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一九0五年革命失敗之后,社會民主工黨的大部分人悲觀失望,出現了“造神派”。如盧那察爾斯基等人。這些人都是唯心主義者,列寧為了批判他們,寫了一部哲學著作《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過了十二年,俄國革命就勝利了,這時“造神派”的盧那察爾斯基也當了列寧政府的教育人民委員,他也不要造神了!
——毛澤東1961年1月24日與日本社會黨國會議員黑田壽男的談話,選自《毛澤東外交文選》
列寧論尋神說和造神說
文章轉自《世界宗教資料》1983年第2期
作者:〔蘇〕斯·尼基紹夫;馮嘉芳 譯
自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問世,至今已過七十周年。正當國際和俄國社會民主運動中展開尖銳的思想斗爭之時,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寫了這本書。列寧的這部著作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的不可估量的貢獻。它現今仍然不僅是對敵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各種流派作不調和的黨性批判的典范,而且是極其重要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材,指導我們從世界觀上總結最新的科學成就。
當代修正主義者和假馬克思主義者企圖把科學社會主義同改頭換面的僧侶主義結合起來,調和科學同宗教,以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道德規范來溶解馬克思列寧主義。列寧此書對了解這種做法的荒誕無稽具有特別巨大的方法論意義。
列寧這部著作以很大篇幅批判地分析了馬赫主義者,即經驗批判主義者對宗教的調情,特別是揭露了尋神說和造神說這些反動哲學流派的本質。列寧對這些現象所作的極其深邃的分析至今仍然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在西方資本主義總危機日益尖銳的條件下,哲學中的尋神說和造神說傾向明顯增長。當代的神學家也祭起了這些法寶。形形色色的修正主義者對宗教和無神論倍加注意。
俄國資產階級被革命運動所嚇倒,企圖對勞動人民施加影響,使之脫離革命。當時,他們對宗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在否棄陳舊的官方基督教的同時,妄想翻新和復活宗教,用新的方式來論證宗教,把它說成是一種能夠“在自治教區起作用”①的精巧而完善的“文明”宗教。
新宗教的宣傳者是所謂的尋神派。其基本核心是反動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革命和社會主義的敵人——布爾加科夫、別爾佳耶夫、麥列日科夫斯基等人。他們說什么俄國人民天生就信仰宗教,號召知識分子在人民當中支持、鞏固這種宗教信仰。他們認為,只有宗教共同性才能拯救俄國。同時,應當幫助人民找到這樣的神,他為大家所共有,并為真、善、美的利益服務。尋神派叫人相信,新宗教把理性、意志和情感融為一體,給人民帶來慰藉。
這些貌似無害的詞句包藏著把人民群眾引離革命的禍心。尋神派還大談其“人民宗教”、“神的人民概念”等等,把這種禍心偽裝起來。
某些知識分子,連革命高潮時期加入社會民主黨乃至加入布爾什維克黨的知識分子也在內,開始鼓吹造神說。跟尋神派不同,造神派認為,神實際上并不存在,但需要“造”一個神使之為社會主義服務。造神派斷言,宗教是一種永恒的現象,它是科學的嫡親姊妹,并且同哲學和藝術處于并列的地位。造神派一面否棄陳舊的宗教理想,指出這種理想是虛假的,使人對彼岸世界作非非之想從而變得軟弱無力;同時硬說必須樹立新的合乎時代要求的宗教理想。造神派認為,新宗教的新理想體現了人本身的“崇高性和高尚性”及其對塵世幸福生活的渴想。人民對這種理想不僅應當接受,而且應當向之頂禮膜拜。
造神派謳歌“現實的、塵世的”新宗教之美好無比,力求使黨相信宜于宣布自己是新宗教的締造者和體現者。他們說,如果把宗教變為勞動和社會主義崇拜,那末社會主義就會不單為先進工人所理解,而且也會為半無產者、小資產者和農民所理解,從而激發他們建設并建成人間“天國”的狂熱愿望,促使群眾百倍努力。造神派竟至宣布社會主義是新宗教,馬克思是新宗教的偉大先知,工人聯盟是新教會的奠基石。
在許多問題上,造神派的觀點跟尋神派和神學家的觀點相一致。只要讀一讀1908年出版的盧那察爾斯基的《宗教與社會主義》一書,對此便可深信不疑。他告訴讀者說,在一次當眾的辯論中,進步宗教界有位杰出的代表發言反對他。盧那察爾斯基寫道:“這個神父以非常鮮明而充滿形象的言語發揮了宗教對人類大有意義的思想。他在結束時說了大意如下的一段話:‘人生在我看來就是一座大廈,空氣、溫暖和陽光通過幾個窗戶透進來。這就是科學之窗、哲學之窗、藝術之窗和宗教之窗。人們想把最后這扇窗戶釘閉。我說:且住!在我們的大廈里,陽光、溫暖和新鮮空氣進得越多,呼吸越舒展,生活越愉快。但是,人們卻反駁我說,難道您沒有聞到,從第四個窗戶飄溢進來的不是花園里或海上的芬芳,通過它透進來的乃是腐臭的氣味?我說,不錯,但您瞧吧,在窗戶那邊有尸體躺著,并在腐爛,把它搬開,沁人心脾的空氣就會重新流進窗來。這具尸體就是教會的奴才習慣、警察宗教的耀武揚威、死文字的獨占一統、教會對橫暴勢力的卑躬屈膝、千百年積累下來的全部官方的污泥濁水。把尸體搬走,但不要把窗戶釘閉’。”
接著,盧那察爾斯基回答論敵說:“我也主張把四個窗戶全都打開,并且愿意幫忙搬走以陳腐的東西堵塞第四個窗戶的尸體。”唯其如此,所以盧那察爾斯基宣布無產階級注定是“新宗教的體現者”、“新教會的奠基石”。
普列漢諾夫在一篇文章中評論造神派時指出,“盧那察爾斯基先生所發明的宗教只有一種——誠然是非常巨大的——‘價值’:它會使嚴肅的讀者精神愉快。”①
列寧持有另一種觀點。他給校對《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的烏里揚諾娃-葉莉扎羅娃寫信說:“在對宗教的調情中,我根本沒有找到任何可笑的東西,倒是找到了許多可憎的東西”,并請求她“不要以任何方式緩和反對波格丹諾夫和盧那察爾斯基的地方”②。
列寧堅決反對打著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幌子宣揚與之不相容的思想。他指出:“尋神說同造神說、建神說或者創神說等的差別,絲毫不比黃鬼同藍鬼的差別大。”③尋神派和造神派都在粉飾、美化神的觀念,幫助統治階級抓住群眾充當宗教的俘虜。列寧解釋說:“群眾識破千百萬種罪惡、壞事、暴行和肉體的傳染病,比識破精巧的、精神上的、用最漂亮的‘思想’外衣裝扮起來的神的觀念要容易得多,因此前者的危害性比后者小得多。”④
當時有人覺得,列寧堅持原則性,對造神派,特別是對加入布爾什維克黨的造神派毫不妥協,未免多此一舉。但是,列寧始終堅定不渝。據安德列耶娃敘述,高爾基當她在場時“同弗拉基米爾·伊里奇談到波格丹諾夫對列寧滿腔熱忱,談到盧那察爾斯基和巴扎羅夫都是富有才華和絕頂聰明的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睨視了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一下,瞇縫起眼睛,非常堅決地打斷他的話說:‘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別費勁啦,這是一無所成的’”①。
高爾基想使列寧同造神派妥協的一切嘗試,結果都落空了。弗拉基米爾·伊里奇把造神說看成“感到絕望和疲憊的”小資產階級革命同路人的思想,不是按參與形成和傳播造神說的某一個人的主觀品質,而是按它在具體歷史條件下所起的客觀作用來評價這種思想。這種作用是反動的。
列寧令人信服地表明,馬赫主義或經驗批判主義這種反動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是造神說的理論基礎。在俄國傳播這種哲學的是馬赫主義者波格丹諾夫及其一伙。列寧在給高爾基的信中寫道:“說神是那些激發和組織社會感情的觀念的復合,這不對。這是抹殺觀念的物質起源的波格丹諾夫的唯心主義。神首先是(在歷史上和生活里)由人的受壓抑狀態、外部自然界和階級壓迫產生的那些觀念的復合,是鞏固這種受壓抑狀態和麻痹階級斗爭的那些觀念的復合。”②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教導革命社會民主黨人善于從階級立場去評價社會現象,把各式各樣的馬克思主義贗品同真正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區別開來?!稛o產者報》編輯部擴大會議討論了“關于社會民主黨內尋神說傾向”的問題,根據列寧批判的觀點,承認尋神說背離馬克思主義原理,實際上給革命社會民主黨的工作帶來危害。
在列寧的影響下,盧那察爾斯基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后來在宣傳科學世界觀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迄今在西方,仍有人抓住他的造神說言論不放。盧那察爾斯基本人后來回憶說:“在我犯錯誤時,有一次……我的偉大導師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生氣而又嘲諷地對我說:‘您揮手轟開神父,而他們卻象蒼蠅一樣粘在您身上。您既然在身上抹著向無恥的宗教妄說賣弄風情之蜜,出去碰上僧侶界的一群蒼蠅,那又何必揮手呢,他們看到一個小小的盟友將感到非常高興’。”③盧那察爾斯基承認他當時對列寧的話只同意一半,但生活證明列寧“無比正確”。
列寧在同尋神派和造神派作斗爭中極其鮮明地表述了他的宗教觀,揭示了宗教的反動本質,論證了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成為勞動人民的思想領袖,必須捍衛馬克思主義以抵制把它同宗教結合起來的任何企圖。列寧的教導在當前也仍然有著迫切的現實意義。因為現今在資本主義總危機日益加深和尖銳的條件下,資產階級甚至積極利用教權主義的反共論這一武器來反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反對真正的社會主義。教權主義的反共論以當代修正主義為依據,而當代修正主義則往往重復尋神派和造神派的論據,據以論證馬克思主義同宗教是可以結合起來的。
每一個——或者幾乎每一個——當代修正主義者,不論是伽羅第、斐舍、馬霍維茨、勃洛赫還是其他任何人,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訴諸宗教,企圖篡改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對待宗教這一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所堅持的原則立場。教權主義者和修正主義者甚至結成類乎同盟的某種關系。二者在他們志趣相投的方面彼此吹捧,互相促進,同心協力地進行反對科學共產主義的斗爭。他們拚命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宗教結合起來,把科學同宗教調和起來。他們說,宗教由各種社會制度摻進與其本性不相符合的雜質,一經洗刷干凈就純潔無垢了。但實際上,同二十世紀初葉造神派和尋神派的論據相比較,當代修正主義者在論證馬克思主義和宗教的同盟時沒有提出一個新的論據。
照他們的說法,宗教總的說來并不是人民的鴉片,只有為剝削階級服務的那種宗教才是鴉片。據說,如果清除掉所有漬污,宗教就又會成為促進人們創造世界的酵素,為人類開辟一望無垠的前景。但這幾乎是逐字逐句地重復造神派的說法。
修正主義者硬說,耶穌基督并非子虛烏有,而是英雄,是進步的甚至革命的英雄,其遺訓同馬克思主義思想相一致,應該發揚而光大之。不妨回憶,把基督看作無產者群眾獨樹一幟的領袖,這種企圖早就為造神派所有。
當代修正主義者特別頑固地堅持用基督教的倫理、用其“永恒的”道德價值來補充馬克思主義。他們斷言,無神論不單反對神,而且蔑視人、忽視人、無視人。這種論據也不新鮮。尋神派麥列日科夫斯基、別爾佳耶夫和許多造神派都發表過這種思想。他們當中有人說只有純潔的原始基督教、有人說只有新宗教才關心人,把人置於神的地位乃至奉之為神?,F今我們也看到某種非常類似的論調。例如,伽羅第寫道,馬克思主義并不反對原始基督教。勃洛赫附和他說,馬克思主義和宗教的使命是解決人類生存中的同一些問題,如果用《共產黨宣言》的眼光來讀《圣經》,那就可以對其中許多問題求得解答。
修正主義者斷言,當代教會正在別開生面,越變越好。它不想同一定的社會制度連在一起,不想為統治階級效勞,它正在成為超階級的組織。修正主義者一面大放厥詞,一面呼吁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改變自己對宗教的態度。他們企圖讓人相信,無神論不是導衍于馬克思主義,在歷史上同馬克思主義沒有有機的聯系。因此,如果摒棄無神論、利用基督教的道德價值、賦予社會主義以“人道的面貌”,馬克思主義只會更加強大。所有研究神學的修正主義者,其主題思想都是如此,概莫能外。
顯然,某些基督教神學家竭力想要抹殺科學世界觀同宗教世界觀之間的原則區別。他們說,既然基督教教義和馬克思主義都以人道主義意向為基礎,那末二者完全可以從思想上接近起來并在今后熔為一爐。資產階級和教權主義的出版物很樂意為研究神學的修正主義者發表論述提供園地。他們的文章刊于官方出版的宗教書籍。他們利用宗教組織所掌握的一切群眾性宣傳工具。
列寧經常提醒,世界觀的差異不應當成為勞動群眾進行階級合作的障礙,在解決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所關心的重要生活問題時不應當妨礙他們在行動上的一致。但同時,他強調指出,科學世界觀是同宗教世界觀勢不兩立的。列寧明確指出:“在我們看來,被壓迫階級為創立人間的天堂而進行的真正革命斗爭的一致,要比無產階級關于天堂的意見的一致更為重要。”①但同時,他又認為,決不允許稍微離開馬克思主義原則而在世界觀上同宗教相接近。
修正主義者反對真正的社會主義,反對世界革命進程,反對緩和國際緊張局勢,這就表明:他們對宗教暗遞秋波,攻訐馬克思列寧主義宗教學說的基本原理,是怎樣起著幫兇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者中間(決不是開玩笑!)的造神派也博得了資產階級報刊的喜愛。”②列寧這句話就象是在今天針對當代修正主義者而說的。
· 本文譯自蘇聯《科學與宗教》雜志,1979年,第4期。本文為紀念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發表七十周年而作。作者是哲學博士。
?、佟读袑幦返?5卷,中文版,第393頁。
?、倨樟袧h諾夫:《論社會與文化史中的無神論和宗教》,莫斯科,1977年,俄文版,第248頁。其中論及盧那察爾斯基《宗教與社會主義》一書及《無神論》一文。
②《列寧全集》第55卷,俄文第5兩,,第282頁。
?、邸读袑庍x集》第2卷,中文版,第481頁。
④《列寧選集》第2卷,中文版,第482頁。
?、佟读袑幓貞涗洝返?卷,莫斯科,1969年,俄文版,第226頁。
?、凇读袑幦返?5卷,中文版,第110頁。
③盧那察爾斯基:《回憶與印象》,莫斯科,1968年,俄文版,第324頁。
?、佟读袑幦返?0卷,中文版,第65頁。
?、凇读袑幦返?6卷,中文版,第33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