用了金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將利劍高懸于監管立法者的頭頂,結果迫使監管立法者屈服妥協了,這是一個完全被操縱的市場,華爾街可以隨心所欲決定市場的漲跌走向。”①

  高盛操縱道·瓊斯股指,需要同時做空成百上千支重要股票,倘若缺乏高盛公司作為高度統一的金融戰爭指揮部,幾家金融壟斷財團在多空下注和時機選擇上進行分秒不差的配合,根本不可能將成百上千支股票在短短幾分鐘內打壓數百點。正常的市場交易中成千上萬的股票交易商心態各異,不可能協調一致在短短數分鐘內采取統一的行動。這就充分顯示出,美國所謂規范的股票交易市場已經部分淪為以高盛為首的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的掌上玩物,淪為大規模洗劫各國民眾財富的金融戰爭武器。以高盛為首的國際金融壟斷資本平時對此加以掩飾,但是當其重大利益受到威脅時,就迫不得已暴露出險惡面目。

  由于當代世界已進入金融主導型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新階段,世界各國的股票、證券、期貨、外匯、商品等各種市場,都已經通過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網絡信息化相互密切連接起來,這意味著一旦擁有操縱市場的壟斷力量,便能獲取巨額利潤,便能在高盛的紐約總部轉瞬間發動全球范圍的金融快速打擊,將原本屬于世界各國各個社會階層的部分財富掠奪到自己囊中。正是這種巨大的利益驅動,使國際金融壟斷財團彼此達成了默契,默認擅長投機的高盛為發動金融戰爭的統一指揮部,默認高盛作為操縱各種各樣市場的世界主宰地位。

  總之,當代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具有許多新特征,其中,發動大規模掠奪財富的金融戰爭是關鍵性新特征。由此,引起高盛公司享有如此特殊的壟斷地位,而新型金融戰爭高度壟斷又形成人數極少的超級富豪,將全球各國的廣大民眾甚至實業領域的富豪都當成了捕殺獵物,還導致金融危機、債務危機、實體危機、輿論誤導、政府救市等都演變為金融戰爭的惡果和掠奪手段,并通過全球化將掠奪觸角伸向了世界所有角落。

 

  二、金融危機變成華爾街壟斷財團大規模掠奪財富的手段

  同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相比,當前美國的經濟危機和經濟復蘇都出現了新特點,即不良的金融創新,創造出了天文數字的金融衍生品,由此引發的金融投機賭博、蓄意欺詐和有毒資產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實體經濟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規模,可以說金融創新工具創造出了這次史無前例的金融和經濟危機。這次金融和經濟危機具有影響美歐金融體系的巨大能量,次貸危機僅僅將這種巨大能量釋放了一小部分。

  美國國會的調查報告稱,政府和美聯儲的救市計劃規模,超過了美國建國以來參加歷次戰爭的軍費總和,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人們往往忽視這些巨大數字背后隱藏的深遠意味。美國投入這種史無前例的巨大規模的資金救市,這本身就說明美國經濟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危險和挑戰,倘若不投入這樣史無前例的巨資,就會遭遇更巨大的災難。這次史無前例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并不會因為美國政府的刺激經濟計劃,實行以濫印發美鈔的幾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或某些經濟指標暫時好轉而得到根本解決,某些經濟指標的上升只是大量輸血后疾病癥狀的暫時緩解。

  當前美國金融和經濟危機呈現的另一個新特點是,危機不再簡單是無政府的市場自發力量作用的結果,而是美國金融寡頭通過有意識操控政府和中央銀行,影響財政、貨幣、市場規則、輿論導向等政策杠桿,獲得了一定程度上人為操控危機進程的能力,并且已將危機作為獲得巨大利益的金融戰爭武器,大規模掠奪社會各個階層財富,并打擊國際競爭對手,這就意味著金融財團及其在政府和中央銀行的代理人,其實并不想通過制定有效的政策徹底克服經濟危機,而是以治理危機為借口,推行維護金融等領域壟斷寡頭狹隘利益的政策,向世界各國民眾轉嫁危機損失,并掠奪更多的全球財富和資源。

  有人認為,當前股票、金融市場上欺詐行為泛濫不合理,但是不值得將其上升到金融戰爭的高度。倘若金融欺詐行為是偶然的或小范圍的,甚至大范圍也沒有對整體經濟造成巨大沖擊,這的確沒有必要將其上升到金融戰爭的高度。但是,世人皆知金融和經濟危機具有巨大的破壞威力,2008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災難,美國各種挽救危機計劃的金額甚至超過了歷次戰爭經費總和,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稱其造成的財富損失高達數萬億美元。倘若金融危機不再像馬克思所處的時代那樣完全是自發市場力量的作用結果,而是被人為用來獲取巨大財富并造成巨大的經濟破壞,那么就有必要從金融戰爭角度來考察金融危機。

  目前,美國金融壟斷財團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人為操控危機的能力,能夠通過借貸杠桿、金融衍生品和貨幣政策,蓄意制造各種經濟泡沫的膨脹并控制泡沫引爆過程,暫時緩解、推遲危機并促使其合并成更大的危機,這樣就能將具有巨大破壞威力的危機作為武器,有選擇地定向攻擊國際對手以謀求世界霸權尋租利益,掠奪各國廣大民眾財富,并通過各種途徑轉嫁危機損失。

  從國際輿論現已披露的大量材料來看,美國次貸危機的醞釀和引爆過程都是美國金融壟斷資本勾結政府、監管部門和美聯儲,經過長期精心策劃安排而進行的大規模金融欺詐活動,掠奪了美國民眾與歐洲、亞洲、拉美等各國的巨大財富,其所掠奪的財富和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了以前的殖民戰爭。2003年前后,美國為擺脫網絡泡沫破裂的惡果,采取了制造新的更大泡沫來挽救舊的泡沫的辦法,華爾街金融機構紛紛放棄、違背了房地產行業規范,向缺乏償貸能力和信用記錄的人發放次級貸款。美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房地產抵押貸款有著嚴格規范,要求購房人必須有能力支付約占房價總額10%的首付款,必須有穩定的收入、財產抵押和良好的信用記錄,否則就會大大增加無法償還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風險。但是,華爾街金融機構居然普遍違反長期形成的行業規范,說明當時網絡泡沫的破裂對華爾街造成了巨大沖擊,迫使金融資本不顧一切采取非同尋常的欺詐手段刺激經濟,故意設下騙局,發放明知最終無法償還的房地產次級貸款,還蓄意以此為基礎制造千百倍的金融衍生品謀取暴利。

  金融危機被華爾街當做金融戰爭武器,不僅體現在泡沫醞釀階段,還特別突出地體現在泡沫即將破裂的危機引爆階段。2010年4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欺詐罪名起訴高盛財團,所依據的主要證據就是被揭發出的高盛總裁的電子郵件,這些證據表明高盛的總裁事先清楚地知道次貸危機即將爆發,但他不是指示下屬將風險通知給購買次貸債券的投資客戶,而是指示下屬一方面繼續兜售明知毫無價值的次貸債券,一方面大量下賭,購買次貸債券將會發生違約的信用違約保險,暗中設局做空市場,從而一旦次貸危機爆發時,就能謀取巨額暴利。次貸危機爆發后,有眾多受害的中小投資者起訴高盛,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始終以證據不足而不予理睬。這次被揭露出的證據幾乎是鐵證如山、難以辯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再不理睬就會明顯暴露其偏袒態度,不過,卻依然在高盛自愿繳納區區五億美元罰款后撤銷了起訴,這樣就無法形成法庭判例阻止發生類似的金融欺詐行為。一位美國對沖基金經理在評論高盛行為的性質時曾說:“這些混蛋是多么的厚顏無恥,至少其他銀行,你可以說他們只是水平不高——他們相信他們賣的東西,但他們栽了,而高盛是知道那些不良債券的本質的。這就是證券欺詐,而且是黑心到家的證券欺詐行為。”②

  馬克思曾預見到資本主義金融制度將會演變為巨大的賭博欺詐制度③,列寧也指出金融壟斷資本必然貪婪追求壟斷利潤和世界霸權,其重要手段就是使全世界的競爭者在金融上處于依附地位④,從事投機欺詐活動的金融天才將獲得大部分利潤,并且破壞實體經濟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作用⑤,這就意味著馬克思、列寧已經預見到在特定條件下,帝國主義將會采取金融欺詐作為攻擊國際對手的手段。列寧在實行新經濟政策而擴大對西方開放的時期,還清醒地指出西方放棄了軍事干涉政策,并不意味著同西方的對抗和戰爭威脅消失,而是戰爭從軍事領域轉移到了經濟貿易領域,這是由壟斷資本和帝國主義的本性決定的。列寧指出:“現在一個新的時期到來了,他們在戰爭中已經失敗了,現在要在經濟方面作戰了。這一點我們完全懂得。我們從來也沒有幻想我們打完仗,和平就會到來,社會主義牛犢和資本主義豺狼就要擁抱了。沒有這樣想。”⑥

 

  三、華爾街操縱美國政府反復救市而掠奪民眾財富

  自從2008年美歐爆發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以來,人們就接連不斷聽到各種各樣的“救市”,從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下跪乞求,到美聯儲不斷推出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還有希臘等歐洲國家接受了一輪援救計劃,隨后不久又因經濟形勢惡化接受了新一輪的援救。當前美歐金融和債務等危機呈現的重要新特點,似乎就是無休止的救市。這種救市行動的本質和產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為什么美歐如此頻繁實施巨資救市的效果卻并不理想?深入考察這些問題,便能揭開美國社會財富流失的秘密,便會發現經濟全球化失控的原因在于私有制市場經濟制度所決定的金融壟斷寡頭的貪婪本性,將釀造金融和債務等危機并要挾政府救市當成了大規模掠奪財富的武器。

  美歐政府和中央銀行注入巨資挽救金融壟斷財團的各種救市計劃,本質上是金融壟斷財團挾持公眾銀行存款和養老金等財富為人質,為不斷獲取超額利潤而進行的一種新的剝削形式的創新,是以挽救危機為借口發動的掠奪全球民眾財富的新型金融戰爭。盡管根據美國國會2008年底的調查報告,美國財政部、美聯儲至少投入了8.5萬億美元救市,這一數字超過了美國參與歷次戰爭費用的總和(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但是,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結束時經濟狀況反而更糟,經濟增長幾乎停滯而通貨膨脹卻日趨嚴重,其原因是高于歷次戰爭經費總和的救市資金并未被真正用于挽救經濟而是被用于挽救金融投機賭債、被當作金融戰爭的戰利品落入了華爾街的腰包,難怪華爾街高管們接受政府援救后,毫不愧疚反而到海濱度假狂歡。

  2011年12月,彭博新聞社對美聯儲公開的2.9萬頁文件進行了系統分析,驚人地發現早在2008年秋季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前,美聯儲已經開展了向華爾街銀行的大規模注資救市行動。從2007年8月到2009年3月,在沒有美國國會立法機構知情和批準的情況下,美聯儲就秘密向金融體系注入共計7.77萬億美元,美聯儲的注資行為是國會制定救市方案時需要參考的重要信息,而國會議員抱怨說他們完全被蒙在鼓里。2008年10月,討論財政部的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時,他們還完全不知道美聯儲對銀行業已有大規模注資行動。⑦美聯儲和華爾街早就知道即將爆發金融危機,早就知道美聯儲的大規模注資救市毫無成效,但他們卻一面向國內外投資者蓄意隱瞞這些重要信息,一面以種種借口伸手向國內外投資者要求提供援助,如游說中國購買了數千億美元的瀕臨破產的兩房債券,明知救市毫無成效卻以種種借口要求各國政府提供援助,主要目的顯然不是挽救危機而是以此為借口掠奪各國財富。從救市規模遠遠超過了美國參加歷次戰爭經費的總和,便可知道這種金融戰爭掠奪的財富甚至超過了世界大戰。一旦貪婪的金融資本嘗到了甜頭,就會像嗜血鯊魚一樣不松口,不會放棄這種利用挽救危機為借口,不斷掠奪各國民眾財富的做法,這就是為何屢次救市而危機始終揮之不去的原因。

  美國參議院的桑德斯是個別堅持維護民眾利益的政治家。2010年12月,他撰寫了《美聯儲秘密救市讓人震驚掉了下巴》的文章,指出:“2009年在參議院的預算委員會聽證中,我曾要求伯南克告訴美國人民究竟是哪些金融機構,獲得了多少美聯儲的后門秘密援助,以及提供援助的具體條件是什么。當時伯南克拒絕了。一年半之后,我們終于揭開了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美國人民終于知曉了美聯儲披露的秘密救市信息,其細節令人如此震驚甚至到掉了下巴的程度,原來美國政府挽救華爾街的7000億美元救市,同美聯儲的12多萬億美元秘密救市相比僅僅是零頭,美國所有大銀行都享受到了美聯儲的秘密救市,而且還享受到了利率幾乎為零的優惠條件,盡管美聯儲揮霍了如此巨額的美國納稅人金錢,但卻沒有要求接受援救的大銀行努力重建經濟并保護普通民利益。擁有令人震驚的巨大權力的一小撮人,與美聯儲有著令人震驚的利益糾葛嫌疑,卻得到了以納稅人金錢為代價的令人震驚的巨資援救,但與此同時普通民眾的利益卻被完全忽視了。”⑧

  美國財經記者巴利·格里在《美聯儲報告揭開了2008—2009年銀行大掠奪的蓋子》一文中寫道:“獲得利益輸送的銀行和企業,甚至沒有被美聯儲要求報告資金的用途去向,美聯儲秘密救市的目的是用公共資金,彌補美國華爾街富豪進行金融投機賭博的虧損,并且為金融家和投機商創造條件來謀求更大的利潤。美聯儲根據金融監管改革法案不情愿提供的報告中,披露了美聯儲進行秘密交易的2.1萬條記錄和數據,這些未經民選產生的中央銀行家的行為未獲國會授權和監督。這些文件披露了歷史上對公共資源的最大規模掠奪,這種掠奪在共和黨的布什總統任期內就開始了,而且在民主黨的奧巴馬總統任期間依然繼續進行。組織這種對國庫的掠奪的都是華爾街的長期內部人,如曾擔任布什政府財政部長的高盛前總裁保爾森,以及擔任奧巴馬政府財政部長的美聯儲紐約分行的前總裁蓋特納等。”⑨

  巴利·格里還指出,“美聯儲的文件顯示,通過中央銀行的秘密救市,美國私有銀行、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壞賬,被轉移到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上,但是現在為了避免美元衰落和美國政府債務違約,美國人民卻被告知必須作出犧牲,這樣才能減少政府財政赤字和國債。但是,由于挽救投機賭債造成了巨大財政赤字和國債包袱,這意味著民眾必須作出巨大犧牲并陷入貧困,意味著工資銳減、大規模失業、削減社會保障、醫療保險等。美聯儲秘密救市投入資金的巨大規模,反映了金融崩潰和金融犯罪的巨大規模,現在整個美國的金融資本主義經濟都建立在龐大的龐氏騙局的基礎上,而這個龐氏騙局或遲或早必然陷入崩潰。銀行家從美聯儲獲得極低利率的巨額貸款,然后再以三倍、四倍的利率借給政府,從中賺取了成千上百億美元的利潤,金融精英對經濟體系的持續不斷掠奪,表明主流媒體制造的種種輿論是謊言,如沒有資金扶植就業、住宅、教育、醫療等,華爾街幾乎已淹沒在美聯儲提供的巨額資金之中。”⑩

  綜上所述,我們只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將政治與經濟結合起來的跨學科和系統思維方法,將分析金融和經濟危機與不同利益集團為追求經濟利益進行的博弈聯系起來,就不難看透美國金融壟斷財團將金融戰爭作為掠奪財富手段的嚴峻現實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注釋】

  ①Max Keiser and David DeGraw,“High Frequency Terrorism”,May 11,2010,from http://www.globalresearch.ca/index.php?context=va&aid=19095.

  ②[美]馬特·塔比《高盛——巨大的經濟泡沫制造機》,載于美國《滾石》雜志2009年9月。

  ③參見《資本論》第3卷,載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6卷第499—500頁。

  ④參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8卷第134頁。

  ⑤參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242、432頁。

  ⑥列寧《在俄共(布)莫斯科組織積極分子大會上的講演》(1920年12月6日),載于《列寧全集》第2版第40卷第73頁。

  ⑦“美聯儲曾瞞天過海秘密向大銀行注資7.77萬億美元”,參見新華網2011年12月7日。

  ⑧Sanders,“A Real Jaw-Dropper at the Federal Reserve”,from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rep-berniesanders/a-real-jaw-dropper-at-the_b_791091.html.

  ⑨⑩David DeGraw,“Wall Street’s Pentagon Papers: Biggest Financial Scam In World History”,December6,2010,http://www.globalresearch.ca/index.php?context=va&aid=22291.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人成在线俺来了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 |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 中文字幕乱偷免费视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