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鄭彪: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

鄭彪 · 2013-08-04 · 來源:鄭彪的博客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澤東終其一生不失平民本色,而親民正是儒家思想。除了社會主義與中國古代大同思想大義相通之外,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也都不是外來的,都是中國思想史固有的。而馬克思主義對20世紀初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來說,既不完全陌生,又非常佩服,如久旱之逢甘露,是很自然的。

  按: 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之間,搞得不甚融洽,有些“兩張皮”,還有些相互看不上眼,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F在中國社會已經恢復文化自覺,非常重要,需要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深刻的內在聯系,真正搞懂一個“外來”的主義,為什么在20世紀為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和政黨所接受,而成就偉大的事業?本人一向以在當代改革開放的特殊歷史條件下,獲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稱號是無上光榮,但是從未滿足于此,而自認為中國學者首先應是中國文化的傳人,其次才是主義的選擇,所以一貫重視讀中國書,且多年來主張中國教育必須重新讀經、讀史,從娃娃抓起。否則,搞再多的愛國主義基地,作用總是有限。

  何新先生提出:增強國家和民族凝聚力、尊嚴與自信心的新精神價值,必須解放媒體淪陷區,奪回話語陣地,必須以儒學為黨與國家的主流指導思想文化的基礎,必須將國學法定納入大中小學的必修課,必須在公務員考試方面加入中國價值觀內容。如此持續多年,才有望使13億人有共同底線,才有望改變目前中國意識形態危機的被動局面。我完全同意這個意見,其道理相信在這篇重發的舊文中,大體上能說清楚。深入探討,可參閱拙著。

  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

  鄭彪

  (本文節選自拙著《中國軟實力 決定中國命運的兩種思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版,第三章),后發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文集(全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專輯)》 ,杭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組編,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一、傳統文化是中國軟實力的基礎和靈魂

  首先,傳統文化是中國軟實力的基礎和靈魂,這是由中國歷史和當代世界的現實決定的。

  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至今,是由于有歷史形成的牢不可破的民族文化認同,而且歷史上無論怎樣文明沖突,中國人都始終堅持自己獨特而先進的價值觀。共同的文化認同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思想基礎,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這是并不以政權更迭、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改變以西方文明沖擊為轉移。近代以來, 包括20世紀早期,將現代化等同于西化的思潮在知識界風行一時,并未得到人民認同。國共兩黨早期受到蘇聯影響,但是馬列主義傳入中國后在實踐中走上了本土化道路而獲得革命成功。新中國的“蘇化”也未能持久,而歷史證明,中國雖然付出極左的代價,但是比起蘇聯走向極右而終致國家解體,歷史代價要小得多。特別是,如果中國能夠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汲取載舟覆舟的中國古訓,并汲取蘇共和蘇聯沉船的現實教訓而最終避免重蹈覆轍,則將化腐朽為神奇,則文革不成功的反修防修實際上就變成歷史的政治演習,則歷史代價就有其未來價值,將帶來巨大的歷史回報。誠如恩格斯所言,歷史的曲折往往以歷史的飛躍為補償。但是如果中國沒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在當前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下,被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則中共奮斗犧牲的九十年,辛亥以來國共走過的一百年,1840年以來 中國人反殖、反帝、反霸和圖強復興運動的一百七十年,由此上溯五千年乃至更遠,整個中華民族的一切都可能在21世紀這場“文明沖突”中消亡。這不是聳人聽 聞,相信了解國際政治最新動態的人都會嚴肅認真的的對待這個問題。何新的《統治世界 神秘共濟會揭秘》一書于2011年在中國正式出版,應是每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必讀。進入21世紀,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和西化運動已經破產。沒有價值觀的民族,如同沒有靈魂,不可能持續存在和發展,西方的普世價值是虛偽的政治謊言,了解西方歷史和現實真相的人并不難辨別。在中國,亟需重新確立傳統文化認同,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在政治上一致(中華復興),而且在文化上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發展和現代理論表述;作為傳統主流文化儒學核心的仁的價值觀,演變為愛國主義,成為中華民族的靈魂,也是當代中國軟實力的靈魂。

  其次,傳統文化是中國軟實力的基礎和靈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復興偉業的現實需要。

  中國特色歸根結蒂是政治取向和文化特色。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來越得到中國人民的熱烈擁護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普遍認同,即使在某些方面認識可能有差別,但是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從未動搖,對中華復興偉業的信心與日俱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 件下的經濟利益分化和社會結構變動,是相對的;隨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推進,各種社會矛盾將逐步得到有效調節,總體上應當趨于正常。而全社會對中華文 化的認同必須是絕對的,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歪曲中國歷史、摸黑民族英雄、破壞統一的中華文化認同。這是全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復興偉業的需 要,在文明沖突上升和加劇的條件下,更是如此。一個時期以來流行的所謂意識形態多元化的提法是有缺陷的,近年來西方如德國、英國、荷蘭等國政府已經明確宣 布“多元化已經結束”。中國的實踐表明,多元化實際上導致中國本位文化和馬克思主義邊緣化,結果是殖民地化。

  再次,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源頭。

  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都不是外來文化強加于中國的,其所以能在中國扎根,社會主義在中國思想史上有源頭,就是戰國時期產生的大同、太平理想。近代康有為寫 有《大同書》,將未來“大同”世界視為包容東西方文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理想社會;孫中山以大同思想闡述三民主義;這些與共產黨接受科學社會主義,在思想淵 源上有一脈相承之處。1919年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其實是由儒生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20世紀30年代誕生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上定義為“馬克思主義 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其實也是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早年毛澤東崇拜曾國藩,應有儒學的思想根源。毛澤東終其一生不失平民本色,而親民正是儒家思想。除了社會主義與中國古代大同思想大義相通之外,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也都不是外來的,都是中國思想史固有的。所以作為科學、系統的現代辯證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對20世紀初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來說,既不完全陌生,又非常佩服,如久旱之逢甘露,是很自然的。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 觀和政治經濟學,更是中國革命和建設所急需的指南,而且為蘇俄所證實是真理。所以,對中國共產黨接受馬克思主義抱有偏見是沒有道理的,這種偏見在歷史上主要是對革命有成見,多是由立場不同造成的;在今天主要是受到西方思潮和社會分化的影響??偲饋碚f,正因為中國對于接受馬克思主義有文化準備、政治需要和應用創新能力,所以完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現實中有不同的解 讀,關鍵在于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有別,對其它部分的理解也有分歧,有爭議,并不奇怪。吹盡黃沙始到金,隨著實踐的深入發展,是金是沙,歷史自會鑒別。

  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中國軟實力的鷹眼

  傳統文化是中國軟實力的基礎和靈魂,但是這還不夠。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不缺傳統文化,前者失敗了;后者雖然推翻了帝制,中國貧弱落后分裂動亂并不稍 減。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這是因為,時代變了。馬克思主義是燈塔,能照亮帝國主義時代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而在這方面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行,傳統文化在政治上不能獨立完成這個歷史任務,必須借助于馬克思主義的鷹眼(傳統說法叫望遠鏡和顯微鏡)。一方面, 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在當代有其獨立價值;另一方面,傳統文化的與時俱進,也表現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一個民族不能沒有政治理論思維,否則就必然迷失方向。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帝國主義時代(當代資本主義仍然是帝國主義時代,不過是最后的沒落階段)中國革命在政治上的鷹眼,舍此找不到革命成功的路;同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也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鷹眼,舍此改革開放必然走上邪路。

  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句 話有相當重的分量和極為豐富深刻的含義。筆者理解,其中一個基本含義就是,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績和進步,得益于理論上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上開辟 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改革開放其所以不能一帆風順,主要是由于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新自由主義的干擾。正如劉國光同志早在2005年就嚴肅地指出的那 樣,理論根源在于馬克思主義遭到沖擊和削弱,存在被邊緣化的傾向,特別是在高校教學和研究中,也包括在某些政府機構的政策研究中,一個時期以來存在日益嚴 重的照搬西方經濟學的傾向。這也是一個時期以來某些政府部門的改革照搬美國模式的原因所在,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從國際看,美國金融海嘯再次表明資本主義實在已經走投無路,歷史又在呼喚馬克思。

  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理論和方法,是“火眼金睛”,離開它,分不清敵我友,革命的首要問題、道路問題都解決不了,如何能勝利?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包括階級分析方法,是照妖鏡,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許多被搞得混亂不堪的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照妖鏡一照,“火眼金睛”一看,立現原形。改革開放也是一樣。我們所處的全球化時代,本質上是資本主義沒落的最后階段。列寧的概括是“帝國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20世紀60年代以前是這樣的。 70年代以后世界革命的高潮消退,處于低潮,直接原因是蘇聯妖魔化斯大林和搞“G2”導致中蘇分裂;另一方面,20世紀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發生演變,但是西方的主流政治仍是帝國主義當道,本質沒有改變。20世紀中國人對帝國主義的認識也是經歷了曲折過程的。由于復雜的原因,近三十年來西方各種思潮卷土重來, 社會上一些人因放棄馬克思主義導致思想混亂,玉石不分,忠奸不辨,甚至于是非顛倒。1989年陳云同志曾語重心長地說,帝國主義的本質沒有變。其實當代全球化,無論多少矛盾,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沒有變。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本質上是對抗性的,在當代條件下有非對抗性的一面;甚至對抗性的一面也被全球化的美麗外 衣加以掩蓋。一些人一度忘記了這一點,以為改革開放是與西方共跳華爾茲;后來才發現是與狼共舞,自己差一點變成鄉愿。毛澤東認為唐僧善惡不分,忠奸不辨,是個鄉愿。這些年來,鄉愿似乎多起來了。

  改革開放以后,各種西方思潮蜂擁而來,具有某種有限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在社會分化和政治分化的同時,“亂花漸欲迷人眼”,不僅一般干部群眾“迷眼”, 一些高級干部和高級知識分子也“迷眼”。在新自由主義反復沖擊和其它多種原因作用下,馬克思主義開始邊緣化。而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沖擊,最突出的表現和最嚴重的后果是在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層面。列寧指出:正如政治經濟學教授雖然在實際材料的專門研究方面能夠寫出極有價值的著作,可是一旦說到政治經濟學的一般理論時,他們中間任何一個人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不可相信。因為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政治經濟學正像認識論一樣,是一門有黨性的科學。總的說來,經濟學教授不過是資產階級手下有學問的幫辦;而哲學教授不過是神學家手下有學問的幫辦。(1)列寧這段話是在1909年說的,至今整整100年了??墒亲x起來就象是在說“閣下的事情”。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有極高的造詣,因而有一雙鷹眼,在當時國際和俄國極為錯綜復雜的階級斗爭形勢下,能夠為俄國十月革命指明道路。 在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實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更加衰落。80年代中期以來,流行思潮特別崇拜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和西方經濟學家,他們可能“在實際材料的專門研究方面能夠寫出極有價值的著作”,包括有價值的調研報告,但是“一旦說到政治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即基本理論時 ——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涉及的恰恰都是基本理論——“他們中間任何一個人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不可相信”,現在看來列寧的這個判斷仍然沒有過時。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望遠鏡和顯微鏡,離開它就會迷失政治方向。鄧小平同志說,“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我說得最多”。陳云同志說:“從歷史事實看,帝國主義侵略、滲透,過去主要是‘武’的,后來‘文’、‘武’并用,現在‘文’的(包括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突出起來,特別是對社會主義國家搞所 謂的‘和平演變’。那種認為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已經過時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非常有害的。”(2)這就是鷹眼。中國共產黨領袖其所以在改革開放中能保持一 雙鷹眼,是由于堅信馬列主義沒有過時,堅持用馬列主義觀察國際政治。國內問題也是一樣,陳云同志曾反復告誡:“要使全黨同志明白,我們干的是社會主義事 業,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這一點,非常重要。在黨中央領導下,我們國家現在進行的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經濟體制改革也是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 改革。任何一個共產黨員,每時每刻必須牢記,我們是搞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不是搞別的現代化;我們進行的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3)這段話實在是太重要了,“要使全黨同志明白”,這是告誡全黨;隨后一句“任何一個共產黨員,每時每刻必須牢記”,則是告誡黨的高級干部。畢竟蘇聯經驗證明,黨和國家的命運掌握在高級干部手中。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軟實力的集中體現

  3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航船,戰勝了狂風巨浪、激流險灘,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這是當代中國軟實力的集中體現。從政治和文化上看,160多年來中華民族最大的成就和最寶貴的成果是政治上獲得獨立,精神得到解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義首先在獨立自主,離開政治上思想上的獨立自主,走不出自己的道路。

  后發國家的軟實力,首先,是思想上政治上找路的能力。找路的軟實力,首先需要有遠大的政治理想,需要為國家民族奮斗,為大多數人民謀利益,不是為個人和小 集團的所謂“精英”。離開人民群眾,背離歷史潮流,沒有精英。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為眼前的經濟利益所束縛,思想上必然目光如豆,實踐上必然搞短期行為, 結果必然導致在政治上經濟上技術上文化上依附于西方,就不需要理論上找路,也不需要實踐上奮斗犧牲。對西方國家俯首帖耳,亦步亦趨,豈不省事?無數事實證 明,一個政權,不要說沒有遠大的政治理想,只需私心一重,只為極少數統治集團牟私利,或遲或早,政治上一定垮臺。其次,找路必須有科學正確的理論指導,否則必然迷路。政治上有遠大理想,就必然堅持中國立場,選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因為那是“天下為公”的主義。為個人或小集團利益,就必然選擇自由主義, 而在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和國際壟斷的條件下,選擇自由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必然導致依附于西方。近代以來,西方的國際霸權形成,再加以不斷的熱戰和形形色 色的冷戰,使得后發國家通向現代化的道路,困難重重,有許多歧路和陷阱。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必然會歧路亡羊;或落入陷阱。另外,軟實力就是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這需要執政黨身先士卒,戰時赴湯蹈火,平時吃苦吃虧在前,這樣才能有凝聚力,人民團結,齊心協力,犧牲奮斗。

  西方學者說,世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成為全球化的輸家,只有中國是贏家。這話太過夸張,有點像迷魂湯。但是,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是發展中國家成功的關鍵。 弄通馬克思主義,弄懂西方崛起富強的秘密,把握中國的歷史特別是近現代歷史的關節,就必然對中國文化有信心,必然服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此,就會有主心骨,有根基,不犯迷糊;就會對西學有保留,有尺度,有比較,有取舍,不迷信和盲從,使西學為我所用。清末民初時代,不務西學被明達者視為不識時務的俗吏愚儒;經過20世紀百年的滄海桑田,走向反面,盲目照搬西方理論和模式的,似乎成為當代的俗吏愚儒。只不過現在“愚儒”的 內涵已經不是死讀四書五經的儒生,而是死摳西方書本的“西‘儒’”了。一百年前辜鴻銘先生稱其為“中國人約翰”。只有在理論上真正搞通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 實踐相結合的道理,了解西方文化的來龍去脈和優劣長短,才能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底氣。不必在意有人說我們土,不夠“開化”,只要管 用,能使民富國強,實現中華復興,其它都不重要。中國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的建設道路,花了大半個世紀,很不容易;毛澤東說:“主義譬如一面旗幟,旗子立起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4)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只有這樣,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永 遠立于不敗之地。

  注釋:

  (1)《列寧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34-235頁。

  (2)《陳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頁。

  (3)同上,第347頁。

  (4)轉引自冷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充分展示》,《人民日報》2008年12月2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视频区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人成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天堂久久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 亚洲福利站免费 | 亚洲成E人在线免费观看 |